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心八法之“截”、“浑”、“逐”初探——以禅宗、武术、临床为例(上)

 吴敏赞 2023-03-08 发布于江苏

图片

目录

1 前言

       1.1易与阴阳

       1.2易心八法与临床中的阴阳

       1.3气 

              气与中国式思维

              临床中的气

      1.4整劲

2 从承到析启

       2.1八法之首:承法

              承法的卦象与内涵

              承法对来访者的意义

              承法的分类

              承法对咨询师的意义

       2.2启法

       2.3析法

       2.4易心八法与各治疗流派

3 从承析启到截浑逐

       3.1截法

              截法卦象与内涵

              截法与承法

              截法与析法

              截法要领

              为何使用截法

       3.2逐法

              逐法的卦象与内涵

              逐法与承法

              逐法与析法

              逐法与启法

              逐法要领

       3.3浑法

              浑法的卦象与内涵

              浑法与析法

              浑法要领

4 禅宗的截浑逐

      4.1禅宗要旨

      4.2公案赏析

              公案一 世尊拈花迦叶笑

              公案二 达摩初化梁武帝

              公案三 慧可安心

              公案四 一指禅

              公案五 船子覆舟

              公案六 雪峰禅师鳌山成道

      4.3禅宗与临床使用截浑逐的同异

              同:心性 內明 体验

              同:常与无常、空与有的统一

              异:导向与手法力度

5 八法的互转与连环

6小结

图片

八种身法图

1前言

截、浑、逐三法属于张沛超博士易心八法体系中的高阶手法,理解这三法需要从承、析、启三法开始。而易心八法又是建立在中国心性学说的基础上,所以前言略述易、阴阳、气等概念,借以引入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以便后文阐述。

1.1易与阴阳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古代中国人观察万事万物,以“阴”和“阳”代表事物的两面。如明与暗、天与地、男与女、寒与热、长与短、善与恶、得与失、苦与乐、生与死……等等。阴阳是极简而又博大的思想。试举阴阳思想的特色:

一 既对立又统一。如同硬币的两面。“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

二 并非绝对独立,而是互为显化。道德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又:“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三 并非静止不动,而是互相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四 从最简的象征到无穷的交融组合。易从混沌的太极分化出两仪,组合成四象、八卦,又衍生出六四卦,乃至无穷卦象,在不同的层面涵盖万事万物。

1.2易心八法与临床中的阴阳

用易的思想观察临床,当然也是阴阳。如咨询师为阳,则来访为阴。意识为阳,则无意识为阴。具体到手法上,有为是阳,则无为是阴;语言为阳,则倾听为阴;理智为阳,则感受为阴;等等。细分观察,则有无穷。例如张沛超博士在家庭深度动力学中提出了的“六配”理论,就是不同视角的六对阴阳。

同样地,临床的阴阳也是在对立与统一、转化与融合中。比如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相互成就、相互内化。又如,在谈话治疗中语言为阳,倾听为阴。到了戏剧治疗,语言则转为阴,行动为阳。

易心八法是张沛超博士以易经思想为核心,整合动力、经验各流派技法而形成的心理治疗操作手法。基于临床中阴阳的组合,而生出八法对应八卦,再以八法统理不同流派的技术。这八法包括“承”、“析”、“启”、“截”、“浑”、“逐”、“补”、“泻”。按道、法、术来分,易心八法属于“法”,往里则连接着道的见地,往外则整合着具体的治疗技术。

1.3气

气与中国式思维

本文对截浑逐手法的说明,将会频繁地使用“气”一词。

什么是气?宇宙万物的物质基础?生命的能量?从具象的,实体的,到抽象的,都是气。“天气”、“气色”、“生气”、“正气”、“病气”、“阴气”、“阳气”、“心气”、“浩然之气”“气韵生动”。仅用物理思维把气当定义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的物质实体”是非常局限的。“物质”、“精神”、“原子”、“能量”这些词都不足以等同于“气”。对气的理解,总是一端连接着思维,一端连接着体验。既有概念性的,又有象征性。既能感知又是玄妙。

