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教堂的今昔(6)

 书柜茶室 2023-03-09 发布于上海

上海新乐路55号,襄阳公园西北角的十字路口,有一座极具异域风情的“洋葱头”建筑,这就是新乐路东正教堂,也称“圣母大堂” 。

教堂是由上海教区主教西蒙与维克托向东正教徒和白俄侨民集资建造,于1933年5月奠基动工,1937年春落成,建成后即成为东正教会上海教区的主教坐堂,首任堂长为著名的圣·伊望。

教堂是俄国著名画家兼建筑师雅各布·卢·利霍(1891–1942)设计,外形类似莫斯科救世主基督大教堂,属拜占庭式建筑。教堂顶部为半圆穹顶,中间一个大穹顶,四角四个小穹顶,造型古朴圆浑。外表涂孔雀蓝色,顶尖和顶上十字架涂金色,主穹顶高31.165米,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壮丽,具有浓厚的俄罗斯教堂风格。教堂占地0.2公顷,建筑面积1030平方米,教堂南侧还有一幢三层楼房,为神职人员住宅,建筑面积538平方米。

教堂内部宽敞, 可供2500名信徒做礼拜。教堂室内四壁简朴,布满俄罗斯教堂内常用的油彩画装饰和各种圣像画、圣经故事画。

1951年5月,改由中国人杜润臣任主教,俄侨教徒不足千人。1958年后,俄侨教徒减至数十人。1962年2月,杜润臣逝世,圣母大堂举行最后一次宗教活动之后关闭。

1988年7月,上海市文物管理部门对教堂进行了维修。圣母大堂曾在2002年转租台湾商人投资兴建阿罗哈圆顶音乐餐厅,但很快就关门中止了合约。直至今日,新乐路东正教堂依然大门紧闭、沉默不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