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胜利 | 春柳,童年时代难忘的特殊印记

 富平人原创馆 2023-03-09 发布于陕西


春 柳

文/李胜利

自古文人骚客多歌颂春天,多是从春梅、春花和春叶开始的,他们先是盛赞腊梅的冰清玉洁,芳香动人;后是描述迎春花的绚丽烂漫,遍地金色;此后是分享各种春花的妖娆美艳和芳香宜人。

至于柳树的柳色青青和柳芽似燕,没有多少赞美的诗句,流传经典的是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送别“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佳句,以及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描绘,多是如白居易《苏州柳》。“长门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离别复离别,攀折更攀折,苦无多旧时枝叶也。”送别和怀念的悲戚之景。

赞美柳树的如韩愈“风吹柳花满店香,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有如白居易写的“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每到春天,我从校园的柳荫大道经过,都感觉到春天真的降临人间了,尤其是垂柳丝丝泛绿、新芽齐整冒出,千枝万树一派嫩绿,清新的柳味,渐温暖空气,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触动。

按照常言,柳树是再平常不过的树木,它既没有显赫的身世,亦没有超群的姿态,更没有繁花似锦的绰约,只不过是道旁渠边的绿化遮荫的行道树木,它并无商家的推崇,亦无官家的垂青,是有识之士的历史缅怀和普通百姓的喜爱,正因为它无论是移栽或扦插,均容易成活,便于管理和抗旱耐寒的特性使然。不管城市公园,或是乡野荒原,均能见到高大挺拔的柳树,它们迎风挡雨,茁壮成长,高大者尽显历史沧桑,历久弥新;青壮者展现出勃勃生机,绰约多姿。 

虽然柳树的栽种容易、成活率高,并且成才快,木质虽不算上乘,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它是盖房做柱梁、做家居和门窗的常用材料,甚至常用来制作棺椁。正如曹德《清江引》赞誉的“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不及栽杨柳,明年便有阴。” 

记得我岳父英年早逝,留下寡母和五个年幼子女,加上正处在困难时期,经济条件甚差,没有准备上好的棺椁,就用柳木做成了一副棺材,寓意是盼望年幼的子女就像柳枝一样,随处存活成长,直至在以后的岁月中,守寡一生的岳母,常常念叨,她的这些子女,也确实是随处生根,随处生长,随处成才。

曾记得我小时候,父亲在部队参军,母亲在生产队劳动,我家的自留地旁有一条水渠,没有树木,我想着日后要长大盖房,娶妻生子,就在水渠边插了一排柳枝,每每放学后去照管,小柳枝发芽生长,快速长高,逐年壮大,年复一年,到我高中毕业时,已经长成大树,父亲用了盖了几间新房。正如白居易《杨柳枝》中写道的“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 

说道这些,也多是受到我老爷和我爷爷的影响。 后来有了一些积蓄,在元陵堡城门外买地盖房,才定居下来。由于是外来户,受尽了恶霸豪绅的欺负,我爷我婆发誓壮大家业,多生儿女,以至于我有六位叔父和五个姑姑,他们也像柳树一样,躲过瘟疫和饥荒,长大成人,开枝散叶,成了一个大家族。

虽然我们的祖宅在城门外,但是独立的一户人家,周围是空地,我老爷我爷就在房子周围栽种了一圈柳树,没有几年功夫,柳树成荫,一到早春,柳色青青,柳条婆娑,给人一种清新上进的感觉。到了夏季,柳荫浓郁,蝉鸣鸟啼,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到了秋季,万木逐渐凋零落叶,而柳树仍然独青翠绿,似乎要留住美好的春夏,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诗中写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些在我幼小的心里树立起对柳树的特殊印记,以至于我逐渐长大,也继承了老一辈的传统,喜欢栽种柳树。

柳树除了实用性、观赏性之外,也给我的童年带来了许多难忘的记忆。每年在早春时节,柳树最早发芽,折下柳枝,用手拧开树皮,使树皮与树干分离,从粗的一头抽出树干,空心的柳树皮用小刀裁剪成一段段,把一头削薄压扁,用嘴吹出各种笛声或哨声,细哨高昂悠长,粗哨低沉雄壮,如若在长笛管上开几个小洞,就变成具有五音的笛子。那时候,田野里到处是儿童们的各种柳笛吹唱,别有一番田野情趣。在物质与经济困难年代,孩子们自己独创的柳笛,虽然粗莽和原始,但也抒发了孩子们的难忘心情和快乐!这样的情趣很是短暂,因为一旦柳芽变叶,就制作不成柳笛了,故使孩子们年年盼望柳树长新芽的春天到来。

夏天艳阳高照,炎热难当,田野里到处是柳树,孩子们在柳树下乘凉或午休。躺在柳荫里,看着牛羊吃草,很是惬意。孩子们爬上柳树,折一些树叶稠密的柳条,编织出一顶顶草帽,就像野战军战士的隐蔽草帽一样,戴在头上,去田地里劳动、割草或放羊,既遮阳又通风透气,戴完了还能喂羊,一举两得,且经济实惠。手巧的孩子,能编织出各种造型的爱戴凉草帽,大家都在攀比,看谁的凉草帽美观而且舒适。正如杨万里诗中所写“晴时风日雨时干,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柳树因枝叶稠密旺盛,汁液较多,是昆虫和鸟类喜欢栖居的场所。到了夏天,成群的知了飞上柳枝,它们在拼命的鸣唱,孩子们想在柳树下乘凉或午睡,知了欢快鸣唱的同时,不停的洒下尿液,只得用草帽或扇子盖住脸,真是烦人。为了清静的睡眠,不得不想办法,逮一只鸽子,用绳子把腿绑住,拴在柳树枝上,有鸽子在树上蹦来蹦去,知了怕被吃了,基本都飞走了。

