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林夜话】巴林右旗历史上的传世精品《甘珠尔经》究竟哪去了?

 赤峰蒙辽风雅颂 2023-03-09 发布于内蒙古

本文开头应该向大家介绍一下《甘珠尔经》的珍贵,否则会有一半的读者不感兴趣弃读本文的。

——《甘珠尔经》全称为《甘珠尔大藏经》。“甘珠尔”是藏语发音,汉译为大藏经。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共说法四十九年。涅槃后,他的弟子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把佛在世时每一次法会上所说的话、所发生的事,归纳整理并记录下来,整理成册,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佛经。当年的唐僧西天取经的经文之一。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其中一部分佛经被翻译成西藏文字,统称为大藏经,大藏经分为“教说翻译”和“论著翻译”两部,音译为“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经书中,《甘珠尔经》又称正藏,其内容包含天文、地理、医学、农学等多方面的宗教教义。是一部各方面价值都极高的经书。虽然是一部佛教经典译文汇集,但它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宗教理论,其中还有许多古印度和西藏学者们出色的科学与文学著作,涵盖了哲学、历史、中外关系等诸多领域,为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可谓是我国佛教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传世精品《甘珠尔经》

了解了《甘珠尔经》的珍贵性,就理解了300年前,下嫁巴林的固伦淑慧公主建完西大庙(今已毁仅有古迹可循(照片)后,不惜花费10000两白银@。雇人在北京抄写来一部金字《甘珠尔经》,耗时三年抄写完毕后,公主特意叮嘱在经书末页上写上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还有四个儿子的名字。也算是自己积善功德的纪念。《满文老档》记录当时公主的年俸银才1000两,夫婿的年俸银才200两,这部抄写来的《甘珠尔经》即使按白银算也几乎用尽了公主10年的俸银。可见公主对这部经书的重视。也可见这部经书的稀缺珍贵。一是西大庙建完要有经书,二是厘嫁之地和所带陪房户的属民没有统一信仰。《旧氏族谱》里记录了公主怜悯属民没有信仰下令赐予手抄的蒙文甘珠尔经的话语。

圆会寺遗址

史料载,清入关后,《甘珠尔经》的蒙译以及木刻出版主要是以京城为中心进行的。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康熙皇帝降旨刻制蒙文《甘珠尔》经的木刻版。在木刻版《甘珠尔》出现之前,蒙文《甘珠尔》经的复制与传播全部依靠手抄。所以公主在这之前手抄的《甘珠尔经》更为珍贵。起初,这部《甘珠尔》经放在新建成圆会寺(西大庙)中供奉。第二位下嫁巴林的荣宪公主最初建成荟福寺时,寺中没有可供奉的经文,就将淑慧公主供在圆会寺的蒙古文《甘珠尔经》拿到荟福寺中。每年阴历六月十三,是荟福寺的经会,全旗喇嘛都要诵长寿经为皇帝祈福,当时的昭乌达盟还规定,荟福寺的六月经会全盟各大名庙每年要轮流派出50个喇嘛来这里跟右旗的喇嘛一起诵读《甘珠尔经》祈愿国顺民安,期间搜集的圣水还要送到京城皇宫里,经会完毕后还要上报清廷理藩院。

传世精品《甘珠尔经》

有关这部《甘珠尔经》的去向记载直到1962年,巴林地方文史都很少记载,仅在《巴林右旗文史资料》第一辑里成顺先生一笔带过:“内蒙古博物馆于1962年,用汽车运往呼市”。还有泰米尔先生所著《巴林右旗与固伦淑慧公主》一书中记载:从圆会寺借走这部经书时,庙里的老喇嘛十分舍不得,但上命难为,留下了其中的十二部《大般若经》。这两个记载足可推断:巴林右旗这部手抄的珍贵的《甘珠尔经》并没有毁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而是被拿到呼市了。但这套经书也并不是全本了。

