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心学是快乐的

 扫地僧一一 2023-03-07 发布于江苏
学生薛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只在心痛上,怎会有时间精力说闲话、管闲事?
王阳明多次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认为立志是圣人之学的根本。他曾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他大概也曾以“持志如心痛”来训诫学生,让学生专心学习、专心做工夫。
不过,对于薛侃所言,王阳明却说:“初学工夫,像这样也是很好。但是要明白我们内心的神明,是不会有固定的时间和去处的,这样的工夫才会有着落。如果只是死死坚守志向,恐怕在工夫上又出现毛病。”
为什么王阳明会如此回应薛侃呢?这是因为王阳明不仅因材施教,还会因应学生的学习阶段去教导。薛侃问“持志如心痛”的时候已经不是初学者,如果还是死死抱着初学者的方法、口诀,不仅是在工夫上会出差错,也难以进步,所以王阳明才会提醒他。
所谓事上磨练,指工夫要落实在具体的事情上,而不是立志就完事。我们的心神每天会落在各种事情上,工夫要跟上,才能让我们专注于做好正事。这样的话,闲话、闲事是不存在的。

图片

“乐是心之本体”、“常快活便是功夫”,我们修习心学的精神状态应该是活活泼泼的,追求儒家鸢飞鱼跃的境界,而不是困厄苦楚的样子。

有一次,王汝中、黄省曾陪王阳明坐。天气热,王阳明拿扇子给他们说:“你们用扇。”省曾说不敢。王阳明说:“圣人之学,不是这等束缚苦楚的,不是装作道学的模样。”

心学是快乐的。学生陈九川有一次提出“难寻个稳当快乐处”的疑问,王阳明指出快乐的秘诀就是“致知”。他说:“尔只不要欺他(良知),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原来,我们只要遵循良知的指引为善去恶,就是快乐的。
听从内心的声音就是快乐的。王阳明曾以字告诉聋哑人杨茂:“你口不能说,你耳不能听,省了多少闲是非,省了多少闲烦恼,你比别人到快活自在了许多。我如今教你但终日行你的心,不消口里说;但终日听你的心,不消耳里听。”口耳为我们带来不少烦恼,心学正是与口耳之学相对的学问,让我们追求内心。
因此,工夫纯熟,志向的秉持是自然而然的状态,而不会是“痛”这种非正常情况的持续。

加入讨论群一起学习请留微信号

知行合一先立志  真切体认致良知
学以成人  体认天理
致力王湛共倡  欢迎共谋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