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经脉辨证论治方法(二十三)足厥阴肝经经脉循行及病候意义辨析

 昵称65820384 2023-03-05 发布于河南

一、足厥阴肝经经脉循行意义辨析

《灵枢·经脉》云:“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頑颃顙,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1、“肝”

经文虽只言一 “肝”字,而阅者读此,当知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特点。

(1)肝主疏泄

肝喜条达,柔和舒畅,既非抑郁,也不亢奋,具有疏散宣泄、舒畅条达气机的作用,以保持全身气机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元·朱丹溪的《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中首次明确地提出了 “司疏泄者,肝也”的观点。肝主疏泄是保证机体多种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

调畅气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营卫阴阳,无不赖气机升降出入而相互联系。而肝的疏泄,对全身各脏腑组织的气机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重要的疏通调节作用。《读医随笔·卷四》言:“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组织的活动也就正常协调。

调节精神情志:《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可辅佐心神调节思维、情绪等精神活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肝气升发,舒畅条达,则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清朗、思维灵敏。若肝失疏泄,则易于引起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异常,表现为抑郁寡欢、多愁善虑等。疏泄太过,则表现为烦躁易怒、头胀头痛、面红目赤等。故《柳州医话》曰:“七惰之病,必由肝起。”

促进消化吸收:《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言:“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证在所不免。”可见,饮食的消化吸收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密切关系,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可助脾之运化,使清阳之气升发,水谷精微上归于肺,又能助胃之受纳腐熟,促进浊阴之气下降,使食糜下达于小肠。若肝失疏泄,犯脾克胃,必致脾胃升降失常,临床上可出现胃气不降的嗳气脘痞、呕恶纳减等肝胃不和症状,或脾气不升的腹胀、便溏等肝脾不调的症状。故《知医必辨·论肝气》曰:“肝气一动,即乘脾土,作痛作胀,甚则作泻。又或上犯胃土,气逆作呕,两胁痛胀。”

调节水液代谢:肝主疏泄,能调畅三焦的气机,促进上、中、下三焦,肺、脾、肾三脏,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肝的疏泄正常,气机调畅,则三焦气治,水道通利,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之而顺,故《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曰:“气行水亦行。”若肝失疏泄,三焦气机阻滞,气滞则水停,从而导致痰、饮、水肿或水臌等。故《医经溯洄集·小便原委论》言:“水者气之子,气者水之母。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滞。”

(2)肝藏血生血

肝藏血: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贮藏血液: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生化于脾而藏受于肝。肝内贮存一定的血液,既可以濡养自身,以制约肝的阳气而维持肝的阴阳平衡,气血和调,勿使阳亢而升腾,又可以防止岀血。因此,肝不藏血,不仅可以出现肝血不足,阳气升腾太过,还可以导致出血。

调节血量: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液量是相对恒定的。但是,人体各部分的血液,常随着不同的生理情况而改变其血量。当机体活动剧烈或情绪激动时,人体各部分的血液需要量也就相应地增加,于是肝脏所贮藏的血液向机体的外周输布,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当人们在安静休息及情绪稳定时,由于全身各部分的活动量减少,机体外周的血液需要量也相应减少,部分血液便归藏于肝。正如王冰所言:“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肝藏血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血液亏虚。肝血不足,则分布到全身各处的血液不能满足生理活动的需要,可出现血虚失养的病理变化:目失血养,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筋失所养,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等。二是血液妄行。肝不藏血可发生出血倾向的病理变化,如吐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

肝主生血:肝主生血是指肝参与血液生成的作用。肝不仅藏血,还能生血。“肝……其充在筋,以生血气。”(《素问·六节脏象论篇》)“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则归精于肝而化清血。”(《张氏医通·诸血门》)可见,肝参与血液的生成。

(3)肝主筋,藏魂:《素问·六节脏象论篇》云:“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说明肝藏血,筋脉有赖肝血的濡养,以成关节、筋脉的屈伸活动。肝血虚则筋病,故筋与肝密切相关。魂以血为物质基础,肝藏血,血舍魂,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从而发生惊骇多梦、梦中惊呼之症。

综上所述,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体阴而用阳,其阴易虚,其阳易亢,非柔不克,非顺不调,主疏泄,主藏血生血,故其生理特点必是多血少气之经。其病理变化不外乎肝失疏泄,阴虚阳亢,肝风内动,血虚肝旺所致诸疾。

图片

2、“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

足厥阴肝经经脉起始于足大趾背毫毛部的大敦穴,大敦为足厥阴肝经经气所出之井木穴、足厥阴经脉根之所在,此处续接于足少阳胆经,泻之能疏理下焦、调理冲任,灸之能暖肝而温下元,为治疗前阴疾病和妇科病的常用穴、治疝之要穴。凡寒凝肝脉或肝郁气滞、血瘀血热所致的前阴病、妇科病,皆为所宜,宜泻不宜补。