临床中的气

而那来访者的气,又包含什么呢?本文说的“气”,首先是来访的心理动力。就像身体之气有运行经络,心灵之气也有其路径,这路径跨越时间和空间,连接个人与系统,各种明流与暗涌的交织非常复杂。不同治疗流派在临床摸索出不同地图,这些是宝贵的资源。熟习各流派相当提前下载了各种地图,当陪同来访者闯进无意识的世界时就会心中有数。其次,气也包括他的总体气象和外显特征,如“气息”、“气色”、“气味”、“气势”、“语气”,等等。再次,气更包括此处言而未尽的,需要更深入体验的各种生命气息。

临床工作不是单纯的思辨,需要体验和心智化的结合。当开始“观气”、“听劲”的时候,我们就开启很中国式的认知方式了。在这个过程中感觉、思维等各项功能都是开放的,连接面也更广。这种方式天然地适合心理学的临床工作。

1.4整劲

截浑逐通常身法比较近,力道比较猛。因有诸多相通之处,再化用一个武术词汇“整劲”。这个劲在击中目标之时,不散,不飘,不僵,不滞,浑身劲力迅猛地惯注一处。打出整劲需要以下元素:

第一,身体连接大地。想象一下,当你往前跑,一根棍子突然顶到你的心窝,它而另外一端是深埋在土里有大地作支撑,那这种力量就很恐怖了。要是另外一端在地面抹了油打滑,那它的杀伤力只能局限于棍子自身的硬度和重量了。

所以练武先练桩。可是为什么单靠蹲杠铃,扎四平马练不出最上乘的桩功?因为桩功不只要求双腿有支撑力,更要求让身体稳稳地连接大地。我们推一些太极拳高手,即使他体重比我们小很多,我们还是推不动。因为在接触他身体的瞬间,他就把过来的每一股力量引入地下,大地作为总支撑。随着你动,他也在微调,这个桩是活的。当他发劲打人的时候也一样,哪怕末梢的拳头还是以大地作为原动力。

我们的大地什么?对于佛教徒来说是空性。对于道家来说是道。对于基督徒来说是上帝。对荣格们来说,可能是self; 对比昂们来说,可能是O。在临床工作中,我认为就是“觉性”,或者用平实一点的词语“觉知”。唯有觉知可以收纳所有心理体验而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也唯有觉知可以让我们拥有不死之身,在一次次幻灭中重生。

第二,身体的松透。力量的发出,是从松到紧的瞬间产生的。从头到位尾的绷紧是发不出力量的。劲路在僵硬的身体中会停滞,就像电遇到电阻一样。我们则需要身心的松透。松透才能观气、听劲。让体验可以自由地穿过我们的身心,不拒不留。而当我们用招的时候,我们越是放松的,劲路越是畅通。后文会提到通过承法的学习打通我们自身的“任督二脉”。

第三,呼吸和意念的集中,身体关节的咬合以及接触目标瞬间肌肉的绷紧,内与外形成一个紧密协调的结构。打个比方,如果身体的结构像平行四边形,那么力会被卸掉。如果身体结构像三角形,力就可以稳稳当当送达。武术中用“六合”来形容这个状态: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第四,集中全身力量击中一处。我们看过打桩机的运作,它把所有的能量集中到桩锤上,并释放到极短的距离中,那功率就非常大了,足以击穿混凝土的路面。当我们看得准且身法手法快速干脆,自身毫无疑惑之时,就符合这个特点了。

