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都公考:“法制”与“法治”的区别一次跟你说清楚

 新用户29184790 2023-03-03 发布于江西

“法治”与“法制”,这两个概念很容易相混淆。有时候,人们甚至不加区分地混合使用。实际上,这两个词虽然看起来只是一字之差,细究起来,含义上却差别很大。法治可以与法制共生,但并非拥有法制的国家就一定会实行法治。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依法治国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公职类考试中经常会考查大家对于这两个词的理解与运用,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一下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从概念和内涵上来讲,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指一个法律信念,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治理国家,即依法治国;而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一种正式的、相对稳定的、制度化的社会规范,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法治的对立面是人治,而法制的对立面是相对于非法律性质的社会规范而言,例如道德、宗教教规、村规民约等。

从产生和发展上讲,法制产生于阶级社会,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法制既可以与民主、人权相联系,也可以与专制和独裁相联系,例如我国古代的法律制度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而建立的,而现代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建立的。而法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1999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从核心意义上讲:法治的核心意义是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权变性;法制的核心意义是强调社会治理规则(主要是法律形式的规则)的普适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法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强调用法律的思维去治理国家,往往与民主和人权相联系,摆脱“人治”的思维,使国家的治理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改变而改变;而法制属于社会制度范畴,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目的是让国家事务的制度化、规范化、确定化和稳定化。

从形态区别上讲,法治是动态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而法律制度是静态的,国家的法律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依法治国就已经实现了。法律制度的建立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而依照依法治国是建立国家法律制度的目标和追求。

发布于: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