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冠心病、胸闷隐痛,多脾胃虚弱!一张方子温脾阳、化痰浊、救心脏

 蚂蚁长者的空间 2023-02-28 发布于山东

我今天这篇文章,想和大家聊聊脾虚引起的冠心病。

我们国家现在是冠心病大国了。放眼望去,我们身边有冠心病的人很多。在国际上,我国也是治疗冠心病很厉害的国家。

为什么这么多人得冠心病啊?根据我的临床总结,这和脾虚、脾阳不足有关系。

之前有一位患者,男性,年59岁,患有严重的冠心病。

当时来门诊时,他坐在我面前不停地咳痰,痰量大而质地清稀,而且没说几句话就喘气,仿佛气永远不够用。

他形体比较肥胖,前胸、腹部和小腹,叠成三层,眼泡也肿起来。

他告诉我,自己从半年前开始,就胸闷、上不来气,有的时候会隐痛,胸腹发闷,一查冠状动脉狭窄60%。整个人没有一点精神。

我看了舌象,发现舌苔白腻,脉象弦滑。

我问他,你平时饮食有什么特殊癖好吗?怎么把自己搞成这个样子?他一听,回答说“我就是爱喝点啤酒”。

我问:“怎么个喝法”?答曰:“我爱喝凉啤酒,从20多岁就开始喝,都30多年了。以前是夏天喝,后来冬天屋里热,我也喝点凉的降降温……但是现在不行了,一喝就拉肚子”。

听完这话,我心里就有底了。

可以说,这个患者的状况,当属于寒痰阻痹心脉了。就是说,他之所以感觉胸闷、气短、疼痛,有窒息感,原因在于痰湿把心“蒙”住了。

痰湿,阻遏了心脉。而且这个痰湿,性寒。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他的舌苔是白腻的,痰量大而质地稀薄。如果是有痰热,那就是舌苔黄腻,而且痰黏稠。

那他这个寒性的痰湿是怎么来的啊?百分之百地肯定,是不良的生活习惯,伤害了脾阳,使得脾的运化之能失去了常态。

他的胸腹胀闷、食欲不振、肥胖、常腹泻等,都是脾阳不足、脾失健运的表现。

我们的脾,在身体五脏的正中央,是运化之本,是气机升降之源。

也就是说,它可以斡旋全身。正是在它的带动下,我们身体的代谢才正常,才不会有多余的痰湿出现。

如今,你把脾阳给伤了,脾健运之气不足,自然就会生寒,生痰。它们上泛心胸,堵塞冠状动脉引起狭窄,就成了冠心病。

想来,这个病人从前的身体基础应该是相当好的。30年的凉啤酒啊,换做其他人,早就受不了了。

其实,这样的患者,在今天来看是不少的。尤其是年轻一点的人,仗着自己身体好,肆意贪凉。时间久了,脾阳必然步步衰退,一直到最后出毛病。

怎么贪凉啊?凉啤酒啊,凉西瓜啊,冷面啊,这些都是因素。

还有的是,是食物温度本身不低,但是吃进去会诱发痰湿,比如说大量吃肉,吃得肥腻,喜欢吃油的吃香的。

这样的食物摄入太多了,影响脾的运化,也会渐渐伤害脾阳。因为痰湿这个东西本来就属阴,是可以伤阳的。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这个时候,我就给这位患者开了一张配方:

方见:瓜蒌、薤白、姜半夏、陈皮、白芥子、苏子、茯苓、白术、桂枝、干姜、吴茱萸和远志。水煎服,每日一剂。

患者服用后,胸闷隐痛不适有缓解,吐痰情况减轻,中间略加减一些用药,嘱咐忌食寒凉烟酒,不要熬夜。后期随访,患者不适症状消失。

这中间怎么回事?

前三味中药,瓜蒌、薤白,姜半夏,懂中医的朋友都知道,这是化裁于瓜蒌薤白半夏汤,去掉了白酒。

瓜蒌泻白半夏汤由瓜蒌、薤白、半夏、白酒组成,来源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主要功效就是: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临床常用于调理心血管疾病。

瓜蒌具有化痰、散结、扩胸的作用。

薤白具有散寒化痰的作用,半夏燥湿化痰。主要用于治疗痰重胸痛,胸痛带有腰痛、喘息、咳嗽、气短等。

剩下的,陈皮、苏子、白芥子都是化痰理气。桂枝、干姜、白术、茯苓、吴茱萸来温脾阳,振奋脾气。

等脾阳得到恢复了,运化之力变强了,往日形成的寒性痰湿,也就可以消失了。我把我应用于临床的方剂分享给大家,也算是比较有效。

当然,这需要时间。这方子,普通读者要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借鉴应用,也供医家同道参考。

普通人自我调养,用脾俞穴、水分穴、阴陵泉三个穴位。

脾俞穴,能补脾阳、助运化,我们用艾灸的方法来刺激。

文章图片13

水分穴能利水消肿,健脾和胃,有利于水湿的排泄,我们用手指按压来刺激。

文章图片14

阴陵泉健脾,能消肿利湿,我们也用手指来按压刺激。

文章图片15

如此,有助于我们恢复脾阳,排泄水湿。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说到这里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