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经八脉辨证论治方法七:阴跷脉经脉辨证论治方法

 昵称65820384 2023-03-05 发布于河南

一、阴跷脉经脉循行及病候意义辩析

(一)阴跷脉经脉循行意义辨析

《奇经八脉考》云:“阴跷者,足少阴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足少阴然谷穴之后,同足少阴循内踝下照海穴,上内踝之上二寸,以交信为郄,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至咽咙,交贯冲脉,入颃内廉,上行属目内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五脉会于睛明而上行。”

1、“阴跷脉”

“阴跷”者,根于诸阴也。跷,有矫健、强盛之义,主左右一身之阴。

(1)阴跷脉司目之阖

从经脉循行来看,足太阳膀胱经入脑,属目系,阴跷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于睛明穴。卫气出于目,通行于跷脉,以濡养眼睑,行于阴跷脉则脉中阴气盛,阴气盛则目闭。故《灵枢·寒热病》云:“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阴气盛则瞑目。”

(2)与阳跷脉协同,调节肢体运动功能

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引用张洁古之言曰:“跷者,捷疾也。二脉起于足,使人跷捷也。”阴跷脉起于足跟之内,行于肢体内侧肌肉之里,升举而上,其脉中运行阴气,主一身左右之阴。阴跷脉通过阴气的濡养的作用而滋养所过之处筋脉,行于下肢而主腿部及足部屈收,行于阴器及胸腹可使筋脉柔顺而不挛急,行于面部而司口、眼部之合,其与阳跷脉中阳气协同,使阴平阳秘,筋脉不缓不急,故可调节肢体运动。

图片

2、“阴跷者,足少阴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足少阴然谷穴之后,同足少阴循内踝下照海穴”

足少阴肾经始于足部,而阴跷脉与足少阴肾经皆为阴经,是足少阴肾经在足部的经脉延续,故其脉起于跟中。此处是阴跷脉从足跟而起,在体表循行路线有腧穴点的起始处,分布有阴跷脉与足少阴肾经交会穴、八脉交会穴之一的照海穴,为阴跷脉所生,中寓真阳,水中有火,肾水在此可化气飞升。补之则能补肾益精,调理经血;泻之则能滋阴泻火,利咽安神,是治疗肾阴虚所致失眠、夜发癫痫、咽喉以及经带诸疾之常用穴。

3、“上内踝之上二寸,以交信为郄”

阴跷脉沿内踝后缘上行,在此分布有阴跷脉与足少阴肾经交会穴、郄穴交信。“信”在五行属土,与脾相通;“信”亦有“月信”之意,故崩漏、闭经、月经不调均可取之,局部取穴还可治疗关节肿痛。

4、“直上循阴股入阴”

阴跷脉沿小腿内侧直上而行,至前阴部,此段为无腧穴的体表路线。阴跷脉为足少阴别脉,其下肢走行与足少阴肾经走行相近,沿大腿内侧上行,肾经经筋结于阴器,阴跷脉亦循大腿内侧入阴。若此段经脉受邪,阴精濡养失司,则导致循行所过之处拘挛,前阴病变。

5、“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至咽咙,交贯冲脉”

阴跷脉沿前胸上行,至咽喉,此段为无腧穴的体表路线。阴跷脉行于胸腹,最终与冲脉相交,而冲脉为血海,阴跷脉与之相交,可承载冲脉之阴精阴血以濡养联系胸、膈、喉咙等处。若此段经脉病变可致咽干、喉中之闭塞、气膈、结胸,以及少腹痛。

6、“入颃内廉,上行属目内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五脉会于睛明而上行”

阴跷脉向上至目内眦,是本经有腧穴体表路线的终止,在此分布有阴跷脉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的交会穴睛明穴。若风热邪气侵袭目系,郁而生热,则发为目赤肿痛、眦痒流泪;若湿热蕴蒸,血滞于眦,则发为内眦胬肉侵睛或目生翳膜,宜刺此处腧穴。

