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社会背景入手,浅析唐朝仕人物画出现的背景

 思明居士 2023-03-11 发布于河北

#历史开讲#

文丨古今博学

编辑丨古今博学

前言

仕女人物画,在我国绘画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来说,仕女画从魏晋时期最早的出现直到唐代开始成为独立的画科。

我国在历史上属于一个国力雄厚、底蕴丰富的国家,特别是在古代,四大发明等技术的出现使我国科技方面遥遥领先于国际社会,而到了唐朝国力更加雄厚。

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快速发展从侧面加剧了专属于唐代美术的发展与繁荣。

文章图片1

唐代美术在花鸟、山水并存的现象中,仕女人物画在历史中经过漫长的沉淀和发展,一跃成为可以与它们相并列的画科。

纵观中国人物画的历史,作为能够体现出现实生活这一素材的最早画种,仕女人物画功不可没。

唐代是属于汲取各个时代文化艺术特色并将其揉合统一的朝代,而美术领域则是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多次借鉴吸纳外来的一些艺术形式与创作手法。

文章图片2

从而丰富了民族性的艺术文化,在作品上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带有异域风的一种健康的、唯美的、生机勃勃的时代精神。

本文将从社会背景入手,浅析唐朝仕人物画出现的背景与原因。

唐朝仕女人物画的定义

仕女人物画,题材上面以妇女形象为主要表现对象,也称为“美人画”,属于人物画的一种。

文章图片3

在历史的发展中,以妇女形象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绘画作品有很多,在唐代之前,对这一类型题材的画史著作中常常将其称为“美人,绮罗,闺房之秀,妇人,殡姑”等等。

唐人裴孝源所著的《贞观公私画史》中记载:“孙尚子画一一《美人诗意图一卷》”;据《历代名画记》中记载“画殡姑当代第一一一刘镇”。

关于“仕女画”的专用词最早引自于古代文学作品《诗经.邺风》“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楚辞》“恐美人之迟暮”。

文章图片4

“仕女”一词即源于中国封建社会词汇,和“美人”相比,显得更为庄重、典雅。因此,后人将“仕女画”也称之为“美人画”。

在唐朝时所指的就是典型的以表现妇女体型丰硕、气质雍容华贵的盛行于盛唐与中晚唐的一个人物画派。

其代表画家为张营、周防,他们主要以描绘宫廷妇女游玩与生活为主,可以充分的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文章图片5

唐代仕女人物画的产生在我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百多年的动荡与分裂,再经过30余年中隋代的政治经济的统一,南北文化交流的加强。

使得唐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社会安定、经济发达、国力雄厚、文化璀璨的巅峰时代,其所具有的社会风貌与气象到现在为止依旧被世人所谈起。

其中,工笔人物画也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一跃成为当时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门类,同时也为工笔人物画后面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文章图片6

唐代工笔人物画在画面构图上有着很强的表现力,题材形式也多种多样,政治、宫廷、宗教等都有所涉足。

仕女人物画也顺应历史的需求一跃成为唐代人物画中风格明显的画风,它对于后世的工笔人物画影响也是巨大的。

文章图片7

至此仕女人物画浮现出了历史的舞台。政治因素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较为强盛的一个时期,社会经济富庶、思想文化活跃、中外交流增强,封建经济自然也出现了飞速的发展趋势。

自“贞观之治”一直到“开元盛世”,唐朝经过不懈的努力一跃成为当时最为鼎盛、最为富裕的且拥有高度文明的侠侠大国,加上海陆交通之间的发展,直接促进了中国与当时世界各国相互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

文章图片8

当时的唐朝因为经济的繁荣,贵族的生活也开始变得奢华起来。

无论是在文学方面还是在艺术方面描绘洛阳城内达官贵人女儿出嫁时母家及夫婿家奢华富贵的生活场景的作品有很多,像这样反映达官贵人们的富贵生活的史学记载也有很多

正因为如此,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官僚贵族们急需一种精神追求,而仕女人物画的出现刚好填补了这一空缺,因此一跃成为唐朝艺术文化的主流。

文章图片9

宫廷因素

继安史之乱之后,政治与经济都经历了新生,审美趣味与艺术也发生了变化,仕女人物画进一步发展,以贵族生活与游玩为素材主题,世俗化倾向更为明显,宗教色彩的绘画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从风格上我们可以看出,安史之乱以前的绘画风格,是以雄健宏伟的气魄为主要画风,但是之后却转变为温文尔雅的抒情风格,在题材上,以表现贵族游玩和宫廷贵妇的生活较为普遍。

文章图片10

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唐朝人物画以前,因为政治上的各种因素,女性也就成为了伦理道德的宣扬者。因此,唐朝以前的妇女绘画一直表现烈女、仁女、智女等角色,保持并延续下来。

直到魏晋时期,玄学兴盛,清淡成为主流,整个社会的思想体系也开始发生转变,从而偏向于“出世”,而其中“秀骨清像”型的人物画一跃成为主流,在表现中女性多数以沉稳的形象存在。

文章图片11

到了唐朝以后,释道儒三教开始并存,由于其中儒家思想的影响,社会思想也随之由“出世”开始倾向于“入世”,佛教画也逐渐与世俗相统一。

从而使得佛教美术渐渐贴近生活,从生活中选择并提取题材,使佛教画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

