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藏记(十一):回到拉萨

 二班毛豆 2023-03-07 发布于广东

右边雪山即念青唐古拉山

从纳木措出来没再当雄停留,直奔拉萨而去。拉萨是唐蕃古道的终点,也是文成公主进藏的终点站。之后我们会从拉萨往林芝方向,到波密,然乌,再从丙察察回云南,完成本次进藏的小环线。

纳木措到拉萨是高速路,一下从崎岖走到了平坦。拉萨的高速路都不收费,敞开怀抱欢迎八方来客。

然而这么好的路,我的头还是晕,心里不住叫苦。这次进藏难道真要全程高反吗,那就太悲催了,人不舒服,再好的风景都会打折,罢了,罢了。

18:36分到达拉萨,还是住在与北京路相邻的江苏路,去各处景点与饮食都方便。

一到酒店便歪在床上,不想出去。我跟陈同学说,你们吃完打包回来给我吧。陈同学也不答话,只顾翻手机找餐馆。姐姐烧了开水,让我喝点热水。休息了一会儿,见他们还是不动,想想算了,一起出去吃吧。陈同学如获大赦,即刻起身笑道:“走,走!”

这次进藏我身体状况不好,他也挺觉得很抱歉。进藏前我说过,阳康后不到一个月,身体没恢复好,进藏有点冒险。果不其然,从第一天晚上在左贡,就开始高反,至今没好。

拉萨了

江苏路与北京路隔一加油站,走过加油站便是北京路。北京路的路灯是天珠形状。天珠藏语称“斯”,又叫“天降石”。最早的天珠是象雄天珠,诞生于几千年前的古象雄王国,是象雄雍仲苯教的圣物,是藏族七宝之首。

象雄天珠是有实物见证的最古老、至纯的天珠,极为稀有。阿里地区的象雄天珠是火星陨石与地球玉髓玛瑙矿脉熔和后的产物,所以叫“天降石”。因其图腾玄奥、材质珍稀和加持殊胜,而被世世代代生活在雪域高原的人们供奉尊崇、顶礼膜拜,被视为珍贵的传世之宝。

走在北京路街头,身体感觉好了很多,毕竟是拉萨,连空气中都加持了能量。

北京路天珠路灯

从北京路一条小巷拐进八廓街,“安多诺增”藏餐馆就在路口。上次来拉萨,吃了好几家藏餐馆,最终认定了这家,菜品不仅有特色,还相当美味。后来才知道,安多诺增是拉萨排名前三的藏餐馆。

安多诺增门面富丽堂皇,一进门热浪扑面,寒气尽消。许是过年期间,二楼没开,一层座无虚席,环顾四周发现角落还有一卡座,忙走过去坐下。我们运气真不错,每次座无虚席的餐馆,都能找到一席之位。

安多诺增藏餐馆

三年前来这家,就只顾品尝美食,这次才研究餐馆名字。安多藏语本意为“末尾、下部”。历史上这里的藏民因其居住地域在整个西藏的尾部,因而称为“安多”。安多与昌都、康巴并列为三大西藏。以盛产马儿而出名。俗话说:昌都的佛法,安多的马儿,康巴的人。

“诺增”意为“持宝”,在藏语里是“大地”的别称。因大地藏有丰富的金银矿物、生长各种庄稼植物、聚集大小江河湖海。藏餐馆以此命名,表明这里五味俱全,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贵客。

安多牦牛肉盖饼

今晚的服务员都是藏家小哥哥,态度一如既往地热情温和,点单加单只管应承。

酥油茶装在小暖水瓶里,边喝边倒,持续保温。来西藏一定要喝酥油茶,两杯酥油茶下肚,高反好了一半,在高原,得靠酥油茶救命。

内有乾坤

点了几味上次没吃的菜。先上的是安多牦牛肉盖饼,下面加热,配一碟调料。一看锅里真是一个大面饼盖,看不出里面有啥乾坤。

小哥哥用刀叉将面饼切碎,原来里面是土豆、洋葱和牦牛肉。尝一口,味道真不错,牛肉嫩,土豆入味,面饼吸了汤汁绵软香浓,不蘸调味也够味了。

牦牛肉蒸饺也相当不错,馅儿有汁水,肉香汤鲜。他们不叫饺子,一律称作包子。

吃完在餐馆休息大半天,一看时间快十点了,餐馆还是座无虚席,果然是不夜城啊。我说姐姐第一次来,去看布达拉宫夜景吧,只是这么晚了不知道夜景灯关了没。姐说,去看看。

三人喝完最后一口酥油茶,离开了餐馆。

八廓街在北京中路,离布达拉宫只有两、三公里。沿街店铺都开着门,路边也有不少摊档,糖炒栗子和烤红薯的香味连刚从餐馆出来的人都抵御不了。买了一包栗子,吃了一颗,甚是香甜。这感觉就好像回到了故乡,亲切又熟悉,仿佛在家门口逛街。

22:02分的布达拉宫夜景

运气好得不得了,布达拉宫灯居然还开着。我们边看边拍,旁边也有五六个游客拍夜景。过了十几分钟,灯霎的一下全关了。

我忽然发现,头不晕了。

您若喜欢此文,请点赞与“在看”,让我知道。

上篇推荐:进藏记(十):纳木措神女显现

视频推荐:再到拉萨

跬步之行:00:4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