会于“睛明”后,此脉“上行”,但文中无后续论述。而《灵枢·脉度》云:“阴跷脉者,少阴之别,……入颃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可见,阴阳跷脉在睛明相合后,应合于足太阳而上行。

(二)阴跷脉经脉病候意义辨析

《难经·二十九难》:“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

《灵枢·大惑论》:“病目而不得视者,何气使然?……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

1、“阳缓而阴急”

阳缓而阴急是指阳跷脉循行所过之处迟缓,阴跷脉循行所过之处挛急。跷脉是人体运动关键之一,阴跷为阴主静,必寓阳跷之动于外。如邪气侵犯此脉,阻于经脉而使阴气瘀滞,阴盛而阳亏,阴阳失衡,阴气凝滞,筋脉不得濡养,则发为阴急而阳缓之痉挛拘急,宜泻阴跷、补阳跷之法,以调和阴阳跷脉之阴阳平衡。

2、“目闭”

目闭即闭目而不欲视物或多寐。若卫气不能归于阳分,而独留于阴分,留于阴分使阴阳失衡,阴跷脉随之而盛满,阴盛阳虚,故目合不能睁而不欲视物或多寐,宜泻阴跷、补阳跷之法,以调和阴阳跷脉之阴阳平衡。

二、阴晓脉经脉病候辩证应用举要

(一)临床表现

拘挛(阳缓而阴急),咽痛,多寐,上胞下垂。

(二)辨证分析

阴跷脉起于足跟,分行于下肢内侧,会于目,司目之阖,主肢体运动。若邪犯阴跷脉,阴阳失衡,阳缓而阴急,出现肢体内侧拘挛、咽痛;若卫气留而不走,留于阴跷脉,阴气满,则目不开,出现多寐、上胞下垂。

(三)辨证应用举要

1、拘挛

中医学对筋脉拘挛的病因病机早有记载,《灵枢·邪客》云:“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痀挛也。”《难经·二十九难》云:“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亦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这里指出“筋”得到阳气温养,才能柔和,肢体才可活动自如,说明“阳气虚衰”是筋脉拘挛的致病根本。《黄帝内经》中其他篇章还指出“因于湿……软短为拘”“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说明湿邪瘀血是筋脉痉挛的致病因素。我们通过对中风后痉挛状态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阳气虚衰、湿阻血瘀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温阳益气、祛湿化瘀是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的基本大法。

李某,男,52岁。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3个月余。患者3个月前因劳累后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当时神清,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头CT提示右基底核梗死。予以静脉滴注血塞通、复方丹参液、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等药物,后经针刺等康复治疗,症状改善,遗有左侧肢体拘挛、活动不利之症,为求进一步治疗,而来我院就诊,收治入院。现症:左侧上肢僵硬、活动不利,伴严重左足内翻,纳可,寐安,大便调,小便频,舌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查体:左侧肢体肌力Ⅲ级,肌张力增高,左侧腱反射亢进,左侧巴氏征、欧本海姆征、戈登征均阳性。头颅CT提示:右基底核梗死灶伴软化灶。

中医诊断:中风(阳虚血瘀型)

西医诊断: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痉挛

状态。

辨证治疗思路:患者卒中后出现左侧上肢内侧拘挛、活动不利,结合其舌脉,证属阳气虚衰,湿阻血瘀,闭阻经脉;因伴严重左足内翻,可知病涉及跷脉。所谓“阳缓而阴急”,法当温阳益气、祛湿化瘀、调和阴阳。针刺采用项腹针配合阳跷脉取穴为主,针刺取穴:风府、风池、天柱、百劳、大椎、中脘、关元、滑肉门、天枢、外陵,配以申脉、照海、臂臑、曲池、环跳、阳陵泉、飞扬、丘墟,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得气后照海施以徐疾提插泻法,申脉施以徐疾提插补法,余穴均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2次。患者经1个月治疗后,左侧肢体僵硬、活动不利之症改善,左足内翻好转,左侧肢体肌力IV级。又经1个月治疗,左侧肢体僵硬、活动不利及左足内翻之症明显改善,左侧肢体肌力V级。

