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元一雷惊蛰始,从此赤龙醉春风

 荣纳堂 2023-03-12 发布于天津

瓷之春 | 蒙元一雷惊蛰始,从此赤龙醉春风

唐代白瓷,成就斐然,其色冰清玉洁,被誉为一场来自千年前的深冬之雪。至宋代,青瓷美学发展至历史巅峰。它们或碧若寒玉,或苍似繁霜,观之令人如处乍暖还寒,末冬时候。及至元代,瓷之色终于桃红柳绿,一响惊雷始入春。

今日节气“”,此二字极具哲思深意

只恐轻雷惊蛰龙

”之意为深藏的,睡沉的,是生灭之间一种外静内涌,蓄势待发的状态。如此沉静如何转醒呢?于是不得不佩服古人遣词造句之妙,”前被加以了“”字。这一”剧性张力十足,且既涵有外力突扰,又有内里主动猛醒、顿觉之意。此过程便恍如陶瓷史上红釉瓷器在宋元交汇时的发展经历。

金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折沿盘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靖康年,金人入主中原,宋皇室南迁,部分钧窑艺人一起南迁,继续烧制钧瓷。如1974年在湖南铜官窑头冲窑遗址发掘中,出现大量钧瓷器型的花口瓶、鼓钉洗等,但其窑址没有红釉产品。此过程便如“蛰”字,红釉陶瓷的胚芽匐于土下,隐而待发。同时,景德镇作为历代皆兴盛的南方窑场,接纳来自五湖四海的能工巧匠,那些已经熟练掌握了钧窑铜红釉烧造技术的工匠们也落脚在此,重操旧业。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此武力入主便如一声迅雷乍响,改变了数千万汉人原本循规蹈矩的生活,同时也让红釉元龙终于破卵惊出!

元 红釉模印云龙宝相花纹碗

D:18.9cm

这件将于2023年3月中旬上拍的磁臻第6期拍品——元红釉模印云龙宝相花纹碗为元代红釉初创阶段作品。

元 红釉模印云龙宝相花纹碗

6

此时期的红釉器大都采用涂绘,点染的技法,在瓷器上形成大块红斑或结合刻花、或贴塑装饰作红地白花或白地红花的效果。

此类极具实验性艺术风格的红釉彩作品年代可推测为在1323年左右。依据是在1976年韩国新安元代沉船上出水的一件元代釉里红双叶诗文盘(其为贸易瓷)。

元 青白瓷釉里红双叶诗文纹盘

韩国新安元代沉船出水器物

此器与上文北京故宫藏金代钧窑天蓝釉紫红斑折沿盘创作思路甚为类同

该沉船还出水了一些墨书记有“至治三年(1323年)六月一日”的木牌,结合其它相关器物特征考古学家据此将新安沉船的沉没年代定在1323年稍晚一些。另外江西省博物馆还藏有一件元至元四年(1338年)铭文青花釉里红堆塑四灵塔式盖罐,为目前仅见的有明确纪年的元代釉里红瓷器。

元至元四年(1338年)铭文青花釉里红堆塑四灵塔式盖罐

西省博物馆

具此时期红釉艺术风格的还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一件元代景德镇窑釉里红划花兔纹玉壶春瓶。

元 景德镇窑釉里红划花兔纹玉壶春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除彩饰特征外,故宫壶春瓶与磁臻6红釉碗底足的修足方式,漏胎处显露的瓷土质感及窑粘碎杂之物的状态都是较为相似的。

元 红釉模印云龙宝相花纹碗

6

纵观以上诸红釉器,其红发色特点均是较为浅淡的,且晕散性极强。这导致了如此红彩难以束色成线,边缘不散,描画出具像图案。

此乃为元代初期红釉工艺的局限性,以至于匠工只能局部施彩作为抽象块面装饰。这一艺术特征却也正好揭示了元代红釉的来路乃金代钧窑之渊源。

元代贵族原来以游牧为主,生活动荡艰辛,火和人阳能给予他们温暖,故元人较之汉人尤特尚红。《蒙鞑备录》便载:“成吉思汗之仪卫……帏伞亦用红黄为主。”加之蒙古人重视技术,对工匠以礼优待,景德镇又已成此元王朝制瓷官用和贸易全国乃至海外的重要基地。在这市场和官方的双重鼓励下,来自钧窑的红釉艺术遂开始不断实验创新,日益发展。

