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心智模式,决定了人生的成败

 专家视点 2023-03-06 发布于浙江

        如今已经踏入社会的人士,我想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到底要不要买房?有些人甚至刚从大学的象牙塔出来,就已经结婚了,结婚就必然要面临买房的问题。我们称那些努力还房贷的人为房奴,这听上去似乎有些无奈,但是这个名字确实形容得很贴切。还房贷的人,一还就是二三十年,每月都要从工资中拿出一大部分,基本上工资一发下来就所剩无几,从此生活质量大幅度降低。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总想着买房呢?买房真的有这么重要吗?看完《拆掉思维的墙》这本书我终于顿悟,原来我是被自己的思维困住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古典,新东方历任GRE首席词汇讲师,2007年创办新精英生涯,拥有非常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个人成长教育经验。

 

 

        书中列举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和案例来引发读者思考,主要核心内如是告诉我们如何拆掉思维的墙,从而超越自我。在这里我提炼了书中的三个重点部分进行以下讲解。

一、成为房奴原因是什么?

        成为房子的奴隶,实则是成为了安全感的奴隶。为什么这样说呢?想想我们很多人赚钱的目的是什么就这知道了,大家赚钱无非就是想要实现财富自由,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买车,买房,结婚生子,这些哪个不是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够实现的。那为什么很多人想要买房呢,首先,在一个偌大的城市里,拥有自己的房子能让心里更踏实,这种感觉是租房子没法给的,其次,现在没有房要想和人家姑娘结婚,估计人家都不会理你,再者,看看现在蹭蹭上涨的房价,很多人看着都着急,想着再不买,房价又要涨了,以后就更买不起了,还是早买心里踏实。你看吧,就像书中所说,人们购买的本质上不是房子,而是其内心深处的“安全感”

        我有个朋友阿金,是一个创业公司的程序员,平时从他的穿衣风格就能看出来他是个落落大方很享受生活的人,每次阿金和我们出去吃饭,他都很仗义的去付款买单,虽然我们是AA,但偶尔也会忘记给他转钱,他也从来不会介意。两年后,阿金告诉我们他要买房了,因为马上要和女朋友结婚了。他在离公司很远的地区买了一套六十几平的房子,每天坐地铁都要一个班半小时,由于平时的阿金也没存多少钱,一次性付完首付所剩的积蓄就不多了。之后,阿金开始了漫长的还房贷之路。正是从那以后,我们发现阿金的好像很久都没有买新衣服了,身上穿的似乎还是几年前的那几件T恤,看着都有些发黄了。更让人无奈的是,他已经很久没有和我们一起出去吃饭了,每次都找各种理由推脱。有一次,阿金和我说他们公司发展空间太小了,想跳槽,但是又担心辞职了后找不到工作。有一次他的同事有个非常好的点子邀请他和他一次搞创业自己干,阿金听完他的创意之后很激动,但是他犹豫了,他拒绝了同事的邀请,创业风险太大了,他的房贷不能停。我看着阿金神情黯然的诉说着,仿佛已经看到了他人生的尽头。

 

 

        美国人31岁才第一次买房,德国人42岁,比利时37岁,香港是32岁,欧洲拥有独立住房的人占50%,剩下的都是租房。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一毕业就结婚,一结婚就买房?买房可以,但是通过牺牲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牺牲自己未来的发展和前途为代价真的值吗?

        其实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如果阿金当年没有选择立刻结婚,立刻买房,而是选择将钱花在投资自己上,没准他现在已经和同事一起创业成功了。就算创业失败了,他也能从中学到让他一生受益的东西,以后再找工作能力也非以前能比了,能力上去了薪资自然跟着往上涨,到那时候再考虑买房压力就不可能像以前那么大了。

   婚可以结,房子可以买,但是当这些与我们的发展和梦想冲突时,二者只能选一个。 可以说,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不同人生,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式。

二、心智模式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心智模式,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有个司机在一条狭窄的路上开着车上坡,由于开车时间长,此时的他已经昏昏欲睡,这个时候从他旁边经过的车上司机大叫一声:“猪!”这个司机立马就醒了,并对着驶过的车大骂:“你才是猪!你全家都是猪!”,然而,当他看到前方的路时已经晚了,一大群猪向他扑来,他来不及刹车掉进了沟里。

    这位司机听到“猪”第一反应是这是一句骂人的话,但是其实别人的意思是“小心前面的猪”。假如把人脑比作一台装有操作系统的电脑,那么这个司机的第一反应就是预装在他脑袋里的一个程序,当他听到“猪”的时候,这个程序立即就启动了,根本就不需要经过其他加工处理。我们按照自己的经验和记忆,在脑海中构造了一个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的心智模式。假如我们在大脑中装了一个错误的程序,那么我们就会错失很多的机会。如果我们想要走出这个心智模式,就必须要想办法提醒自己,这个世界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比如当我们周围的人都在买房的时候,这时我们可能思维默认就是买房是必须的,这几乎都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它就像是早上起床不用思考是否需要刷牙洗脸一样。假如我们脑袋里一直运行的是这样一个程序,那我们就很难发现这个程序存在的漏洞,我们就会认为:反正房子是一定要买的,早点买不是更好吗?于是不管我们当前是处于人生中的哪个阶段,我们脑袋里一直运行这程序在催你买房.有钱的人也买,没钱的人也买房。

        当然这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人的心智模式。马云在创建阿里巴巴的时候没有买房,马化腾在建立QQ的时候,也没有买房,国内房产业大佬王石曾经说过:对于那些事业没有最后定型,还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人来说,40岁之前租房为好。我想马云和马化腾这些大佬在年轻的时候一定是有抱负,有理想的,他们的心智模式里没有那个一直催着买房的程序,有的只有对未来的远见和面对现实的魄力。古典说:“一个房子毁掉一个梦想。”就像前面提到的阿金一样,在自己本该奋斗的年代里,他是那么的无助,房贷似乎将他捆绑着悬在空中,让他寸步难行,无法动弹。

        如果阿金把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拿来投资自己,是不是结局就完全不一样了呢?有的时候,你可能无法相通为什么成功的会是你旁边的小A和小C而不是你,为什么机会总是从自己的身边溜走。也许这时候你的心智模式出了问题,你需要尝试这升级自己的心智模式。

三、如何找到一生热爱的事业

        我的身边有很多人你问他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是否满意,他们总会摇着头说:"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是为了混日子才干这一行的,要是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业,我一定干得比现在好。"可是这类人往往干什么都没法投入,所以什么都干不好,他们总说:"我不适合干这行"。可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一下子就找到终身事业就和中彩票得概率差不多,而如果你只有确定了一个所谓得终身事业才开始投入,你永远找不到自己得目标.如何找到医生热爱得事业?首先第一步,你需要全身心得投入眼下得事业,只有在投入得状态下,你才有资格说自己是不是适合这份工作。

        苏格拉底叫柏拉图去田间选麦穗,选的过程中只能向前不能后退,第一次柏拉图在刚开始选的时候看到麦穗还不错,于是立马摘了下来,结果走着走着发现后面得麦穗比之前得还大,但是已经不能再选了.第二次他吸取了教训想着后面得麦穗一定比之前得大,于是他一直走到了最后,发现一开始的麦穗才是最好的,可惜已经不能再回头了。如果有第三次,柏拉图会怎么选呢?

    面对职业、爱情、机会的诱惑,就像是柏拉图选麦穗,第一次后悔,第二次错过,但你永远无法回头。如果你还在死守着一个你不喜欢的职业,那么请你多去关系一下其他的行业吧,遇到自己喜欢的就义无反顾的去做;如果你一边下班就沉迷游戏一边还在抱怨自己的工作不顺利,那么请你多花点时间琢磨一下你的工作吧,试着投入更多的精力,说不定这回是你一生热爱的事业。

 

总结

    不同的心智模式,决定了不同的人生,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心智模式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不要让思维的局限定格人生。当我们还在忍受着这个世界带来的痛苦时,不妨换一种心智模式试试,成长为自己的样子,才是人生最好的归宿。

 

真正毁掉一个人前途的,是“定势思维”!

2019-03-12 13:16 来源: 常州市重科齿轮箱制造 

自打30岁起,我发现身边追求“安逸”的朋友越来越多。

尤其几个发小儿聚会时谈到未来规划,彼此难免陷入尴尬。毕竟,多数人除了追溯童年忆苦思甜以外,剩下的仅有那点儿大同小异的相互安慰:

“你看我现在也挺好的,有家有娃、有车有房,虽然工资不高,但起码生活稳定”;

“别看那些人赚得多,都是拿自己命换来的,这叫“有命赚钱没命花”,何苦呢”;

“就是!何必给自己那么大压力,安安稳稳不挺好,差不多就得了”。

以上对话,你是否似曾相识?

难道这么想就错了吗?当然不是。倘若你真的每天都活得云淡风轻、与世无争,那自然是种高层次的境界。

但怕就怕,明明是你自己碌碌无为,却还安慰自己是平凡可贵。这句话虽然刺耳,但事实确是如此。不是有句话说了么:

“如果你不按照你想的方式去活,那迟早会按照你活的方式去想。”

虽然,此话听起来像句鸡汤,但事实上,其背后有着非常严谨的科学依据。

01

为什么年纪越大越渴望“安稳”?

一个人最难改变的,不是个性,而是自己的「心智模式」。

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

所谓“从小看大”,其实是一种概率学思维,存在部分的合理性。比如性格内向的人多半适合做幕后,性格外向的人多半适合做幕前。

然而,“从小看大”却又忽略了人性中的不确定因素,比如这个社会上很多社交达人、演讲高手、成功人士,小时候都是性格腼腆不善言辞的人。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我仍然坚定地以为“从小看大”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呢?

事实上,问题的根源在于“心智”。

用心理学来解释,每个人在潜意识中都不断秉持着「承诺一致性原则」。

换句话说,当我们心理被植入一种“心智”时,为了维持这个自我认知,便会不断地采取行动来证明这种认知的正确性。

这种心智模式,就好比我们的手机里被预装了一个木马软件,无论你怎么反抗,它的威力只会增强不会衰弱。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将系统彻底重装。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才30几岁,就急于过着“一眼看到底”的生活?

因为多数人早早就给自己的大脑里安装了一个“木马”,它深深地刻在基因里,表面上你所给出的答案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可实际上那只不过是来自于你「心智模式」的本能反应。

简单而言,绝大多数人并不是真心想要安稳,而是他们不相信自己还能过上另一种生活。

02

想要毁掉一个人有多简单?

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生活,叫做“自己想过的生活”。

可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发现,如今职场上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一种叫做“职业倦怠”的怪病。

所谓职业倦怠,其实就是价值感缺失,做起啥事来都觉得没意义,甚至会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

其实,职业倦怠从来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长期负面自我认知积累的产物。导致这种怪病的罪魁祸首,就是“贴标签”。

为什么是「贴标签」呢?

举个例子。记得小时候,我经常被父母和老师说我是个内向的孩子。看到陌生人就缩成一个球,不敢上前打招呼,更不敢当众展示自己。

久而久之,我逐渐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我天生就是个不善于和人打交道的人,于是无论后来遇到任何社交场合,都会主动地把自己藏在角落里,争取不让别人注意到我。

讲到这里,不知你发现没有,「内向」之于我而言,其实就是一种标签。

为了不与自我心智产生冲突,我的行动开始逐渐向其倾斜,慢慢地形成了一种难以撼动的「思维定势」。

换个角度说,在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当中,很多父母和老师都喜欢用“贴标签”的方式来衡量一个学生。

比如一个学生每天下课跑去踢球,老师就会说他调皮;一个学生上课总打瞌睡,老师就会说他懒惰;一个学生连续两天忘了穿校服,老师就会说他臭美......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爱踢球的孩子就没有安静的时候吗?打瞌睡的孩子就不是因为昨晚熬夜学习吗?忘了穿校服的孩子说不定真的是因为校服丢了呢。

之所以成年人如此爱给别人“贴标签”,本质上其实不过是为了偷懒。毕竟,一旦某样东西被贴上了标签,就可以方便你轻松地分类处理了。

然而,大人只顾着偷懒,却忘记了一个更重要的事实:你所给别人打上的标签,势必会让对方形成一种难以改变的「心智模式」。

话说回来,上述很多人口中所追求的“安稳”,其本质上也只是一种自己给自己打上的标签。

03

如何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

理想的决策不是先给结论,再佐证;而是先佐证,再给结论。

换句话说,真正的高手特别善于绕开直觉思维的陷阱,他们唯恐自己受到思维定势的局限,所以在问题面前总会多问几次为什么。

比如一个人在工作中总不顺心,要么被老板批评、要么被同事排挤,这时候难免会陷入“职业倦怠”。

这时候,有的人可能会想,是不是我不适合在这家公司工作呢,或者是我压根儿不适合在公司的环境下工作?哎,反正工作也没起色,不如安安稳稳过好小日子,追求我自己“想要的生活”......

