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在二连的最后一个知青

 城北十五里666 2023-03-06 发布于北京

图片

留在二连的最后一个知青
作者:王邵红

我接到班长(宇景华)打来的电话,邀请我到第二故乡,洞口县茶铺“五.七”青年农场去看看,我欣然答应了。 

近几年,群主郭湘成组织我们每年去农场探望,对于农场总有一种说不出情怀,有时常问自己当年迫不及待要离开农场,如今又时常思念那个地方,就连自己也说不清楚究竟怎么了。 

当晚,我乘高铁从娄底赶往邵阳,半个小时车程到邵阳高铁站,一出站,见到班长(宇景华),此刻的心情就像久别未见的亲人,尽管四十多年前他是一个17岁的小伙子,如今我们都步入老年,岁月催人老,但也不难看出他还有当年年轻时的健影。 

图片

班长走过来接过我的行李,对我说:“邵红,跟我回家去,你嫂子在做晚饭等你”。我愣了一下,哦,好的,很爽快的回答,毫不容气赴宴去了。 

晚饭后,班长(宇景华)又送我到同学家,同学笑话我说:“好嘞!同学叫你过来玩,你说没有时间,知青叫你到农场去,你就有时间了,”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 

第二天,早上6点在邵阳老市委集合,这一次人去的很少,一部小车坐5人,(刚好去了5人),有班长(宇景华),群主郭湘成、曾国安、周青春还有我(王邵红)。按当年知青的叫法:两个老知青,三个新知青。 

班长(宇景华)开车,车里刚坐得满满的,那天天气也好,秋的季节,秋高气爽,好象迎合我们愉快心情。 

我们五人不约而同,想起了连队当年有趣的事,兴致勃勃,无心观赏沿路美丽的风景。 

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到洞口高沙镇。高沙是一个老镇,离我们青年农场8一9里路,几个连队,只有我们二连离高沙最近。 

我要班长到这里停一停,感受一下高沙镇的变化。当知青时,是我们最喜欢的一条街,这里有照像倌、还有各种小吃,知青爱吃的米豆腐、猪血五分钱一碗。特别的好吃,那年代吃上一小碗特色小吃,是多么的奢侈。 

如今,高沙大变样了,物质丰富,各种农副产品非常之多,吃的、用的,应有尽有。乡土气息的各种农具让我们特别的亲切、是我们知青常用的工具。美食柴火腊肉和猪血丸子十分诱人。旧房也变新房子,很有民族特色,变了!变了!让我们太高兴了。 

图片

我们5个人用手机照了几张像,买了一些水果,分别送给当年为我们知青技术指导的农业师傅(袁师傅夫妇)及留守知青袁通照,我们每次来都要给他们带些礼物。 

一会的功夫,我们的车子来到了二连住地,车刚停下,就来了两个妇女,她们知道我们是原来下到这里的知青回来了,很热情的打招呼。 

还告诉我们一个不好的消息,留守二连的知青袁通照去世了,我和班长顿时,啊一声!沉默了一会,我俩同时问:怎么死的?她们都说:“不知道。睡一觉没醒来,就这样走了。” 

我的心一下凉了半截,去年我们还通过电话,我告诉他明年再来看你!却成了遗憾…… 

图片

也是同甘共苦的知青战友,记忆让我回到当年……。 

袁通照是一个极为可怜的人,称他知青,的确是知青,(高沙镇下乡知青),但是,也够不上知青的称呼!因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大字识不了几个,连写自己名字都写不好,说话讲不出几句全的,吞吞吐吐,就是呆头呆脑一个人。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下乡的,他的身世还是在曾连长那里知道一些。

记得,有一天我们蔬菜班下午几个人在地里栽菜秧,曾连队领着袁通照来了,曾连长对何玲(班长)说:“你要的人给你带来了”,连长带人来了,我们站起一看,大家议论起来,远看像小孩,尽看像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骨瘦如柴,被晒的油黑发亮的皮肤(粗糙的象牛皮),只有脸上露出两只大眼睛,黑白分明,150米左右的个头,穿不合身带补钉的衣服,手还不亭的伸到衣服里抠痒痒,只见他在曾连长后面一动不动,一个劲的傻笑。 