元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

大英博物馆藏

元代红釉艺术发展至过渡期、成熟期时,红色釉彩的线绘装饰(即所谓的釉里红器)及通体红釉装饰(即红釉单色釉器)方始大量出现,这和元代匠师调整红釉配方及窑内氛围,成功抑制红彩晕散挥发性相关。

元 红釉模印云龙宝相花纹碗局部

6

在磁臻6红釉碗而言,其釉下红彩完全占据碗的内外壁上,仅留下碗内心和外底为泛青白釉,与之相配的还模印有龙纹及宝相花纹,是元代单色通体红釉器在初创期和过渡期的重要实验艺术之作。

元 红釉印、划花云龙纹盘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龙纹方面,可兹对比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件元红釉印、划花云龙纹盘,按艺术风格判断该盘为红釉器在元代发展至成熟期的作品,其模印龙纹风格与磁臻6红釉碗有异曲同工,传承沿用之感。

磁臻6红釉碗之美与全器皆红之物迥然有别。其美在于两极的对抗与交融,在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朦胧与氤氲,正是“恰似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青红两色变幻如天地混沌初开,清冷且热烈,对抗又蔓延,一面天真无邪,一面看破一切,好似在讲述浪漫与自由的故事。

元 红釉模印云龙宝相花纹碗局部

6

磁臻6红釉碗内模印的元代龙纹形体矫健轻盈,活跃天真,舒展扩张,灵气十足,让人爱不释手,目难转睛。

元 白釉龙纹高足杯(图片来源网络)

此类龙纹既包含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特征,也体现了蒙古粗犷豪放的游牧文化特点,而强调对称性、S型的特点,则是充分吸收了阿拉伯文化的一面。

元上都古城大安阁西南角出土的汉白玉角柱及其局部的龙纹图案

皇家对龙纹的垄断在元代日渐严厉。先是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十一月“戊辰,禁缯段织日月龙虎,及以龙犀饰马鞍者”,又有大德三年(1299年)三月十一日明确规定大龙(五爪龙)只能御用,三爪、四爪的龙和五爪龙开始区分。可见饰有龙纹的器物等级不凡,而如此红釉龙纹器则甚为罕见。与磁臻6红釉碗施釉特征类同的还有下面这例瓷片标本可为对比。

元 釉里红莲瓣纹折沿碗残件

慎缘斋主人收藏

此类元代景德镇红釉器胎土优良,制作规矩细腻,是仅供当时达官显贵使用之物。特为地位崇高的是此类器物表现出的艺术开拓实验精神,恰如斑斑桃花暖色谓春已开,片片飞红明媚始引后人来。从中能畅想到的乃是元大都宫廷内的“楼下绿杨楼上酒,年年万国会衣冠”的繁盛景象。

元代 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局部,可见世祖内着红衣,其上有云龙飞舞。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瓷色之鲜艳浓烈,龙纹之撼人心魄,由此拉开序幕,开明、清之高饱和多彩色釉先河。

元-明早 蓝釉模印龙纹瓷片标本(图片来源网络)

字出天人惭妙工

磁臻6红釉龙碗引人入胜处,在于釉色青红相交,二色之红为新创,然青则多为继承。

经学者结合考古研究表明,浮梁磁局景德镇湖田窑最初只烧造青白釉瓷,至元二十二年至大德九年(1285-1305)年间开始烧制卵白釉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林梅村《元朝重臣张珪与保定出土元代宫廷酒器》),由此可知名震天下的元代卵白釉瓷器之源流来历。

