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你懂得阴阳转换之理,用药偏差就不会那么大了

 新用户42123sJa 2023-03-01 发布于河北




很多人看了张景岳的“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这句话不能完全理解,其实这就是讲阴阳转换之理

比如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就好比那煤气,阳就是煤气灶的火,如果没有那煤气,自然火也不存在,这就是火得到了煤气的帮助,那么燃烧的更亮了

那么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这句话的意思,补阴的时候,别忘了要加入少量阳药,阴就是物质,身体的物质就是从脾胃中来,也可以讲从吃饭中来,那我们也想吃饭,关键是吃多点不消化,所以加入少些阳药,去帮助消化,这样吃得东西更多,自然产生的物质(津液)就更多了

很多人不懂得这个理,缺阴就补阴,放了大量的滋阴药,却不知脾胃的情况,结果吃下去更不想吃饭了,看起来症状是缓解了,那么后续吃饭更少,很快物质又更多缺乏了,症状也就更多了,所以郑钦安说“用药的机关,全在后天脾土上”这就是重申脾胃的重要性

可能很多人还不能理解,我们来讲几个方子说明

比如李东垣的当归补血汤,就是当归黄芪两味药,其中黄芪是当归的六倍,既然当归才是补血,为什么黄芪补气要放大呢?目的就是通过补气的方式,让人容易饿,这样就能多吃饭,多产生物质(津液),然后经过心阳的作用下,才能有绵绵不断的血生出来

又比如肾气芄,明明都是肾阴虚,所以方中有干地黄,山药来补,但为何要加入少量的附子桂枝呢?这就是“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这句话最好的解释了,如果没有了桂枝附子,就变成了六味地黄芄,很多人一吃就拉肚子或者肚子胀,不想吃饭,这显然是不理解张仲景的用药思路呀

再比如桂枝汤,是调和营卫补气血的,但是发现阴不足了,所以把芍药加量,就变成了桂枝加芍药汤,但是加了芍药以后,脾胃跟不上,消化不太好,所以又加入饴糖(现在叫做麦芽糖)就变成了小建中汤,是专门治虚劳,建立中气的

因为你那么虚,用药也只能够缓急,唯有让中气(脾胃)恢复,吃得饭更多了,气血慢慢多起来,身体就自然恢复了,所以我说小建中汤是治疗虚劳的好方子呀

方中讲到中药,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