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何把望诊排在第一位?因为整体的状态,能反映病人正气是否充足,病情的轻重,能看出病好不好治,预后是否良好。所以高明的医生,先观察整体,就对病人有了把握,不会只被某一局部症状迷惑。
1、阳盛体质
【望诊】形体盛壮,面部红赤,喜凉畏热,常着较少衣物,性格活泼,好动喜言,说话爽朗流利,作事好强,独断专行,行立时挺胸凸肚,举止夸张。
【意义】阳气偏盛而阴气偏衰。其病多见于火证、热证等阳性病证
【治法】抑阳扶阴,酌情选用玉女煎、滋水清肝饮等一类方药。
2、阴盛体质
【望诊】形体多胖,面色较黑,皮厚肉松,行为鬼崇,少言寡语,性格内向。
【意义】阴气偏盛而阳气偏衰,其病多表现寒证、湿证、痰饮、气滞、血瘀等阴性病证
治法:扶阳抑阴,行气活血。酌情选用黄芪建中汤,金匮肾气丸,少腹逐瘀汤等方药。
3、阳虚体质
【望诊】形体虚胖或瘦弱,面色晄光或清淡,神情倦怠,精神不振,行动迟缓,肌肉弛缓柔弱,平素喜暖畏寒,常着较多衣物。
【意义】阳气不足,阴寒内生,多表现为阳虚内寒,阳虚湿阻,阳虚水停等脏腑功能低下和痰饮停聚病证。
【治法】温阳益气,可选用苓桂术甘汤、济生肾气丸等方药
4、阴虚体质
【望诊】形体消瘦,颧赤唇红,神情亢奋,目光有神,易于激动,行为快捷,性格急躁。
【意义】阴精不足,阳气偏亢。
【治疗】滋阴潜阳,酌情选用天麻钩藤饮、二至丸等方药。
5、阴阳平和体质
【望诊】其人形体高矮胖瘦适中,行为举止雍容自得,落落大方,性格沉稳谦和,和悦可亲,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意义】此类人不易为各类病邪所侵袭,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病变多轻浅缓和,治疗只需根据常规原则处理即可。
《望闻问切入门课》
将于3月8日正式开班
班主任陪读、专业老师答疑
坚持学习打卡更有好礼相送
课程原价199,限时拼团仅需9.9元
点击下方图片报名参加
▼▼▼

【神】是反映【生命力强弱】的一种外在表现,其内容包括神机、神光、神彩三方面。它能反应整体脏腑气血是否充足。
1、神机:提示正气的强弱和病邪的消长。察神之要,首在神机。
【神机旺盛】精力充沛,形体健壮,目光有神,表情丰富,动作灵活,反应敏捷,生机勃勃。
【意义】气血充盛,邪气不强,脏腑功能无严重损伤;
【神机衰微】形羸体弱,精神萎顿,目光黯淡,表情呆滞,动作迟缓,步履蹒跚,反应迟钝,暮气沉沉,甚则神昏嗜睡,大肉消脱,形羸色败
【意义】邪气较重,正气耗伤明显,脏腑机能严重低下和衰退状态;
2、神光: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
【神光充足】精神饱满,语音有力,呼吸调匀,思路清晰,反应敏捷。
【意义】气血未衰,脏腑充盛,邪气不甚,病情较轻;治疗可以驱邪为主。
【神光不足】则精神萎靡,语音低微,表情淡漠。嗜卧,懒于动作,甚则神识痴迷,喃喃独语。
【意义】气血耗损,脏腑机能衰退,邪气较甚,病情严重。治疗当以扶正为先。
3、神彩:主要是指颜面、皮肤、头发、目光等有无光彩,也是脏腑功能和气血盛衰的反映。
【神彩飞扬】面色红润光泽,两目清灵,奕奕有神,毛发润泽发亮,面部表情丰富,神情欢愉,皮肤润泽。
【意义】反映脏腑功能健旺,气血充盛,即使得病了,病情亦轻,病位亦浅,容易治疗,预后良好。
【神衰无彩】面容憔悴,毛发枯萎,毫无光泽,目光黯淡,缺乏精彩,表情呆滞,神情萎顿,肌肤干枯皱褶。
【意义】气血亏虚,脏腑衰败,邪气较甚,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治法】应以滋阴补阳益气养血为主,扶正祛邪,可酌情选用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丸等方药。
1、喜笑不休
【望诊】 既无喜乐之事,又非高兴之时,而患者喜笑不休,或伴见面赤舌红,口舌生疮,或见于形体消瘦,颧赤少苔,或表现狂躁妄言,急躁好动,口角流涎。
