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药房|化疗止吐新药上市:肿瘤化疗患者的福音

 一葉一如来 2023-03-11 发布于广东

图片

癌症除了病死率高之外,还会给患者带来生活质量下降和巨大的心理压力。虽然随着医学的发展,肿瘤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但在治疗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副作用,例如化疗过程中,恶心、呕吐就是最常见的一个副作用,给肿瘤患者带来了很多困扰。

为缓解抗肿瘤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科学家们研发了很多药物。今天就跟大家介绍一个新上市的止吐药:福沙匹坦双葡甲胺

图片

化疗为什么会引发呕吐

据统计,如果不进行止吐预防,约75%的化疗患者会出现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这也成为了肿瘤化疗患者最恐惧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急性恶心呕吐一般发生在给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并在给药后5-6小时达高峰,一般会在24小时内缓解。但是除了急性恶心呕吐之外,化疗24小时之后,还会发生延迟性恶心呕吐,可能会持续2-5天左右。

化疗引发恶心呕吐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化疗药及其代谢产物对中枢神经的刺激,让人产生恶心呕吐感;

2.患者自身原因,恐惧化疗产生心理焦虑;

3.化疗引起前庭功能紊乱,诱发如美尼尔综合征等基础疾病,这种情况较少;

4.化疗药物刺激胃肠道,如果原先有胃溃疡等消化道基础疾病,恶心呕吐的反应就会较大。

传统药物的止吐效果

以往常用的止吐药物通常作用于外周的5-HT3受体拮抗剂,比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等。5-HT大多存在于胃肠道的嗜铬细胞中,5-HT受体参与呕吐反射,在遭受化疗药物刺激后会引起呕吐。

所以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化疗相关性呕吐的效果不错,但是这类药物对预防迟发型呕吐的效果并不佳。为了达到更好的止吐效果,科学家们研制了作用于中枢途径的止吐药:NK1受体拮抗剂

图片

作用于中枢的新止吐药

NK1受体在大脑呕吐中枢中含量最高,所以通过阻止NK1受体接收呕吐信号,从而阻断呕吐中枢传出信号激发呕吐,是NK1受体拮抗剂的主要作用原理。

它不仅在预防化疗药物引起的急性恶心呕吐中有效,对迟发型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也比5-HT3受体拮抗剂效果更好,所以用于高致吐化疗药物,如顺铂、卡铂、环磷酰胺、阿霉素等治疗过程中的恶心呕吐。

在各国指南中NK1也被推荐与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联合用于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代表药物阿瑞匹坦因口服制剂半衰期长、吸收较慢,所以科学家研制出它的前体药物福沙匹坦,并通过磷酸化加入了双葡甲胺,使其可溶于水,最终研制出注射用福沙匹坦双葡甲胺,能够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转变为阿瑞匹坦发挥作用,克服了国内现有NK1拮抗剂只能口服的限制。

图片

结语

恶心和呕吐是很多肿瘤化疗患者难以避免的痛苦,福沙匹坦双葡甲胺的上市,给肿瘤患者多了一个止吐药物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新型化疗止吐药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孙秀波,何祎晨,刘 蕾,中国新药杂志2015,24(7),765-770

2.化疗出现的恶心与呕吐现象可预防,吕斌,上海中医药报20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