相反,一个真正具备思考能力的人会怎么想呢?

在我看来,一个正常人的思考路径起码要经历过以下几点:

1)老板为什么总是批评我;

2)是不是有哪件事我做的不够好;

3)这件事情是不是同样影响了同事对我的误判;

4)如果真的是这样,我该如何避免同样的失误呢?

你看,前者的思维方式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后者的思维方式却是在一片森林里努力地寻找真相。

所以说,倘若想要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正确的方法是首先要把自己「去标签化」。

正如前面我所提到的,作为一个从小到大注定被认为是“不善交际”的人,后来我又是如何克服这一点的呢?

方法很简单,即“抽象的标签”转化为“具象的情景”。

比如我曾经问过一个认为我性格内向的朋友,“你认为我通常是在什么时候表现地有些不善言辞?”,没想到他的回答是,“其实你跟熟悉的人一起时特别能侃侃而谈,但当遇到第一次见的陌生人时就会冷场”。

听完他的这番回答,我终于知道问题所在了:我所谓的内向,其实是在遇到不了解地陌生人时,会不自觉地开启自我防卫机制,害怕个人的私域部分被“过度侵占”。

于是,我逐渐地磨练自己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尽量让自己主动地放下本能防备,后来便再也没听过有人拿「内向」二字来形容我了。

04

凡能成大事者,都是概率高手

思维定势,还常常伴随一个更大的误区,即盲目认同因果定律”。

有因必有果,这句话并不全面。比如说,”天赋+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吗?

给你乔布斯的天赋、资源、背景、能力,让你在这个时代再走一回,你觉得你能获得乔布斯那般的成就吗?我猜99.9%的回答是否定的。

人到“中年”之所以懈怠,其实是好像看透了世间难以改变的一些“因”,比如成功人士的家境、教育、资源、人脉等等,却忽视了自己主观人为的一些“果”,比如思维模式。

在我看来,因果定律不是必然联系,而是偶然联系。

所谓必然联系,也就是100%的逻辑关联;偶然联系,则是有概率的,且关联概率存在于1~100%之间。

换个角度说,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最关键的不是你所拥有的牛逼装备,而是“运气”!

什么?运气!?看到这里请你不要诧异,我确定我说的就是“运气”。也许你会有些许疑惑,既然成功靠的是运气,那我还努力个毛线?

别急,正是因为成功靠的是运气,所以我们才更加要运用好「概率思维」,并通过一次次精打细算地赌注,来不断积累自己的“运气”。

举个例子。假如你手里有100万的投资款,必须投给你对面坐着的两个人:一个是一无所有但志向高远的20啷当岁小伙子,一个是有车有房但寻求安稳生活的40岁油腻男,请问你会选择投给谁?

毋庸置疑,想必很多人和我一样,都会选择前者。

为什么多数人会选择那个身无长物的毛头小子,而不是那个沉稳老辣的中年男子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年男子身上具有强烈的「确定性」。

具有「确定性」难道不是件好事吗?怎么放到这里反而不对了呢?

要知道,投资是以概率权换得更高回报的杠杆行为,成功者善于用概率来计算获得回报的大小,哪怕承担一定的风险,他们也会坚持如此思考。

而失败者的思维定势呢?

他们并非不乐于做赌注,而是他们更倾向于寻找确定的事物,换言之,也就是那些直觉范畴内最大概率的“稳定”。

不信你可以试想一下,倘若这100万真的是你辛辛苦苦赚来的所有存款,当你势必要那它做投资的时候,很有可能绝大多数人会跑去投那个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了。

毕竟,相对于冒风险的高回报,多数人更倾向于无风险的稳定报酬。然而他们却忘记了,这个世界上压根儿就不存在绝对的零风险。

所以,话说回来,什么是“运气”?

按照我的狭义理解:运气其实就是某种概率权,就是你要做出一个选择时综合的前提条件。

那么,如何才能不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好运气”呢?那就需要我们摒弃思维定势,学会用概率思维去做出每一个重大决策。

简而言之,当你遇到一个问题时,先不要急着下判断,而要尽可能地收集有效数据,通过系统化的分析再做决策。

好比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是否是大概率正确的呢?

如果你真的研究过大多数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就会得出一个截然相反的概率学定论:“成功是成功之母,失败是失败之母”。

就像大发明家爱迪生曾说过的那样:“谁说我失败了,我不过是知道了有九千九百种方法是行不通的而已。”

事实上,很多人的成功都是基于他过往一次次的成功,没有前期多次小小的成功及其它从成功中获得的信心,他们必将失败无疑。

所以,一个人的运气,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当周遭亏待了你,先不要急于给自己的人生定性,摘掉别人给你的标签,聚焦一个微小的事情,命运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以战胜。

毕竟,安稳=幸福,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毒的逻辑。

 

 

决定一个人是否被淘汰的,是“心智模式”!

水木然

2019/02/26 21:54财经作家  来自北京

 

人们因为局限于既有的信息或认识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使人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

 

人们因为局限于既有的信息或认识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使人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这恰恰就是一个人最大的敌人。

最近,读了一篇外交学院施展教授的文章,收获良多,他在文章中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从小失明的盲人突然有一天看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会发生一个现象,叫"我看到但是我没有看见",因为他不知道看到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他从来没有在认知里面形成对这个事物的一个全面的印象。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也常常像那位盲人一样,每天接收到很多新闻、咨询,但常常都是一个单点,凑凑热闹而已,看不透背后的趋真相。

我们也常常感慨"这个世界变化真快",总是跟不上节奏,感觉快被时代抛弃了。无论你如何感慨,如何挣扎,时代洪流滚滚向前,若想不被时代抛弃,你需要来一次认知升级。

 

你可能已经看出来了,现在世界有三个重要趋势:

第一个趋势:世界越来越复杂,传统简单社会的经验和思想,越来越不适应未来社会;

第二个趋势:人工智能正在慢慢取代人,我们即将迎来一个"不换思想就换人"的时代;

第三个趋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人和富人最重要的差别,不在于钱的多少,而在于文化和观念。

面对这三大趋势,我们该怎么办?

01

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它说的是我们如何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关系,从而决定我们如何去行动的一套思维模式。

来看一个故事:一个货车司机正在爬坡,迎面来了一辆车,车上的司机对他大喊了一声:“猪!”

货车司机火了,大骂:“你他妈才是猪呢!”

等开到下坡路,他才发现前面有一群猪,他来不及躲避,直接掉沟里去了。

别人只是提醒货车司机前面有猪,可是固有思维却告诉货车司机这是骂人的话。货车司机应该有过被骂的经历,以至于听到“猪”这个字时,自然联想到骂人。

再比如,你对零售行业的认知,可能就和马云对零售行业这个认知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是为什么?

原因就是你们两者之间的“心智模式”在零售这个领域是由差别的。

 

曾经看到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心智模式对人的影响,什么是笨呢?

就是每次采取一样的行动,却期待不一样的结果,这就是笨。

人之所以每次会有一样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就是你的心智模式是没有变化的。所以,如果你想要大幅地改进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能力,其实真正要改变的是你的心智模式,让自己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更合理,这才是关键。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试验:把六只蜜蜂和六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结果发生了什么情况?

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

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

为什么呢?由于蜜蜂基于出口就在光亮处的思维方式,想当然地设定了出口的方位,并且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

可以说,正是由于这种定势思维,它们才没有能走出囚室。而那些苍蝇则对所谓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没有对亮光的定势,而是四下乱飞,终于走出了囚室,头脑简单者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顺利得救,在偶然当中有很深的必然性。

西方有一句谚语:狐狸知道很多事情,而刺猬只知道一件事。

说的是刺猬眼中的世界是简单的,它把自己蜷缩成一团,试图用浑身的刺去面对外面的复杂世界,试图用自己的理念解释一切事物;

 

而狐狸眼中的世界是复杂的狐狸乐于接受新信息,喜欢和不同的观点打交道,能不断修正自己的预测。

要想认知升级,就要做狐狸,而不是刺猬。现代世界的道理很多,唯有一件事是关键:不要被自己心中的"大主意"劫持,也就是说,不要认为某个观点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就像查理·芒格所说:"如果你手里有把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

02

 高墙筑起

如果把人比作是一部复杂的机器,行为是这个机器输出的结果,而心智模式就是驱动机器的底层程序。

1954年以前,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是被认为不可能的,然而同年五月就有人打破了这个记录。

这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人类基因突变了吗?不,是思维模式的突破。

打破记录的运动员坚信“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是有可能的”,这个思维模式一旦启动,你自然有更多的可能性。

 

意思是一件事怎么影响我们,不取决于这件事是怎么样的,而取决于我们怎么想它。

每遇到一件事,你第一时间就会有一些想法,这些习惯化的想法,就是心智模式,它在你的思维里划定了边界,也决定了你将采取哪种行动去面对这件事。

而坏的心智模式,就像我们思维里的一堵堵高墙,牢牢地限制住了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你不赶紧按照你想的方式去活,那迟早会按照你活的方式去想。

彼得·圣吉在他的名著《第五项修炼》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冬天,有个人掉进瀑布下面的漩涡之中,水很冷,如果一两分钟游不出来,就会被吸尽身体的热量。因为这个人他平时在游泳池里练游泳,他就下意识地往岸边游,但每游出几米,就被漩涡重新吸回去,几分钟以后这个人就丧命了。

但更讽刺的是,几分钟以后,漩涡就把他冰冷的尸体推到了岸边。这个人在生前竭尽全力都没能做到的事情,却在死后放弃抵抗后一两分钟就做到了。

为什么?

因为漩涡的形式是越往边缘游吸力越大,最好的方式游到底部再出来。而这个人习惯了在平时熟悉的水域里面游泳,就越游越远,越游越累,他的心智模式害死了他。

回过头来,是不是你也是这样呢?错误的心智模式让你在错误的方向上越努力,就死得越惨。印证了那句"常常用行动上的努力来掩盖思维上的懒惰"。

03

把墙拆掉

在这样一个变化加剧、知识爆炸、技术疯狂升级的时代,我们普通人该如何突破那个已经习惯的自我,走出固有的心智模式,做一个不断发展的人呢?

答案似乎是明摆着的:多学习、多试探、多创造嘛,听起来简单,做到却极难。为什么?因为对外界和未来的开放,就意味着对现在和自己的否定啊。

 

这是因为几百万年的进化历史,赋予了我们人类一些本能,在整个进化史上,这些本能的用处极大,它们已经像预装软件一样,刻在我们的基因里了,绝大部分人是摆脱不了这堵墙的制约的。

但是在现代社会,这些本能有可能成为负担,成为拖累,阻碍自我发展。自我改变之所以难,就难在这里,我们是和几百万年形成的基因对抗。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心智模式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虽然我们改变不了自己的过去,但是我们却能改变我们对待过去的看法,进而对我们的行动和决策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们离成功更近一步。

限制我们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我们思维里的墙,如果有一个机会,让你意识到这个世界不是自己一直想象的样子,你就会看到两个世界之间的差异。

 

能够把人限制住,只有人自己。

 

人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像曲别针一样,至少有亿万种可能的变化。也许我们正在被困在一个看似走投无路的境地,也许我们正囿于一种两难选择之间,这时一定要明白,这种境遇只是因为我们固执的定势思维所致,只在勇于重新考虑,一定能够找到不止一条跳出困境的出路。

 

人的成功与失败在于思维方式的转变,人这一生,成也心态败也心态

 

蛙酱动漫说

2022年5月7日16:46山西

人生路上总会遇到许多沟沟坎坎,你不能总是期待他人,有时没人帮我们,只能自己扛,没人替,我们只能自己做。只要你足够努力,阳光终会穿破厚厚的云层,照进你的人生。今天将和大家分享的是五种世界最顶级的思维,足以改变你的一生。

爱人如爱己,用一颗善良的心对待世界

一、决定成功的因素中,体力、智力、精力、教育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思想的大小。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人与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要爱人如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因为你帮助了别人,受益的最终是自己。这就是经典的上帝思维。就像盲人打灯那则寓言中说的那样,漆黑的夜里,提着灯笼出门的盲人从来没有被其他人撞倒过,因为这盏灯照亮了别人脚下的路,也让别人注意到了在黑暗中前行的自己。

如果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你得到了别人的善意对待和帮助,心中会产生一种自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就叫感恩。爱是会流转的施及别人,终会惠及自己。谁都有雨天没有伞的时候,你帮别人打了伞,日后有雨落在你身上时,也会有人替你撑起一把伞。

 

