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北京记忆(34)

 美食美景皆不负 2023-03-04 发布于北京

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古城北京,留有很多历史的痕迹,利用节假日细细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品一品,然后记录和分享,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非常重要和有意思的部分,自得其乐。



袁进南夫妇墓石牌坊




袁进南,是当过83天皇帝的袁世凯与其最宠爱的五姨太杨氏所生的儿子。“袁进南夫妇墓”建于1937年,墓群规模相当宏大,杨氏去世后亦葬在这里。墓群位于海淀香泉环岛西南角,现在这里有一个大停车场,停车场门口有座与众不同的牌坊,细看,上面挂有“袁进南夫妇墓”文物保护的牌子,2012年被列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袁进南夫妇墓在“文革”时期被毁坏,至2012年时仅剩一对石狮、一座白色石牌坊、一对华表和一座享殿,现在这里只有这座石牌坊了,而石牌坊已成为一家汽修厂大门。石狮和华表几年前还在一个火锅店的门前,现在走了一大圈儿也没有找到。据说,墓碑、碑座、石翁仲、石香炉现在凤凰岭景区内,五塔寺旁的石羊、石马也有的曾是这里的旧物。
图片拍摄于2022年7月10日


孙公墓石牌坊




孙公,是明代镇守居庸关的将领,忠于职守,治军有方,军纪严明,深受拥戴。死后葬在昌平南口镇东园村,墓前立碑。现留有石牌坊一座,坊名为“孙公先茔”,2003年被列为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的三间四柱花岗岩石牌坊保存得十分完好,雕刻字迹清晰,只是因为年岁久远吧,石牌坊下沉了许多,显得十分低矮,下面没有抱鼓石看上去也有些别扭,也不知抱鼓石是否被埋在地下了。

图片拍摄于2023年1月15日



李公墓神道




没有想到在昌平南口的南口村还有一座保存如此好的墓葬神道。神道的三间四柱石牌坊中间梁额上刻有“御用监太监李公神道”,由此可知这里葬的是一位姓李的御用监的太监。明代宫中有十二监,如司礼监、御马监等,御用监也是其中之一,职责主要是为皇家造办家具、摆设、把玩等,御用监设有掌印太监,下设里外监把总、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

那为什么一位宫中太监的墓葬会在关隘呢?明代皇帝亲掌六部,设内阁协助处理政务,但为了牵制内阁权力,又会将一部分权力交给由太监们掌管的内廷各监,形成明朝特有的监阁体制。明代皇帝对太监十分倚重,很多太监都是皇帝的心腹耳目,皇帝甚至派太监直接参与军务,有的还会被派到一些重要关隘担任镇守太监,协同明军将领镇守关隘。《西关志》记载:从弘治初年至嘉靖十年(1488-1531年),在居庸关先后有赵宽、王竞、李嵩等五名太监担任过镇守太监,在这些太监中只有李嵩姓李。这么看来,这座墓葬神道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能保存下来实属难得,是昌平除十三陵外,保存地面石雕最多、最好的墓地。2003年被列为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神道不仅保存了石牌坊,还有石望柱、石像生和石门。根据《明会典》的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墓前才能设立石像生,那么这位李公就应该是正四品的掌印大太监。



石牌坊的抱鼓石和上面的装饰已残缺不全,但刻的字迹和图案还都比较清晰。
石牌坊后是石望柱,原本应该有两个,但现在仅留有光秃秃的一个。再往后就是神道上最生动有趣的两组石像生,一组是两只对望的呆萌的蹲坐着的石虎,身后的尾巴卷曲高翘,眼睛又大又圆,有些像机器猫,着实可爱;另一组是刻有文官武将的石碑,人物形象也极其生动。















神道的最后是一座一门两柱石牌坊,抱鼓石均已丢失,梁额正面刻有“李公之墓”,背面刻有“福如沧海,寿似岗陵”。在石坊后应是墓宝顶,不过在民国初年墓就已被盗,墓坑已经被填平,现成为了民居。

图片拍摄于2023年1月15日


恭亲王墓石牌坊





恭亲王爱新觉罗·奕䜣(1833-1898年)是清道光帝的第六子,咸丰帝的弟弟。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咸丰逃往热河避暑山庄,留奕䜣与洋人谈判,因其常和洋人打交道,有个外号叫“鬼子六”。咸丰死后,他和慈禧共谋发动“辛酉政变”,开始了慈禧统治时期,他也被封为议政王,掌握朝政大权,他支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开办近代军事工业,任军机大臣等职,是中国晚清史上最知名的历史人物之一,后因其权柄太重,受到慈禧的猜忌,被解除了一切政务。

戒台寺

卧龙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