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发现:这种运动,每天只需2分钟,就能大大降低死亡风险!

 千里马33738602 2023-03-10 发布于湖北


图片图片图片

运动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经常运动的人,不仅头脑清醒,肠胃功能棒,连精气神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工作压力大时,出去跑个大汗淋漓,立马就能甩掉烦恼,重拾干劲。
可是,大部分人的苦恼在于,他们不是不想运动,而是没时间运动。
就拿跑步来说,日常跑一次,至少也要半小时才能真正进入“跑到爽”的状态。其它运动就更不必说了,不仅要约朋友,找场地,换装备,运动完了还要做拉伸,要洗衣服、洗澡,这些琐事都要花费大量时间。

图片

那么,有没有一种运动,既能够实现锻炼的好处,同时又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呢?
当然有。就在不久前,一项发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期刊上的文章提到,选择剧烈运动((VPA) ),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帮助人们达到不错的锻炼水平,甚至能降低全因、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
这篇文章名为“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incident heart disease, and cancer: how little is enough? ”中文译作“剧烈的体力活动、突发性心脏病和癌症:多少就足够了?”

图片

这项前瞻性研究收集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队列的71893名成人数据,其中55.9%的参与者为女性,中位年龄在62.5岁。参与者主导手(习惯性用的那只手)的手腕上佩戴了轴心AX3加速度计,以全天候记录运动情况,包括参与者的剧烈运动时间(分钟/周)和短时剧烈运动(≤2 分钟)频率。
在平均随访5.9±0.8年后,该研究共记录到1927例死亡,其中602人死于心血管疾病、1150人死于癌症,另外还检查到4567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和2854名癌症患者
在长达5.9年的随访调查期间,研究人员检查了剧烈运动时间(分钟/周)同心血管疾病、癌症发病率,以及剧烈运动时间(分钟/周)同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图片

结果发现,随着每周剧烈运动时间的增加,参与者的全因、心血管疾病、癌症死亡风险,以及心血管疾病、癌症患病风险均有下降
具体来看,与不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相比,每周进行1-10min、10-30min、30-60min、>60min的剧烈活动会导致参与者的全因死亡率分别降低55%、65%、73%和80%。这说明剧烈运动时间越长,全因死亡风险就越低。
另外,与不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相比,每周进行1-10min、10-30min、30-60min、>60min的剧烈活动会导致参与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49%、64%、78%和89%,癌症死亡率分别下降45%、56%、63%和69%。
此外,进一步的分析也表明,剧烈运动和全因死亡风险之间并非线性关系。其中,每周进行53.6分钟的运动能够实现死亡风险最小化,但也必须得运动14.9分钟以上才能显现出剧烈运动带来的好处。
同时,每周剧烈运动的时间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癌症死亡、患病风险之间也呈现出一种非线性关联。其中,最佳运动时间是46.3-56.5分钟/周,但最少也要超过12.0-15.9分钟/周。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只要尝试去做剧烈运动,即使每周运动时间不超过10分钟,例如每次2分钟,每周4-5次,死亡风险也能降低27%,同样能实现很好的锻炼效果。
当然啦,如果剧烈运动的时间和频率能稍微提高一些,那么,降低相应死亡率和患病风险的效果也就会更好。
一提到剧烈运动,人们就会想到短跑、间歇这些高强度运动,认为自己肯定应付不来。但事实上,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活动都属于剧烈运动,例如打篮球、游泳,跳操,甚至爬楼梯等,这种短时间内的快速、爆发式锻炼,具有很高的健身密度,能够显著提高心肺功能,事半功倍。
看到这里,你是否对运动心动了?如果心动了,那就行动起来吧!
参考文献:
https://academic./eurheartj/article/43/46/4801/6771381?login=false

编辑 | 马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