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士德工学院

 黄之中 2023-03-12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图片

NICE TO MEET YOU 

图片

       上星期天受邀去上海的北外滩参观了1934年建成的雷士德工学院( the Lester School and Henry Lester Institute of Technical Education),这是是上海著名的土木工程学院,是英籍工程师、地产商亨利·雷士德的基金会建立的,旧时所在街道名叫东熙华德路,今天是虹口区东长治路505号,亨利·雷士德于1840年出生于英国,在大学攻读建筑学,1867年(清同治六年)与同胞马立师来上海。他是上海最早的建筑师之一。他到上海就与租界工部局签订了一份3年的服务合同,负责租界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监督。当时美国的史密士洋行已购进了租界的大量土地,成为上海早期最大的地产商之一,需要建筑师参与,应史密士之邀,雷士德就成了史密士的合作伙伴和洋行的主要股东。史密士退休回国后,史密士洋行名下的房地产几乎全部转入雷士德的名下,雷士德成了名赫上海的房地产巨子。根据工部局相关规定,当雷士德与工部局的3年服务合同期满后,他创办了“德和洋行”,以后,他的英国同胞马立师、约翰逊等人入股,德和洋行遂成为上海最著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这个建筑事务所曾在上海参与设计和建设了许许多多重要的建筑,比如先施公司(南京东路646号)、日清汽船公司(中山东一路5号)、普益大楼(四川中路110号)、字林大楼(中山东一路17号)、台湾银行(中山东一路16号)、仁济医院(山东路145号)、雷士德工学院(长治路505号)、三菱银行(广东路85号)、迦陵大楼(四川中路346号),这些建筑已被列为上海近代优秀保护建筑。雷士德在1926年去世,遗嘱要建立一个建筑学院。工部局就建立了“雷士德基金会”,基金会即对雷士德遗产逐一登记和统计,当年估价总资产为1434万两,雷士德遗产大多为房地产,仅土地就有600余亩,到了第二年重新估价时,总值就达到了2000万两,而当时汇丰银行上海分行的注册资本也只不过为2000万两,可见雷士德基金会的实力雄厚。按基金会的意见,1934年3月在东熙华德路开工建雷士德工学院和附属中学,8个月后落成,耗资100万银元。学院设有建筑、土木工程、机械电器等工程,中外学生兼收,以华人居多。学生读书不用课本,以教授授课的笔记为教材。雷士德终身未婚无后,为人十分简朴,留给城市巨大的遗产。这个学院建筑解放后一直升海员医院,最近清理出来,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老师今天带我在建筑里面楼上楼下的看,非常震撼,中午在旧学院的礼堂里还录像采访了我和其他专家,是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天。值得记住。月底在这里要举行一个论坛,期待。

1

图片

♡  ♡  ♡

图片
图片
图片

1

图片

1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