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含堂经方治验——甘草泻心汤治疗痞证(慢性胃炎急性发作)

 虚竹怀远 2023-03-02 发布于湖北

甘草泻心汤

【药物组成】

甘草四两(12克),炙;黄芩三两(9克);半夏半升(9克),洗;大枣十二枚(6枚)、 黄连一两(3克); 干姜三两(9克)

【用法】

上六味,以水一斗(2000毫升),煮取六升(1200毫升),去滓,再煮取三升(600毫升),温服一升(200毫升),日三服。

痞证(慢性胃炎急性发作)

黄某某,男,56岁,农民。有10余年之久的慢性胃炎病史,病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10日前因出现便秘,村医予麻子仁丸为汤剂,服2剂后出现泄泻,急用药纠正,一周后泄泻方止。现症:心下痞满,按之柔软,无疼痛,气短,手足不温,口苦、呕吐、心烦、神惫、食欲不振。舌红、苔薄黄,脉弱。诊为痞证,证属寒热错杂,脾胃气虚。治宜辛开苦降,益气健脾,和胃止呕。用甘草泻心汤加味,处方:炙甘草12克,黄芩9克,黄连3克,干姜9克,清半夏9克,党参9克,白术9克,茯苓12克,厚朴9克,大枣6枚。水煎服。服4剂,心下痞满大减,食欲改善,继服5剂,病愈。

按:本例原有10年之久的慢性胃炎病史,脾胃素弱,因出现便秘,村医不辨虚实而竟投麻子仁丸,以致出现泄泻,使胃气大虚而出现痞满,有寒热错杂表现。投甘草泻心汤加味,重用炙甘草大补胃气,芩、连、干姜、半夏辛开苦降以除痞满,加白术、茯苓、党参以助甘草、大枣健脾益气,厚朴以助芩、连、干姜、半夏消痞和胃。

甘草泻心汤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现代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慢性肠胃炎、肠道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慢性胰腺炎、胃脘痛、胃黏膜脱垂、肝胆疾病、食道裂疝、胃脘颤动、严重腹泻导致的低血钾症等。辨证要点,不局限于痞证,宜掌握脾胃虚弱、寒热互见、虚实夹杂的病机。

【现代应用选录】

便秘:岳美中治疗宋某某,男性,55岁,1960年12月31日初诊。主诉便燥数月,每饥时胃脘胀痛,吐酸,得按则痛减,得矢气则快然,惟矢气不多,亦不渴。诊见面部虚浮,脉濡缓。投甘草泻心汤加云苓,3剂后大便稍畅,矢气转多。改投防己黄芪汤加附子4.5克,一剂后大便甚畅,痛胀均减,面浮亦消,惟偶觉烧心,原方加云苓又服2剂,3月后随访,诸症皆消。(中医研究院主编。岳美中医案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45)

按:甘草泻心汤还用于白塞氏综合征、慢性咽炎、口腔溃疡、药物过敏反应、淋病、尖锐湿疣、阴部溃烂瘙痒、急性尿道炎、龟头溃疡、前列腺炎、不射精、不寐、癔病、梦魇、失惊、夜游症、神经官能症、癫痫、心房颤动、皮肤黏膜皮疹、舌皲裂、艾滋病外阴腐蚀等。辨证宜掌握湿热偏盛:脾胃不和、寒热错杂的病机特点。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