分享

心理学:疗愈不是消除痛苦,而是获得与痛苦同行的能力

 抑郁那些事 2023-02-28 发布于重庆

米兰·昆德拉说过这样一段醍醐灌顶的话:“除了生病以外,你所感受到的痛苦,都是你的价值观带来给你的,而非真实存在。”

大脑的特性就是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当人们在经历了负向的情感体验和心灵的创伤。要么就是把责任归罪于别人和外界,要么就是不断自责和悔恨。无论那种方式,都是头脑以压制否认和逃避的心理机制来面对创伤和痛苦,这样做不会真正的解决痛苦,而是否认痛苦、逃避痛苦。因此失去自我成长和自我救赎的机会,以情绪的方式来与别人和世界相处,被裹挟进大脑的无意识痛苦状态,最终以症状的方式呈现出来。

抑郁症以反刍思维活在过去,焦虑症以灾难化思维活在未来,经常两者如影随形,相互交织。

处在痛苦中的人们,通常会被禁锢在自己思维的牢房中,看着牢房高墙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好像所有人都比自己快乐,自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痛苦和最不幸的那个人。

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就如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从出生到成长到死亡的过程,没有一颗树从开始诞生那天就是参天大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绳锯木断也非一日之功,要想短时间内获得疗愈,或者期望一股神秘的力量来拯救自己,这是头脑理想化的状态。

同样诸如抑郁症焦虑症等已是如此,没有抑郁症从开始就是重度抑郁症,那一定是长期不良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结果。是基因传承和环境影响的综合结果。

所有的心理障碍都是内心冲突无法调和的失败后的产物。冲突无处不在,痛苦无处不在,不去抗拒冲突,不去抗拒痛苦,而是接纳痛苦,在当下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阳明先生说:心外无物,外面的一切都是内在的投射。外界人和事都是一面镜子,他们帮我们照射出我们的内心世界。其实,我们看到不接纳和不喜欢的地方,往往是我们内心某个地方有“缺失”。

因此,当我们产生不接纳、不喜欢的感觉的时候,第一时间应该觉察自己。当我们看到内心的冲突,首先觉知那些潜意识下那些未被满足的爱、未被重视的需求、未被肯定的行为。那些曾经的创伤和痛苦。让它们从潜意识的海洋浮出水面。进入到意识,即是疗愈。

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我内心哪里有缺憾? 比如,看到别人秀恩爱就反感,往往是因为我们内在缺爱;看到别人炫耀就反感,往往是因为我们不够自信;看到别人很痛苦,往往是因为我们感同身受,我们内心也有类似的痛苦在压抑着。

我们跟外界的所有冲突,往往是我们自己内心有冲突,是“本我”跟“真我”的冲突。

我们越是抗拒这种冲突,那种反感的体验就会持续和加剧,当我们反观自己的内心,去觉察自己的问题时,反而就会跟自己和解了,也因此就会拥抱跟外界的冲突了,这时冲突就消失了。

如果我们一生都在跟外界的冲突对抗,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环境的问题,他人的问题、事情的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意识行为疗法认为:当你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那么一生都在潜意识的操纵下,控制自己的人生走向,潜意识就成了你的命运。

请记住:每一次跟外界的冲突和抗拒,都是一次生命的提示,也是一次灵魂升级的机会,要把握它,直面它,拥抱它,兼容它,不要错过成长机会。每一次痛苦都是内在提升的契机,而不是急迫地甩掉的包袱。

尽管每个人到这个世界上的使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把自己修得更加完整,带着较少的遗憾离开这个人间。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什么时候把自己修圆满了,生命就彻底就升级了。

那么无论一帆风顺或者深处困境,都是你提升内在的契机。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得到别人和外界的认同,但当你不再苛求别人和外界认同的时候,你就开始主宰自己的人生,畅游在自己的自由意识之下。

当我们发现我们试图改变别人,改变世界注定失败时,就是智慧的开始,不要试图改变别人,更不是试图改变世界,心变了,世界就变了。

意识行为疗法认为:人生的根本意义就是提升自己的意识能量自由度,不断地修行,不断地精进,在死亡来临的时候,灵魂更自由、更纯净。

没有人能够真正摆脱痛苦,真正的觉者不去摆脱痛苦,而是学会和痛苦共舞,与不确定共存。这世界最大的痛苦不是爱而不得、不是疾病灾难、不是命运打击、不是一败涂地。最大的痛苦是你一直以为你不该有痛苦。

命运的轮盘从我们开始诞生起,就刻下了痛苦的基因,我们无法避免生老病死,无法避免失败和打击,无法避免无常的规律,生命只是一场自己的经历和感知,无论你的人生是一帆风顺还是痛苦万分,在别人和外界看来,都不重要。甚至你的存在或者消亡,都不重要。

所以,不用放大自己在别人和世界中的重要性,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馈赠,接纳生命中所有的不幸,疗愈不是消除痛苦,而是获得与痛苦同行的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