怎么看也不顺眼,何玲(班长)大声说:“不要!我要的是壮劳动力,蔬菜班都是女的,挑大粪没几个能挑,又派一个这样的人来,还没有粪桶高”。当时,也不知何玲(班长)哪有这么大的胆子竟敢于跟曾连长这样说话,可能实在看不上这人,那时,班里缺的是劳动力。 

而袁通照照样只知道傻笑,他唯一的表情就是傻笑,也不知道别人不要他为此着急。我们也站在那议论着,他是有点傻?还在不停的抠痒痒,说不定他身上有跳蚤。 

这时,曾连长发火说:“他是贫下中农子弟,从小父母双亡,是孤儿,吃百家饭长大(就是到处讨饭),下到农村插队,住在牛棚里,饥一歺,饱一歺,实在太可怜了。咱们都是兄弟姐妹,总要给他安身的地方。你们不同情他,我同情他”曾连长说完,就气愤的走了。 

这一下,谁不敢做声了,过一会,何玲(班长)心也软了,产生了同情,轻声的叫:“小袁快来做事”。就这样袁通照成了我们班上的一员。 

连队一下传开了,蔬菜班来了一个傻乎乎的人,个不高,力气不大,工分可高(9.5分),但谁都不和他比,都知道他是一个可怜的人。 

小袁下乡多年,可种菜、挖土、锄草、肥施等农活,他干活不如我们女知青。 

我们知道遭遇后,都同情他,不光劳动上帮他。生活上教他讲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班长和我们几女知青,送肥皂、洗衣粉、牙膏牙刷给他,那时这些物资都要凭票供应的,知青也不多,都是靠家里支援来。 

过了一段时间,看到小袁干净多了,不再在衣服上抓跳蚤了,他那种自言自语的说话、傻笑也没有了,思想活跃一些了。 

我们知青的来自五湖四海,南腔北调,各种方言,在当地形成了一种知青话,小袁也学到了不少。 

劳动之余,特别是到了晚上,一排排知青房子,电灯闪耀,唱的唱歌,有的讲故事,大伙围着坐一起,吹口琴、拉小提琴,有的在屋里记日记、写信的,还有些偷偷跑树林约会的,好不热闹,丰富多彩。但到11点准时息灯睡觉,曾连长还要巡查,这就我们的集体生活。 

到干校看电影,是最高兴的一件事,基本上每星期有,也丰富知青生活。 

人在什么环境,也跟着改变,小袁不再傻笑了,转变了很多,说话很认真,做事也肯出力些,知道他是男子汉,女生挑不起的,他帮着挑。 

小袁也不再沉默了,他把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他插队几年,住牛棚蚊虫多,晚上被蚊叮虫咬身上没有一坨好肉,到处盯的是包包,睡不好,吃不好。 

生产队发到的东西,又没地方存放,坏了就坏了,吃一顿,饿一顿。 

有时,遇到雷暴雨,被子、衣服淋得湿湿的,恶劣环境,没有人管。 

后来,他也知道向洞口县知青办反映,要求招工,争取自己的权利,在那年代好人也多,帮他联系几家集体单位,人家看他一没有文化不要,二再看人骨瘦如柴的样人家更不要了,无法正常招工。 

知青办工作人员没有办法,了解一下效益好点的,还只有我们“五.七”青年农场,是集体的,就把他调到这里来了,解决了他吃饭的问题了。 

听他这么一说,班上的人都笑了,何玲(班长)说:“你们说小袁傻,其实,他一点都不傻,他自己的利益,他晓得争取呢。” 

有文化的知青带动了他的思维,小袁变了一个人,全连的知青爱称呼他:小袁!都和他打招呼,人格上受到尊重,他也自信很多了。 

他每个月发的零花钱,也哓得有计划的给自己买日常用品、鞋子,偶尔添制一件衣服,再也没有一年四季就穿那一件衣服了。

小袁30多岁了,我们班上都是新知青,从学校下乡到农村,谁也没有想过扎根农场的想法。老知青年龄20多岁很多,那年代这方面太封闭了,没有性教育,男女之间的事未知,记得有些女生在学校时来生理期,还以为自己患病了,大哭一场。 