学会变通才是根本

二、司马光思维司马光砸缸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当年小司马。灵机一动,砸缸救人。其实它砸碎的不仅是一口普通的水,更更重要的是打破了一种惯性思维模式,这就是司马光思维的精髓所在。

一个聪明人从敌人那里得到的东西比一个傻瓜从朋友那得到的东西更多。竞争对手不仅是你我面前的一堵墙,更是一面镜子,它能让我们反观自身,快速成长。

学会独立思考

三、没有主见的,那根本就不是人生傀儡而已。认识一个同事,执行力很高,但是一遇到自主抉择的问题,就开始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然后他会不停地询问身边人的意见,有时候还会把主管领导骚扰得不厌其烦,以至于在公司待了整整五年,业绩不错,却依然还是最基层的普通员工,

人要具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因为没有主见的人不会思考,不会行动,做任何事都难以有所成就。山不走到我这里来,我就到他那里去。这是一种值得称道的思维方式。成大事者,决不被陈规旧习所束缚。

面子的本质是格局

四、人生在世,你终会懂得,过度的自尊会使人更加的敏感,往往会变成作茧自缚的效果,最终无法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面子对一个人来说固然很重要,但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而你的体面只能自己,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就像晚清时候的长辫子,你只要一揪着辫子,人的身体就整个跟着你走。骗子被揪住,弱点就在别人手里,往哪走都是别人说了算。抓住一个人的面子,就像揪住了他的辫子。这一点不止在当时,即便现在很多人也还是如此,因为太在乎自己的脸面,丢掉了真正重要的东西。

越是庸庸碌碌的人,越追求浮于表面的东西。一个人把面子看得太重,就会忽略,真正重要的是本末倒置。

要面子的结果大都是没面子,就像握在手里的沙子,你越想紧紧抓住它,越容易流失,想要守住面子,其实拒绝了成长。很多人以为爱面子是性格问题,很难改变,其实不然,爱面子的背后是。思维方式太爱面子的人往往是僵固型思维,他们潜意识里认为人是很难改变的自己,在内心里虚构了一个完美的自我,不允许任何事情打破这个完美自我。最明显的外滑就是面子。人若把自己也框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容易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和格局。人生的志向远大,必然需要格局的支柱。

 

格局的大小决定成与败

五、历经风雨,看淡了很多人和事,即便生活残忍,依旧可以选择可爱。这种心态是格局使然,每个人最终都会离开,这是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但即便如此,依旧会有人看不开很多事,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轻易被一些自认为过不去的坎打败,可实际上,他们过得不好,不过是因为格局太小罢了。

我常常觉得,人这一生,成 也心态,败 也心态。心态好的人,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和低谷,都能具备仰望星空的能力和格局,而心态不好的人,即便就身处在星空里,依旧会觉得各种不满意。而心态不好,恰恰就是因为格局太小。人一旦格局变小,看任何事情都会具备一定的局限性,永远只看得到眼前,而看不到长远。殊不知,在你认为。再也迈不过去这个坎的时候,恰恰是进步最大的时候,只有低谷期才是最好的升值期。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能力。然而,有些人恰恰在黎明之前选择了放弃,很可惜,因为他们不是输在了能力,而是输在了格局。

真正的挫折,是跟生命相关的大悲大落。学业、事业乃至情感历程中遭遇的一些不如意,不过是一段经历而已。由于你很少遇到真正的挫折,就会把这种局部的经历当成人生磨难,好像过不去这个坎天就会塌下来一样。但实际上,从长远来看,这些和你人生长河中遭遇过的每一件小事并没有什么两样。你之所以觉得过不去了,只是因为格局太小了。如果连这些小事都无法说服自己迈过去,又如何有能力去面对将来的挫折呢?未来的路是平坦还是崎岖,完全取决于你看待问题的心态和对问题严重程度的判断。这不是唯心主义,而是心态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格局小的人往往会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习惯性放大一切困难,并且以消极悲观的心态看待一切。因为在他们看来,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将自己击倒。可事实上,真正让一个服输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面对这件事情时的心态。从长远来看,那些你认为再也过不去的坎,其实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吧。

 

 

天道:决定一个人成败的不是智商和努力,而是这三种思维模式

 

立祥爱育儿

 

2022-12-24 21:07浙江

关注

一句古老的我国谚语说:人的终身,最主要的因素是:一命二运三时,四积五德。头两个就是命运,许多人终身都在游手好闲,所以把责任推卸给自己,说自己命欠好。固然,有些理性的人认为他们的失利是因为智商和尽力不行。那到底是什么决议一个人的命运呢?是出身,智商仍是尽力?

 

没有,但你自己了解错了,真实决议一个人命运的不是才干,而是尽力。世上从来不缺有才有才的人,事实上,世界上到处都有具有自己共同“才”的“贫民”,他们才干出类拔萃,却一贫如洗,过欠好终身。

 

在看完电视剧《天道》后,我才了解了“文明特点”的概念,文明特点能够大致分为“强势文明”和“弱势文明”。

芮小丹问:强势文明是什么?弱势文明是怎样的?

 

丁元英回答说:强势文明是遵从事物规律的文明,弱势文明是依托强者的品德等候来取得破格时机的文明,而弱者则是期望得到救星。

强文明在武学中被称为“秘籍”,而弱文明因其易学、易懂、易用而成为大众文明。强文明造就强,弱文明造就弱,这是规律,也可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毅力为搬运。

 

天道:决议一个人成败的不是智商和尽力,而是这三种思维方法

弱势思维一:等

旧城王庙村地少人多,属于贫困县中的贫困村,这么穷的村子里居然有一座教堂,老百姓虔诚地去听基督教堂布道,却不靠双手改变生计状态,这叫作“等候救赎”。

等候他人给自己时机,等候伯乐发现自己,等候他人赚大钱,等候他人帮助自己。

 

弱势思维二:靠

丁元英(王志文饰)说:“晚辈认为,传统观念的死结就是'靠’,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出门靠上帝,出门靠菩萨,靠皇恩,总归,靠什么都行,不靠自己。这种文明特点已经沉淀了数千年,不是几次新文明运动所能了解的。后人并非没有见过道法,只是在缘分已成的时分,借着英豪的口,大喊两声,至少不违背天道。”

听说丁元英可能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贫困村的村民打算找他帮助。它被称为主动“依托”过去。

有些人说这是关系网,但是游民与官员没有关系,只要在“你”足够强壮的前提下。如今许多人都有“依靠”心理,你预备去北京开公司,那里有朋友吗?孩子要去重点学校,能走后门吗?

 

弱势思维三:要

“要”与“靠”有很大的相关,在《天道》中被归纳为“破格获取”。

例如:每个人都期望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更多的回报,或许寻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例如:你发了财,中奖了,就会有许多人找你借钱,你不借,就说你丧气,不行朋友;还有一些人借不到钱,就认为你有钱,拿点钱给我行吗;你混得好,他就不干了,盼望你分一杯羹,乃至搭上你,等候青云直上。

 

唯有精干的人,才干做到作业要点全在作业本身。许多时分,自己是最关键的,时机总是会有的,取决于你是否乐意,是否能够抓住。人,是不能改变命运的,这条路遥遥无期,任重道远。

因而,少喝一点无意义的酒,多花时间学习,多实践专业技能,真实提高自己,这才是正道。孤单没有欠好,道藏于无,惹是生非。年老的寂寞是常态,享受寂寞是姿势。人品不是他人给的,而是自己挣来的,不论日子,作业,仍是人情世故,终究拼的仍是才干。

 

以上的文章内容的灵感来自电视剧《天道》,偶然在闲暇之余有幸看了电视剧《天道》,便一发不能自拔,深陷其中。

如果你想对《天道》的智慧精髓有更深的理解,也可以去读读原著小说《遥远的救世主》。

我个人非常喜欢她的作品,反复读了很多遍,受益匪浅。如果你正处于人生转折处,或者正遭受挫折与磨难,不妨静下心来,好好读读她的小说。

 

《遥远的救世主》中的范畴包括文学、历史、宗教、政治、经济、数学等。其间提到的NT思想,现在被各个范畴的专家运用,却没有被普通人所牵动。

除了《遥远的救世主》,还有作家豆豆的别的两部著作《背叛》和《天幕红尘》,这三部小说被称为小三部曲。这三部著作蕴含着商业智慧和商战制胜的秘诀,也蕴含着人生的真理。

 

 

认识心智模式:辨识防御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读书笔记

 

从这讲起,我们进入这门课的第二部分——心智的发展。

 

如果把人比作是一部复杂的机器,行为是这个机器输出的结果,而心智模式就是驱动机器的底层程序。所以,人要获得持续的发展,不仅需要行为的改变,而且离不开心智模式的有效运转。

 

那么,什么是心智模式呢?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Επίκτητος)有句名言:

 

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关于它们的意见所困扰。

意思是说,一件事怎么影响我们,不取决于这件事是怎么样的,而取决于我们怎么想它。

 

每遇到一件事,你就会有一个想法。这些想法看起来散乱无章,但如果把这些想法汇集起来,你就会看到,它们是有规律的。

 

有些人想得乐观些,有些人想得悲观些;

有些人习惯从外部找原因,另一些人习惯从自身找原因;

有些人习惯想问题是什么,另一些人则习惯想办法是什么。

这些习惯化的想法,我们就把它叫做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就是我们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心智模式对我们很重要,是因为它决定了我们会如何面对必然会遇到的挫折和失败,我们如何去追求一心想追求的成功和幸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如何评价我们自己。

 

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心智模式不断发展和进化的过程。

 

心智模式的两个作用

心智模式到底怎么影响着我们呢?它至少在两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塑造了我们的经验,影响了我们的情绪。

 

相信你也听说过这样的段子:同样的半杯水,有些人看到的是只有半杯水了,所以很焦虑。另外一些人看到的是还剩半杯水,所以很开心。

 

心智模式让我们对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解读,并产生不同的情绪。

 

既然心智模式的作用是塑造我们的情绪,那么,是不是让人感觉良好的心智模式,就是好的心智模式呢?

 

如果是这样,那一个人的心智模式一定很积极,就是鲁迅笔下的阿Q。阿Q最会通过自我安慰让自己感觉良好一些。可是我们显然不能认同,阿Q有良好的心智模式。

 

因为心智模式还有第二个作用:引发行动。

 

我们的情绪、思维和行动是一体的。积极的思维经常会通过激发有效的行动,来验证它本身的正确性。

 

如果你觉得一件事你能应付,你就会想各种办法,全力以赴去做,最后,这件事果然做成了,这加深了你“我能应付”的信念。这是一种积极的循环。

 

反之,如果你觉得自己做不到,你可能就会拖延、想退路、找自己做不到的理由,最后这件事没有完成,这也会加深你“我做不到”的信念。这是一种消极的循环。

 

对人也是如此。如果你觉得一个人很好,你会去接近他、了解他,最后发现他真的不错。反之,如果你觉得一个人很差,你就会挑剔他、排斥他,最后发现这个人就是不行。

 

成长型思维和防御型思维

根据能否促进我们跟世界的积极互动的方式,我把心智模型分成两类:一类是积极的成长型心智模型,一类是消极的防御型心智模型。

 

那么,这两种心智模型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心理学里有一个理论流派,叫自我决定论。这个理论流派获得了很多心理学家的赞同。

 

这个理论认为,推动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机,主要有三个因素:安全感、自主性和胜任感。

 

安全感主要来自于人际关系,尤其是我们和妈妈的依恋关系。

 

如果你跟妈妈的依恋关系足够安全,就像一条船知道后面有避风港,行军的队伍知道后面有充足粮草支持,你自然就会对世界发展出好奇,会发展出探索世界的本能。

 

如果母亲给予孩子的是无条件的接纳和肯定,那孩子所发展出来的探索世界的本能也是自主自发的,不需要考虑别人的评价,也不是为了获得母亲的称赞。

 

这样,他的自主性就出来了。他不会把挫折当作一种“如果我做得不好,母亲就会嫌弃我”的威胁,而是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努力解决问题,把限制和困难当作是有趣的挑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的能力获得了不断的成长,这样,他的胜任感就发展出来了。慢慢的,他发现自己是有能力的,是能够应付这些挑战,并因此对自己充满自信。

 

而这种胜任感又会让他不断去寻找新的挑战,解决新的问题。他的自主性会增强,他的安全感来源就会从母亲转为自己,因为他是能够胜任这个工作的,由此形成了一种正性循环。这是一种成长型的心智模型。

 

反之,如果他的安全感没有得到满足,那他就会陷入另一种心智模型——防御型的心智模型。

 

他不愿意去探索世界,不愿去面对一些必要的难题。他行动的所有重心,都在想方设法地回避可能的伤害上。他通过缩减自己的活动空间,来获得一种安全感。

 