传世精品《甘珠尔经》

问题是。笔者搜寻了网上所有有关内蒙珍藏的蒙古文《甘珠尔经》的资料,都不见这部从巴林右旗运走的《甘珠尔经》的去向记载。有据可查的内蒙呼市珍藏的三套蒙文《甘珠尔经》分别是:现藏内蒙古图书馆一套(1956年来源於巴彦淖尔盟乌拉特中旗昆都仑庙)、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一套(1959年来源於锡盟白旗查干乌拉庙)、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讯中心一套(1959年来源於乌盟达茂旗呵拉腾席力图庙)。压根就没有巴林右旗这部《甘珠尔经》什么事?而赤峰博物馆收藏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甘珠尔经》无论赤峰史料还是巴林左旗的史料都说是来源于巴林左旗的昭慈寺,由该寺第四世葛根从青海带回来的。跟右旗这部也无瓜葛。需要坦诚的是,笔者确实不曾因为调查巴林右旗这部《甘珠尔经》的去向而亲自到呼市调研,但如此珍贵的《甘珠尔经》1962年后就销声匿迹,不知去向,委实叫关注地方文史的巴林右旗人心有不甘。所以提出“巴林右旗历史上的传世精品《甘珠尔经》究竟哪去了?”一问,寄希望巴林右旗有兴趣有能力的人物关注此事,也寄希望非巴林右旗籍的爱心人士关注此事。尊重历史真实,还原事实真相,永远是人类不停的追求。

传世精品《甘珠尔经》

相关补充说明:

1、有关淑慧公主花费抄经的银两,右旗有的史料记做10000两黄金,而非白银,考虑这部经书是金字抄写,10000两黄金也不无可能,还有的史料说这10000两白银抄录了《甘珠尔经》和《丹珠尔经》两部经书,而非《甘珠尔经》一部,均待考证。

2、蒙文《甘珠尔》经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康熙皇帝降旨刻制蒙文《甘珠尔》经的木刻版后,成本降低,开始比较普见,右旗的名庙几乎都有了:乾隆年间淑慧公主之孙根敦扎布患病,其母三太太花费一千两白银从京城请《甘珠尔经》以消灾祈福。身患重病的根敦扎布在《甘珠尔》经到来之前就撒手人寰,于是三太太命格鲁坚赞活佛以及东西庙的全体喇嘛诵读全部蒙古文《甘珠尔经》,之后将其供奉在圆会寺中;桑里达王爷任旗扎萨克时期,也曾花一千余两白银请来蒙古文《甘珠尔》经。《甘珠尔》经到来时,邀请东西两寺的喇嘛诵经,喇嘛们纷纷献上哈达银钱、绸缎、砖茶和若干佛经包布。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巴林右旗扎萨克曾从卓索图盟喀喇沁请来225函蒙古文《丹珠尔经》供奉在荟福寺中;《巴林右旗志》记载被毁的重庆寺(俗称洪格尔庙、黄花庙)、床金庙、西拉新希勒庙、新庙等庙寺也曾供奉过蒙文和藏文版的《甘珠尔经》和《丹珠尔经》。但这些木刻板的经卷现今已都不见踪迹。

3、巴林右旗档案馆新书《巴林记忆》中公布一张珍贵照片,图片说明文字:“道荣尕所搜集到的大部经书《丹珠尔》装车待发 1958年。这部经书是道荣尕先生从其他盟旗搜集到的,道荣尕先生上个世纪50年代起开始征集文史资料走遍内蒙、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前后为社科院搜集到多达几千万字的古籍”。通过照片推断应该是在还没有被毁的西大庙前装的车,不是东大庙,汽车上工作人员正用苫布保护经书,足见这经书的厚重多卷。这部经书按巴林右旗档案馆所叙,是《丹珠尔经》。排除了是那部东大庙所收藏的《甘珠尔经》,但可以确定内蒙文物部门确实从右旗运走过大部头经书。运走的经书何在,值得探寻?成顺先生所说的1962年运走经书时没有照片附证。更增了诸多疑问。种种都有待揭晓。

本文参考资料《巴林右旗与固伦淑慧公主》、《巴林右旗文史资料一至八辑》、《清史稿》、《巴林右旗志》、《巴林左旗志》等等。

本期图文:韩磊

本期编辑:于洋

本期审核:逸夫

发扬原创·鼓励原创·传播原创

本公众号值得您关注的理由:

我们是一家不以商业盈利、广告噱头为目的,不以转载抄袭、恶搞低俗为手段吸引眼球的公众平台。
而是一家立足家乡,面向全国,以发表旗内外有“爱心”人士的原创影视、文学等艺术作品为主的公众平台。
记录我们平凡的生活和不平凡的命运,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为您提供一个有格调、有内容、有思考的人文艺术传播平台,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

如果你手中也有关家乡题材的优秀文章、摄影等艺术作品,欢迎与我们一起交流互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