谁没有想小袁到了结婚的年龄了,想结婚了。有一天早上,我们都出工干了一会儿。小袁迟到了,何玲(班长)问:“小袁,你为何迟到了。”小袁嬉皮笑脸的说:“刚才我做了一个美梦,梦见一个插野鸡毛的漂亮姑娘站在我面前,我去抱她亲,就醒来了……。”听完之后,我们全班人哈哈大笑,有的笑得前仰后翻,捂着肚子说“我肚子笑痛了,小袁真逗”。这下小袁成了班上的开心果。 

何玲(班长)她是老知青,下乡几年了,是个热心人。报告曾连长,曾连长马上派人做媒,到处物色对象,终于带了一个女孩和小袁见了面,并告诉女孩,讲了我们农场的好处,到时可以连队做事,那时女孩子没有什么要求,便答应了,俩人又没有谈一天恋爱,就说结婚。 

我们听说小袁要结婚了,真为他高兴,心想有人管他、照顾他了,还买了一个脸盆和一个水桶送给他。 

结婚第二天,小袁竟然来出工了,我们还对小袁说:你有婚假。可小袁说:“昨晚一夜没睡,新娘不跟他睡,怕他,还打他。”唉!脸都抠烂了,一条条很深的血印子,实在可怜,我们说:为什么?他说也不知道?又不好意思的说:“新娘穿了几条短裤,他去解她的裤带,姑娘吓得到处跑。”我们新知青听到一头雾水,有几老知青懂得告诉小袁要哄老婆,怎么要老婆(睡老婆),还有一个新知青好象蛮有经验似的也在旁边教小袁。 

我们几个女生窃窃私语,神秘兮兮,不懂的结婚的夫妻生活是怎样的,也想获得这方面的知识。 

这就是小袁的第一次结婚,新娘后来跑了,新郎新婚之夜,还被新娘抠烂脸,在连队传开了,我们二连第一对知青结婚成笑话。 

小袁又恢复了傻笑,可能伤了他的自尊,和他说话,他也不说了。

小袁喜欢到高沙去帮连队买菜,一个人去一个人回,生活单调些,他的事情慢慢淡忘在知青们视野里。 

我后来调到水稻班去了,很少与小袁见面,有时想小袁一个沉默寡言,不说话就不说话,一说话太逗了,我还留念蔬菜班的生活。再后来,听说曾连长又给他介绍了几个,结了好几次婚,都是同样方式的结束。 

直到,1979年二连的知青们招的招工,考大学的、参军的、读技校的,返城的知青都走了,留下的曾连长、农业师傅(夫妇)、还有知青袁通照与茶铺国营农场合并了,成为一名农业工人。 

二连再也没有往日的热闹,一排排房子都空着,房子前后长满了杂草,到了晚上静悄悄的。 

我们想不到小袁还是住在那间房子里,40多年他从未离开过二连。 

我们不知不觉的来到小袁生前的房子,隔壁有位大嫂说:你们知青有情有义,没有忘记袁通照(小袁),来一次总要带点礼物给他。又说:“袁通照没有什么朋友,一个人生活,邻里之间也没什么来往,孤寡老人,好在,晚年生活有保障,有2800元的养老金,但他不会生活,生活没有规律,能活到70多岁也不容易,他走了。” 

我想,假如我们知青没有全部返城,他生活在大集体里,温暖了他的心,教他学文化,或许又是不一样的人生。 

留守二连知青袁通照走了,走得那样的匆忙…… 

图片

我们几个知青此时无心看二连的风景,只见原来的我们种的茶山,现在巳是满山遍野的雪峰蜜桔,树上接满了累累的果实红灿灿的一片。 

班长招呼我们上车,打被大家的沉默,心情五味杂陈。 

二连知青们会记着有这么一个高沙镇的下乡知青守候二连40多年,永远留在了二连。祝袁通照一路走好!

作者简介

图片

王邵红,1959年出生,1976年7月下乡到湖南洞口县茶铺“五.七”青年农场二连,1978年12月招工湖南省娄底自来水公司工作,中共党员,中化室主任.湖南省水质监测网娄底分站站长退休。 

来源:美文杂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