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了糖尿病,早晨运动和晚上运动,哪个效率更高一点?

 天天听健康 2023-03-10 发布于山西

首先要说的是,糖尿病人做运动宜,全天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研究证实:做一次有效运动产生的效应可延缓近20个小时。

但从更有利于控制全天血糖的角度看,更推荐在晚餐后做运动,为什么呢?

第一,人体傍晚后各项生理活动逐渐减慢,运动有助于促进机体对血糖的利用与转化。

第二,晚餐后运动有利于稳定控制夜间血糖,且运动效应可以更好地延续至清晨,有助于控制空腹血糖。

要知道,空腹血糖是全天血糖的基线,全天血糖将围绕空腹血糖变化,所以控制好空腹血糖对控制餐后血糖有积极的意义。

而早晨做运动,大多是在空腹状态下进行,一方面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另一方面可能会刺激机体释放储备的能量导致早餐前血糖的升高,进而对控制全天血糖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推荐糖尿病人在晚餐后30-60分钟运动,有利于将运动的获益最大化。但一定要知道,运动贵在坚持,且要做有效运动,简单地说运动时要做到:

持续出汗30-46分钟,不求大汗淋漓,但要有微汗或胸背部发热感觉;每周应当有两次10-15分钟专门的肌肉锻炼,比如举哑铃、半蹲、踮脚尖、手推墙、俯卧撑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