有的时候想套一些知了玩,爬上柳树,知了受惊,纷纷飞走,岂不是白爬树一趟。后来想出一个办法,套住一只鸣叫声音宏亮的知了,用线绑住头,放在树上,它飞不走,在柳树上不停的鸣叫,引来了成群的知了,好了,躲在树上的孩子拿起套知了工具,就近方便容易的套起了知了。

不仅是羊爱吃柳树叶子,就是在早春青黄不接的年代,柳树嫩叶也是人们可以充饥的食物。把鲜嫩的柳叶洗净,可以蒸菜疙瘩,拌上面粉,可以蒸成麦饭吃,也可下锅焯水凉拌吃,总之,鲜嫩的柳叶往往是困难时期的救命食物。

柳树不仅美观,而且可以食用,更为特别的它具有重要的治疗保健作用。在中医界,柳叶常被用来做药煎服,可以治疗气管炎、膀胱炎、牙痛等各种疾病。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庭还用柳叶来泡茶喝或者炒菜吃。柳叶具有清热,透疹,利尿,解毒的功效,柳叶内服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膀胱炎、咽喉炎等各种炎症感染,柳叶外敷用于疖肿、化脓性腮腺炎、乳腺炎等症。柳叶治小便白浊,用清明柳叶煎汤代茶,以愈为度。柳叶:柳树叶切碎煮烂,过滤,除去残渣,浓缩至糖浆状,备用外敷治疗疖肿、乳腺炎。

水杨酸又名柳酸、邻羟基苯水杨酸等,现常制成其钠盐。水杨酸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消毒等作用,它也是重要的医药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广泛。水杨酸早已被收人中国药典以及美国、英国、日本、欧洲等世界上许多国家药典。

水杨酸钠开始是从杨柳树提炼而得,是人类早期应用的药物之一。中外古籍中早有用柳树、水杨等治病的记载。水杨酸软膏、水杨酸酊等的应用已有100余年历史,因其疗效确切,价格低廉,至今仍在市场上。现在,以它为原料制成的各种膏、酊、散、粉等药物被广泛应用。它也被配制成搽头水、脚癣水、痱子粉以及其他溶液,用作抗真菌、止痒、治癣、溶解角质等。水杨酸钠是应用最早的解热镇痛药,早在1875年,巴斯等人就将水杨酸钠用于风湿热的解热药。至今水杨酸钠作为解热镇痛抗炎药在亚、非等世界上欠发达地区仍有应用。

水杨酸还是重要的医药化工原料,它是阿司匹林、水杨酸镁、水杨胺、双水杨酸酯等多种重要药物-生产合成的起始原料。以它为原料还可合成出一系列水杨酸酯产品,如水杨酸甲酯、水杨酸乙酯、水杨酸苯酯、水杨酸苄酯、水杨酸异丁酯、水杨酸异戊酯、水杨酸苯乙酯、水杨酸烯丙酯等等。水杨酸酯系列产品是重要的香料及化工产品。此外,水杨酸还可用作食品防腐剂、染料中间体、橡胶防老剂、消毒剂等等。

柳树药用成分的提取,始于19世纪。1826年有2位意大利人发现柳树皮中含有水杨苷;1829年法国化学家从1.5公斤柳树皮中提取到30克水杨苷;1838年意大利学者发现水杨苷水解氧化后变成水杨酸效果更好。1859年德国人找到了合成水杨酸的方法;1897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合成了乙酰水杨酸,第2年,阿司匹林正式进入市场。但是,1930年德国战败,阿司匹林成为战争赔偿,失去了专利权,于是,阿司匹林也开始得到普及。1971年,英国学者发现阿司匹林能够预防血小板凝结,减轻血栓风险,并于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被证实且推广,开始成为新时代的神药。阿司匹林自问世以来的100多年间,不断被挖掘出新的药用价值。最新的研究,来自英国肯特大学和洛桑研究所,学者们发现了1种名为美雅贝拉星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杀死各种各样的癌细胞,其中包括那些对其他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癌细胞。这种神奇的化学物质,来自柳树的枝干和枝叶。

通过上述的科学发现和临床治疗应用,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柳树的确是一种神奇的树木,不仅是老百姓的爱戴树木,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科学价值。

很是普通、很是平常、很是容易、很是廉价、到处皆能存活生长,是否得人关爱,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的美观性、实用性、以及亲民性,使它长久不衰。

对于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困难重重,以及走投无路之时,人们往往想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美好。

作者简介:李胜利,富平庄里人,高校科研人员,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有百十篇论文发表,获多项省部级奖。

讲述富平人的故事,

凝聚富平人的力量。

弘扬富平人的精神,

打造富平人的品牌!

《富平人》投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