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绩效管理100问 ▏第10问:如何做好绩效的强制性分布与末位淘汰?

 知行韬略 2023-03-03 发布于北京

绩效管理中,直线经理最不喜欢做的事情,排在第一位的,当数强制性分布和末位淘汰。其中的理由,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团队的表现都不错,为什么非要把团队分成三六九等; 

二是大家的岗位和工作性质不一样,不能区分出谁好谁坏; 

三是实施了强制性分布,但是末位不能淘汰,特别是在大国企,最后的强制性分布,不但不能激发团队,反过来还会影响团队。

总之,强制性的分布与末位淘汰制度,其结果是弊大于利。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

团队要不要做强制性的绩效分布?让我们来看一看中国最优秀企业的实践。华为也好,阿里巴巴也好,都是这一制度的实践者。优秀自有优秀的道理,他们的做法,值得学习。

企业不是一个慈善机构,不能吃大锅饭。如何让人多劳多得,如何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如何让雷峰不吃亏,如何让战略更好地执行与落地,都需要一种机制的保障。

直线业务经理,带团队的领导,有责任、有义务,要对团队成员的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承担责任,无论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把团队成员分出三六九等,是对公司负责,是对团队负责,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不评价或甚至害怕评价是一回事,至于怎么评价得更科学和更准确,则是另外一回事。

如何对团队成员进行绩效评价,方式有很多,下面图示中列有七种方法,模糊评价法、问题事件法、关键事件法、360度反馈法、配对排序法、强行排队法和KPI打分法,这些都是实践中用到的。

上述七类评价方法,可以分为二类,一类叫绝对评价;另一类是相对评价。

KPI打分(百分制)是实践中用得最多的一种,但百分制的背后,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这些问题表现在:

1)集中效应。评价人不愿意拉开团队差距,相互的得分呈现集中的趋势,相互的差别极小,比如,89分,90分,91分,我甚至还见到过用二位小数点区分团队的情况。

2)主观效应。不同的人打分,存在主观偏差,有的人手松,有的人手紧,同样是90分,但其含金量不相同。

3)横向比较。每一个人的工作岗位与职责不同,但是基于百分制的对比,就如同鸡同鸭讲,梨同苹果比,一定是不公平。打一个比方,有的人考的是物理,有的人考的是化学,二者的考分不具备可比性。

简单主义。基于百分制,对团队成员的绩效进行排队,最常见的错误之一,就是按KPI的得分的高低进行排序,然后分段评级。

比如,90分以上的绩效为"A",80分~89分区间的绩效就是"B",80分~60分的得"C",60分以下的得"D"。这种百分制的方式,看似公平合理,其实存在隐患。

比如,为了团队的小利益,为了不得罪人,团队领导往往会给团队的成员都打90分以上,让大家都得"A"。

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与挑战,需要运用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二种方式,于是便有了强制性分布的绩效战略。

强制性分布,首先是强制性分段,把团队分成A,B,C三档(也可以是四档或五档,基于公司情况);其次是强制性比例,最常见的比例是20/70/10,即A占20%,B占70%,C占10%(也可以是其它的比例,基于公司战略需要)。

实施强制性分布的基础方法,是以KPI的得分为基础做大排队,然后找出Top20和Bottom10。为了减少人为偏差,在机制上,可以让领导对排队结果做一些微调,以求最大的公平。

这便是强制性分布的背后机理。对绝大多数的企业和团队而言,有强制性分布比没有强制性分布要好。华为也好,阿里巴巴也好,目前也都实行严格的绩效强制性分布政策。

但凡涉及到评价,都是复杂的。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做到百分百完美。强制性分布也一样。下面是二种常见的问题。

第一,团队不大,团队的每一名成员都表现良好,而且大家做的工作性质不同,内容不一,怎么办?

在微软,就曾经有这样的一个团队。团队成员都是名牌大学毕业,拥有博士学位,个个都表现很好,想留他们都不容易。如果非要把一个人评为“C“,确实勉为其难,也不是公司的战略。管理是工具,不是目的。

在绩效管理中,我们设计有一个流程,这个流程叫做申诉流程。直线经理如果认为自己的团队真的表现很好,个个都很优秀,可以走申诉流程,向上级领导或绩效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诉,用事实和证据,证明自己团队的优秀,可以没有"C"。

这叫例外管理,这叫流程的力量。绩效管理中的特殊情况,可以特殊处理,避免教条主义的错误。

第二,不同岗位之间的攀比问题。岗位之间的区别,是一个客观存在。如何做好岗位价值评价,以及为项目设定技术难度系数,是一个专业技术问题。

国际上的一些大公司,比如Hay和Mercer,都有这方面的成熟解决方案,各种评价和分析工具,也早已本土化。但无论哪家的评价方案,也只能是相对科学和公平,横向攀比问题,最后还必须回到文化和公司的战略。

足球场上的前峰和后卫,谁应该拿钱更多,还是要把这项工作交给教练。通常的做法,一是眼睛向外,对标市场;二是眼睛向内,对标数据表现。谁对球队的价值贡献大,即使没有数据,教练的心中,也还是有一杆公平称。

第三,绩效强制性分布后,绩效是否兑现,是与绩效奖金挂钩,是强挂钩还是弱挂钩,末位是否淘汰,又是另外一个话题。

总的说来,绩效结果,如果能同金钱挂钩最好,但如果不能,也不要否定绩效管理的目的和意义。绩效的奖励,可以是多元的,不仅仅是同绩效奖金挂钩。

绩效管理工作确实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不仅涉及人的钱财,还影响人的职业生涯,甚至政治生命。

绩效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是公司战略执行与落地的体系保障,一把手必须重视,必须亲自参与,必须成为绩效管理专家;其次,直线经理要懂绩效管理,学习绩效管理,把绩效管理当作一个抓手,倒逼自己管理进步,帮助团队提升执行力。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在绩效管理方面,企业中高管大多培训严重不足,学习不够,公司推行绩效管理,要么霸王硬上弓,要么应付了事。更恶劣的一种情形,是大家都认认真真走过场,但绩效管理真真切切没有作用。

这不仅害人害已,浪费企业宝贵的资源,还会破坏企业的文化。危机下的企业,在转型、创新和升级的大背景下,该是重视绩效管理的时候了。绩效都没有,谈什么转型、创新和升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