按语:督脉为阳脉之海,风府、大椎居于督脉,刺之可使阳气旺盛,筋有所柔;天柱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太阳为巨阳,为诸阳主气,阳化气可生精微,内可养神,外可柔筋,故足太阳膀胱经主筋所生病,刺之振奋阳气;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经穴,行于身体阳侧,主骨所生病,其穴善治骨病;百劳为经外奇穴,治虚损要穴,刺之可扶正补虚;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滑肉门、外陵位于其经,刺之可调气血,养筋脉;天枢为足阳明胃经穴位,居人体上下之中,刺之可使气血上输下达,疏通四肢经络;中脘为胃经募穴,六腑所会,有健脾胃、主运化、升清降浊之功,关元为温阳益气要穴,二穴相伍,温阳益气治其本;照海属阴跷脉,泻之能缓阴跷之急;申脉属阳跷脉,补之能扶阳而抑阴,解阳跷之缓;余穴重在疏通经络。诸穴合用,共奏温阳益气、祛湿化瘀、调和阴阳之功。

2、多寐

人之寤寐与卫气的运行有关,卫气昼行于阳则寤,夜行于阴则寐。而卫气的运行又与阴阳跷脉有关,卫气从阳跷入于阴跷则寐,反之则寤,说明阴阳跷脉气之盛衰与睡眠相关。若阳跷脉盛,卫气不得入于阴,则不寐;反之,卫气留于阴而不出于阳则目瞑而卧。正如《灵枢·大惑论》所云:“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 寤……留于阴也久,其气不精,则欲瞑,故多卧矣。”故当寐与不寐常从阴阳跷脉论治。

杨某,女,25岁。诉一过性多寐,周身乏力2年余。患者2年前因情志刺激诱发一过性多寐,后经常发作,伴周身乏力,曾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断为脑炎、癫痫,经中西药多方治疗疗效不显,遂来我处就诊。现症: 一过性多寐,10~30min不等,醒后周身乏力,每因情绪因素诱发,神疲倦怠,时有头晕头重,月经正常,纳可,大便干,小便调,舌红苔黄厚,左脉细弱、右脉弦细。

中医诊断:嗜睡症(肝郁乘脾型)

西医诊断:发作性睡病

辨证治疗思路:患者多寐,乃卫气独留于阴分阴跷盛所致,每因情绪因素诱发,结合舌脉,则知肝郁克脾,脾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阻于阴跷。法当疏肝健脾,调和阴跷。针刺取穴:支沟、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太冲、照海,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得气后照海施以徐疾捻转泻法,余穴均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治疗3次后,多寐好转,仍觉头晕头重,原方加中脘以升清降浊。患者又治疗2周后, 一过性多寐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又经1周治疗后,诸症消失,多寐未再发作。

按语:《灵枢·大惑论》云:“卫气留久于阴而不行,故卒然多卧焉。”《脾胃论·卷上》亦云:“脾胃之虚,怠惰嗜卧。”这指出阴跷脉盛,脾胃虚弱是多寐病机。该患者因情致郁,阳气被郁,留于阴跷而欲寐,病机关键在肝郁脾虚。故针取支沟、阳陵泉、太冲疏肝解郁;针取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健脾升清;针泻照海以驱久留阴跷之卫气,复其目正常之开合;加刺中脘以升清阳,降浊阴。

3、上胞下垂

上胞下垂之症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并以“目不开”“瞑目”来描述其症状。对于该病病因病机有多种论述,在《灵枢·经筋》中记载:“足阳明之筋……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纲,阳明则为目下纲……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此认为其病机为经筋受热,目纲弛纵;在《灵枢·大惑论》中曰:“病目而不得视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此认为其病机为阴跷气盛,阴盛阳虚;在《诸病源候论》中,巢元方阐发为:“若血气虚,则肤腠开而受风,风客于睑肤之间,所以其皮缓纵,垂覆于目,则不能开。”此认为其病机为气血亏虚,风邪外客;在《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中,李杲阐发为:“脾胃既为阴火所乘,谷气闭塞而下流,即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利。”此认为其病机为脾气亏虚,阳气不升。临证当明辨之,随证施治。

