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状腺疾病如何补碘

 营养及健康管理 2023-03-01 发布于贵州

 经常有人问我:甲减要不要吃加碘食盐;甲状腺结节,有医生说可以吃含碘食物,有医生说不能吃含碘食物,不知听谁的?

 有文章质疑加碘盐造成了中国甲状腺患者剧增,通过大量的数据搜索,并没有证据证明食盐加碘与甲状腺疾病高发有关;有研究数据显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的高低与人群碘摄入量没有相关性。同样实施补碘策略的国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有高、有低,不强制补碘的香港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高居全球19个国家的第五位。造成甲状腺结节的发病因素多样,但研究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随碘摄入量的减少而显著增加。

 国际上对甲状腺疾病高发的原因已经达成如下三个共识:其一是诊断技术提高和甲状腺筛查普及;其二是环境因素,例如:儿童期暴露于辐射,婴幼儿甲状腺对辐射极为敏感,接受CT时年龄愈小,对甲状腺辐射量愈大,已有报告X射线对甲状腺的辐射量高于CT;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如致甲状腺肿物质大量存在:过氯酸盐、硫氰酸盐、烟草等。致癌物质广泛存在:溴化物、甲醛、亚硝酸盐、多环芳烃类等。其三是不良的饮食或生活方式。

 碘缺乏会使甲状腺肿大率上升,并出现新发克汀病。2000年印度迫于民间压力暂停食盐加碘政策,但在随后几年里,碘缺乏病又在各地重现,因此,2005年印度政府再次实施食盐加碘,禁止销售非加碘食盐。2006年,在我国新疆乌什、拜城和洛浦县11个乡的34个村又发现新发克汀病病例,经对296例疑似病人进行核实诊断,共确诊15岁以下病人76例。其直接原因为加碘食盐覆盖率大幅度下降,使甲状腺肿大率上升,并出现新发克汀病。事实证明,食盐加碘是提高我国居民碘摄入水平,成为我国降低碘缺乏病的有效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天的摄碘量为150~300微克;当成人每天的摄碘量超过1000微克,儿童每天的摄碘量超过800微克时,就可能不安全了。对于健康者而言,摄碘量长期超出安全范围,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过多,从而引起碘源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碘甲亢)。孕妇摄碘过多,受累的不仅是自己,还会连累胎儿发生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而对于本来就有甲状腺疾病的人来说,长期摄碘过量,则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比如,甲亢病人补碘太多,会导致病情加重、迁延不愈;甲状腺炎病人摄碘过量,可能导致暂时性甲减等。

 由于缺碘可以引发多种疾病,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推行供人类和动物消费的食盐全部加碘以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目前世界各国用于碘强化的食物载体主要有:食盐、面包、水、牛奶、食糖等,其中食盐使用最为广泛。早在1922年瑞士已经施行居民食用碘盐,美国1924年实施,瑞典也在1936年实施。

 1994年国务院就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63号),明确规定国家对消除碘缺乏危害,采取长期供应加碘食盐(以下简称碘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由于这一措施的有效实施,我国由原来碘缺乏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到目前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由于碘这种人体必需微量营养素不能在人体内蓄积,需每天补充适宜的量以满足人体每天的需要。

 一般不建议甲亢患者吃加碘食盐,因为甲亢患者要注意限制碘的摄入,碘是甲状腺素合成的原料,可能会使甲亢的病情加重。甲状腺结节等手术后导致的甲减可以适当多吃海产品。桥本氏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原则上不需要进碘,可以使用,但是不建议多吃,如果过多的摄入碘会升高甲状腺自身抗体从而加重甲状腺炎。甲亢或者需要行碘131治疗的人群,建议低碘饮食;桥本氏甲状腺炎,建议限碘饮食;碘131术后甲减、甲状腺结节(甲功正常), 适碘饮食。

 1.低碘饮食:尽可能减少碘的摄入,避免高碘食物,推荐食用无碘食盐。如新鲜水果和蔬菜、大米、小麦粉、谷物、麦片、黑胡椒、咖啡(非速溶)和茶、糖、蜂蜜、香料、植物油等。

 2.限碘饮食:即<50微克/天,至少保持1~2周。虽然限碘饮食不像低碘饮食那么严格,但还是要注意海藻类等高碘食品尽量不吃。如果吃得是无碘盐,那么可以适当吃海贝、虾皮、加工食品、蛋黄等食物;如果吃得是加碘食盐,以上食物不建议吃。

 3.适碘饮食:正常成年人碘120微克/天;孕妇及哺乳期女性230~240微克/天。

 对于健康者而言,摄碘量长期超出安全范围,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过多,从而引起碘源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碘甲亢)。因此对于各年龄、各人群的碘摄入,均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促进健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