第五,劲走螺旋。劲走螺旋的优点是劲力更集中,钻透性强,而往回反弹的劲可以被卸掉部分。生活中,对比锤子打钉和电钻打孔的区别可知。

2 从承到析启

本文对易心八法暂时不作严谨定义,而是试着从不同层面去描述,在相互关联中理解它,如同前文探讨气和阴阳一样。

理解截、浑、逐三法,需要熟悉承、析、启。承、析、启三法的卦象都是两个阴爻、一个阳爻,三法都是多阴少阳。因而承析启手法的共同点是舍己从人、虚位以待,讲究黏连跟随、不丢不顶。面对来访者迎面而来的气,我们既不跳走,也不硬刚。在承析启阶段,咨询师跟随为主,用力轻柔,时间和空间都更多地留给来访者。当承析启三法圆满后,调整身法调整力道,截浑逐三法则自然开启。

2.1八法之首:承法

承法的卦象与内涵

图片

承,引申出“承”“撑”“盛”“乘”“澄”“呈”“成”“诚”八字。承接对方的气,使坍塌折叠的得以撑开,使散逸飘忽的得以盛放,使欲渡无路的得以舟乘,使混作一团的得以澄清,使隐藏未明的呈现于前,使萎缩压抑的生发成就。

承法承的是什么?不同受训背景的咨询师所承的重点可能略有差异。因为不同流派总会倾向于看到与之相应的心理内容。简单而万用的就是承对方的情感、愿望、冲突。涵盖最广的说法当然是承对方的气。感受气,沿其切线的方向轻轻承托、顺势而为。

承法对来访者的意义

承法让来访看到自己。来访者向外投射的情感愿望冲突,经咨询师的承接与呈现,使得来访者重新看见它。由于它经过了咨询师的转化,所以有别于镜子的反射,也不像足球那样直接被踢回去。这个过程就像太极拳的推手,搭手后用身体去感知对方的劲路,沿着对方的劲路走螺旋的线又送了回去。久而久之搭手多了,来访者可以逐渐内化咨询师“承”的能力。

承法又像一张网,把来访的气收到咨询现场使之不散,不管是跨越时间与空间抑或是跨越个人与系统。只要承得好,咨询室内外产生的动力都可以成为工作的内容。咨询师可以就着刚刚的讲话来承,也可以就整节咨询或一个长长的阶段来承。而后者谓之总承。

承法的分类

最简单的分法是內描与外描。

外描:刚刚你讲述这段经历的时候,好几次看到你的泪水在眼角打转,这个时候你会笑,好像泪水就停留在那里了。

內描:一方面你感到了悲伤,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法,悲伤就被放在后头了,远远地在那里。

而承的内容方向,则包括情绪,情感,愿望,冲突,念头,意象,身体感受……等等。

“你这么说的时候,我好像听见有个声音在旁边批评着你。”(承中带启)

“听你说到这里,我胸口很堵,好想替你喊出来。”(身体感受、愿望)

“刚刚闪过一个画面,有一个小女孩,小心地拿出自己的取得的好成绩给爸爸看,但不知道爸爸的反应会怎样。她在忐忑着,等待着,多希望爸爸看到这些,为自己骄傲。”(呈现意象来承情感冲突愿望)

那么承法仅仅通过语言实现吗?当然不是。最根本的承,就是咨询师的稳定和真诚。咨询师稳稳地陪伴来访者,沉默着,如同艮卦山的意象。

承法对咨询师的意义

临床中,对方的气是各种动态,可能是隐晦的愿望,可能是强烈的攻击,可能躲闪回避,也可能横冲直撞。所以使用承法,会不断加强咨询师观气、听劲的能力。这也“截”'浑’“逐”三法的使用前提——摸得清路劲,看得见目标。

承法也协助咨询师打通自身的“任督二脉”。这二脉是指从语言到体验,从体验到语言的双线循环。当咨询师倾听来访者的诉说的时候,从对方的语言(非语言)中化作自己的体验,又由这种体验通过语言呈现出来。二脉的运行无阻,电流没有损耗,整劲就容易出来。

2.2启法

图片

如果承,是承接、承托流动的气,那么“启”的使用,则是在气聚之处,轻轻打开口子,使内在之气更顺畅地流淌出来。可以从“启动”“启迪”“启发”等词揣摩用意。它的方式,以发问为明启,以铺垫性的话语为暗启。

明启如抽丝引流,如:“刚刚你提到的重要事件,是发生了什么?” 

