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5年百万大裁军,邓小平:这是得罪人的事情

 lsc白雪飘零 2023-03-03 发布于云南

前言

1985年6月4日,正在人民大会堂讲话的邓小平轻轻地伸出一根手指头,随后宣布一个重磅决定,即中国军队裁减员额100万。

这一决定不仅震惊中国上下,还惊动了全世界。

当时冷战还没有真正结束,全球依旧面临爆发大规模战争的风险,世界其他强国均没有大规模裁军计划。

裁军100万人相当于军队各级人员都要面临去留的问题,很多领导对这一计划不服气,邓小平也承认这是得罪人的事情,但是为何邓小平仍旧要推行百万大裁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百万大裁军的背后原因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我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人民军队。

经过长时间的战火淬炼之后,人民解放军规模不断扩大。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时,人民解放军总员额大约为127万。

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解放军有70个军,总员额达到550万。

维持庞大的军队规模需要耗费高昂的国防支出,这对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讲,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面对上述情况,中央意识到当务之急是尽快缩减军队规模,于是便把裁军提上日程。

然而没过多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眼看着战火即将烧到中国边境,中央迅速决定出兵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随着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中央裁军计划戛然而止,后来还不断增兵。

等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时,解放军总员额一度达到611万。

后来中央再次作出裁军决定,重新对解放军进行整编,结果1969年,中苏珍宝岛之战爆发,中苏拉开争夺边境序幕。

与此同时,美西方对中国虎视眈眈,不断对中国进行封锁。

面对变化莫测的国际形势,中国不得不继续维持大规模的军队,以确保国家安全。

经过长达十年左右的整军备战之后,解放军总兵力不断飙升。

图|邓小平

1975年,解放军总兵力达到610.8万人,依旧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家军队之一。

当年邓小平第二次复出,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开展整顿军队工作时,邓小平很快便发现军队存在许多问题。

当时军队存在臃肿不堪、军费支出占国家总支出比例过大等各种问题。

更令邓小平担忧的是,尽管解放军总兵力高居不下,但是却不精干,打起仗来就不行。

他曾指出,当真正打起仗来,不要说实际作战能力不行,就连疏散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可见这样下去自然是不行的。

他发现军队存在一系列问题之后迅速提出裁军计划,然而本次裁军依旧是无疾而终。

1977年,邓小平再次复出,复出后依旧将整顿全军当作优先事项之一,计划再给军队“消肿”。

上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迅速恶化,苏联在边境陈兵百万,导致边境不稳。

在外部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一旦中国突然裁军,敌人很有可能会很快来犯,中央不能掉以轻心。

刚好1979年12月28日,苏联突然对阿富汗发起军事行动,随后深陷战争泥潭。

结合美苏争霸的背景,邓小平等人断定苏联不会选择在此时对中国开战。

对国外形势作出科学研判之后,邓小平直截了当地指出,现在应该抓紧机会裁军,缩减军费支出,争取将更多资源投入国家经济建设。

但是,当解放军裁军进入实施阶段时却面临不小的阻力。

图|邓小平

1981年10月30日,邓小平召开会议讨论整顿铁道兵的问题。

铁道兵成立于1954年3月5日,总兵力一度达到43万人。

在战争年代,这支军队主要承担后勤保障工作,曾在抗日战争时期打通多条铁路线,但是在和平年代,这支部队几乎没有任何用武之地,因此成为首批裁军对象。

有许多人认为不应该直接取消铁道兵,在缩减规模的基础上,让这一兵种与铁路工程局合为一体。

还有人提出,可以将铁道兵重新编排分配至各大军区。

结果邓小平直接否定上述建议,要求裁撤所有铁道兵。

除此之外,本次裁军还裁掉很大一部分基建工程兵。

截至1984年,解放军在过去10年进行过4次精简整顿。

经过整顿之后,解放军臃肿的情况有所改善,但是邓小平仍觉得远远不够。

等到1984年,解放军的总兵力仍旧维持在400多万,但是连队的人数并不多,单就各级军官便有120多万人。

各级机关仍然保留大量副职,每个军区少则十几名领导,多则几十名领导。

许多军区还设置有一些“营级打字员”等职位,也就是说,一个打字员也有可能是营级领导,这明显是不太合理的。

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专家小组曾经公布过一份报告。报告显示,在全球几个大国中,苏联的官兵比例是1:4.56,美国是1:6.15,德国是1:10,法国1:17,然而中国却达到1:2.45。

当时中国官兵比例相当于苏联的2倍左右,是美国的2.5倍,而军队领导过多意味着军费支出将更加繁重。

根据数据来看,1985年,中国军费支出达到191亿元人民币,而当年的国民经济总值为8568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军费占国民经济总值的2.2%。

图|邓小平

事实上,当时中国的军费支出相当于美国的2%,远远比不上苏联。

美苏两国正在进行激烈争霸,不断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军备竞赛,而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需要将有限的资金、资源用于经济建设。

