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性管理者的自我修炼

 快乐英平 2023-03-08 发布于江苏

女性争取职业发展的历史,是一段很漫长的路。成为一个优秀的职业女性,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在女性的视角当中,我们遇到的挑战变得更多。

春暖花开【整理摘编:时英平】

01、越到高层,女性管理者越少

2019年,《哈佛商业评论》和中国“百佳CEO”两大榜单中女性的比例大概只有5%;瑞士信贷研究所的和麦肯锡的报告也表明,走到高层的女性管理者比例在5%左右。

南开大学2021年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女性董事专题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董事长为女性的公司在上市公司中占比只有5.83%。从2012年到2021年,董事会的女性人数平均由每家公司0.63人涨到每家公司1.39人,比例从6.06%增长到16.57%。

总体上来讲,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领先于世界。在基层管理当中,男女比例没有太大的差异,基本上各占50%。但是走到高层,女性的比例锐减,占的比重非常非常低。

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的形成。在本文中,我想讨论的是,基于女性自身,怎么样让自己发展更好,有更高的价值发挥。

而且在数字化的背景下,有更多元的机会和更多样性的可能性,如果你拥有数字赋能,其实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

 02、女性管理者的自我修炼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做出努力:

  • 激发梦想不轻言放弃

我们不要轻言放弃,我们要激发自己的梦想。如果能不断激发自己的梦想,让自己承担更大的责任,在这样一个角色多样性的背景之下,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

  • 承担责任时没有性别之分

以前我也常被人问到:“当你在做CEO的时候,作为一个女性,你的优势是什么?”

我的回答非常简单:“当我做CEO的时候,我想到的只是如何胜任CEO的责任,其实并没有考虑性别之分。”

对于组织而言,角色是与责任相对应的,与性别没有关联。当你在一个管理岗位,你对这个角色的认识其实是一个责任的认识,并不是一个性别本身的认识,你需要关注的是基于责任去承担角色。

  • 有能力直面冲突

我们作为女性来讲,可能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不太愿意直面冲突。

但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很多冲突反而会带来竞争力、成长性和可能性。所以我们要有能力直接面对冲突。

  • 发挥协同优势

拥有比自己更优秀的团队成员至关重要。

做到这一点需要不断去尝试找到更优秀的人,消除身边优秀的人带来压力的顾虑,克服内在的不安全感,授权与建立信任,让大家的贡献度提升。

优秀的人围绕在你的身边,你也会成为一个更具影响力的核心人物。

  • 不要为自我设限

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学习的能力。我一直强调“学习者掌握未来”,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理解数字技术,理解变化,理解未来的新知识体系和需要的能力,我们实际上可以拥有未来。

  • 学会与孤独共处

对于女性来讲,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能不能与孤独相处。确定与不确定是一个有机的组合,确定在我们自己手上,不确定在环境上。在这些变化和不确定当中,怎么能够寻求自己的确定性,这是最后一个建议。

03、构建内在定力

领导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一个自我造就的过程。能否成为领导者,取决于你是否愿意持续去挖掘、去学习。我特别想跟女性领导者交流的部分是构建自己的内在定力:

(1)要能从多个视角去看待世界

我们必须拥有多个看世界的视角,才能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接纳度,才会学习更多的知识与形成更多的认知,从而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具有更大的对话和可能性。

(2)获得自我幸福感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决定员工幸福度的关键因素。不要把工作和生活对立起来,而是要把这两者平衡好。

(3)拥有精神追求

女性获得内在定力的核心来源是精神的独立。最大的一个挑战在于能否不在意外部的评价,拥有自我清晰发展的目标,回归到内心的价值判断。

我其实特别希望大家更像个植物,而不是动物。就像一棵树,能够不断地向深向下,给自己更强的支撑和定力,无论是好与坏,都不回避环境,而是寻求自己的力量来源,然后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我本人的偶像是居里夫人,一直深受她的影响。她有一段话体现了她能够做出伟大贡献的精神力量,我也希望这句话能够帮助到各位女性领导者:

“我相信我们应该在一种理想主义之中去找精神上的力量,这种理想主义要能够不使我们骄傲,而又能使我们把希望和梦想放得很高。”

04、结语

对于今天的女性来讲,或者今天的管理者来讲,要求都是一样的。最大的挑战不在于技能,而在于我们心性的改变。

数字化带来的不仅是挑战和压力,更重要的是新的可能性。如果我们以这样的心性去面对,就会有更好的发展和更多的可能性。(本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