3、“上循足跗上廉”

足厥阴肝经经脉向上沿第1、2趾骨间循行,此处分布有行间、太冲二穴。行间为足厥阴肝经脉气所溜之荥火穴、本经子穴,性善清泻,长于清肝泻火,为治疗肝经实热证之要穴。太冲为足厥阴脉所注之输土穴,又是足厥阴肝经之原穴,其性下降,善于疏浚开导,既能平肝息风、清热降逆,又能养血柔肝、和肝敛阴,为治疗肝之脏病、经病之要穴。此二穴均能清泻肝火、息风潜阳,但行间长于清泻,偏于治疗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的肝实证,太冲长于平肝调肝,不仅可治肝实证,亦可治疗肝之虚证和肝病累及其他脏腑的病证。

4、“去内踝一寸”

足厥阴肝经行至足内踝前一寸舟状结节的上方,此处为中封穴。中封为足厥阴肝经脉气所行之经金穴,金能克木,故泻之能疏肝理气、清热利湿,为治疗肝经经脉瘀滞不畅和肝经湿热下注所致诸疾之常用穴。

5、“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

足厥阴肝经上循小腿内侧,与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会于三阴交,经蠡沟、中都二穴,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蠡沟为足厥阴肝经别走足少阳经之络穴,能通调二经之经气,以其经别分支经胫骨上结于阴部,故善治前阴病变。其泻之能清利肝胆湿热,补之能滋养肝血,为治疗肝胆湿热和肝血不足所致前阴病变之要穴。中都为足厥阴肝经气血深聚之郄穴,功善疏通肝经之气血,而疏肝理气、活血调经,用于治疗肝郁血瘀所致妇科病和少腹疼痛等。

6、“上腘内廉”

足厥阴肝经上循膝腘内侧,胫骨内侧髁后缘与半膜肌腱之间,此处分布有膝关、曲泉二穴。膝关位居膝关节屈伸之要所,功善通利关节,为治疗膝关节病变之常用穴,尤长于治疗屈伸不利。曲泉为足厥阴肝经经气所入之合水穴、本经之母穴,而合治内腑,功如闸门,故能调肝经之气血,有疏肝、清肝、补肝、养肝之功,功善疏肝活血、清肝凉血、清肝利胆、补肝养血。无论肝之虚证、实证,其皆能治之,尤长于治疗与肝有关的妇科病和前阴病变。

7、“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

肝经循大腿内侧,通过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上抵腹股沟部,进入阴毛中,环绕阴部。此处分布有阴包、足五里、阴廉三穴。阴包为足厥阴肝经脉气之所发,功善理气活血、疏理下焦,用于治疗膀胱病和胞宫病,有报道单纯深刺此穴,治疗妇人癔症效佳。足五里为足厥阴肝经脉气之所发,功善清利肝胆湿热,用于肝经湿热下注所致癃闭、阴痒之证。阴廉位于阴器之旁,为足厥阴肝经脉气之所发,长于活血调经,是治疗不孕之要穴,也是治疗前阴病和妇科病之常用穴。

8、“抵小腹,挟胃”

足厥阴肝经从阴器上抵小腹内,过急脉穴,折交足太阴脾经于冲门、府舍,与任脉交会于曲骨、中极、关元,沿腹上挟胃两旁上行。急脉穴位于肝经环绕阴器入小腹之起点,功善疏通肝经之气血、通络止痛,是治疗前阴病的常用穴、疝气之要穴。

9、“属肝络胆”

足厥阴肝经行于腹内,联属于肝脏,络于相表里的胆腑。肝胆同主疏泄,共同协助脾胃运化水谷,转输精微。胆主决断,而决断又源于肝之谋虑,肝胆配合,人之情志正常,遇事方能做出决断。

10、“上贯膈,布胁肋”

足厥阴肝经向上通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历循章门、期门二穴。章门为五脏之气岀入交经之门户、五脏精气汇聚之处,又为脾脏阴精尽藏之穴,故其与五脏六腑息息相关。其既能补五脏之虚损,益气养血,调和气血,又能平五脏之气乱,使肝气条达,脾胃平和,五脏协调,六腑通畅,为治疗五脏虚衰、中焦失和诸证之要穴,尤以肝脾病见长。期门为足厥阴肝经经气汇聚之募穴,是足厥阴经、足太阴经与阴维脉之会,性善疏肝、清肝、泻肝,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痞散结之功,为治疗肝气不舒所致诸疾之常用穴,治血证之要穴、血臌之经验效穴。此二穴虽均能疏肝理气、调和气血,治疗胁痛积聚、胃痛呕吐等。但章门偏于疏肝健脾和中,治疗中焦失和诸证,尚能补五脏之虚损;而期门偏于疏肝化瘀散结,治疗血证血臌诸疾,纯泻无补之性。