为了让世界看上去可控一些,他会非常在意头脑中的规则,以至于看不到现实发生的变化。有时候他也很努力,可这并不是自发的,而是被头脑中“应该如此”的概念驱动的。

 

他很在意被人赞扬和接纳,所以,别人的一点点批评意见,都会让他焦虑万分。因为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他就失去了行为的自主性。

 

这样,他就陷入另一种循环——不断寻求安全感的循环。而防御型思维,就是阻挡我们走向自我发展最大的思维障碍。

 

在关于心智发展的11讲里,我们会讨论防御型心智的思维特征和成长型心智的思维特征,并讨论怎么从防御型思维转变到成长型思维。

 

这一章的第一部分,你会学到防御型思维的三大天王:僵固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这三种思维背后都有它们想要防御的东西。

 

僵固思维,防御的是你内心完整自我的形象。它背后所隐含的对能力的观点,也许会出乎你的意料。

应该思维,防御的是你内心已有的规则。这些规则既有关于世界和他人的,也有关于你自己的。你会学到这些规则如何破坏了你的自主性,并让你焦虑、抑郁、沮丧。

绝对化思维,防御的是可能的伤害。你会学到人们如何用绝对化思维任意扩大防御的范围,并最终让自己寸步难行。

你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很多烦恼,比如害怕失败、不敢面对挑战、害怕别人的评价,它们背后都有这三种思维的影子,只是你并不知道。

 

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的思维经常是自动运转的,你需要一双外在于自己的眼睛,才能看见它们。而我们的课程,就想提供这样一双外在于自己的眼睛。

 

这一章的第二部分,你会学到成长型思维的一些特征,并收获一些能帮助你从防御型思维转向成长型思维的有用的思维工具。

 

我经常把成长型思维比喻成一条河,一条河要流动起来,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要有势能,也就是行动的张力。另一个是要有源头活水,也就是要与现实不断地接触。

 

在这部分里,你会学到怎么建立行动的张力,怎么把行动的张力变成行动的动力,怎么和现实保持密切接触,以及怎么发展出适应现实的思维方式。

 

最后,我还会用一节很特别的课,跟你讨论思维进化的辩证法。讨论成熟的、有弹性的思维究竟是如何进化出来的。

 

人是唯一理性的动物。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斯多葛学派,到印度的佛陀、中国的老子、儒教、王阳明的心学,到现代的心理学,都在强调要用理性的力量,来引导自己,让自己过上好的生活。

 

成长型的心智模型,就是通过改变我们看待世界、他人和自己的角度,发展出对世界更灵活的应对方式,它是人类的智慧之光。

 

你可以从任何一个做出一番成就的人身上,看到这种理性和智慧的光芒。好在这种理性是可以学习和训练的。

 

世界在不停地变化,我们的经验也在不停地变化,所以,我们也需要发展出一种能够容纳变化的思维方式。

 

在行动上,我们要改变世界,可是在思维上,我们要让世界改变我们。不是变得简单,而是变得深刻而复杂。这就是自我发展之道。

 

接下来的课程,就让我和你一起来学习这种能够帮助我们发展自我的思维模式。

 

我们下节课见。

发布于 2021-09-14 21:50

人生失败是必然,但成功绝非偶然

 

菊花书屋

 

2021-05-09 21:08导游

关注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之后能够从失败中站起来的必然事件。不向困难低头,迎难而上,奋勇向前,跌倒了就爬起来,在乐观积极的思考,从失败中寻找动力,取得最后的成功。

 

跌倒了以后立刻爬起来,向失败迎接新的挑战,夺取最后的胜利,这是自古以来伟大人物的成功秘诀。如何知道一个人的品格怎么样?是看他在失败以后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应对。在人生中,无论我们经历了怎样的困境,都不应该向困难妥协,而是积极的面对困难,采取措施,战胜一切困难。

 

有时候,失败更能让你走向成功之路,譬如修电脑,一百次的尝试也未能修好,但却越来越接近正确的修理方式。世界上的伟大发明和创新都是需要经历成百上千次的挫折和失败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战胜失败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我们要正视失败和失败的原因,对待失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切不可操之过急,被失败冲昏头脑,这样才能走向人生巅峰。

 

贝格大概是20世纪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就连他这样成功的人也会说:“我觉得失败是家常便饭,在失败的恶劣空气中深呼吸,精神会为之一振”。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能够在失败中站起来的勇气和决心,不能让生活的困难把我们打倒,要做生活的主宰,向着更美好的生活前景。就像爱迪生发明灯泡试验超过2000多次才成功,当别人问他失败这么多次的感受时,他却很有趣的说:“我从未失败过一次,我发明了灯泡,而那整个发明的过程刚好有2000多个步骤而已。”向死而生,苦才是人生最大的真谛。

 

 

人生的失败源于这5种思维

 转自 4826119692023-03-05 发表于浙江  |  1阅读  |  5转藏

 

 

 

   

修改全屏Word生成长图分享 

展开全文 

1、我不想做

懒散和懈怠是生活毒药也是失败人生的基因,你不想做,想做的人有的是,等你想做的时候,人家已经做好了,用不着你做了;

2、我没想到

没想到,便谈不上做到,更谈不上做好。做管理,要有缜密的思维,考虑问题要全时段,全方位,就像做生产管理要懂得IE一样;

3、我尽力了

尽力不等于尽心竭力,全力以赴,永远也超越不了全命以赴的人;

4、这不可能

如果相信美妙,美妙生活就在眼前;如果自我设限,限制就会无处不在,要像李宁的广告一样: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自我设限,都是给自己找一些颓废的理由;

5、没人帮我

在你说出没人帮你的同时,你想想你帮助过别人没有?别人为什么要帮你,你有什么价值让别人值得去帮助你?你喜欢一个只懂得等、靠、要的人吗?如果你不喜欢,大家也都不喜欢。

是什么限制了你的能力?

1、否定性思想。如:不可能、没办法、怎么会?这些词汇会让你的大脑停止思考,没方法等于没能力。

2、推卸责任。如:没看见、不知道、不是我的错,这些词汇会让人心安理得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损失了很多次成长的机会。

3、拜金。见钱眼开,看钱说话,钱少了什么也不干。

4、职责局限。这个不归我管、那个不归我管,无团队意识,不懂沟通,他忘了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5、抱怨。自己永远是一个受害者,发生事情永远是别人的原因,慢慢的失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自以为是。谁的意见都听不进去,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慢慢的谁都不再给他提意见,再也听不到真话。

7、不自信。你不相信的东西永远不会全力以赴的去争取,即便有机会,也会被全力以赴的人抢去。

8、怕犯错。不敢去做更多的事,出了错第一时间先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失去了很多锻炼的机会。

9、懒惰。不想干,也不愿意去想,安于现状、每天做着美梦,温水煮青蛙,这种人是舒服死,

01

思维的本质是什么?

人们不禁会问:什么是思维?思维的本质是什么?

通俗地说,人们在日常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活动

精神学科认为“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它使人们不仅能反映由感觉器官所直接感知的事物,还能够反映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哲学家,如康德、笛卡尔等,他们的观点是思维主要在于理解,不会理解就不会思维。而理解主要是对对象(问题)进行因果关系、分类关系、系统关系的分解

因此,思维的本质是对事物内在联系认知的体现,不同的思维会体现在不同的问题分析和把握的结果上

02

思维多高才算高?

那么,如何构建思维的高度呢?多高才算是高?

《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看问题的5层次思维(如图1),借用这个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梳理对思维高度的分层。

 

1:看问题5层次思维

03

事件层

看问题5层次思维认为:

第一层,事件层:通常指人们所看到的问题所呈现的现象、事件以及因此引发的感受和情绪。

这一层,人们往往很容易感受到,因为事件、结果、情绪都在那。企业的业绩不增长、企业的质量服务被投诉了,曾经的爱人出轨了、经济形势不好了,都属于事件层。

事件层强调陈述的是事实,但实际上很多人表达的容易是情绪和推理形成的结论或者观点,所以在第一层人们就某件事的表述就发生了分歧,更别说往下走延展的思维区别了。

04

变化趋势层

第二层,变化趋势层:是指看到的现象、事件、结果在一段时间里的变化趋势

这一层是指有的人可能能够看到某些现象、事件、结果在一段时间里的趋势情况,结合上文事件层的举例,即企业的业绩情况在一段时期的走势情况,是一直不增长还是偶尔;企业质量服务投诉情况的趋势是越来越多还是比较平稳还是偶尔有;爱人出轨的情况在一段时期内发展演变是什么情况;经济形势在一段时期内的走势是什么。

这种将某个现象加上时间周期、某个现象的变化趋势的分析就能帮我们去甄别问题的严重程度、出现是偶然还是必然、是否值得关注,甚至于多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存在的因果关联,从而去捕捉哪些是关键的问题,哪些是关键的变量(因素)。由于有这样的甄别过程,第二层相比第一层 — 事件层的思维就显得更理性了。

05

系统结构层

第三层,系统结构层:是指某些变量(因素)形成一定的因果关系导致了第二层和第一层的趋势和事件

这个变量(因素)形成的因果关系就是影响问题发生的系统结构,系统结构即导致问题发生的深层原因组合,系统结构影响了问题的现象的变化趋势。

正确有效的系统结构会产生理想的变化趋势和事件,反之,也是导致问题的发生背后的系统性力量。

因此,有效的系统思考者都明白设计系统的结构是驱动结果产生的关键。

比如结合上文的举例,企业业绩不好,一年来的走势呈下滑趋势,那是什么原因呢?如果进行深层原因分析,企业业绩不好的同时,同时企业还有员工离职率增高、老客户流失增多、新客户拓展难度加大、行业发展和经济周期不利好等问题存在,那么,新老客户问题、员工离职问题、行业周期问题和企业业绩问题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逻辑关系吗?

如果有,又是什么因果关系链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显然新老客户问题、行业周期问题会导致业绩下滑,但这是否就是深层的结构呢?比如员工离职率上升和新老客户以及行业周期问题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是不是还有更深层的因果链并没有挖出来呢?

因此还可以继续往下分析原因,这样就会越分析挖出来的因素就越多,涉及到的层次和面就越大,慢慢地,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因果关系链就浮现了(参考文章),仔细推敲这个因果关系链,从这个因果关系链浮现出来的系统结构有可能是个恶性循环或者难以突破,人们会一下子明白问题的背后所在了。

当能够看见问题现象背后的系统结构的时候,思维就体现了整体思考的能力,思维就到达见树又见林的水平了,人们就能够达到比较系统化地分析问题的境界了。那么这就到达思维的高度了吗?不,还不能欢呼,还得看下一层。

06

心智模式层

第四层,心智模式层:是指问题背后的哪些假设和心智模式导致了系统结构的存在和设计。

假设就是观点,观点会影响人的行为、决策、结果。心智模式简单说来就是思维方式,它描绘了人们思考问题背后的假设和思考路径,它影响了人们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分析和决策问题。

但是心智模式和假设是隐藏在人内心的心智地图,尽管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但是人们却不容易感受或者观察它。

心智模式人人都有,但有两大致命弱点:有时效性和有缺陷,因此,人们不同的心智模式和假设就会导致不同的系统结构,因此产生系统力量的差异就很大了。

举个例子,历史人物项羽和刘邦都是英雄豪杰,高下区分其实在于他们不同的内心假设。

项羽认为自己是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内心是“个人英雄”的假设,最终霸王不行就大业不行。刘邦乃混混出身,自知能力不足,于是能礼贤下士网罗人才,内心是“别人行我就行”的假设,最终知人善任善用他力而成就大业。

在工作中也会经常体会到很多假设对行为决策结果的影响。比如做战略规划时需要明确一个假设就是战略假设,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分析认为“数字化时代企业用传统的价值链竞争模式已经不能应对发展,未来走向一流的企业需要打造开放共赢的生态圈模式”观点,这就是一种战略假设,基于这种战略假设就会影响企业的战略规划设计方向。

上文分析了系统结构会导致趋势和事件的必然产生,正确有效的系统结构很重要;这一层描述的是假设和心智模式影响了系统结构的产生,有效或者与时俱进的心智模式和假设则更重要,因为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即假设和心智模式。也应了中国一句老话:相由心生

心智模式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不是来评判它是否是真理,更重要的是要觉察和评估它是否影响了不好的系统结构或是否需要与时俱进。

到这一层完成对思维的洞察过程是真正下地狱的环节,毕竟剖析和反思问题和当事人的三观、假设有什么必然的关系,无论从情绪上还是方法上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心智模式层是否就是思维的最高层呢?你瞧,在这层思维的缺陷都挖出来了,还能怎么样呢?但现实往往是问题剖析很清楚了却仍然解决不了,原因在于思维无法突破找不到解决方案。