【意义】多见于癫狂病人,其病位大多在心,征候性质或为火热,或为痰热,或属肾水亏虚,心火上浮,或为心气神乱,涣散不收。
【治法】清心涤痰,滋水降火。酌情选用涤痰汤、滚痰丸一类方药。
2、怒骂呼叫
【望诊】 患者轻则急躁易怒,动辄大发雷霆;重则神识异常,怒骂呼叫不能自制
【意义】多见于狂证,其病位大多在肝、心两脏,病性多属火热、痰热、气血逆乱等。
【治法】平肝泻肝,化痰降逆,酌情选用龙胆泻肝汤、黄连温胆汤一类方药。
3、忧愁不解
【望诊】虽无忧虑之事,患者却神情忧郁,满脸愁容,心事重重,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终日心不在焉、唉声叹气。
【意义】多见于郁证,其病位因常与心情不畅、忧愁气结有关,病位多涉及肺、肝、脾心等脏,证候多为气滞、气虚。
【治法】疏肝益肺,助脾养心。酌情选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一类方药。
4、思虑过度
【望诊】终日沉默寡言,心事重重,即便琐碎小事,亦反复考虑,思虑绵绵,无得安时,患者面容憔悴,面色萎黄。
【意义】病因多与精神过度刺激、长期思考过度有关,病位常涉及脾、心两脏,证候性质多为气虚两虚、气机郁滞。
【治法】益气养血,补益心脾。酌情选用归脾汤,人参养荣丸一类方药。
5、悲伤喜哭
【望诊】面容憔悴,神情悲哀,虽无哀痛之事,却经常悲伤欲哭,难以自制,语音低怯,唉声叹气。
【意义】其病因多与脏气虚损和过度的心灵创伤有关,病因多为气虚、血虚。
【治法】补肺养心,益气养血。酌情选用甘麦大枣汤、补中益气汤一类方药。
《望闻问切入门课》
将于3月8日正式开班
课程原价199,限时拼团仅需9.9元
点击下方图片报名参加
▼▼▼

6、惊惕不安
【望诊】并未遇到危急之事,却无故心神不安,神色慌张,坐卧不宁,面色无华,遇事也比常人更易惊慌。
【意义】病因多由久病耗损,脏气亏虚,或大惊卒恐等强烈精神刺激所致。病机多为气虚、血虚、痰火等。
【治法】益心养肝,清化痰热,镇定安神,酌情选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安神定志丸等方药。
7、担心恐惧
【望诊】虽无恐惧之事,亦无违法乱纪行为,患者却恐惧异常,胆小不安,神色慌张,行为鬼崇,好似有人要逮捕自己一般,甚则终日需人陪伴,不能独处。
【意义】病因多与脏气虚损,思虑过度,恐吓惊吓过度有关,病机为气虚、肾精亏虚、血虚、痰湿等。
【治法】补肾养心,益气养血,温但化痰,酌情选用肾气丸,远志丸、十味温胆汤一类方药。
8、神识错乱
【望诊】患者神识异常,精神错乱,妄作妄动,胡言乱语,弃衣而走,登高而歌,踰垣上屋,毁物殴人
【意义】神乱表现,多见于癫狂等精神疾病,其病因与强烈的精神刺激,头部外伤,火热邪气侵袭等有关,病位多关乎心、脾、胃、肝等脏腑,征候性质多为火热、痰热、气滞、淤血等
【治法】清热开窍,行气化痰,活血下瘀。酌情选用滚痰丸、牛黄清心丸、抵挡汤一类方药。
9、神识淡漠
【望诊】表情淡漠,面色无华,目光黯淡,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言语低微,少言寡语,喜静恶动,有时可伴见举止行为失常,神识呆滞,语音错乱,被动体位等表现。
【意义】多见于癫证、痴呆,或严重虚损的患者,病机多为痰湿、血瘀、气滞、气血阴阳虚损。
【治法】补益脏腑,行气化痰活血。酌情选用七福饮、洗心汤一类方药.
10、萎靡嗜睡
【望诊】患者精神萎顿,神情淡漠,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醒,喜静少动,行动迟缓,反应迟钝,有些病人还可伴见面色无华,蜷缩不语
【意义】多见于久病,或老年肾精肾气大衰之时,病机主要为阴阳俱衰,湿浊内蕴。
【治法】肾虚嗜睡者,补肾益精,酌情选用右归丸、河车大造丸一类方药;阳虚湿困者,助脾化湿,可以选用四逆汤,胃苓汤一类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