暗启如铺垫作势,如:“这个事情一方面你也觉得很合理,也说服了自己去接受。但你还是能感觉到自己的失落和不甘,你也许隐隐地想过另外一种结果的存在……”

恰当的启,能使来访的积聚之气顺利流出,甚至发现更深处的地下河。如果观气、听劲不准,启到别处,就会使话题跳走,来访者的气连不上。该启不启,气则闷。不该启而启,气则竭。启得过频,来访则疲于应付。启法仍以承法为基本功。

2.3析法

图片

“析”的卦象是上下两个阴爻,在中间一个阳爻。析使阴转阳,使虚者变实,散乱者变有序,可以认为是从经验和体验中获得某种领悟,通常以诠释、解析的形式出现。

可以从某种化学反应中体会一二——比如“析出晶体”。晶体的析出,需要两个条件,溶液的饱和,以及适度的降温。析法也如是。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内,体验不断饱满,加上氛围的烘托。在这个时候适度地使用心智化获得某种认知、关联,就像饱和的溶液在温度稍冷之后获得晶体。如:

“你今天体验的情绪,让你闻到了熟悉的味道,这是小时候曾经体验过的,所以当发生类似今天的情况,它就常常被激起。其实在很长的时间里,这种方式都帮助着你,让你闯过很多困难,当然现在也带给了你一些困扰。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些可能性,就是它可以暂时往旁边放一放,看看会发生什么,似乎后果还不坏。至少在这里你知道可以这样。”

如果体验太浓烈没有及时去析,可能会撑破空间或者使动力散失。如果体验未饱和,过早去析则可能使析的结果变成外加的结论,来访者吸收不进去。而过于频繁的析,则可能引导来访的气过多地灌注于理智层而使得体验无法活化。新手容易过早拿出本流派的金科玉律给来访者。禅宗有句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还没喝到水就谈水性,当然不亲切了。过频的析,也可能会产生“截”的效果。当然这是失败的截,因为它使来访者的内在无法生发。

咨询师观其气而承之,使得来访者气聚而逐渐饱和,再适时地启和析。一般来说析的使用频率稳定地低于承,启则需根据气口所在。在大部分的咨询中,承析启三法足矣。

2.4 易心八法与各治疗流派

文中提及,咨询师承什么、启什么、析什么,会受到受训流派和个人特质影响。每一流派有其擅长,每一位咨询师有其特点。

易心八法并不提倡极端的流派作风。这种极端就像按预设的地图,提前装好管道等着对方的气流过来。如果存在一位24K的“纯克莱因咨询师”,他很可能把自己的来访者治成了一位“克莱因来访者”。我们在按某种模“培养”自己的来访者!

易心八法的见地很大部分来自易与阴阳,讲究自然、均衡、通达与发展,必然鼓励广学多闻。病人怎么可能只服一幅药而不作调整呢?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变化着的来访,易心八法重视动力学派与非动力学派的搭配,动力学派内各流派的协和。

在动力学派中,如果套用五行的性质观之,克莱因直面恨与攻击,解析凌厉,属金。温尼科特强调发展、关系、抱持,属木。弗洛伊德是根本,静水流深,属水。荣格带着宗教般的神圣性,强调原型、转化与超越,属火。比昂广袤深厚而平实,属土。他们彼此之间既有对立,又能相济。弗洛伊德是根本,能纠荣格们的漂浮,但荣格见其未见助其升腾。而克莱因的寒凉,可配上温尼科特的温补。

化用各心理学流派的理论和实践足以使承析启丰富和完备,但没有对截浑逐形成独立的理论支持——虽然在临床中也有类似的技法在运用。所以截浑逐更多是从中国心性学说中取出见地和借鉴手法,后文将对此进行阐述。

