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性脾虚怎么调理

 营养及健康管理 2023-03-01 发布于贵州

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更容易被寒邪侵袭,一方面基于生理原因,另一方面基于性格原因,此外还有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特别是在女性月经期间,不仅怕冷,而且抵抗能力也会大幅度下降。因各种原因,导致女性脾虚较多,脾虚的症状一旦出现,那么很多身体的病症就会随之而来的,“脾为后天之本,万病之源”。

一、女性脾虚的发病表现:

1.宿便黏腻

大便形状软烂、黏腻,便后不爽,解不干净感觉,大便时间长,且大多很臭,即为脾虚湿热的症状,说明消化功能出现异常现象。

2.手脚冰冷

平常手脚冰冷,四肢处于不温状态,畏寒,这就是脾阳虚,“阳虚生外寒”的表现,故而出现手足不温的表现。

3.身体肥胖

身体肥胖的人,大多数体质虚弱者。体虚是身体脾胃功能减弱衰退导致。体虚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机体活力减弱,从而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能力下降,代谢紊乱,脾虚运化水湿功能降低,导致营养物质在体内不能消耗而堆积,形成肥胖。即痰湿在体内积聚而致,所谓“肥人多痰湿,瘦人多虚火。”

4.贫血

脾虚的女性容易出现贫血,脾虚“生化”无力,致营养物质不能吸收进入体内,且脾统血功能减弱,因而常表现为头昏、头晕、目眩、身软、乏力、神疲等。还表现精神不愉、难以说笑、郁郁寡欢,严重者还可能出现精神抑郁。

5.胸闷气短

晨起胸闷气短、胸部压迫感、叹气觉舒、头晕脑胀,此为脾胃功能虚弱表现。五脏六腑互相关联,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脾气虚则肺气弱。也就是说脾与肺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的。脾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肺金失养,就容易出现气短,动则气促等肺气虚的表现,甚至出现中气下陷。

6.食欲下降

当湿气进入体内后伤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摄取食物中的各种水谷精微,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新的能量。

多数人在夏季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却有饱胀的感觉,这也是胃强脾弱的表现。

7.舌苔厚黄

舌苔的变化是健康和疾病的外在表现。健康的舌表面应为红色、润泽。舌面上的舌苔,轻薄且干净。如果舌头边缘出现明显的齿痕,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体内水湿过重。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湿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同时,在夏季,脾湿的人也常常感觉口内粘腻,舌苔很厚,而且还发黄,全身困重,或者头重如裹。

二、女性脾虚怎么调理?

1.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的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横四指,胫骨竖一指处。“肚腹三里留”,就是说凡肚腹疾病都可以选取足三里穴位,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脾胃等腹部病变。

2.坚持早睡

建议在晚上十点半睡觉,让身体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因为十一点到三点是胆经和肝经开始工作的时候,这个时候肝胆开始代谢、养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高质量的睡眠能使身体各器官、各系统得到养护和修复。

3.定时起居

饮食作息规律,定时起居,定时量吃饭,这样有利于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有益于健康,如果作息紊乱,会导致脏腑功能紊乱,长期已久肝胆会气血紊乱,损伤脾胃。

4.节制饮食

做到“饭吃七分饱,茶喝七成香”,遇自己喜欢的食物也请节制,长时间过度饮食会增加肝胆、胃肠的负担,使脾胃消化不良,且可能导致超重或肥胖的发生。另外建议不要宵夜,不吃任何垃圾食品。

5.健脾食物

(1).栗子: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2).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作用:健脾化湿,清暑和中。宜于脾虚湿盛,食少便稀,暑湿吐泻。气滞腹胀者忌食。

(3).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4).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5).香菇: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6).红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上述食物也可以加到平时食物中与其他食物同烹调,如炖、炒、凉拌等烹调方法。

6.揉脐

以手掌心或掌根贴脐部,另一手按手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每次约5分钟,每日1~2次。此法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多用于消化不良、胃寒、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的患者。

7.泡脚暖脾胃

脾经和胃经都起始于足部,我们可以通过坚持泡脚来暖和脾胃,养气血。方法:睡前,用40度左右的水漫过脚踝,浸泡10~20分钟即可,用手指按摩足底、足心,通过刺激穴位,通经络,将热感传导到全身,驱散脾胃寒气,养护全身气血。

8.忌忧伤过度

人有七情六欲,正常时候人体的阴阳处于平衡状态,而如果忧伤过度,就会打破这个平衡,脏腑等功能异常,脾胃运行不畅,就会导致气血紊乱。因此,面对压力,女性朋友们要学会释放压力,跟身边的朋友倾诉一下,主动与正能量的人接触,远离负面情绪,积极向上。愉悦身心可选择瑜伽、健身、旅游、SPA等方式,分散在压力上的注意力,放松自己的身体。

9.适当运动

建议选择和缓、低强度、少量、持续坚持的运动方式,运动后身体微微汗出,筋骨舒展,以不感到过度劳累为宜。运动后大汗淋漓的项目并不适合,因这种运动方式耗气伤津,反而会加重气短乏力的症状,降低我们的机体免疫功能,得不偿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