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汤哲学:重新理解“熟普”的汤感价值定位

 空山茶话 2023-03-03 发布于河北

很多事物的出现都有着某种宿命感。就比如熟普,最初是在摸索新茶出老味儿的过程中产生的工艺。虽然渥堆发酵的风味特征与自然陈放的老茶风味还有着明显差异,但也很快被市场所接受,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品类。

虽然整出个渥堆发酵,弄出个熟普,但毕竟是求老味儿而不得,于是后期又有人在大堆重发酵的基础上尝试什么轻发酵适度发酵离地发酵竹篓发酵小堆发酵等,但依然被归类为熟普

就最终的风味而论,熟普是以损失生茶汤感的层次起落变化为代价的,换来的是相对单一却稳定的风味表现。对于技术不是很到位的人来说,熟普的冲泡相对简单。还是拿生茶做对比,大部分熟普只停留在了日常品饮的汤感水平,少有达到品鉴级别的,——不得不说,小有遗憾。但鱼掌不可兼得,有失有得。

至此,熟普的出现与成熟基本上还是围绕在上游产区(毕竟是工艺内容),下游除了消费之外似乎也没什么好讲。但若换一个视角可能就未必了……

“制茶工艺脱胎自“食品加工工艺,——这是元认知。如果你能理解到这个层面,那么也就可以将熟普理解为一种发酵食品,而且是深度发酵食品。比如酱油、醋、黄豆酱、甜面酱、腐乳、虾酱、鱼露、白酒、黄酒、腌制的咸菜等等。口感醇厚、酵香馥郁是其共同特点,此外除了单独食用还有个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作为辅料参与烹饪。

既然如此,以烹饪逻辑建立的标准开汤”是否也可以尝试在茶品开汤过程中添加“辅料——熟普,以获得另一番风味呢?

要意识到,这是干茶层面的配伍,与生产端原料级的拼配不同。而且这大多是具体单品与具体单品之间的配伍,目的就是当下的品饮,——这就与消费端相关了,而且是重相关。它相关于每一位泡茶者自己的好恶意志,是绝对的消费端内容,——反倒与上游的联系并不是很直接。换句话说,这是消费端自己的事儿,上游也没必要替你操这份儿心。

想到就做,我应用开汤技术依次尝试了“生普+熟普”、“单枞+熟普”、“岩茶+熟普”等组合,能感受到明显的汤感差异:

先说“生普+熟普”。其实此前上游就有“新老拼”、“生熟拼”的尝试,其目的还是出老味儿。成熟后各品牌大都保留了部分应用该技术的单品。当时的说法是:“老带新熟带生以促进更好的转化”可见上游如此拼配的目的还是侧重在了转化上,而下游的干茶配伍就是为了当下品饮,——这是两者的区别。另外,即便是精确的比例调配,在压制成型后,也难保证每一道茶的比例一致,这点上恰恰干茶配伍能做到每一道茶的——绝对精确

还需要说明的是,配伍的基本逻辑是——扬长避短。熟普一定会对主茶品的自身风味呈现有干扰,所以如果某个单品能够呈现到一种极致的汤感,那么不建议配伍开汤,反倒是有些瑕疵的茶品可以期待下配伍后的汤感表现。

我就选择了一款,香、水、韵皆在,但稍显薄的生茶进行了配伍。表现概括如下:生茶的层次起落有所削弱,整体汤感稍平,厚度提升,耐泡度提升。如果单泡生茶标准开汤会到三水,但配伍熟普后到六水厚度依然在。另外,最重要一点,我跟学生都感觉到——出老茶味儿了。但这种老茶味儿特指当年港台仓高温高湿环境转化出的味道,与自然干仓转化的效果还是不同。

其实跳出按图索骥的窠臼,单论配伍出来的汤感,以日常品饮标准来看还是相当不错的!作为消费者,手中的单品都可以如此尝试一番,会增加很多乐趣。

但作为领品师,追求得应不止于“1+2=3”,而是“A+B=C”,——最终汤感不足以呈现出区别于两款茶品的独特风味,就不能算作是一次成功的配伍

再说焙火乌龙,这里包括了潮汕单枞跟武夷岩茶。因其工艺风味相近,故算作一类。

单枞为轻焙火,同样削弱了香水韵的层次、起落,提升了厚度与耐泡度,但茶品自身特征无从判读,——太弱了。但保留了体感,几杯入口有些氤氲。

岩茶为中焙火,加入熟普后同样厚度有提升,香水韵有削减,提升了耐泡度,但也同样保持了热感,冷杯香里的肉桂甜反倒比单纯冲泡岩茶要足。亦无惊艳。特别之处在于单纯冲泡这款中低档岩茶时有明显的落口酸,属负面体验。但加入熟普后,爽口柔和细腻了不少,并开始生津,相当于是将负面变正面。酸口是很多岩茶存放几年后都有的负面表现,如果只是为了柔化酸口可以尝试下加适量熟普共同冲泡。

最后,让我们把格局打开,——如果熟普可以作为辅料进行配伍开汤,那么红茶呢?绿茶呢?其实按照“标准开汤”的烹饪逻辑来思考这些都是可以尝试的,没人拦着你。那当代中国茶又将会是怎样的一个缤纷汤感世界啊~~

泡茶找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相    关    链    接
空山物语:“人去楼空”初体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