李某,男,53岁。诉左眼睑下垂20余天。患者20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左眼睑下垂,复视,就诊于某院,头颅MRI提示脑干梗死,诊为“脑梗死”,予以中西药物静脉滴注,治疗20天,眼睑下垂依旧而来就诊。现症:左眼睑下垂,目闭不开,复视头晕,神疲,纳呆,便溏,舌暗淡苔白,脉弦滑。查体:形体肥胖,肢体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右侧巴氏征(+)。既往史:糖尿病史10年。

中医诊断:上胞下垂(脾虚湿盛型)

西医诊断:脑梗死,2型糖尿病。

辨证治疗思路:患者上胞下垂,乃卫气独留于阴分,阴气盛而阴跷满,阳气虚不能升举使然。纵观舌脉,证属脾虚湿盛,瘀阻于阴跷,清阳不升。法当健脾化湿,升阳举陷。针刺取穴:风池、攒竹、丝竹空、阳白、中脘、合谷、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三阴交、太冲、照海、申脉,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得气后诸穴均施以平补平泻法。其中,攒竹、丝竹空通以穴位神经刺激仪,选择等幅疏密波100Hz,脉冲宽度0.2~0.6ms,通电30min,余穴均留针30min,每日1次。患者经10次治疗,眼睑重垂感好转,继前治疗。患者经1个月治疗,眼睑下垂明显好转,能自行睁开眼睑,舌淡红苔薄,脉弦滑,继以本法治疗。患者经2个半月治疗,眼睑下垂消失,诸症尽除而告愈。

按语: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共同司眼睑之开合。今患者上胞下垂,此为阴跷脉气满,而阳跷脉气虚,故目常闭而不开。故取阴跷脉之照海、阳跷脉之申脉以调理阴阳跷,而开眼睑;胞睑为脾所主,故胞睑之病勿忘治脾,故针取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丰隆健脾化湿,升清降浊;本例因风邪夹痰瘀阻经络,故取风池、合谷、攒竹、丝竹空、阳白,重在祛风通络;针取肝经之原穴太冲疏肝调肝,治其目,以肝开窍于目也。

4、咽痛

咽痛在中医学中属于“喉痹”的范畴。《素问·阴阳别论篇》云:“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喉痹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风热邪毒,侵袭咽喉;或者风寒束表,郁而化热;或者胃热炽盛,循经上蒸;或肾阴亏虚,虚火上炎。临床针刺选穴当辨证论治,补虚泻实。

刘某,女,47岁。诉咽痛咽干1周。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咽干,曾服清喉利咽颗粒,效果不明显,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处就诊。现症:咽痛咽干,发音时咽痛甚,口干,偶有耳鸣,烘热盗汗,周身乏力,腰酸背痛,纳少,寐欠安,二便可,舌嫩红苔薄,脉细数。查体:咽后壁多发滤泡。

中医诊断:喉痹(阴虚火旺型)

西医诊断:慢性咽炎

辨证治疗思路:纵观患者症、舌、脉,证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而阴跷脉属足少阴肾经之别脉,过咽喉,“咽痛”乃“阴急”,故治当从阴跷脉论治。法当滋阴泻火,清利咽喉。针刺取穴:照海、然谷、太溪、三阴交、天突,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得气后照海、然谷施以徐疾捻转泻法,太溪、三阴交施以徐疾捻转补法,天突施以平补平泻法。针刺3次后,咽痛症状消失。

按语:《针灸大成》载:“阴跷脉,喉塞小便淋涩,……照海有功必定。”照海为足少阴肾经与阴跷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咽喉,针刺泻之既可调阴跷脉气以利咽喉,又可泻肾经虚火以清咽喉;然谷为肾经荥穴,如龙雷之火燃于谷间,刺之能潜镇龙雷之火,滋肾阴泻肾火;针刺太溪、三阴交以滋肾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针刺天突为局部选穴,以清利咽喉。诸穴合用,共奏滋阴泻火、清利咽喉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