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手杀子、穷兵黩武:为什么史学界仍然给这位沙皇较高评价?

 llljjgg 2023-03-03 发布于北京

1547年4月,莫斯科大公国的春天干燥憋闷,下层作物不收,上层政变频频。国家笼罩在动荡的愁云惨雾中。

某日,首都圣十字修道院的蜡烛被碰倒在窗帘中,大火立刻燃起。风助火势,火灾迅速在城市中蔓延,仿佛“天启”降临。克里姆林宫、住宅、市场、金库、圣像、古迹无一幸免,半座城市与4000名居民一同化为灰烬。

文章图片1

不过,现实中的火灾虽然熄灭,但人们对朝廷不满的怒火却还在燃烧!

市民上街游行,要求清算祸乱朝纲的外戚,甚至还要处死无所作为的沙皇。当时无人知道,这个刚刚即位,看起来柔弱胆小的沙皇,将会成为俄国史上“最沙皇的沙皇”。

他被历史学家赋予的称号是“强大的”、“恐怖的”,但最为人所知的便是“雷帝”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Грозный” Иван IV Васильевич)。

俄名“伊凡”源于希伯来语,意为上帝恩赐的强悍冷酷之人。

文章图片2

“善政期”

伊凡四世的祖父伊凡三世(Иван III Васильевич)粉碎鞑靼人的镣铐,建立了统一的莫斯科大公国。其父瓦西里三世(Василий III Иванович)打败立陶宛吞并普斯科夫、斯摩棱斯克与梁赞,给继承人留下了广袤的领土。

虽然此时莫斯科国势蒸蒸日上,但政局却十分复杂。

小伊凡三岁时父王病逝,八岁时母亲叶琳娜也被政敌谋杀,摄政大权被权倾朝野的舒伊斯基家族(Shuisky)攫取。他们把持朝政残害忠良,表面忠诚于伊凡,私下里只把他当成无足轻重的小屁孩。

此时的伊凡四世,有点像是刚即位的康熙。

文章图片3

如履薄冰

在极度缺爱,如履薄冰的痛苦环境中长大的伊凡成了一个聪慧敏感又阴鸷冷酷的人。按照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剧本,大部分小皇帝的归宿都是三尺白绫,少数天选之子才能反杀,伊凡当然属于后者。

要不然也不会有这篇文章了。

经长期谋划,13岁的伊凡在1543年以叛国罪将大权臣安德烈·舒伊斯基处死并让猎狗分食其尸,但夺权的详细过程我们所知甚少。

初战告捷,伊凡以极快的速度学习政、军知识,15岁就展现了惊人的统治才能。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利用祖父的政治遗产,在1547年以16岁的年龄加冕为俄国第一位沙皇。

当时沙皇“Tsar”在法理地位上与罗马皇帝和鞑靼可汗同一级别,亦是负责颁布上帝旨意的领袖,近似于“天子”的概念。

文章图片4

也就是他刚刚加冕三个月后,前文提到的莫斯科火灾发生了。这场大火引发的暴乱是波雅尔的苛政让阶级矛盾快速加剧引发的城市反封建贵族起义。暴民将沙皇的叔父打死,又逼迫他在红场向民众公开忏悔才平息了动乱。

随后,踌躇满志的伊凡四世在“重臣拉达”(类似于顾命大臣)的辅佐下倾听意见开明施政。

1550年公布的《伊凡四世法典》(Судебник Ивана IV)是俄国史上首个全面的成文法律,对中央和地方的政治、法律、财政、军队、宗教等方面进行改革,特别是加强中央集权以及建立强大的常备军应对频繁的战争。

文章图片5

1556年,伊凡四世出台法规明确封建贵族服军役的标准和奖惩措施,规定无论爵位高低必须出人服役,否则没收其领地头衔。

他将原本各自为战的家族私兵整合成一支等级森严、如臂使指的大规模征召军。

而这支军队的核心就是伊凡四世在1550年夏天精挑细选的三千名装备火绳枪与月刃斧,身着红色制服,统一训练按年领军饷的常备军团“射击军”(стрельцы)。

伊凡四世的军事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并利用了俄国的人力资源,建立起一支25-30万人的高效战争机器,为俄国此后几个世纪的扩张活动奠定了基础。

我来,我见,我征服!

