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辩证法大宗师——毛主席

 淘沙金 2023-03-09 发布于湖北

毛主席:比如我吧,我并不比别人聪明,但我懂得辩证法,会用辩证法分析问题,不明白的问题用辩证法一分析就明白了,要好好学会用辩证法,这个作用很大。

毛主席在各种问题的分析中,都普及了辩证法的应用,并得出结论。由此可知,很多结论都可以从辩证法推理出来。

毛主席:辩证法的生命就是不断走向反面。

我们找一些毛主席经典的语录,来检验是不是符合这一点。

01、否定一切,会否定了自己

毛主席:不论中国外国,不能否定一切,凡是否定一切的人,其结果是否定了自己,毁灭了自己。

推理

1)而因为自己否定了一切,而否定会走向肯定(一定会有一部分被重新肯定),那么肯定者就会把自己否定了,所以其结果是否定了自己,毁灭了自己。

2)否定了一切,那是一个量变的趋势,而自己也是量变的内容之一,所以最终就会波及到自己的被否定,并且在这个量变过程中,自己也最终要被否定。

所以说,否定一切的人,其结果是否定了自己,毁灭了自己。这是辩证法可以推理得出来的结论。

02、Max_Min策略

毛主席:向着最坏的一种可能性做准备是完全必要的,但这不是抛弃好的可能性,而正是为着争取好的可能性并使之变为现实性的一个条件。

推理

1)坏可能性和好可能性,这是从坏走向好,所以要从最坏可能性做准备,自然就会走向好的可能性,所以说向着最坏一种可能性做准备,是争取好的可能性并使之变为现实性的一个条件。

2)反过来,如果从好的可能性做准备,那么就会走向坏的可能性的,因为好的可能性对自己的条件要求苛刻,容易出各种漏洞,所以必然的是走向坏的可能性的。

所以,这个策略,是辩证法可以推理得出来的结论。同理,Min_Max策略——即破坏对方的最大收益,也是辩证法可以推理得出来的结论。

03、主张拼命和逃跑同一人

毛主席:敌人来了,主张拼一下,否则就要逃跑。这两种思想,往往在讨论作战时由一个人说出来。

推理

1)这是从拼命走向逃跑,拼命者经过过几次打击后,就会转向逃跑。

2)那么逃跑者会不会转向拼命呢?会的,当逃跑这个动作——量变结束后——逃无可逃了、就会转向拼命,所以有“穷寇勿追”的说法。

3)当然明智的敌人,会不使之完成量变——逃无可逃,而是给对方在最后留一条投降的出路,逃无可逃,要嘛死,要嘛投降。

所以,这两种思想由一个人说出来,是符合辩证法规律的。

04、和同盟者一起干

周总理:毛泽东同志论领导艺术,要照顾全局,照顾多数,以及和同盟者一道干。

毛主席:没有同盟军的军队是打不胜敌人的。

推理

1)不和同盟者一道干,所谓同盟也即朋友,那么这些朋友也会走向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中、会成为自己的敌人,敌人越来越多,自然是不打不胜敌人的。

2)因为舍弃了同盟者,舍弃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自己也是量变的内容,所以最终也会舍弃到自身,所以说没有同盟者的军队是打不胜敌人的。

3)反之,拉着同盟者,则同盟者越来越多,而敌人就会越来越少、敌人不断的分化瓦解,最后都重组到自身,这些朋友走向了自己人。

所以,这也是符合辩证法的。

05、后发制人

在我们的征途上摆着一样东西,其名曰“困难”,我们告诉它,我们是从抗日军政大学锻炼出来的,不怕你!它说它有很大的本领,能使我们没衣服穿 ,我们不怕;能使我们没饭吃,我们不怕。它说它还有飞机、大炮、坦克,但我们都不怕。我们克服了一切的困难,再问它还有没有,它说没有了,便只好缴枪。

这里,就是当敌人使尽了一切手段,都不能奏效时,也即不能再施加新的困难了,敌人就缴枪了。

又如,

毛主席:看上去他们很强,但好像古代中国的一个“三板斧”英雄。他只能打击三下,之后就失去了所有力量。

在这认知之下,所以,又有策略

这样做的一个基本原因,就是要使美国人和国民党分子打出他们所有的王牌,而我们则是在最后时刻才打出自己的王牌。

推理

1)这是从有走向无,无计可施,就只好投降了。

2)当有的量变全部完成之后,就出现了质变——无。

所以,是后发制人(前提是要自己有立于不败之地),这样子,敌人最终就只有投降一途。所以,后发制人是消灭战争的一种战略思维。同时,后发制人又是提升自己能力、战斗力的策略,应对了敌人这些招数的挑战、那么的能力也就进化了。

反过来,先发制人,是要完成自己“有”的量变,故要先发;还有一种是要剥夺敌人的有,使敌人完成“失去”、“无”的量变,如果不能剥夺,那样的先发制人就是个伪先发制人、那只是盲目行动。

所以,毛主席在政治上,往往是先发制人的;在军事上,则往往是后发制人的。比如,先发布抗日救国纲领,

假如它联日反共,它就要扮演弗朗哥的角色,像在西班牙那样,那就要跟中国革命力量打一场内战。假如黄埔集团决心抗日,它就必须扩展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从而它必须接受中共的纲领。因此,它也不能阻挠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不管它怎样做, 中共的影响都会增长。

其结果,无论蒋怎么选择,我党的影响都会增长,这就是完成自己“有”的量变。

06、勇为本、为将当有怯弱时

你们去联合国,困难很多,要“以勇为本”,更要注意“为将当有怯弱时”。

“勇”走向“怯”,“怯”走向“勇”。当一个人一开始便兼具“勇”和“怯”时,那么这个走向是内部的走向,并不会导致自我的崩溃。

而假若一开始只有“勇”、不具有“怯”,那么这个“怯”就是别人给的,那就会导致自己的崩溃。这是有准备和无准备的区别。

所以又说,要刚柔并济、一阴一阳。

比如,

毛主席:这样一来,我们的策略可归结为:进攻和退却同时进行。

毛主席:现在要让一下,特别是在红利上,要给资本家让利,使他们有所得,这就是进攻中的部分退却。所得过少,他们就不愿意来。

通过进攻和退却同时进行、亦即兼具,结果就是自身的不崩溃、事情的推动前进。

周总理: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时,在进攻中有时还采取退却的办法。

比如,

毛主席:那末现在我们决定,不论是关于五年计划还是关于高饶反党联盟问题,所有的发言、报告,都可以拿回去修改,字斟句酌,在五天之内,把那些没有讲完全的,或讲得不妥的,再加以修改。不要因为在这一次会议上没有讲妥,我们就抓住他的小辫子,将来使他下不去。你还可以修改,以你最后修改的稿子为准。

这里要求发言、报告,这是进攻;而允许修改、以最后修改的稿子为准,这就是进攻中的退却。在这个策略下,事情就推动前进了。

所以,与其外部走向、不如把这个走向限制在自身,使自己、自己的行动兼具正面和反面,那么事情就是可以推动前进了。

以上这些都是符合辩证法的,而符合辩证法的,最终就得到了不错的结果,所以毛主席说,

因此,我劝同志们要学哲学。有相当多的人,对哲学没有兴趣,他们没有学哲学的习惯。

正面和反面兼具,就可以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毛主席的很多行动和决策,都是正反面兼具的,比如一打一拉、进攻和退却同时进行; 为了追求好的可能性、从坏的可能性做准备;最后打出王牌,……这些策略都是符合辩证法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