3从承析启到截浑逐

承析启三法,不断让来访者的无意识呈现、流淌、收纳、转化,并适时得以领悟。使得暗者明之,虚者实之,散者聚之,亢者泻之。来访者的气生发、自由、稳定、明了,越多越多地为他自己所用。总体而言,这三法是在建立恒常性。

而截混逐三法反其道而为之,它是破坏来访者的恒常性。使实者虚之,清者混之,合者离之,强者挫之。

承析启从无常到常,截浑逐从常到无常。多数时候承析启能使瓜熟蒂落,必要之时则需截浑逐摧枯拉朽。

3.1截法

截法的卦象与内涵

图片

从词汇中体会截,如拦截,截断,截击,围追堵截,斩钉截铁。禅宗有“云门三句”,说悟此三句即体大道。分别是“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

截法与承法

图片

承法,从上往下,一阳爻二阴爻。截法,二阳爻,一阴爻。承法的卦象补一个阳爻替代中间的阴爻,就成为截法的卦象。由于是两个阳爻叠加。所以是以阳截阴,以实截虚。简单地说,截就是“使劲地承”,或者叫“追加的承”。

截法与析法

图片

再对比,析的卦象与截的卦象。析的卦象,中间一阳爻,上下阴爻。把上方阴爻置换成阳爻,又变成析的卦象。所以截,又是抢先的析。

截法要领

一 承法到位。尽管截已经不是承,但它是在承的基础上使劲。所以仍以承的贴切为前提。摸得清对方的劲路,看得见对方的气机。没有这个基础,就像看不见目标挥剑乱砍。

二 力道充足,脚跟稳。截法往往需要整劲。力道不充足,则截法变成承法。如果承法准,力道不足倒也无咎。如果咨询师被来访的气冲散脚跟不稳,或者因不耐受而冲动截断,都会适得其反。

三 速度快,时机恰当。最好时机的通常是来访者的气正在充盈强盛的时刻。如果慢了,箭已飞过,气已散去。再截白费功夫。如果过快、过频地截,会使经验失去生发的机会,无意识处于萎缩。

四 以实击虚,以阳截阴。承法以虚为主,触感柔和,来访者可以肯定可以否定,可以接话也可以跳开话题。截则相对比较硬。犹如刀剑可断竹木,流水难截坚冰。如:

某次咨询,来访者再次绕开相同话题谈其他的时候,咨询师打断说:“刚刚你绕开了这个话题,这个现象好像有几次了,我想这个点有让你呆着不舒服的东西。”(理性截感受)

又如:

某次来访者又习惯性地陷入混乱的状态,讲着碎碎的语言,咨询师“哒”“哒”“哒”敲了三下桌子:“能听得见吗?你刚才好像有点慌。现在还好?”(行动截语言、理性截感受)

五 关于身法:形成九十度的夹角。承是沿对方的切线而行,截则是则是与对方的走向形成直角。比如武术中的截击。当对方的出拳,对手即将伸直时,我从侧面砍其肘关节。或对方边腿从侧方扫来,我直接蹬腿截击其胫骨。在力度相同的情况下,这个角度能产生最大的破坏力。

如何形成直角?那就是身法问题。咨询师截击之前,像坐在旁边的观察者,伺机而动。因而通常从身法三开始。在这个位置上加大用力,拦腰一截。

六 截的后招。由于截法使来访者的气受到阻挡、截断,来访先前的体验的连续性被打断。哪怕当机的截法,也会让来访短时间内产生震荡、不适。截的同时可能伴有浑的效用。因而需要连续的后招处理。

如上文提到,当从身法三开始,拦腰一截,一种可能是进入身法四。这个时候如果咨询师放缓手法,以外描内描承托住刚刚炸裂的动力,尔后以析法稍降温并获得领悟。另一种可能是,咨询师截完紧跟进去。由于来访的气刚被截住,暂时无处可退,被迫直面咨询师。这时候他们实际上由身法三转到了身法五,咨询师在此处可转入逐法。截逐连用,一气呵成。逐后兼承带析使用全景式身法——身法六身法七

为何使用截法?