13世纪长子西征以来,来去如风、侵略如火的鞑靼人一直是罗斯人最大的威胁。

15世纪术赤兀鲁思瓦解后,喀山、克里米亚、阿斯特拉罕、诺盖纷纷独立,名为“金帐汗国的继承者”,实为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鞑靼人割据政权。

文章图片6

仅16世纪上半叶,克里米亚-喀山鞑靼人发动43次入侵,掳走约400万对罗斯与乌克兰居民为奴贩卖。尽管罗斯人筑造小型长城尽力防御,他们还是多次打到莫斯科城下满载而归。

如不解决鞑靼人,罗斯民族永无出头之日,这项历史使命交给了伊凡四世。

喀山城是伏尔加河沿岸最坚固的堡垒,双层石制城墙依托高耸的瞭望塔和壕沟构成了一座易守难攻的典型中世纪要塞。伊凡四世曾在1547-1550年两次打到喀山城下,皆无奈撤退。

但中世纪已经远去,三年后,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墙也将在新时代的炮火下轰然倒塌。

1551年,伊凡四世严令工程师在28天内于喀山附近修建了斯维亚日斯克城堡作为前沿补给站。1552年6月,做足准备的伊凡四世集结15万大军第三次进攻喀山。

在缺水、高温和鞑靼人的袭扰之下大批士兵死于半途,幸亏沙皇指挥有度才没有酿成俄国版的“土木堡之变”。8月23日,在击败鞑靼援军后,伊凡四世将喀山团团包围,水源也被切断。

文章图片7

8月27日,俄军的150门火炮一齐射击,俄军工兵也在城墙下埋设炸药,一声声惊天巨响不仅摧毁了喀山人的工事,还严重打击了他们的心理防线。

即便爆发瘟疫,喀山人还是拒绝投降,他们将废墟作为新的防线,挫败了俄军在9月的多次进攻。但战斗意志再强也无法弥补火力上的巨大差距,伊凡四世利用步兵消耗对手的数量。

用炮兵昼夜射击削弱城墙的防御,用土木和尸体将巨大的壕沟完全填平。他就像一位猎手,不贪不浪,耐心地等待对手流干最后一滴血。

文章图片8

10月1日,伊凡四世最后一次展现他的仁慈,但他只看到使者的头颅从城墙后掷了出来。

10月2日清晨,俄军引爆了城墙下的48桶炸药,精锐军团兵分七路同时进攻,瞬间打垮喀山人的外层防御,攻入内城。即便如此,喀山人仍在房屋街道间死战不退,把对手拖进更加惨烈的肉搏战。

一支俄军以为大局已定开始打家劫舍,喀山人以此为突破口全线反扑,伊凡四世被迫动用最后的后备军投入战场,将惨败变成了惨胜。

当天傍晚,喀山伊玛目库尔·谢里夫(Imam Kul Sharif)带着他的学生与残存的士兵全部战死在清真寺里,俄军血洗了整座城市,喀山战争宣告结束。

文章图片9

东方的威胁解决后,伊凡四世又将目光投向西方。

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困于东欧内陆的莫斯科急需一道出海口,打通与更多文明国家的联系。摊开地图,距莫斯科最近的波罗的海口岸便是利沃尼亚