爱因斯坦说:你不可能用发生问题的思维解决问题,说的就是用问题发生时对应心智模式层的思维实现不了对问题的解决。

当今是个跨界颠覆创新频出的时代,很多行业创新高手频现,他们都是思维突破的高手,如360的创始人,人称红衣教主,周鸿祎,作为杀毒软件的后进入者,运用了思维突破创新将自己的后发劣势转化为优势

那么,这些破坏性创新能量究竟从哪来呢?这就要看思维的下一层也是最高层了。

07

愿景层

第五层,愿景层:是指当事人为什么要思考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究竟有什么期望?“为什么要思考这个问题”是对其使命、价值观的拷问,“有什么期望”是其对问题解决期望目标的澄清。

“愿景”一词的内涵,是人们对未来想要的情景的描述,不仅有对阶段结果目标的澄清,更描绘了一个具有激励引领效应的画面,它也是当事人内心的渴求,所以也是其使命和价值观的厘清过程。

彼得﹒圣吉认为,在问题分析过程中,尽管思路清晰,但往往带来的是对现状的无奈、不满,对解决问题方向上的沮丧、不安、被动等情绪性拉力,这种拉力是限制人们去突破创新的。

同时导致问题发生的心智模式层思维还会反复影响人们的思维路径,因此就算问题分析过程清楚到位,但方案依然难以突破出现。

愿景带来的是创造性张力,人们畅想的是美好的未来,面向未来人们可以通过对愿景的热望去驱使其聚焦在愿景的美好上,让心态不受现状的负面所影响,从而实现转而突破思维的限制和边界去畅想新的可能方法的效果。

这就是思维的另一重境界了,即思维的愿景层,也是思维的最高高度。愿景层的思维能让人们拥有放下包袱、开动机器、突破重生的能量

举个例子,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稻盛和夫在其著书中讲过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如何引导下属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受企业现状限制能够突破思维创新的故事,盛田昭夫在企业内部问题分析解决过程中,当下属因为问题现状条件的局限无法得到更好的答案时,会引导下属不考虑问题的固有思维和现状条件,转而去畅想构思如果不考虑企业现有条件,他们理想的目标和期望是什么,通过这种思维的转换,让下属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创新的力量来源。

以上就是思维的五个层次,你在第几层呢?

 

心智模式与思维创新

热度 3已有 1141 次阅读2011-9-24 15:40 |个人分类:领导力|系统分类:个人日志| 心智修炼 , 心智模式 , 信念系统

47界台湾电影金马奖评选结果揭晓时,曾引来电影圈内外许多争议。其中争议最大的当属吕丽萍以在《玩酷青春》的表演击败了两位实力很强的女星:《唐山大地震》的徐帆以及《观音山》的张艾嘉,被称为当晚的最大冷门。对于徐帆未能获奖,冯小刚首先把原因归结为“路线斗争”。此后金马奖评审团召集人黄建业透露,徐帆未获得金马影后是因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中“表演有比较猛烈的部分,可能部分评委不喜欢”。对此,冯小刚在微博中说:“话都是可以两说的,过显猛烈也可以评价为饱满真切……您可以不喜欢但是别假装内行。”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一部影片、同一个演员的看法相差多么大!这正是因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这一概念是苏格兰心理学家K.J.W.克雷克提出的。他试图对人类认识事物提出一种总体的解释,认为人对世界的表征是通过心智模式这一机制。他认为人类会自动转译外来的事件成为内在的模式,并用它来对事件进行预测、归因以及做出解释。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心智模式是深植于我们心灵之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以及世界每个层面的形象、假设和故事。就好像一块玻璃微妙地扭曲了我们的视野一样,心智模式也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心智模式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

第一,心智模式通过我们的信念系统影响我们对事物的感知。信念系统包括我们日积月累的知识经验以及由此形成的假设和信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发生的一件小事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志愿军某部一个尖刀班准备偷袭美军一个高地,当尖刀班摸到前沿的时候,看见弹坑里、工事里横七竖八地散落着30多个睡袋,只露出个脑袋的敌人正在大睡。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班长一挥手,士兵们扑上去,可是,这些中国土兵都惊呆了:睡袋中露出的脑袋个个是黑乎乎的!中国士兵没有见过黑人,大多为农民出身的他们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种颜色的人。“鬼!有鬼!”不知谁喊了一声。尖刀班的中国士兵掉头往回跑。(参见王树增著《朝鲜战争》)中国士兵之所以把黑人当成鬼,除了黑夜这个客观原因外,主观原因,一是因为这些志愿军战士没见过黑人、也没有关于黑人的概念,二是因为中国人相信有鬼。前者是知识经验问题,后者是信念问题。

 

第二,心智模式通过我们的意愿系统影响我们对事物的注意和感知。意愿系统包括我们的动机和目的: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激励人们行动的内在原因,目的是我们期望达到的状态和结果。动机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动机和目的引导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我们关注的对象及相关信息上,同时忽视那些我们认为无关紧要的对象,从而对我们所接触的人和事物做出选择性的认知。

 

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某校方老师教初三数学,同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这年夏初,复习进入白热化阶段,方老师每天早晨6点以前赶到学校,晚上10点以后才回家。上幼儿园的孩子每天早上先随妈妈到校,等妈妈安排好班级工作后,再由妈妈送到幼儿园。晚上7点钟,妈妈将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拔掉所有电器插头,再将玩具堆放在女儿面前,然后反锁上家门到学校去辅导同学们晚自习。有一天,方老师要进行模拟考试。一大早,她的女儿说自己“特别冷”,方老师摸摸她的额头,感觉有一点发烧,但她没有在意。晚上她把女儿接回家,女儿又说“特别困”,方老师便让女儿睡觉,自己匆匆赶到学校去上晚自习。第二天,孩子说“没力气起床”,要求不上幼儿园了,在家玩一天,方老师也就把她放在了家里。第三天,孩子说“眼睛看不见东西”,这时,妈妈的模拟考试也刚好结束了,便带孩子到医院去看病。结果,医生说,孩子因为高烧,角膜已经软化穿孔,彻底失明了……方老师正是因为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学校的工作上,才忽视了女儿身体的病情,从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我国传统文化经典四书之一《大学》在第八章释“正心修身”中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第三、心智模式通过我们的思维系统影响我们对事物理解和预判。所谓思维系统是在知识信念基础上对事物所做的判断、归因和推理。例如,对于2008年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同的专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有些学者认为危机主要是由于美国金融系统的监管不严造成的;有的学者认为是由于美国金融界人士的贪婪造成的;有的学者认为是全球经济失衡造成的;有的学者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由于对金融危机的归因不同,因而不同的专家学者对金融危机的性质和发展趋势做出了不同的预测。

 

总之,心智模式通过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信念、动机目的和思维方式影响着我们的认知、决策和行为方式。个人的心智模式在无形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管理者的心智模式还影响着管理者的对象,而组织的心智模式则影响着组织的员工、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修炼心智,完善心智

 

由于每个人的人生阅历、知识经验、动机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不同,由于个体的禀赋个性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因而个体之间在心智模式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会使不同个体对同一个事物或现象产生不同的认知、做出不同的决策和采取不同的行动。相对于无限丰富的世界来说,每个人的心智模式都是有缺陷的。每个人都要学会换位思考。

在一个群体或组织中,个体的心智模式不仅存在差异性,也存在共同性或相似性,这是由于共同的生存环境、文化背景、职业特征和知识经验造成的。一个组织可以通过团队活动、组织学习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培育组织成员共同的知识经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增强组织成员的共识和凝聚力。

无论个体的心智模式还是组织共同的心智模式,都存在相对稳定性,因而也存在滞后性的危险。当外界环境和事物发生重大变化时,原来成功的心智模式会也会失效。幸运的是,心智模式也存在可塑性。因而组织和个人要保持持续的成功,就应该不断反省、完善和创新自己的心智模式:

 

建立正确的信念。首先,在实践中检验我们的信念。信念正确与否,不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观点,也不取决于他人或权威的看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终极标准。我们要不断地把自己的信念拿到实践中去检验,保持信念的正确性。第二,对照种反思信念。把我们的信念与他人的信念(特别是与我们不同观点的人)加以对照,发现异同点,从而提供反思的机会。第三,在实践中更新信念。客观世界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过去正确的信念需要不断地在新的世界中建议检验和发展,从而保持信念与客观世界的同步性,做到与时俱进。

 

保持纯正的动机。动机会影响我们的注意力,动机偏差必然带来认知的偏差。动机不纯就好像在心理上蒙上了一层阴影,会妨碍和扭曲我们对事物和他人的认知。扭曲的动机就像一面扭曲的哈哈镜,会让我们对事物和他人产生扭曲的认识。而一个人如果保持纯正的动机,就会排除私心杂念,克服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容易偏离认识事物的正确道路。

 

维持良好的心态。现代心理学认为,当人们处在一种情绪状态时,倾向于选择和加工与该种情绪相一致的信息,称为心境一致性效应。我国传统文化经典四书之一《大学》在第八章释“正心修身”中说:“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愤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愤怒、恐惧、喜好、忧虑等偏激情绪造成对人和事物的认知偏差。良好的心态可以避免过分偏激的情绪,减少情绪造成的认知偏差。

 

修炼完善的思维。首先,建立整合思维。对同一个客观现象,要学会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全方位地看问题,做到“兼听则明”,避免“偏信则暗”;同时可以通过恰当的团队学习方式,集思广益,克服个人认识的不足,发挥集体优势。其次,要学会结构化思维。对于复杂的现象,要学会抓住关键要素,弄清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把握事物的内在机制和发展趋势。第三,要学会全脑思维。在对事物的认知中,要把逻辑分析和直觉判断结合起来,做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总之, 心智模式的修炼需要我们诚意正心、与时俱进、不懈努力、不断实践、持续创新。

 

 

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层次,改变思维惯性,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

2022-10-11 06:33 来源: 青湖已 

01

每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不同

每次项目结束后,公司都会组织大家做项目总结,让所有项目成员都说说,自己看到的好的方面和出现的问题,以便在下一个项目中优化改进。

总结会上,每个人看到的方面、关注的点都有所不同。

有人会分析某个具体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后续解决方法。

有人会看到整个项目如何运行以及各环节之间是否合理。

有人比较关注结果是否符合预期。有人更关注项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纰漏和问题。

这跟智商无关,但却很好地说明一个问题:每个人在看待事物的时候,都有自己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人看世界的方式不一样,我们的个人经历、背景、环境和先天因素都会影响我们看世界的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要全员参与总结、要团队发表意见的原因,避免因为项目经理惯有的思维方式而忽略掉很多看问题的角度和细节。

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层次,改变思维惯性,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

02

究竟什么是思维方式?

在面对思维方式这个问题时,一定要弄清楚“思维方式”真正的概念。

如今思维方式被广泛提及,但本质上说的却是思想观念、思考角度或能力、甚至价值观。

比如很多题为《真正优秀的人,都有这6种思维方式》、《比智商和学历更重要的,是这3种思维方式》、《内心强大的人,都有这4种思维方式》的文章中,所谓的“思维方式”具体都是指什么呢?

目标导向型思维、利他思维、迭代思维、整合型思维、战略思维、批判性思维……这不是本文所说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

不同国籍、文化背景、成长环境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不同,便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层次,改变思维惯性,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

03

思维方式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各有什么优劣?

人们曾经对思维方式按不同类别进行划分。比如说,在总结项目时,人们的思维方式就会表现出明显差异:有人更善于分析,有人则喜欢整体思考;有人重结果,有人重过程。

《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中指出,思维方式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分析型、理想型、现实型、综合型。

每一种思维方式都有优缺点。了解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和激励自己身边的人。

现实型比较注重“完成任务”,以结果为导向。理想型比较注重“找到正确答案”,以过程为导向。分析型比较注重“进行一套完整的评估”,以分析为导向。综合型比较注重“获取综合而全面的信息”,以整体为导向。

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层次,改变思维惯性,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

现实型、理想型、分析型和综合型思维方式的特点

前面我们提到思维方式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与其情绪反应密切相关。认知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情绪并非由事件所因引起,而是由个体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即思维决定情绪。

那么根据实用性和情绪,这些思维方式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得到如下的四象限。

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层次,改变思维惯性,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

四种思维模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现实型和分析型要比理想型和综合型更讲求实际(实用性),而现实型和理想型要比分析型和综合型更讲求情绪状态。

现实型和理想型更注重向着某个目标前进。现实型的人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知道自己需要从外界获取帮助,由很强的目标感。理想型的人则希望能掌控一切,安排好行进路线。

分析型和综合型则喜欢理性思考,不太在乎情绪。分析型注重细节,而综合型则更喜欢分析手头信息,找出主题,所以不太注重情绪状态。

你的思维方式更偏向于哪种类型呢?