截法用处在哪里?此处略举一二。

当一个人用惯一个工具的时候,浑然一体,他甚至意识不到工具的存在。他的气在这里长流不息,已经习以为常。当气被截断产生震荡、不适之时,他意识到了它的存在。伴随着连续性的打断,急剧的分离,他看到了先前的体验既属于他又不是他。

另有一种用处是,当来访者自身不耐受,在某个点上习惯性地逃逸,这时用截法让来访回到体验中。

再一种是用处是主动干预,当我们预判气的蔓延会走向不可控而及时阻断。

3.2逐法

逐法的卦象与内涵

图片

可以从一些词语上获得对逐的理解。如驱逐,追逐,逐鹿中原,逐出师门。如果启是铺垫打开,使积聚之气引出。逐则是在来访的气刚刚积聚成型之际,使用整劲快速驱逐。逐法的卦象,从上至下,一个阴爻两个阳爻。

逐法与承法

图片

承的卦象,从上至下一阳两阴,结构上正好是对调的。承法松活,逐法刚猛。承沿着切线用力顺势承托,而逐则是对准中心点迅速向外推出。虽然手法上反其道而行,但听劲观气的内功仍是一致。

逐法与析法

图片

析的卦象,从上至下,一阴爻一阳爻一阴爻。下方的阴爻置换成阳爻就成为逐的卦象。逐和析有什么关系?如果把逐法拆解,它往往包含着析的内容。不同的是,析只有一阳爻居中,如果析是中立的,那么逐是同时带着强烈倾向的析。

临床案例:

A使用析法:你和妈妈这些年相处紧密,她无微不至地爱护着你,你也关心着她,如同你刚刚体验到的,你内心的某方面已经她当作了情人一样。(先承后析。析法在中立位,点到为止。来访体验后得到领悟,后续有很大的空间去消化和思考)

B使用逐法:(在某种场景下突然发问)你说,你什么时候才跟你妈离婚?!(逐法,不留退路)

C把逐拆分:你和妈妈这些年相处紧密,她无微不至地爱护着你,你也关心着她,如同你刚刚体验到的,内心的某方面已经她当作了情人一样。(析)现在的你,可能需要和这个部分分开了。这部分的松开,或许有助你在生活中和其他异性建立放松的、深入的关系。(倾向)

逐法与启法

图片

启的卦象,从上至下,两阴爻一阳爻。把阳爻上的阴爻也置换成阳爻就变成逐的卦象。使劲地启就形成逐。

临床案例:

A使用启法:你和妈妈这些年相处紧密,她无微不至地爱护着你,你也关心着她,如同你刚刚体验到的,有时候你和她的相处,带着一些情人之间的感觉。有没有想过这部分对你的影响?(先承,后析,再启。此处发问是柔和的。)

B使用逐法:(在某种场景下突然发问)你什么时候才跟你妈离婚?!(逐法。用力启。相比较,这里的发问单刀直入,没有回旋余地。)

逐法要领

一 咨询师要看得见目标,且目标已逐渐分化成型。逐什么,不逐什么必须心中有数。所以咨询师要对来访内心的方方面面摸得比较透彻。且来访对自己的内在世界也具备相应的领悟。这是承法久用纯熟的结果。

如果一开始就急着驱逐来访者的“病”或者“错误观念”,这意味看不见目标。因为“病”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具体的病症必是内在各种众生角力的后果。通过承的准备,使其内在方方面面不断分化、饱和、成型。

比如“对爱的恐惧”,逐其恐惧而不逐其爱。乱逐往往造成伤害和来访的脱落。再细看,“逐其恐惧,不逐其爱”也许看得还不准。比如有些恐惧牵连着来访的自我保护功能。在他还没发展出更好的自我保护的能力的时候,恐惧是必要的。所以咨询师要负责任地审慎而行。