即使军费支出占国民经济总值比例不高,但是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讲已经是很大的负担。

更令邓小平头疼的是,这点军费支出根本没有办法维持解放军更新装备等工作,更何况其中有一大部分费用都用于支付“工资”。

邓小平认为,军队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节省开支,将更多经费用于改善装备上,同时还要提高军政素质。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裁军是不能不做的事情。

1984年11月1日,邓小平在京西宾馆召开座谈会,全国各地军队高层纷纷来到北京参加会议。

值得一提的是,在座谈会举办的前一个月,中国刚刚举行庆祝国庆35周年的盛大阅兵仪式。

在本次座谈会上,邓小平对阅兵仪式作出高度评价,随后话锋一转,说阅兵仪式有个缺陷,那就是让80岁的人来检阅部队。

表面上来看,邓小平似乎在调侃自己,但是实际上他讲的是一个摆在全军面前一个最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军队高层领导老化。

图|邓小平

邓小平认为,如今国家已经确定方向,就是要先发展经济,只要经济发展好了,什么都好办,而部队要照顾好,配合好这个大局,不能妨碍这个大局。

接着他用轻松的语调宣布一重磅计划,说:“我们还是要裁军呀!不是别人逼我们裁军,而是我们主动要裁。裁多少呢?我看一百万比较好。”

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百万裁军的概念,随着邓小平的话音落下,在场的领导都瞪大眼睛,内心十分震惊。

当时全球主要军事大国都没有提出大规模裁军,而邓小平却主动提出百万大裁军,这需要极大的政治勇气。

有部分人担心,百万大裁军有可能会削弱解放军的作战能力。

对于这些担忧,邓小平回应称:“即使战争要爆发,我们也要消肿。”

解放军臃肿的表现是指导战争能力不高、实际作战能力不强。

针对这一情况,邓小平用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说:“虚胖子怎么能打仗?”

邓小平直言:“过去我军只看重数量,不看重质量,现在改变了,军队要讲质量,讲真的战斗力,搞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

面对参加会议的一众领导,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最应该消肿的是各级领导机关。

一旦百万裁军计划得到落实,各级军队领导必将首当其冲,这必定会引起部分人的不满。

邓小平自然也清楚这么做会给自己招致不少批评,但为国家前途,这位迟暮的老人还是觉得不能把得罪人的事情留给后来人,自己应该尽快解决裁军问题。

图|百万大裁军的报道

1985年百万大裁军计划正式启动

1985年5月23日,邓小平出席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无论是两鬓斑白的老将军,还是干劲十足的年轻将领,都齐聚一堂共商裁军大计。

会上,邓小平与参会人员围绕当今全球形势以及中国周边环境进行彻底分析,明确指出现在仍然面临全球战争爆发的风险。

但是,随着第三世界逐渐壮大,和平力量也在不断增长,因此邓小平等人认为短时间内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较小。

根据这一判断,会议正式作出百万大裁军决定。

邓小平要求全军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尽快利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世界大战的和平时期,有规划地开展百万大裁军,以实现增强军队现代化作战能力、腾出资源支持经济建设的目标。

百万大裁军相当于军队减额人数要达到现军队人数的1/4,这一幕出现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是难以想象的,直接震惊了整个世界。

许多外国媒体纷纷发布报道称:“邓小平轻轻伸出的一根手指震惊了世界。”

邓小平曾反复强调:“前几次精简整编,只是减少军队人数,军队体制没有发生变动,这相当于光拔鸡毛不杀鸡。”

邓小平用幽默的言语解释过去几次精简整编存在的问题,告诉全军本次裁军要对现有体制进行变动,这也意味着原有一些部队番号需要合并或者撤销。

随着百万大裁军计划正式启动,几乎全军每个军区、部队、个人、军人家庭都迎来人生转折点,不得不面临去留等问题。

对于这支饱经战火淬炼,走过60多年时光的军队来讲,这无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

图|邓小平

在本次百万大裁军中,军区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编制人员缩小至原来的一半,有60万干部直接被列为“编外人员”。

与其说是“裁军”,不如说是“裁官”。

虽然裁掉多余干部有利于军队发展,但是这些干部的去处则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原计划是让60万干部在三年之内退出现役,安置到地方工作,这不仅要求军队要妥善做好退役工作,还要求地方政府必须要给予相应的支持。

当时地方同样也在精简机构,短时间内也难以为60万退役干部提供工作,因此部队不得不对退役干部进行降低职级转干部安置处理。

另外,当年还有25%的陆军部队进驻单位被撤销,累计撤销31个军级单位、4054个团级单位,其中包括一些知名度比较高的部队。

以济南军区某团为例,该团的前身是毛主席在井冈山组建的“中央军委警卫营”,抗日战争时期又被称为“朱德警卫团”。

该团可谓是战功赫赫,曾经在黄崖洞保卫战中打出敌我伤亡6:1的成绩,当时还受到毛主席的称赞。

但是,本次百万大裁军却要将该团合并组建,这对该团上下来讲是一个难以接受的消息。

为了让该团干部、战士理解中央的决定,该团还专门请老政委来讲团史,让大家明白在经济建设大局面前,该团应该服从大局,而不应该成为阻碍经济建设的绊脚石。

另外,第68军也是被裁撤的对象。第68军成立于1947年,曾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在解放战争中,第68军参战时长达到16个月,辗转于各大战区,先后参加平津等多场重要战役,累计歼敌3万余人。

