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经方100首》

 庆哥哥呀 2023-03-12 发布于内蒙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组成用法

柴胡15~20克、黄芩6~10克、生姜5~10克、桂枝5~10克、茯苓5~10克、半夏6~10克、大黄5~10克、龙骨5~10克、牡蛎5~10克、大枣6枚、铅丹3克(或磁石10克,或用生铁落代之)。先煮龙骨、牡蛎、铅丹约20分钟,再加余药,大黄后下,分两次温服。

方证

上腹部膨满、胸胁苦满、脐部动悸、精神亢奋、身重难以转侧、苔黄腻、脉弦硬或滑而有力者。

现代应用

1,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梦游症、癔病;

2,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心脏瓣膜病;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4,频发性室性早搏、心脏神经症;

5,神经性脱发;

6,神经性耳鸣;

7,阳痿、遗精等性机能障碍者;

8,失眠及因多梦而影响睡眠者;

9,更年期综合征。

经验参考】

《伤寒论》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从经文来看,本方主治大概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烦惊、谵语为代表的精神症状;二是以一身尽重、不可转侧为代表的躯体症状。为了更好理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不妨与相关类方进行比较。与小柴胡汤证相比,本方证侧于神志的病症,以水气上冲和外溢为突出,而小柴胡汤证则以热证明显。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相比较,本方证精神症状突出,体力充实于彼。就腹证而言,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为少腹弦急,即下腹部紧张;本方腹证则有胸满,且心下部紧张为主。与柴胡桂枝干姜汤相比,虚实泾渭分明。二者都有小便不利,此为水气上冲而不降,彼为津液不足。大柴胡汤证也是以心下紧张为突出腹证,但其紧张程度要甚于本方腹证。本方证的动摇上冲症状比大柴胡汤证要强烈。后世方逍遥散也治疗精神障碍,也有必要进行比较。喜多敏明从有效病例的心理方面比较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逍遥散,认为两种方剂的身体愁诉的内容没有显著差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抑郁、紧张的程度高,逍遥散组愤怒、过敏的程度高,说明二者在治疗精神适应证上有明显的差异(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总之,本方证可以理解为介于大柴胡汤证和小柴胡汤证之间,热象有所减轻,但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较为突出的状态。

“烦惊”与“谵语”均为脑机能兴奋,只是轻重有别而已。既是脑机能兴奋,则失眠不寐自然暗含其中。惊每每导致心悸,心脏神经官能症常因惊吓而悸动不安。“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胡希恕认为是水气外溢所致(《经方传真》)。不惟“一身尽重”,局部沉重一样可以使用本方。临床上脑血管病的舌强、步行困难、运动障碍也可以理解为该方证。龙野一雄治一高血压病患者,左腕有重倦之感,并说睡眠时如在伸开的前膊上压一物才感觉舒服。他将此症状视为身重(《中医临床处方之门》)。肩周炎的肩部酸痛,活动受限可以看作局部沉重“不可转侧”。从经文叙述来看,本方证应该有动态与静态两种。动态发作时表现为烦惊、谵语;静态时则表现为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患有抑郁症、癔病的病人也会有“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的表现。动态和静态也提示病情变化的幅度比较大,临证要作具体的判断。由“小便不利”可知肾脏疾病和心脏病也可见本方证。除了经文阐述的症状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还可以涉及到头晕、头昏、头重、脱发、目眩、耳鸣、肩胛发痠、便秘、多汗、痉挛、手足麻痹等症状,临床当跳出经文范畴来思考。

关于铅丹,《别录》说铅丹即黄丹,生于铅,出蜀郡平泽,气味辛,微寒无毒。主治惊痫癫疾,除热下气,久服通神明。《别录》说“无毒”,是限于当时的认识。事实上,铅丹有毒,有报道用本方治疗“甲亢”2例均导致贫血的现象(《伤寒名医验案精选》)。是否为铅抑制骨髓造血?值得研究。因此,铅丹不可久用。使用过程中也应该监测相关检验指标。临床也有用磁石、生铁落或代赭石代替的报道。

注论精选

吴谦等:是证也,为阴阳错杂之邪。是方也,亦攻补错杂之药。柴、桂解未尽之表邪;大黄攻已陷之里热;人参、姜、枣补虚而和胃;茯苓、半夏利水而降逆;龙骨、牡蛎、铅丹之涩重,镇惊收心而安神明,斯为错杂之药,而治错杂之病也。(《医宗金鉴》)

陆渊雷:此方取小柴胡汤之半,而去甘草加龙骨、铅丹、桂枝、茯苓、大黄、牡蛎也。今人谓龙骨、牡蛎、铅丹,能收敛浮越之正气,镇惊坠痰。吉益氏药征,谓龙骨主治脐下动,旁治烦惊失精,牡蛎主治胸腹动,旁治惊狂烦躁。今验惊狂癫痫失精诸病人,有正气浮越之象者,其胸腹往往有动,是二说,可以并行不悖也。惟此方既有龙骨、牡蛎之收涩,复有大黄、茯苓之通利,既有大黄之攻,复有人参之补,方意杂糅,颇有疑其不可用者,然按证施治,得效者多。(《伤寒论今释》)

樊天徒:本方是小柴胡汤的一半剂量,去甘草加龙骨、牡蛎、桂枝、茯苓、大黄、铅丹六味所组成。龙骨、牡蛎、铅丹是安神镇静药,是为胸腹动悸、惊狂、烦躁设;大黄泄热泄实,是为热毒内聚、实滞不去、谵语设;桂枝平冲,茯苓利水,是为冲逆、眩悸、小便不利设;柴胡、黄芩是为胸胁苦满、往来寒热设;生姜、半夏为呕吐设。至于人参一药固为心下痞硬设,且有安神作用,本经说它“安精神,定魂魄”,或即本方用参的根据。(《伤寒论方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