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好吃饭更健康

 营养及健康管理 2023-03-01 发布于贵州

“民以食为天”,维系生命健康的都是极其便宜甚至不花钱的东西,如水、空气、平常食物,而很多人不好好吃饭,往往追求锦上添花,患病后百思不得其解,一直都好好的为何要生这个病,殊不知,凡事有果必有因。

吃饭这个事,有人说从小吃到大,吃了几十年,还不会“吃”?只是不知道肥胖、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冠心病,甚至是癌症都与“吃”密切相关,或者互为因果。

相信大家都常见此类景象:早餐对付吃,甚至不吃;中餐边开会边吃;晚餐大吃特吃......数不胜数。好好吃饭能够避免慢性病的发生、能够更健康!那么,究竟该如何“吃”?我们今天来说说成年人怎么吃主食。

首先,每天“吃”多少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成年人每日主食(米、面、薯类)共350克~400克(生重),也就是说每天吃的主食平均下来每餐为133克,2两多一点。而“早餐要吃饱,中餐吃好,晚餐吃少”,那么我们可以早餐吃150克(或者200克),中餐150克(或者100克),晚餐100克。具体总量不必刻意去称重,但把每天吃饭的重点放在早餐,其次中餐,最后晚餐,也就是说早餐要保证质量,营养丰富;中餐吃饱就可以,晚餐吃少。因为早上是一天的开始,工作较多,消耗较大;到中餐消耗相对减少;晚餐后一段时间就睡觉了,消耗更少。如果晚餐吃得太丰富,那么过多的能量没有消耗掉储存于体内,一段时间后,肥胖、脂肪肝就悄悄的来了。

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年人每天能量的摄入量为2400千卡,也就是主食400克左右。当然,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如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消耗大,可能每天的主食不止400克。

在我的健康管理中,对于需要减重的人群,把全天总能量的50%放在早餐、中餐30%、晚餐20%,即早餐主食200克、中餐主食120克、晚餐主食80克。如果需要控制全天主食总量为300克,餐次比同上。

其次,如何搭配

合理的吃主食对控制血糖和体重很关键,但控制(减少)了主食会出现强烈的饥饿感,眼冒金星,甚至低血糖的发生。导致减肥者暴饮暴食的发生而更胖的恶性循环,糖尿病人产生消极抵抗心理,对食物控制的依从性差而血糖不稳定。

主食的搭配有窍门,即在米或面粉加粗粮/杂粮,就可以减少精白米面主食的摄入量。举个例子,如一餐用100克大米煮饭就可以吃饱,那么在煮饭时用50克大米加50克荞麦,这样就减少了一半大米产生的能量。100克大米产生120千卡能量,而这时吃饭后进入体内的只有60千卡的能量,能量减少就达到减体重和延缓血糖的上升。关键是荞麦含丰富的膳食纤维,消化吸收慢,饱腹感强,几乎不存在饥饿感。

而可以选择的粗粮/杂粮比较多,如高梁、荞麦、碎玉米、黄豆等,小米的淀粉含量为70%,不建议常用,当然少量或偶尔吃也没问题。还可以粗粮/杂粮细做,做成饼、粑、糕等形式,既有营养,又好吃,岂不两全其美。

第三,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这个事不好讲,现在工作和学习的压力大,时间就是效率。不狼吞虎咽,也许开会时间到了、也许上课要迟到。尽管如此,但我还是要说,应尽可能细嚼慢咽,因为吃得过快对健康不利。有的人在吃的时候不觉得,当放下饭碗的时候才发现吃的好饱,这是吃得过快,胃来不及反应,等胃有反应了大脑发讯息时,已经吃得很饱了,这对于需要控制体重和血糖的人群来说是很麻烦的。

细嚼慢咽的好处有三:一是食物充分咀嚼,减轻了胃消化食物的负担;二是口腔里面的唾液含淀粉酶,对淀粉类食物进行简单的消化,加强了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利用;三是不容易过量。

细嚼慢咽要每一口饭咀嚼30以上才可以哦。

另外,有几个问题:

吃饭的情绪:一是享受食物美味的犒劳;二是有助于充分消化吸收食物中的养分;

吃饭的顺序:到吃饭时,建议第一先喝汤,第二吃植物性食物,第三吃肉蛋类,第四吃饭。

吃饭的习惯:三餐定时定量,胃排空的时间是4小时左右;不宵夜。

吃饭的姿势:吃饭时挺直腰背,特别是孩子,否则会导致胃肠和食管受到压迫,而影响消化功能。

顺便说一下饭后想睡觉这个事,特别是中午饭后,哈欠连天想睡觉,这是因为进食后,大部分血液集中在消化道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大脑的血液供应相对不足,而出现的缺氧现象,表现为哈欠、困倦、嗜睡等。

好好吃饭,健康无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