由于儒家思想中的关系,使得唐朝人物画渐渐体现出以丰硕为美、设色艳丽的特征。儒家思想中以中庸思想为核心。

文章图片12

《礼记》上记载:“中者也,天下之大本”。儒家思想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秩序与和谐,只有凡事紧紧从这两方面着手并思考,任何事物才能更为美好的延续下去。

而唐朝就是例子,形成了以典型的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开始出现了一种以色彩艳丽、丰硕为美作为代表性审美倾向的人物画风格。

而当时的唐朝对于美的认识与理解,都是由统治阶层的喜好与社会需求而决定的,所以,顺应时代的需求,以丰肥为美的审美取向出现,仕女人物画则是为了顺应时代的需求而出现的。

文章图片13

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我们在翻阅与学习绘画历史的时候可以发现作为以女性题材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作品极为丰富,这些作品的变化却并不是因为画家的艺术风格而定的,而是通过在本时期女性所处的地位来决定的。

可以从一些史前的美术中看出,由于当时母性社会的母性崇拜,女性形象可以从一些岩画、雕塑等绘图上看出他们以女性胸丰、臀大、腿粗作为标准,以此来表显出女性具有的强大的繁衍能力。

文章图片14

因为受到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自秦汉开始一直到初唐男性社会地位逐步得到巩固,而女性的地位则有所降低,她们的存在只是为了起到服从与服务男性,她们为了满足男性需求而存在。

所以说,从思想上女性的形象就己经决定了她必须为男性的需求而变化。因此,妇女绘画题材一直通过表现烈女、仁女、智女为主,一直保持并延续。

文章图片15

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问题一直存在并延续着,直到中唐时期,国力的强盛与社会的进步使得统治者们开始发现这一问题。

从而将她们从封建思想观念中慢慢的解放,因此她们便开始在这种环境中存在着。

比如,画家张营所绘《国夫人游春图》中就记载了杨氏姐妹春游场景,此图没有配景,只是经过画面的结构、角色的神态以及服饰来诊释画面中的游玩主题。

文章图片16

画家在贵妇们的生活和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特有的娇柔、奢华、丰丽,丰富了唐朝工笔人物画的题材范围。

另一方面,在生活、社会环境相对来说较为开放的情况下,女性思想也很开放。

比如衣服上的色彩,在当时的服饰中,女性服饰流行红、黄、紫、绿等颜色,色泽看上去极为亮丽醒目,比之以前的女性服饰来说更加的丰富大胆,很少受到官方的制约。

文章图片17

其中,红色也是最为流行的,在周防的《花仕女图》和《挥扇仕女图》中可以看到身穿红色服饰的女性比例较多。

在中国封建时期,衣服的颜色还有着分辨贵族平民与级别差异的用途。在唐代服饰中,红色,属于当时贵族的一种标志。

文章图片18

可是在唐代的时候,由于思想观念与社会风气的影响,女性将官方的标志扔到一边,勇敢的追求自己的个性美,而当时最为流行的则是石榴裙。

在唐代诗人万楚的《五日观妓》中描写到女子化妆浓艳,眉上的青黛连营草的颜色都为之自愧不如,衣着华美。

文章图片19

红色的裙子让火红的石榴花都嫉妒而死,这使得我们可以联想到《花仕女图》中唐代妇人们所穿的石榴裙,色彩高贵典雅。

纵观历史的发展,在当时,女性形象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有所解放,但并不是真正的解放。

不管是何时代,只要是所谓的男权社会中,那么女性的艺术形象只能保持在被观赏的地位,只是为了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和适应男性的审美需求。

文章图片20

比如说,史记中记载因为楚灵王喜好腰肢纤细的女性,所以当时宫中妇女全部为了迎合他的喜好,曾多次出现饿死的事件

当时的社会需要是因统治者的喜好而定的,所以以纤细为美则是楚灵王时期的审美倾向。

而到了唐朝,杨贵妃的丰腆体态,深深的吸引着唐太宗。

文章图片21

故此,当时的社会需求则是以“丰腆为美”,唐代女性则处于这种即自由又必须达到男性对于美的追求的样子,所以画家们顺应时代的需求,摸索并创造出专属于当时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仕女人物画。

结论

综上所述,在笔者看来,唐代仕女图的出现,是综合当时时代各种因素的结果,反映着当时唐朝的审美特征,也反映着盛唐时期的艺术品味。

贞观之治开创了封建王朝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代,政治极度开明,经济高度发达,人们的思想也十分开放。

文章图片22

在这种背景下,文化艺术也随之呈现出繁荣开放的景象。在各种社会背景的综合因素下,唐代形成了气势恢宏,开放包容的文化风格。

而且,当时的唐代,对女性的束缚与前朝不同,女性的独立性较为强大。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中对女性的审美意象发生了变化。

与此同时,男女平等的思想意识也在唐朝有了初步萌芽,高度的社会发展与开放的社会思想,使得女性在当时的绘画艺术中,占有极大的比重。

文章图片23

所以,笔者认为唐代仕女图的出现,是受当时社会思想影响而来的,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也对唐代仕女图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仕女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参考文献

陈缓祥.隋唐绘画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潘运告.唐五代画论[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三联书店,2000年12月第1版

金维若.中国美术·魏晋至隋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段塔丽.唐代妇女地位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