元 白釉模印缠枝花纹八思巴铭文款碗

D:17.1cm

除尚红以外,蒙古大汗亦极尚白,不仅用白色旗帜告天称汗,甚至用卵白釉筒瓦、瓦当建造宫殿。从元帝历代御容像中亦能看到,其衣冠服色多有红、白二色。

元帝御容像

为满足蒙古皇室对白色之爱,窑工将原本青白瓷釉中含的铁量减少,只让白中微微泛青,又让釉面透明度较弱,甚至呈失透状,而非影青瓷之呈玻璃光。

元 白釉模印缠枝花纹八思巴铭文款碗

6

如此便恰似鹅蛋壳,方成就了元代卵白釉瓷,并为后来明永乐甜白釉烧制的成功奠定了技术基础。

元 卵白釉印花缠枝莲纹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文物号故00145329。

此类元代燕器上模印花纹,配以卵白釉色,乃敦厚之形结合柔雅之色,一派蒙元贵胄胸中有韬略,气度内修明的华贵气象。

磁臻6这件白釉碗除青白色美之外,极特殊处还为碗内模印有花卉纹并搭配八思巴铭文。

元 白釉模印缠枝花纹八思巴铭文款碗局部

6

八思巴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第五代祖师,本名罗卓坚赞,意为“慧幢”,系西藏萨嘉人氏。宪宗三年八思巴被忽必烈召至左右,为忽必烈夫妇等二十五人授佛戒。忽必烈即位后,他于中统元年被尊为“国师”。至元年间,他又奉诏创制蒙古文字并于至元六年颁行全国,称“蒙古新字”或“蒙古字”,俗称“八思巴文”,属拼音文字。

元 龙泉窑青釉八思巴文瓷盘

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馆藏

在以往发现带铭款的元代卵白瓷大多是在杯、碗的内壁相向对称处印两字,如“枢府”、“太禧”、“福禄”等,都是如此。

1、“枢府”款;2、“枢府”款;3、“太禧”款;4、“东卫”款;5、“福禄”款;6、“福寿”款。

然磁臻6卵白碗内壁只模印有一个字,甚为特殊。如此情况可兹对比的,便是一类也只印一个“玉”字的卵白釉瓷器:上世纪80代,景德镇湖田窑曾出土印“玉”字铭的卵白釉小足盘。1999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湖田窑刘家坞堆积内发现三件内壁印“玉”字铭的卵白釉高足杯。而在落马桥窑址元代早期地层也发现了印“玉”字铭的卵白釉瓷器。

元 “玉”字款卵白釉瓷(采自《景德镇枢府窑作品集》)

据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馆员江建新先生在《探秘元代浮梁磁局》一文推断:此类“玉”字铭器或为至元八年成立的“玉宸院”(元置,为礼部所属机构,职掌乐工、供奉及祭飨之事)在至元十五年浮梁磁局成立之初定烧的祭器。

带八思巴铭文的元代瓷器,存世极少。因元朝虽多次诏令全国使用八思巴字,但实际上汉人对此文字接纳度极低,明代即废除。在元代主要作为元朝国书文字使用于官方文书。元代官印印文多用此种文字。

元代八思巴文官印

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风从北方来——内蒙古八思巴文篆刻进京展” 展品

八思巴字随着元代的灭亡在中原遂而废弃不用,使用的时间只有一百多年。

青花墨书八思巴文碗残片,落马桥窑址出土(采自江建新先生《探秘元代浮梁磁局》一文)

八思巴文布局精妙,方圆结合,在书法、篆刻、模印瓷器艺术中皆美感独具。

元 白釉模印缠枝花纹八思巴铭文款碗局部

6

因八思巴文在当时推行就存在一定的难度,故至今能辨识者极少。磁臻6卵白碗内之八思巴文是否也为“玉”字呢?又或是具有其它意味的吉语款字呢?如此疑问欢迎广大藏友集思广益,如有创见可联系磁臻团队,以作学术探讨、交流。

此次磁臻6上拍的两件元代模印碗,一釉色红青,一卵白莹润,便如瓷之惊蛰,预示着春终已至。

元 红釉模印云龙宝相花纹碗、元 白釉模印缠枝花纹八思巴铭文款碗

6

它们便如一朵红桃花、一朵白梨花,无论在春雨中,还是在暖阳下,绽放势不可挡。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