比如说会计,多是分析型和综合型,优势是有良好的技术和量化技能,善于应对现实问题,劣势是不够灵活,缺乏领导才能和宏大视野。

又比如管理人员,多是现实型和分析型,优势是井井有条,注重细节,懂得关心人,善于团队配合。劣势是往往固守规则和流程。

每一种思维类型的人都有典型的思维特点。一个“成熟的”思考者要学会避免这些思维方式的劣势部分,发挥其优势部分。

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层次,改变思维惯性,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

04

如何避免惯性思维方式带来的劣势?

前面我们提到,每个人在看待事物的时候,都有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其实也都是一种“思维惯性”。只有跳出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避免思维惯性带来的劣势。

如何跳出惯性思维方式或思维惯性呢?

首先,回溯原因,发掘形成惯性思维方式的深层原因。

思维方式其实和“心智模式”有关。什么是心智模式呢?古典认为,心智模式就是你按照自己过去的经验和记忆,处理你看到的部分世界,从而打造自己的世界。

也就是说,过往的经验和记忆植入你的大脑,形成思维惯性。当你遇到新问题时,心智模式就开始启动,让你按照惯性的思维模式看待和解决一切新问题。

所以思维方式一定是来源于你人生中的某个事件和经验。这个事件要么是直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决定了你看待世界的思维“惯性”;要么就是给了你某种间接启示,让你把它当成原则来处理当下和未来将要面对的事情。

但你当初对那件事的解读,很可能是片面的、狭隘的,甚至扭曲的。如果你没有回头去找到那件事,正视那件事,无论怎么提改变思维方式,无论逻辑和道理上多么明白,最后都是浮于表面,在面对具体事物时你还是会回到原有的思维模式。

所以面对我们身上的某些本性、偏好、惯性思维,应该更深入地想一想:我们之所以习惯这么看待事物、这么做,究竟是被哪些过去的典型事件所塑造的?去回溯下更深层次的原因,你会更容易看到自己思维方式的片面性和缺陷。

 

《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的原文摘录

· 按热度排序

· 按页码排序

· 没有什么比充分认清一个人想法中的预设前提更难。我们能看到一切,却唯独看不到我们看东西的眼晴。一切想法都可以直截了当地仔细思考,唯独我们用来思考的那个想法不行。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自我意识的努力,也就是自我反思这一几乎不可能的壮举,这很难做到但并非全无可能。事实上,正是这种能力使人成其为人并且让人能够超越自身。 (查看原文)

言西早谭 7赞 2021-06-02 21:39:51

· 

—— 引自章节:运转你的心灵而不只是大脑 / 079

· 

· 当没有施加注意力,或者心不在焉时,我们是处于机械的部分;当注意力被观察对象或思考对象所吸引,并停留在那儿时,我们是处于情感的部分;当注意力被我们的意志所掌控,施加于对象之上时,我们是处于智力的部分。 …… 《新约》通篇都告诚人要保持清醒,不要陷入沉睡。在《神曲》的开篇,但丁发现自己置身于黑暗的森林,却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来到这里的:“我当时是那样睡眼蒙眬,竟然抛弃正路不知何去何从。”人的敌人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睡眼,而是注意力的漂游、游荡和一成不变的活动,这种活动把人变得无力、悲惨,比完整的人逊色。没有了自我意识,亦即没有了意识到自身的意识,人只能幻想自己还控制着自己,幻想自己有自由意志,能够贯彻自己的意图。事实上,正如邬斯宾斯基所说的,他并没有形成意志的自由和按照意志行事的自由,比一台机器强不了多少。只有在难得的、拥有自我意识的时刻,他才有这样的自由,所以他最重要的任务是想方设法让自我意识变得连续、可控。 (查看原文)

阿猫 6赞 2022-02-07 17:36:16

· 

—— 引自章节:裸露的注意力 / 132

· 

· 追求自知,其中没有巨大的危险吗?确实有,这在前文也说过。我们由此想到了第三种认知领域:对我本人的内心世界(第一种领域)和其他存在的内心世界(第二种领域)的系统研究,必须要靠将我作为客观现象的、同样系统化的研究来平衡和补充。健全的自我认知,一定要包含两个部分,即了解我自己的内心世界(第一种领域)和了解别人对我的认识(第三种领域)。少了后者,单有前者,可能会造成最荒唐、最具破坏性的错觉。我们能够直接接触到第一种领域,但无法直接接触到第三种领域,因此对我们来说,我们的意图显得比我们的行动真实得多,而这可能引起别人的重大误解,因为对别人来说,我们的行为比意图更真实。如果我仅从第一种领域,从我的内在体验中获取我的“自我形象”,难免会把自己看成是“宇宙的中心“,好像一切都围着我转:当我闭上眼睛时,世界就会消失;当我遇到痛苦,世界就会变成泪谷;我开心时,世界就会变成喜乐的花园。有些与人为善、温文尔雅的哲学家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在没有人看的时候,树还在不在?他们迷失在第一种领域里,没能抵达第三种领域。在完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三种领域,需要不掺杂任何意愿的客观观察。我真正观察到的是什么?或者更确切地说,如果我能像别人那样看到我自己,我看到的自己会是什么样?这是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做不到这一点,就不可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如果我意识不到自己给别人带来的影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禁令就没有什么意义。我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死了,来到了下一个世界,遇见很多人,其中有些是他认识和喜欢的,有些是他认识和厌恶的。但还有一个人是他不认识,也无法忍受的。那人所说的一切都让他抓狂和反感一一他的举止气度、他的习惯、他的懒情、他说话时那种虚伪的方式、他的面部表情等等。他还觉得自己能够看透那人的想法、感受和所有的秘密,甚至还能看透他的全部生活。他问别人,这个有悖常情的人是谁?他们回答说:“那是我们这... (查看原文)

阿猫 5赞 2022-02-14 18:20:59

· 

—— 引自章节:外部思考是卓有成效的 / 173

· 

· “理解的科学”或智慧从西方文化中渐渐消失,把迅速积累且积累速度还在不断加快的“操纵的知识”,变成了最严峻的威胁。正如我在另一部作品中所说的:“我们如今已经变得太过聪明,又同时处在没有智慧的情况下,我们已经难以幸免于难了。”我们的聪明劲儿再这样发展下去,绝不是什么好事。人对“操纵的科学”所抱的稳步增长的兴趣,至少带来了三种十分严重的后果。首先,没有对“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善与恶?”以及“什么是人的绝对权利和义务?”这类问题的持续研究,文明必然会深深地陷入痛苦、绝望和欠缺自由的境地。不论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多高,或者他们延长寿命的“健康服务”有多么成功,人们都会渐渐地失去健康和幸福。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其次,将科学的努力系统化地局限于世界最外在、最物质化的层面,导致这个世界显得如此空虚、没有意义,就连那些看出“理解的科学”价值和必要性的人,也无法逃避呈现给他们的那幅据说是“科学的”图景那催眠般的力量,已然失去了请教“人类的智慧传统”,并从中受益的勇气和意向。自科学研究取得成果以来,科学以其系统化的局限和对更高层次的全然无视作为基础,未能发现任何更高层次存在的证据,结果却导致信仰非但没有被当作引导智力理解更高层次的向导,反而被看作是反对和排斥智力的,因而遭到了排斥,且愈演愈烈,因而所有的回头路都被堵死了。最后,人不再使用高等能力,无法创造智慧的知识,以致它们变得萎缩,或者干脆消失了。结果,需要由社会或个人来解决的所有问题,都变得无从解决。人们更加疯狂地努力工作,但没有解决或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尽管财富也许还在增长,但人的精神质量却下降了。 (查看原文)

光尘刻书馆 2回复 4赞 2021-04-06 16:59:43

· 

—— 引自章节:我们太聪明了而失掉了智慧 / 089

· 

· 那么,让我们从其他人说起吧。我们如何得知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如前所述,我们住在个人“不可见”的世界;他们大多不愿意让我们知晓他们的内在生命他们说:“别打扰我,让我自己待着吧,管好你自己的事情吧。”甚至在某人想要向其他人“袒露灵魂”的时候,也会发现这很难办到,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他并没有有意误导的意思,却往往会说出一些不真实的事情来;绝望之余,他甚至会放弃语言沟通,而是尝试借助姿势、符号、身体的触碰、喊叫、哭泣甚至暴力来表达自己。尽管常常有些诱惑让我们忘记这一点,但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生活是靠与其他人的人际关系来建立或毁坏的,一旦这些人际关系出了问题,多少财富、健康、名望或权力都弥补不了。但人际关系是好是坏,完全依赖于我们对其他人的理解能力,以及其他人对我们的理解能力。多数人似乎相信,沟通就是倾听和观察别人的言谈举止而已;换言之,我们可以不言自明地通过别人给出的可见的信号,让它们传达出与此有关的正确图景,比如那些不可见的想法、感受、意图等。唉!其实这件事没这么简单。不妨一步一步地设想一下,假定一个人真心想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另一个人(且不考虑有意欺骗的情形),那他需要做到些什么。第一,说话者必须准确地知道,他想传达的是什么样的想法。第二,他必须找到可见的(包括可以听到的)手段——姿势、身体活动、言辞、语调等等——他认为这些手段足以将他的“内在”想法“外化”。这一步可以称为“第一次转化”。第三,听者必须准确无误地接收这些可见的(以及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感知的)手段,这不但意味着他一定得准确地听到对方的话,听懂对方使用的语言,还意味着他一定得准确地把握对方使用的非言辞手段(比如手势和语调)。第四,听者必须以某种方式将他接收到的多种沟通手段合而为一,把它们变成思维。这步可以称为“第二次转化”。不难看出,在这个四步的过程中,有多少内容可能会被理解错,两次“转化”更是容易出错。... (查看原文)

阿猫 4赞 2022-02-14 11:02:23

· 

—— 引自章节:只是沟通的问题吗 / 159

· 

· 通过密切观察,可以发现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里,都是下意识地行动,就像一台机器。人独有的自我意识的能力处于沉睡状态,人就像动物一样,有一定的智能,但只对外界影响有所反应。只有在人运用自我意识的能力时,他オ处于人的层次,自由的层次。这时他才是主动地生活,而不是被动地生活。在过去的生活中,必然性积累起了强大的力量,这些力量会左右他的行为;但他的道路上已经有了一个小小的凹坑,他的前进方向已经有了小小的变化。这变化可能难以觉察,但诸多自我意识的时刻累积起来,就能促成许多的变化甚至可以在某个时刻将原先的方向一挙扭转。 (查看原文)

云影 2赞 2021-06-16 07:31:07

· 

—— 引自章节:从必然性到自由的进程 / 058

· 

· 所有这些都无法得出“我该如何生活?”的有用答案。帕斯卡(1623-1662)曾说:“人希望幸福,只为幸福活着,不可能希冀不幸。”2但康徳等见解新颖的哲学家们坚持认为:“人永远无法确切、始终如一地说出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人无法“确定什么能使他真正幸福,因为要确定这一点,他得做到无所不知才行”。而传统智慧则给出了令人宽慰、浅显易懂的回答:人的幸福就是往高处走,发展自己的最高能力,获得与更高甚至最高等的事物有关的知识,如果可能的话,直至“看到上帝”。如果一个人往低处走,只发展自己与动物都具备的低等能力,那他就会非常不幸,乃至绝望。 (查看原文)

妙呜 2赞 2021-09-17 08:35:10

· 

—— 引自章节:从尘世生活的沉思中获得最高幸福 / 024

· 

· 这些以唯物主义科学观绘制的地图,让所有至关重要的问题悬而未决。更有甚者,连可能获取答案的途径都不肯标明,它们否认这些问题的存在。半个世纪之前,在我的青年时代,这一状况令人绝望:如今更是雪上加霜,人们运用更为严谨的科学方式对待一切课题和学科,将古代智慧的最后一抹残余也推毁殆尽ー一至少在西方是这样。有人以科学客观性的名义大声告:“价值和意义只不过是心理防卫机制和反向作用而已;人“只不过是由氧化系统驱动的复杂生化机制,这种氧化系统为计算机提供了强大的存储设备,以保存编码信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甚至向我们保证:“对此我可以肯定地说,人的价值判断,受他们对幸福之欲求的绝对主宰,因此价值判断只是他们用各种论据来为自己的幻想提供支撑的种尝试而已。” 这些以客观科学之名做出的论断带来的压力,人们如何经受得住?除非像莫里斯·尼科尔那样,突然获得“这一内心的发现”,领悟到不论说出这些话的人有多么博学,他们对真正重要的事其实都是一无所知的。人们要的是面包,他们给的却是石头。人们求被指点要怎么做才能“得救”,结果却被告知救赎的想法没有任何可以理解的内容,只是初期的神经官能症而己。人们渴求被指引,想知道作为有责任感的人应当如何生活,结果却被告知自己就像是计算机那样的机器,没有自由意志,因此没有责任可言。 ………… 但这些仍然是我们的现实,是我们目前要面对的一切。在这样的生活中,我们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陌生的国度。奥尔特加·加塞特曾说:“生活仿佛是冲着我们径直发射过来的。”我们不能说:“等一下!我还没准备好呢,等我厘清头绪再说。”在我们还没做好准备的时候,就要做出决定;在我们还没有看得清楚分明的时候,就要瞄准目标。这乍看起来很怪,也很不合理。人似乎没有被充分地“编排好程序”。人们不但在出生时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完全无助,甚至就算完全长大,行动也不像动物那样稳健。他们犹豫、怀疑、改变主意、东奔... (查看原文)