战争第一年,利沃尼亚的农民将俄军视作日耳曼人统治下的解放者,争当带路党,加之俄军火器犀利,一年不到就占领了20座城堡。

文章图片10

利沃尼亚是今天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所在地

1570-1577年,俄军在爱沙尼亚与瑞典人交战,同样的炮战围城,俄军能打败立陶宛人、喀山人和爱沙尼亚人,但对瑞典人不起作用。

俄军在1570年底包围雷瓦尔,利用冬天海水封冻阻止瑞典援军抵达。

但真正的北欧人比俄军更习惯在寒冷中作战,俄军反倒先扛不住撤退了。伊凡四世付出巨大代价也拿不下瑞典人的要塞群,考虑再三决定捏波兰这个软柿子。

彼时雅盖隆王朝末代君主刚刚去世,朝局动荡,内乱频发。伊凡四世趁波兰空位期,在1577年撕毁和约派兵入侵,占领了波兰在利沃尼亚东南部控制的所有领土。

文章图片11

1577年,波兰新国王斯特凡·巴托雷(Stephen Báthory)平定格但斯克叛乱后,迅速集结军队,联合瑞典与克里米亚鞑靼在1578年发起反击。

仅数月时间便收复所有沦陷区,随后巴托雷亲率波兰军队从西北方一路逆推,在1579年攻下俄边防重镇波洛茨克与索科尔、围攻大卢基、切尔尼戈夫。

1581年7月,波军悍将拉兹维尔率轻骑兵袭扰斯摩棱斯克,连续击溃两支俄军,越过伏尔加河一路攻陷六座城市,一直打到距离伊凡四世本人所在城堡的三四英里处才收兵。

巴托雷在1581年8月围攻普斯科夫,一旦攻陷此处,俄国内陆将门户洞开。但俄军最终守住了城市,双方签署亚姆—扎波利斯克停战协定(Truce of Yam-Zapolsky),波兰赢取利沃尼亚大部。

伊凡四世付出巨大代价参与的利沃尼亚战争,功亏一篑。这场巨大的失败,也成了他一生的转折点。

暴政期

1553年,伊凡四世突发恶疾,以防不测,他要求波雅尔对其幼子迪米特里宣誓效忠,但他们希望由年长而非年幼的人担任沙皇,因此表示反对。

尽管波雅尔后来又同意沙皇的意见,但这次“背叛”极大加剧了他的不安全感。

伊凡四世的第一任妻子安娜斯塔西娅·罗曼诺夫娜(Anastasia Romanovna),以她的温柔和贤惠尽力辅佐丈夫,引导他选择正确的决策,安抚他暴躁的脾气。

文章图片12

她是伊凡四世唯一的挚爱,亦是他黑暗阴郁内心中的一束阳光。但安娜斯塔西娅的六个孩子有五个早幺,她自己也在1560年去世。

爱妻的离去使伊凡四世痛不欲生,他心中唯一的光熄灭了,只剩无尽黑暗。

伊凡四世神经质地怀疑他的妻子是被人谋害的,下一个就是他自己,从此精神更加不稳定。沙皇指控他的亲信阿达舍夫和西尔维斯特参与谋害王后,不经审判便下令处决。

两人死后,伊凡四世的怒火波及到与“重臣拉达”有关的所有人,多位“善政期”的大臣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外有侵略战争惨败内有沙皇大开杀戒,终于引起大批贵族外逃。

伊凡四世更加坚定了“所有人都要背叛他”的妄念,他变得更加歇斯底里,为巩固权力酝酿出一个疯狂的计划。1464年,伊凡四世突然离开莫斯科前往60公里外的亚历山德罗夫镇朝圣。

在那里他公开指控波雅尔意图谋反,以退位相威胁逼迫莫斯科的贵族和市民同意他的条件。沙皇要求创立一项新的制度,将莫斯科公国的部分领土划为“特辖区”(Опричнина)交给自己直接管理,还要得到处罚叛国者的全部权力。

文章图片13

此时的伊凡四世已经出现了精神问题

当沙皇的车辇在1565年返回莫斯科时,人们都惊呆了。

伊凡四世就像老了十岁,曾经健硕的身材变得干瘦佝偻、双眼布满血丝、头发和胡须也成把掉落。

特辖区的面积占全国三分之一,沙皇在里面修建了新的宫殿,俨然成了国中之国。所有在特辖区领主必须离开,他们的土地被封给了新的“特辖军”(опри́чник)阶层。

文章图片14

特辖军是伊凡四世亲自挑选的对他绝对忠诚的中下阶层直属部队,数量从开始的1000人发展到6000人。他们身披黑袍,佩戴象征忠诚的狗头和象征将沙皇的敌人消灭的扫帚徽章。