11、“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顙”

足厥阴肝经,沿喉咙之后,通过咽峡向上进入腭骨上窝的鼻咽部。张志聪《灵枢集注》云:“颃顙者,腭之上窍,口鼻之气,及涕唾从此相通。”肝经气血通畅,则口鼻为之通畅,反之则口鼻气机不利,易发鼻部疾患。若因情志不调,肝失疏泄,可致气滞血瘀痰凝,结聚咽喉,形成咽喉病证或瘿瘤。

12、“连目系”

足厥阴肝经由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肝开窍于目,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肝经气血调和,精血才能上注于目,反之则目不得养,视物不明,可致多种眼病。

13、“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肝经由目系向上,经前额到达巅顶与督脉交会。肝寒上逆或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多见于巅顶部,故巅顶头痛可取足厥阴肝经的太冲穴和督脉的百会穴。

14、“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足厥阴肝经的一条体内分支从目系走向面颊的深层,下行环绕口唇之内。故某些肝郁的患者可因肝郁蕴热,郁热循经上炎而引起口腔溃疡,在肝郁证改善的同时,口腔溃疡也可随之减轻。

15、“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足厥阴肝经的另一分支从肝分出,穿过横膈,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肝与肺以经脉相联,故肝脏功能失调也可引起肺系病变。如肝经郁火,上熏于肺;肝血不足,木燥伤金;水不涵木,肝火上炎,均可引起肺失清肃。

二、足厥阴肝经病候意义辨析

脏腑组织经络气血,不论某一方发生病变,不外乎“是动与所生”两大类。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㿗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

1、“是动则病”

脏腑组织经脉气血,其中受邪动乱,所发生的病理变化,多表现为在外在表、邪盛正实的阳、热、实证。

(1)“腰痛不可以俯仰”

此言因腰部疼痛而不能前俯后仰之症。足厥阴经支脉和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同结于腰骶的中髎、下髎。肝藏血,主筋,肝血亏虚则筋脉失养,拘急挛痛,屈伸不利,故腰痛不可俯仰;若郁怒伤肝,木失条达,则肝气郁结,经脉不通,亦可见腰痛,正如《景岳全书·腰痛》所言:“腰痛证,……郁怒而痛者,气之滞也”;带脉起于肝经章门穴,肝经失调,可影响带脉经气运行而致腰痛,肝经之腰痛,主要以腰骶部为甚,针刺可取中都、蠡沟治之。

(2)“丈夫㿗疝,妇人少腹肿”

“㿗疝”乃小肠下坠于阴囊或腹股沟之证。肝经环绕阴部,上抵小腹。若寒邪凝滞肝脉,经脉不通,则男子可出现小肠疝气,女子可出现小腹肿胀。正如张介宾所言:“足厥阴气逆则为睾肿卒疝,妇人少腹肿,即疝病也。”针刺宜取阴廉、急脉,艾灸大敦,以疏通肝经局部气血,消肿止痛。

(3)“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嗌干”为咽干。肝经循喉咙之后,若肝经热盛,耗伤阴液,津液无以上承于咽,则可出现嗌干;面失濡养,则出现面垢如尘、神色晦暗之症。治疗可取太冲、曲泉、章门养肝平肝调肝。

以上所举病证乃为外邪动经犯肝,肝气动乱,疏泄失常,经气不通,而表现出的阳、实、热证,以“祛邪”为主。

2、“是主肝所生病”

是指肝脏、组织、经脉、气血所自发的病理变化,多表现为在里在内、邪盛正衰的阴、寒、虚证。

(1)“胸满,呕逆”

肝失疏泄,气机逆乱于胸则胸满;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呕逆。针刺可取太冲、章门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取内关以降逆止呕。

(2)“飧泄,狐疝,遗溺,闭癃”

“飧泄”为大便稀薄,完谷不化;“狐疝”为阴囊疝气时上时下,如狐之出入无常之证;“闭癃”泛指尿不通或淋漓不畅。张志聪云:“肝主疏泄,肝气虚则飧泄遗溺,实则闭癃狐疝。”肝气虚则水谷精微运化失常,清气不升,则生飧泄,针刺宜取中脘、太冲、足三里以调理脾胃升降,养肝调肝;肝肾同源,肝气亏虚则肾失固摄,发为遗尿,针刺宜取曲泉、中极、肾俞以调补肝肾,收涩止遗;肝气郁滞,致膀胱气化不利,发为癃闭,针刺宜取膀胱俞、中极、太冲以调理膀胱气机;肝失疏泄,气血不通,筋脉不利,发为狐疝,针刺宜取阴廉,艾灸大敦以疏肝行气、活血通经。

以上所举为肝气亏虚、气血失和之证,治疗以“扶正”为主。

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