得知该部队要被裁撤之后,部队领导伤心不已,但为服从大局,部队领导还是坚持做战士的思想工作。

1985年9月4日,第68军番号撤销。

同年8月,该部队改编为赤峰守备区,驻扎在内蒙古赤峰市,主要负责该地区的防务工作。

图|对越反击战

除此之外,裁撤军区级单位也是本次裁军计划的重难点。

想要顺利完成百万大裁军计划,不仅要全军上下配合,还要上面区级单位来给下面部队做表率,但是这些军区到底要如何裁撤合并呢?

当时全国累计有11个军区,每个军区都认为自己有独立存在下去的理由,有的军区表示自己靠近边境、濒临前线,有的军区认为自己居于内陆,利于训兵备战……

在谈论方案时,有关于昆明军区和成都军区何去何从的谈论最为激烈。

在精简整编方案正式下达之前,许多军区领导人都认为最不可能撤销的便是昆明军区。

昆明军区是邓小平曾带领过的原二野的老部队,也是当时全军唯一还肩负着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任务的大军区。

根据初步方案,昆明军区要与成都军区合并,新军区定点昆明。

看到初步方案之后,昆明军区的领导干部松了一口气。

前往北京出席军委扩大会议时,昆明军区的张司令员还带着接收成都军区的方案,准备利用这一机会与成都军区的领导,就两军区合并等事宜展开协商。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军委扩大会议最后敲定的方案是直接撤销昆明军区,原昆明军区的机关和部队与成都军区合并。

其实从实际情况来讲,目前撤销昆明军区不会影响前线战事,保留成都军区有利于长时间应对西藏方向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但是,对于云南军区的干部战士来讲,他们的心理是难以接受这个决定的。

图|邓小平

对此,邓小平则认为,一切安排都应该服从实际需要。

邓小平曾经经历过战火纷争的岁月,撤销昆明军区让他深刻感受到本次百万大裁军的悲痛,但是身居高位,他也顾不得个人情感。

昆明军区的领导干部明白邓小平的良苦用心,认真与成都军区的领导干部做好交接工作,仅用三个月便完成所有交接工作,从此昆明军区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从邓小平决定撤销昆明军区这一刻,全军上下都看到邓小平裁军的巨大决心。

在邓小平毫不动摇地带领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87年顺利完成百万大裁军的任务。

百万大裁军成果

经过本次自下而上、由里到外的大裁军之后,全国11个军区调整为7个军区。

经过调整之后,各大军区覆盖范围扩大,物质资源更加丰富,兵源相当充足,这使得各大军区的独立作战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保留下来的陆军统一整编为集团军,将装甲兵等兵种部队正式列入陆军集团军序列,陆军各方面的能力有所加强,这也意味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另外,本次百万大裁军还对一些指挥院校和专业技术院校进行调整,院校减少12%,总人员缩减20%。

在给军队“消肿”的同时,百万大裁军还给军队注入了诸多动力。

图|中国人民解放军

进行改革之后,军区领导班子人数缩减50%。

原本全军领导的平均年龄是64.9岁,但是等到1787年已经下降至56.7岁。

基本上每个领导班子都有来自不同年龄阶层的干部,有效地解决了军区领导老年化的问题,为军区领导班子注入了更多年轻力量。

各地政府机关也积极配合军队转运干部工作,尽量为退役干部提供工作岗位。

对于大量退役的义务兵,各地则为他们进入事业单位提供一些有利条件,剩余无法进入机关单位的退役士兵,政府也会帮忙安排其他工作。

同时各地还积极开展退役人员培训工作,为退役人员提供学习技能的机会,让退役人员更好地适应社会。

随着裁军工作的完成,安置退役人员的工作也完成得差不多了。

除此之外,军政人员的文化素养也有所提高,有六成以上的领导干部具备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75%的领导干部曾接受过专业院校培训。

经过本次百万大裁军,中国解放军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调整,编制体制更符合实际发展的需要,在提升作战能力等各方面都跃升至新水平。

结语

回顾1985年百万大裁军便会发现,这是中央科学分析全球形势,准确把握时机作出的一次重要战略举措。

这是邓小平对中国布局谋篇的大手笔,标志着中国军队在特色精兵道路上踏出至关重要的一步,全军在现代化建设中迈上新的台阶。

另外,此次裁军也为全球和平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在冷战阴云笼罩着全球的背景下,作为军事大国的中国率先宣布百万裁军计划,这再一次展现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路线的决心,让全球看到中国负责任的一面,在国际上备受赞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