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如何计算当下的时间?(李仁贵珍藏版)

 统易堂李仁贵藏 2023-03-05 发布于湖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根据手表、手机、时钟知道当下的日期时间,那么古代的时候人们是怎样计算当下的时间呢,今天就给大家粗略的讲一下古代的历法。

《周礼·春官·大史》 说: “正岁年以序事”,岁年并举。年,谷熟也,禾谷成熟寒来暑往为一个周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阳历。岁则是根据月相变化来算的,以朔望月为单位的算法,也就是现在咱们说的阴历。不同于现代的是,古人用的是阴阳合历。一年十二个月,六个大月30天,六个大月29天,多出来的置闰,三年一闰,五年一闰。

古人最开始将一年分为春秋两季,直到后来历法越来越详细,又另分出冬夏两季。后来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出现了现在大家还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说完历法计算逻辑和四季,我们要再展开说一说纪日法、纪月法和纪年法了,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肯定都看过甲午战争、戊戌变法。那这个甲午戊戌怎么看呢?

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无、未、申、酉、戌、亥

纪日法:也就是干支纪日法。天干+地支六十个组合,称为一甲子。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天干和地支的搭配方式是单+单、双+双。举例:甲子、乙丑。但是绝对不会出现甲丑、乙寅。如图:

纪月法:跟现代都是用序数做月份。一月、二月、三月、一月也叫正月端月,不一样的地方是,正月根据朝代的不同,有时候是四月有时候是十月作为正月。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每个月份也有属于自己的名字。我们小时看的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里的孟邹就是正月(现在的十月份),那古代每个月份的名字是什么呢?

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

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

干支纪年法:在我上一篇文章里说过,古人认为木星十二年绕天一周。又根据木星的移动轨迹,虚设了十二个时辰,也就有了干支纪年法。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年,给以相应的专名,依次是: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希望今天能让大家对古代历法有一个简单认知。每天一个古代常识,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