二 结成联盟。在分化、成型的基础上结盟。没有分化,可能伤及无辜。没有结盟,则可能遭遇内部的集体阻抗。

只有笼统的“咨访关系牢固”是不够的。如何牢固法?我们见过来访者的哪些内在客体、哪些情结?背后可能有哪些原型在运作?对其一使用逐法的之前,我们跟剩余的都熟悉吗,给他们的密函送达否,能获得他们的信任吗?如果都做到了,算是结成联盟,这时候咨询师已经转入自己的主场了。想象一下“逐出师门”,首先这个门得是自己的门,门内都是自己的人。跑到别人的主场就只有被逐的份了。

形成联盟,一是为了没有阻抗直取目标,二是在来访的内心世界里,即使有被逐的,他的其余部分已经成熟,可以快速修复获得更好的生命力。

三 形成合围。想象一下,要是在一个大农场追一只生猛的公鸡,公鸡左冲右突,你是追不上的,因为场太大没有形成包围。一般来说建立联盟之后,合围的基就有了。通常在身法五的位置实施逐法。但来访未必愿意呆在此处。万事具备的状态总是很少,时机又转瞬即逝。所以有时候需要截浑逐配合连用,先以截法阻断或以浑法扰乱。

四 讲究时机。在将熟而未熟之时,快准狠地使用整劲。为什么打妖怪要趁它刚现形之时?出手早了,容易打草惊蛇。而现形久了,气会扎根、转移、或是跟其他力量结合,再逐难度就增加了。使用逐法最好不要等对方做好准备马步扎得稳稳的再出手。

恰当的时机不仅是对咨询师而言,对来访者也同样如此。他需要有饱和的体验,需要有具备的一定的领悟能力。按张沛超博士的话,就是四转向心已经成熟。如果来访者未曾体验“它”的存在,咨询师如何逐“它”呢?如果来访者未能自觉地转向内在,那么截浑逐产生的震荡和不适将可能冲断咨访关系。

五 是逐不是杀。脱开即可,留它出路,放它活路。把它放生于更大的空间中。逐并不是就消灭不见了,相同的情感、情结、认知模式、内在客体都可能继续出现。而逐是让来访体验到脱开。只要那一瞬间存在过,来访就知道这是可以的。他将耐受分离,将有勇气分开,也不害怕再度体验到它的存在。它不再紧紧地吸附着来访者,相反来访者在更大的空间里真正拥有了它。

六 留后招。再成功的手术都会有创口,所以需要术后包扎。逐法使来访者内部稳定的结构突然受到冲击,会伤到元气。所以咨询师要考虑对方是否受得了。逐完之后及时跟上全面的承和析,起安抚和修复作用。原则上来说,逐法用得当,来访内心世界中的被逐者、未逐者都会获得更大的空间,经历短暂的震荡后生发更强的生命力。

3.3浑法

浑法的卦象与内涵

图片

浑法的卦象,上下阳爻,中间阴爻。有个词叫“浑水摸鱼”。浑法是在清晰产生模糊,在有序中制造混乱,使确信处产生怀疑,使实向虚转,阳向阴转。

浑法与析法

图片

浑法的用意和手法跟析法刚刚相反。咨询的大部分阶段,都需要将无序的,看似混乱未明的内心材料,析出有序的关联,从经验中得到领悟。然而某些特殊时刻,也需要将这些清晰的认知,固着的信念打乱。浑法反析法而为之,在外部的顺畅当中,产生内在的混乱。

浑法要领

浑法的要领是在看似顺势而为当中,制造出混乱与迷惑。

浑法可小可大,小浑让其体验暂时的震荡,大浑可能让人怀疑人生乃至怀疑世界的真实。临床情景下,小浑有大用。哪怕来访体验过一刻的怀疑和混乱,他也能知道,此前的“确定”仍然是缘起的,他得以窥见更多的可能性。

而禅宗往往用大浑。如果信根纯熟的门人,可以经历大浑大截大逐的洗礼。这份坚定的信念会随他穿越种种境况,不畏惧,不流连,不疑惑。下文将比对禅宗的截浑逐与临床的截浑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