前所未有的恐怖统治降临了。

沙皇的猎犬四处出击,上至名门贵胄,下至仆人农奴,只要被扣上通敌的帽子便会被特辖军撕成碎片。受害者的家产被洗劫,村庄被焚毁。德高望重的莫斯科大牧首菲利普请求沙皇停止杀戮,结果整个教会都被牵连进去,菲利普也被暗杀。

文章图片15

诺夫哥罗德共和国被莫斯科吞并后仍享有较大的政治权利,亦是罗斯第二大城市。1568年由于战事不顺,伊凡四世便怀疑诺夫哥罗德通敌。

特辖军从特维尔出发,所有沿路村镇皆被焚毁。1570年1月,特辖军将这座历史名城团团包围,150个波雅尔家族横尸街头,就连自己的堂兄弟弗拉基米尔公爵也被满门抄斩。

几个世纪以来,诺夫哥罗德挡住了条顿骑士团、瑞典和蒙古人的入侵,结果却沦陷于同胞之手。黑色的猎犬四处纵火劫掠,商人、官员、学者和精英阶层首当其冲。

反抗的人是叛徒,不反抗的是训练有素的叛徒。

文章图片16

特辖军强迫市民跳进水中,有人露头便用长矛戳刺,河水被红色的浮冰和浮尸堵塞。为避免事后追责,特辖军将被所有受害者判为“沙皇的敌人”,将他们打死、斩首、肢解、烧死、从老人到婴儿无人幸免。

他们临走之前还烧毁了城市旁90%的农田,导致第二年饿殍遍野,十室九空。伊凡四世在折磨人的手段上屡创新高,他在1570年于莫斯科红场执行了200人的大规模处决,津津有味地观摩受害者被自己发明的刑具折磨致死。

死于伊凡四世的俄国人几乎与波兰、瑞典和鞑靼人同样多,但如此多的鲜血也无法填满他空虚的内心。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了俄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悲剧——

文章图片17

1581年,沙皇与他的长子兼继承人伊万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神志不清的伊凡四世痛骂他的儿子是叛徒,在后者辩解时一仗挥去,将他打倒在地。

伊凡四世回过神来后惨叫一声,连滚带爬地扑过去,用手徒劳的捂住儿子太阳穴上的伤口,但鲜血还是从沙皇的指缝中涔涔流出。伊凡四世凄厉哀嚎:“我真该死!我杀了我的儿子!我杀了我的儿子!”

文章图片18

伊万在弥留之际宽恕了他的父亲,沙皇跪坐在血泊中看着太子咽了气。

沙皇以暴力待人,终被暴力反噬,一年之后他自己也魂归西天。令人惊奇的是,伊凡四世经受如此巨大的精神打击却没有发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反倒沉静了许多。

今天,伊凡四世以他的绝对残暴留名于世,但在“善政期”改革吏治、攻灭喀山等功绩展现了他仍然拥有开明君主的特征。

苏联的历史学家将伊凡四世与大贵族的斗争解释为政府权力从波雅尔向沙皇、服役贵族和商人的三角联盟的一次转移,是俄国向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度演化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文章图片19

“特辖区”的土地许多都是位于俄国核心区的前割据王公的财产,他们被赶走后,门阀政治也就被消除了。总之,苏联史学家倾向于从阶级史观的角度肯定伊凡四世统治的进步性,但残酷性却被忽视了。

《俄国史教程》的作者克柳切夫斯基认为伊凡四世发现了俄国存在的问题,但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却过于极端,就像给一位感冒的病人实施化疗。加之他本人极不稳定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使他更加难以掌控如此巨大的改革计划,导致引火烧身。

特辖制有它的历史贡献,但副作用实在太大。它不仅没能帮助俄国打赢战争,还极大破坏了国家稳定,连年的战争和重税耗尽了俄国的人力资源,推动了农民的农奴化。

伊凡四世想要的大破大立只完成前半截,剩下的一地鸡毛却要俄罗斯民族再付出几代人努力收拾,这段多灾多难的时期,史称“大动乱年代”。

  • 《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
  • 《俄罗斯史》
  • 《俄国军事史略(1547—1817)》
  • 《伊凡雷帝传》
  • 《俄国沙皇传略》
  • 《俄国通史简编》
  • 《俄国史教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