阿猫 2赞 2022-02-07 08:41:07

· 

—— 引自章节:没有标在地图上的教堂 / 003

· 

· 所有这些都无法得出“我该如何生活?”的有用答案。帕斯卡(1623-1662)曾说:“人希望幸福,只为幸福活着不可能希冀不幸。”但康德等见解新颖的哲学家们坚持认为:“人永远无法确切、始终如一地说出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人无法“确定什么能使他真正幸福,因为要确定这一点,他得做到无所不知才行”。而传统智慧则给出了令人宽慰、浅显易懂的回答:人的幸福就是往高处走,发展自己的最高能力,获得与更高甚至最高等的事物有关的知识,如果可能的话,直至“看到上帝”。如果一个人往低处走,只发展自己与动物都具备的低等能力那他就会非常不幸,乃至绝望。 (查看原文)

云影 1赞 2021-06-14 11:54:57

· 

—— 引自章节:从尘世生活的沉思中获得最高幸福 / 024

· 

· 我们所有的想法、情绪、感受、想象、幻想、梦想,都是不可见的…属于我们的计划、规划、秘密、野心的一切,我们所有的希望、担忧、疑虑、迷惑,我们所有的爱、思索、沉思、无聊、不确定,我们的欲望、向往、兴趣、感觉,我们的好恶、爱憎它们都是不可见的。它们构成了人的“自我”。我们并不理解我们是不可见的。我们并不理解,在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人是不可见的。我们并不理解,生活,撇开别的定义不论,首先是一出看得见与看不见的戏。 (查看原文)

妙呜 1赞 2021-09-18 22:48:38

· 

—— 引自章节:内在和谐统一的进程 / 061

· 

· 同样,人的世界之广阔与丰饶无与伦比,传统哲学就曾断言,人能容得下宇宙,能够将整个宇宙纳入自己的存在之中。人能够真正掌握什么,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存在层次。人站得越“高”,他或她的世界也就越广阔、越丰饶。一个人如果彻底固守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否定“看不见”的现实,只把注意力放在靠得住、经过检验的东西上,那他就会生活在一个十分贫乏的世界里,其贫乏程度足以令他体会到,那是一片不适合人居住的、无意义的荒原。同样,如果他认为世界只是原子的偶然排布,他就会同意伯特兰・罗素的看法,唯一理性的态度就是“不屈不挠的绝望”。 (查看原文)

云影 2021-06-23 09:41:47

· 

—— 引自章节:广阔丰饶的内心宇宙 / 069

· 

· 人是否有自由,这样的问题就好比问人是否是百万富翁。此时他不是,但他有可能成为百万富翁。他可以制定致富的目标,也可以制定自由的目标。他的“内心”有可能成为力量的源泉,从而使自由的力量胜过必然性的力量。不难想象,有某种完美的存在总是始终如一地运用着自我意识的本领,把这种自由的能力运用到了极致从而摆脱了必然性的影响。这就是神圣的存在,一种无所不能、至高无上的权能,一个完美的统一体。 (查看原文)

萤非非 2021-08-07 18:05:22

· 

—— 引自章节:从必然性到自由的进程 / 058

· 

· 因此最高等的生命,就是拥有理智的生命,因为理智能够反思自身,并能理解自身。但拥有理智的生命也有程度的差别,因为人的头脑尽管能够认识自身,但它最初却是从认知之外走向认知的:因为人若是开想象,就无法理解事物。照此来看,在天使身上,拥有理智的生命体现得更加完美,他们的理智并不是从外部趋于认知的,而是自始便了解自身。但他们的生命尚未臻至完美的极致……因为对他们而言,知和在还不是一回事…因此,最为完美的生命属于上帝,他的知与他的在没有区别… 这一表述的说理方式或许会令当代读者感到陌生,但它仍能清楚地说明,“更高等”总是意味着“更内在”“更深入”“更私密”,而“更低等”则意味着“更外在”“更浅薄”“私密程度更低”。在许多语言中,都存在这种语义上的近似之处,也许在所有语言中都是如此。 (查看原文)

萤非非 2021-08-07 18:11:56

· 

—— 引自章节:从必然性到自由的进程 / 058

· 

· 同样,人的世界之广阔与丰饶无与伦比,传统哲学就曾断言,人能容得下宇宙,能够将整个宇宙纳入自己的存在之中。人能够真正掌握什么,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存在层次。人站得越“高”,他或她的世界也就越广、越丰饶。一个人如果彻底固守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否定“看不见”的现实,只把注意力放在靠得住、经过检验的东西上,那他就会生活在一个十分贫乏的世界里,其贫乏程度足以令他体会到,那是一片不适合人居住的、无意义的荒原。同样,如果他认为世界只是原子的偶然排布,他就会同意伯特兰・罗素的看法,唯一理性的态度就是“不屈不挠的绝望”。 (查看原文)

萤非非 2021-08-07 18:34:42

· 

—— 引自章节:广阔丰饶的内心宇宙 / 069

· 

· 如果某种东西是存在的,如果人们注意到了它,对它抱有兴趣,那它就必须出现在地图上,在正确位置予以标明。但绘制地图并不是哲学的全部,正如地图或旅行指南不是地理学的全部一样,它只是一个开端。 (查看原文)

珏儿 2021-09-02 10:20:49

· 

—— 引自章节:在思维的地图上 / 001

· 

· “内心”正是自由的舞台。我们对植物的“内心”所知甚少,对动物的内心了解得多一些,而对人的内心了解得非常多,它是性格、创造力和自由的舞台。内心是由生命、意识和自我意识这些能力创造出来的,但我们只能直接、切身地体会到我们自己的“内心”,以及它带给我们的自由。通过密切观察,可以发现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里,都是下意识地行动,就像一台机器。人独有的自我意识的能力处于沉睡状态,人就像动物一样,有一定的智能,但只对外界影响有所反应。只有在人运用自我意识的能力时,他才处于人的层次,自由的层次。这时他才是主动地生活,而不是被动地生活。在过去的生活中,必然性积累起了强大的力量,这些力量会左右他的行为;但他的道路上已经有了一个小小的凹坑,他的前进方向已经有了小小的变化。这变化可能难以觉察,但诸多自我意识的时刻累积起来,就能促成许多的变化,甚至可以在某个时刻将原先的方向一举扭转。 (查看原文)

珏儿 2021-09-02 10:48:28

· 

—— 引自章节:心智模式的进程 / 051

· 

· 整合同化意味着建立起内心的和谐统一,建立起力量与自由之源,以便让自己的存在不再是单纯依赖外力推动的客体,让自己成为主体,根据自己的“内心”行事作用于外界。 (查看原文)

珏儿 2021-09-02 10:48:28

· 

—— 引自章节:心智模式的进程 / 051

· 

· 人的世界之广阔与丰饶无与伦比,传统哲学就曾断言,人能容得下宙,能够将整个宇宙纳入自己的存在之中。人能够真正掌握什么,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存在层次。人站得越“高”,他或她的世界也就越广阔、越丰烧。一个人如果彻底固守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否定“看不见”的现实,只把注意力放在靠得住、经过检验的东西上,那他就会生活在一个十分贫乏的世界里,其贫乏程度足以令他体会到,那是一片不适合人居住的、无意义的荒原。 (查看原文)

珏儿 2021-09-02 10:48:28

· 

—— 引自章节:心智模式的进程 / 051

· 

· 读《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时,我正在杨百翰大学任教。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甚至把它列我主讲的《组织行为和管理》这门课的必读书目。我还通过和学生们签订合约的方式告诉他们责任是什么,学生们要在合约中简述自己希望通过这门课取得怎样的成绩,或者说他们将做出什么贡献。然后,由他们决定各自将采用什么样的责任制度,这样一来他们不仅对自己,而且对与他们共同生活和学习的人也负有责任。 让学生们背负学习责任的教育方法的确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他们在自控能力上不断跃上新台阶,这不仅体现为学习成绩的提高,也表现在他们参与了更多的锻炼、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开始有意识地生活等方面。 (查看原文)

彩虹公主 2021-09-11 13:46:44

· 

—— 引自章节:推荐序一 人生是一种选择

· 

· 苏格拉底曾说:“愚昧无知之徒不会寻求智慧,由于愚昧无知这一弊病,导致他尽管既不善良也不聪明,但他仍然安于现状。 (查看原文)

彩虹公主 2021-09-14 11:10:33

· 

—— 引自章节:没有标在地图上的教堂 / 003

· 

· 按热度排序

· 按页码排序

· 我们在回顾四大存在层次时注意到,从被动变主动的进程的确非常明显,但这种进程并不彻底。哪怕是独立自主的人,也保留了相当多的被动;尽管他无疑是一个主体,但他在很多方面仍然还是一个客体,受制于环境受环境摆布。但自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人就总是用自己的想象力或直觉力来完善这一进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根据发展趋势对结果做出预判。由此人们构想出了这样一种存在:他是完全主动的,完全独立自主的;他是超越所有人的人,他绝非客体,超越了所有环境和意外,能够掌控一切—他是人格化的神明,是“坚定不移的行动家”。由此,人们把四大存在层次看成是无形的、更高级别的存在者存在的标志。 (查看原文)

妙呜 2021-09-18 08:18:22

· 

—— 引自章节:从被动到主动的进程 / 053

· 

· 人是否有自由,这样的问题就好比问人是否是百万富翁。此时他不是,但他有可能成为百万富翁。他可以制定致富的目标,也可以制定自由的目标。他的“内心”有可能成为力量的源泉,从而使自由的力量胜过必然性的力量。不难想象,有某种完美的存在总是始终如一地运用着自我意识的本领,把这种自由的能力运用到了极致,从而摆脱了必然性的影响。这就是神圣的存在,一种无所不能、至高无上的权能,一个完美的统一体。 (查看原文)

妙呜 2021-09-18 08:31:17

· 

—— 引自章节:从必然性到自由的进程 / 058

· 

· 没有什么比充分认清一个人想法中的预设前提更难。我们能看到一切,却唯独看不到我们看东西的眼晴。一切想法都可以直截了当地仔细思考,唯独我们用来思考的那个想法不行。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自我意识的努力,也就是自我反思这一几乎不可能的壮举,这很难做到,但并非全无可能。事实上,正是这种能力使人成其为人并且让人能够超越自身。这就是《圣经》中所说的人的 “内在的部分”。如前所述,内在对应着“更高”,而外在则对应着“更低”。感官是人最外在的手段,当遇上“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这样的情况时,问题并非出在感官上,而是出在内在的部分。 (查看原文)

妙呜 2021-09-20 16:47:48

· 

—— 引自章节:运转你的心灵而不只是大脑 / 079

· 

 

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从一个倒酒动作,秒懂付心童为何啥都做不好

 

 

爱读书的百合

已关注

2023-02-10 15:33

来自河南

女人在感情面前,都是现实的,想找个好钱人,想找个家庭条件好的,没有人愿意从头开始吃苦受穷。

所以很多女人在选择另一半时,类似什么长相、身高都可以忽略,只要男方家里有钱有势,长得丑一点,个头矮一点都能凑合。

不过像《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中的付心童,找老公的思路就不太一样,年轻时的她也很漂亮,但却选择了一无所有的穷小子边亮。

她到底爱长相不咋样,当年还很穷的边亮呢?

