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不足、通行不畅,寒湿稽留而不去!中医教你养血祛风湿

 五行健康辨证 2023-03-01 发布于陕西

中医认为,人体之所以出现各种疾病,皆因“寒湿”引起,而导致寒湿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血不足,二是湿阻气机。“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凡行血之物多兼行气者”;“人之有血也,犹鱼有水也”。因此,治疗寒湿之症,应从养血和祛湿两个方面同时进行。

寒热错杂,治疗当辨虚实

《伤寒论》中治寒证的方剂很多,但不是所有的方剂都适用于所有的病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证也是如此。

虚症患者,当用温补法以温脾肾之虚,若见有表证,可选用祛风除湿的方法以驱散寒邪;若见有里热,可选用清热利湿的方法以消除实症。

而虚证患者,当用健脾养血的方法以补益气血,使气血充足以驱邪外出。《伤寒论》中治疗虚寒最著名的方剂是桂枝茯苓丸。

此方具有良好的温阳益气、补脾和胃、祛风散寒之功效,主治心脾两虚证。临床上应用此方治疗虚寒内盛之症颇多,但虚寒内盛并非所有病人都适用。虚寒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辨证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血虚则生寒,养血以温经

血不足则生寒,《素问·刺禁论》云:“凡行血之物多兼行气”。寒邪易伤阳气,因此寒病多伤阴分。

临床上,阳虚可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面色萎黄或发白、舌淡苔白、脉沉细弱;阴虚则表现为面色红赤而干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或烦热多梦、脉沉细等。

临床上,阳虚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青灰,形寒肢冷,气短乏力,精神不振,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等;阴虚证表现为面色红赤或暗赤,喜热怕冷,多梦易惊、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及舌红少津等。

在治疗上,阳虚多用温补,阴虚多用养血。《类证治裁》云:“养血者,补血之总法也”。

寒邪阻滞,祛湿当温阳

湿邪与寒邪,一直是中医治疗中的两大主要证型。在湿邪的治疗中,祛湿当以祛寒为先,但又不能去其火热。因此,祛湿必须要顾护阳气,只有阳气充足,才能将湿邪排出体外。

在《伤寒论》中就有以桂枝汤治湿温之证的记载,其“温病发热,桂枝去皮桂”。

《金匮要略》中则有用四逆汤、干姜附子汤治疗风寒湿邪,见之有效的记载。温阳而祛湿,其实就是在阳气充足的前提下进行的。

因此,治疗寒湿之症,也应从养血和祛湿两个方面同时进行。

养血应以补血养阴、健脾益气为主;

而祛湿则应该用温阳之品助阳气上升,以排出湿邪。

湿浊阻滞,祛湿当利湿

湿邪阻遏气机,日久不散,可致气机阻滞、经络阻塞而成瘀血,阻滞可致气血运行不畅,又易生痰浊、水湿。

气血不足,养血以温阳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的病理状态。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血不足,则气血生化乏源,久而血虚可致气虚。

血不足的原因多由禀赋不足、久病失血、劳伤过度、饮食失调、病后或产后失养等导致,或脏腑功能衰竭、血脱不能化气等。

治则应补益气血,调和阴阳为主要原则。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说:“有因于血者,有因于气者……”

在补益气血的基础上,应配以温阳化气的药物以温肾助阳。如《医方集锦》所说:“无火则阳不生,有火则阴不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