这受她的择偶观影响很大,因为边亮足够踏实和老实,也没有那么花花肠子,让付心童很放心。

或者说,付心童跟边亮是一类人,她们同样家庭条件都没那么好,同样对生活都没那么高的要求,只是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合适的人。

事实证明,虽然付心童管孩没管好,处世也不圆滑,貌似什么都做不好,但边亮也很包容,既没有嫌弃糟糠之妻,也没有指责抱怨。

可是付心童却不断抱怨着边亮,可她自己面对所有的事,一个也没处理好,这是全职主妇的悲催。

付心童与边亮的婚姻

边亮是一个穷小子,而付心童是一个有着大好前程的美丽女孩,却没有嫌弃边亮的穷与挫,依然选择与他恋爱和结婚。

而那时付心童原本可以选择更有钱和更加帅气的男友,可是她却偏偏选择了边亮这个潜力股。

不过边亮虽然原生家庭不太好,但他好歹是个潜力股,能吃苦,做什么事还认真,所以在短短几年时间,已经做上了领导的位置。

丈夫事业的腾飞,也让付心童住上了大房子,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一家人的生活看起来也红红火火。

可是随着边亮事业越发展越好,他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还好吃懒做,而付心童与丈夫的争执也越来越多。

在吵架时,付心童觉得自己都是为了边亮,为了这个家而放弃了高薪的工作,选择做了全职主妇,他们都不理解她。

可是她却忘了,当初是付心童自己主动放弃工作,觉得为了照顾孩子和丈夫回归家庭很值得。

这种“我为你们放弃了所有”的心理,让她的心充满了愤怒和后悔,她把自己不如意的生活和婚姻,都归结于别人。

却从来没有想过,选择是自愿的,选择之后却无法接纳现实,更无法与自己和现实和解,把所有的错误和痛苦的感受,都认为是别人造成的。

要知道,婚姻是两个人共同的选择,把当初的心甘情愿变成被逼无奈,不仅于事无补,反而让自己更痛苦。

从倒酒的动作,看出付心童失败根源

回归家庭,做了全职主妇的付心童的确很不容易。

失去了自己的圈子与朋友,放弃高薪工作,与世隔绝,越来越不懂人情世故,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但是,即便是作为家庭主妇的付心童还可以选择,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一味的埋怨和抱怨。

一个人的失败,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这跟思维和心智模式有关。

有一次边亮的女下属文草草来他家吃饭,付心童很热心地给每个人都倒了很多红酒,她把红酒当成了饮料来喝。

要知道红酒喝的是品味,是需要细细品的,只需要浅浅一个杯底就可以,而付心童把红酒当成饮料的喝法,反而彰显了她失败的根源,那就是“认知太低”。

明明是一个高知的女性出身,却偏偏将自己活成一个粗鄙的妇人,也难怪,付心童离开职场多年,早就忘记了曾有过的得体。

在婚姻的琐碎中和平凡生活的消磨中,她的激情与耐心,也慢慢消失殆尽,那个意气风发,美好娴静的女人,早就变得不修边幅和怨气满天。

由于付心童浅薄的认识,她把自己所有的委屈,都认为是别人的错,对孩子大吼: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这样的话和场景何曾相似,当一个女人把自己所有的不如意都归结为别人的错时,她的心态已经崩了。

这样的怨气下,根本看不到自己的错误,于是在抱怨和后悔中蹉跎着生活。对生活的麻木与怨恨,导致做什么都不顺,做什么都做不好。

就像心理学中的“自证预言效应”一样,你所抱怨的通通都会发生。

对过去不放下,对现在不接纳,生活不会因此而变好,只会变得更差。

自我牺牲型的女人,并不值得赞扬

付心童是传统家庭中“自我牺牲”的女人,为了孩子,为了家庭,选择离开职场回归家庭。

这原本没有错,但是错在当付心童被生活捶打后,有了挫败感后,会选择当着众人的面大吼:都是因为你,让我失去了工作,都是你让我变得如此不幸。

母亲如此的情绪化和失态,难怪孩子会叛逆,会不听话,会跟她对着干。

想起一句话: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

 

付心童失去了自我,整天只围着孩子和老公转,自己的情绪和状态也越来越糟糕,这样的状态下培养的儿子自然也有很多问题。

她只会抱怨儿子整天只知道玩,一点也不知道学习,但她还会帮儿子拧开饮料瓶盖,溺爱孩子到连脏的衣服都懒得扔洗衣机去。

气急败坏的付心童最多会说:不听就算了。

怎么看怎么觉得付心童太贤惠,太好说话了,可是看似“尊重”背后是没有原则的爱,是自我牺牲后的“无所谓”。

但当她情绪激烈时,会当着众人的面大声斥责儿子,完全不在乎他的面子,甚至当着朋友的面,把辛苦买来的小吃打翻。

这时的付心童可怜又可悲,可恨又无知。

甚至她对哭着对朋友吐槽“儿子太不要脸”,说她辛苦付出了这么多,没人懂得感恩。

看到这一幕时,除了有“可怜天下父母心”外,还有深深的叹息。

付心童作为一个高知女性,做出这样无知的事,还拿“自我牺牲”来卖惨,所有的苦她都死撑着,却在撑不住时,将火都发到儿子和老公身上。

自己没有把生活过好,又反过来埋怨是别人拖累了自己的生活。

的确,做全职主妇很辛苦,但是这并不是道德绑架别人的理由,既然心里委屈,那就主动说出来,而不是明明很生气,偏偏又不说,等发火的时候让一家人都炸锅。

就像付心童倒酒的动作一样,她明明可以多学一点知识,她完全有这个资本和条件,而不是怨气漫天。

现实无法改变,但生活还可以选择。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改变思维,去构架多姿的人生框架。

多去反思自己,多去接纳生活,多与现实和解,家庭主妇也可以活出自我。

 

认识心智模式:辨识防御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读书笔记

 

欢迎来到《自我发展心理学》。

 

你好,我是陈海贤。

 

从这讲起,我们进入这门课的第二部分——心智的发展。

 

如果把人比作是一部复杂的机器,行为是这个机器输出的结果,而心智模式就是驱动机器的底层程序。所以,人要获得持续的发展,不仅需要行为的改变,而且离不开心智模式的有效运转。

 

那么,什么是心智模式呢?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Επίκτητος)有句名言: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关于它们的意见所困扰。

意思是说,一件事怎么影响我们,不取决于这件事是怎么样的,而取决于我们怎么想它。

 

每遇到一件事,你就会有一个想法。这些想法看起来散乱无章,但如果把这些想法汇集起来,你就会看到,它们是有规律的。

 

有些人想得乐观些,有些人想得悲观些;

有些人习惯从外部找原因,另一些人习惯从自身找原因;

有些人习惯想问题是什么,另一些人则习惯想办法是什么。

这些习惯化的想法,我们就把它叫做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就是我们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心智模式对我们很重要,是因为它决定了我们会如何面对必然会遇到的挫折和失败,我们如何去追求一心想追求的成功和幸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如何评价我们自己。

 

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心智模式不断发展和进化的过程。

 

心智模式的两个作用

心智模式到底怎么影响着我们呢?它至少在两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塑造了我们的经验,影响了我们的情绪。

 

相信你也听说过这样的段子:同样的半杯水,有些人看到的是只有半杯水了,所以很焦虑。另外一些人看到的是还剩半杯水,所以很开心。

 

心智模式让我们对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解读,并产生不同的情绪。

 

既然心智模式的作用是塑造我们的情绪,那么,是不是让人感觉良好的心智模式,就是好的心智模式呢?

 

如果是这样,那一个人的心智模式一定很积极,就是鲁迅笔下的阿Q。阿Q最会通过自我安慰让自己感觉良好一些。可是我们显然不能认同,阿Q有良好的心智模式。

 

因为心智模式还有第二个作用:引发行动

 

我们的情绪、思维和行动是一体的。积极的思维经常会通过激发有效的行动,来验证它本身的正确性。

如果你觉得一件事你能应付,你就会想各种办法,全力以赴去做,最后,这件事果然做成了,这加深了你“我能应付”的信念。这是一种积极的循环。

反之,如果你觉得自己做不到,你可能就会拖延、想退路、找自己做不到的理由,最后这件事没有完成,这也会加深你“我做不到”的信念。这是一种消极的循环。

对人也是如此。如果你觉得一个人很好,你会去接近他、了解他,最后发现他真的不错。反之,如果你觉得一个人很差,你就会挑剔他、排斥他,最后发现这个人就是不行。

 

成长型思维和防御型思维

根据能否促进我们跟世界的积极互动的方式,我把心智模型分成两类:一类是积极的成长型心智模型,一类是消极的防御型心智模型。

 

那么,这两种心智模型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心理学里有一个理论流派,叫自我决定论。这个理论流派获得了很多心理学家的赞同。

 

这个理论认为,推动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机,主要有三个因素:安全感、自主性和胜任感。

 

安全感主要来自于人际关系,尤其是我们和妈妈的依恋关系。

 

如果你跟妈妈的依恋关系足够安全,就像一条船知道后面有避风港,行军的队伍知道后面有充足粮草支持,你自然就会对世界发展出好奇,会发展出探索世界的本能。

 

如果母亲给予孩子的是无条件的接纳和肯定,那孩子所发展出来的探索世界的本能也是自主自发的,不需要考虑别人的评价,也不是为了获得母亲的称赞。

 

这样,他的自主性就出来了。他不会把挫折当作一种“如果我做得不好,母亲就会嫌弃我”的威胁,而是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努力解决问题,把限制和困难当作是有趣的挑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的能力获得了不断的成长,这样,他的胜任感就发展出来了。慢慢的,他发现自己是有能力的,是能够应付这些挑战,并因此对自己充满自信。

 

而这种胜任感又会让他不断去寻找新的挑战,解决新的问题。他的自主性会增强,他的安全感来源就会从母亲转为自己,因为他是能够胜任这个工作的,由此形成了一种正性循环。这是一种成长型的心智模型。

 

反之,如果他的安全感没有得到满足,那他就会陷入另一种心智模型——防御型的心智模型。

 

他不愿意去探索世界,不愿去面对一些必要的难题。他行动的所有重心,都在想方设法地回避可能的伤害上。他通过缩减自己的活动空间,来获得一种安全感

 

为了让世界看上去可控一些,他会非常在意头脑中的规则,以至于看不到现实发生的变化。有时候他也很努力,可这并不是自发的,而是被头脑中“应该如此”的概念驱动的。

 

他很在意被人赞扬和接纳,所以,别人的一点点批评意见,都会让他焦虑万分。因为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他就失去了行为的自主性。

这样,他就陷入另一种循环——不断寻求安全感的循环。而防御型思维,就是阻挡我们走向自我发展最大的思维障碍。

 

在关于心智发展的11讲里,我们会讨论防御型心智的思维特征和成长型心智的思维特征,并讨论怎么从防御型思维转变到成长型思维。

 

这一章的第一部分,你会学到防御型思维的三大天王:僵固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这三种思维背后都有它们想要防御的东西。

 

僵固思维,防御的是你内心完整自我的形象。它背后所隐含的对能力的观点,也许会出乎你的意料。

应该思维,防御的是你内心已有的规则。这些规则既有关于世界和他人的,也有关于你自己的。你会学到这些规则如何破坏了你的自主性,并让你焦虑、抑郁、沮丧。

绝对化思维,防御的是可能的伤害。你会学到人们如何用绝对化思维任意扩大防御的范围,并最终让自己寸步难行。

你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很多烦恼,比如害怕失败、不敢面对挑战、害怕别人的评价,它们背后都有这三种思维的影子,只是你并不知道。

 

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的思维经常是自动运转的,你需要一双外在于自己的眼睛,才能看见它们。而我们的课程,就想提供这样一双外在于自己的眼睛。

 

这一章的第二部分,你会学到成长型思维的一些特征,并收获一些能帮助你从防御型思维转向成长型思维的有用的思维工具。

 

我经常把成长型思维比喻成一条河,一条河要流动起来,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要有势能,也就是行动的张力。另一个是要有源头活水,也就是要与现实不断地接触。

 

在这部分里,你会学到怎么建立行动的张力,怎么把行动的张力变成行动的动力,怎么和现实保持密切接触,以及怎么发展出适应现实的思维方式。

 

最后,我还会用一节很特别的课,跟你讨论思维进化的辩证法。讨论成熟的、有弹性的思维究竟是如何进化出来的。

 

人是唯一理性的动物。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斯多葛学派,到印度的佛陀、中国的老子、儒教、王阳明的心学,到现代的心理学,都在强调要用理性的力量,来引导自己,让自己过上好的生活。

 

成长型的心智模型,就是通过改变我们看待世界、他人和自己的角度,发展出对世界更灵活的应对方式,它是人类的智慧之光。

 

你可以从任何一个做出一番成就的人身上,看到这种理性和智慧的光芒。好在这种理性是可以学习和训练的。

 

世界在不停地变化,我们的经验也在不停地变化,所以,我们也需要发展出一种能够容纳变化的思维方式。

 

在行动上,我们要改变世界,可是在思维上,我们要让世界改变我们。不是变得简单,而是变得深刻而复杂。这就是自我发展之道。

 

接下来的课程,就让我和你一起来学习这种能够帮助我们发展自我的思维模式。

 

我们下节课见。

发布于 2021-09-14 21:5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