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做这个表情的父母,很容易养出抑郁的孩子

 zhb学习阅览室 2023-03-12 发布于上海
来访者无脸男|作者
Lilith|编辑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明明知道一件事不该那么做,却还是做了;

明明觉得那个人不该去爱,却还是深陷其中。

于是,在弯弯绕绕中用无数的时间、精力、金钱、情感,去填补、修复创伤和痛苦。

而我,便曾如此。

如果你也正经历人生的坎儿,或被曾经的创伤折磨着。

希望我的故事能让你明白,从这一刻开始改变,一切还来得及。

01

 “那个表情”说

一切都是我的错

从小到大我一直坚信,所有问题的源头,都是自己。

小时候,爸妈吵架闹离婚,我妈总说:“你怎么这么木,不能把你爸叫回来。”

我爸几乎不回家。偶尔几次,也跟我没什么交流。

他们对我的共同之处是,很喜欢对我摆出一个表情。

那个表情带着蔑视,结合不同情况或冷哼一声,或提高音量。

他们没有打过我,我却仿佛被“那个表情”控制住,一旦他们神色又开始转变,我立刻会陷入一种恐惧和羞耻并存的状态,觉得自己糟糕透顶。

奇怪的是,他们见到表哥表姐却表现得很亲切,总是笑脸嘻嘻,说他们一个学习好,一个性格活泼,会说话。

而自己的女儿却性格内向,笑脸少,叹气多。这让我觉得,没有满足父母的期望,我感到很愧疚。

记得有次,我妈又在夸奖表哥,我表达不满后,和她吵了起来。

后来我爸哄我去道歉。我拿着剥好的橘子,递给我妈示好,她一下子打掉,并且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理我。

这更让我觉得,自己没资格去表达情绪,也没给到他们一个理由去爱我。

在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刚上初中的某一天,我突然把半个身子探出窗户,产生了想跳下去的冲动。

到了上大学,我的情绪暴风雨全面爆发。

当时谈恋爱分手,对方闹过跳楼,当面自残,言语行为上不断贬低、否定我。

明明对方对我造成这么严重的伤害,我却只会攻击自己,觉得自己好烂,内心产生强烈的自我厌恶

上着课,我会无缘无故流眼泪;

晚上失眠,就拿小刀划伤自己;

走在路上会控制不住地想:我怎么还活着。

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个月,我实在受不了了,本能觉得需要一点心理帮助。

于是,在某个情绪崩溃的下午,我打开手机,预约了一次心理咨询。

02

逃离了原生家庭

却躲不过内在父母的折磨

初进咨询室,我看到了一位瘦瘦的短发中年女性,坐在沙发上。

她是我的咨询师。

咨询室的环境很私密,我和她中间隔着一张桌子,几次想开口都没能说出来。偶尔有眼神接触时,她会微笑一下,示意我不急。

这让我得以放松下来。

我开始和咨询师说出一些困扰,比如自己总是没有情绪,感觉不到高兴,也感觉不到愤怒。

她引导着问:“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你觉得自己应该生气,但却没有的?”

这时,我想起了小时候。每一次回家拜年,奶奶给压岁钱,总会给两份,一份是我的,一份是弟弟的,第二份的总会比我多。

但当时爸妈没有生二胎,只是奶奶喜欢男孩,希望能有一个孙子。

我讲述完,咨询师当时的表情透露着一种疼惜,说:“这一定让你很难受。”

我不太愿意承认父母重男轻女,面对自己不被重视的事实,我开始找理由:“我奶奶痴呆了,她脑子不清楚。”

这时,咨询师却坚定地直视我说:

“如果你被这些话伤到,觉得生气,是很正常的,并没有不对。你不是没有情绪,只是被压抑了。”

“当孩子寻求帮助的时候,父母如果总是忽视或不理睬,孩子就会被遗弃在无边的恐惧中。最终,孩子会放弃努力,被死一般的消沉感吞没。”

“但我想告诉你的是,你可以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寻求帮助;你可以选择自己的价值观;你可以有自己的喜好和品味。你是个好人,我很开心你能来到这个世界上。”

到现在都还记得,听完咨询师的话后,我的心脏腾升而起的那股温暖感。

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我的内心一直住着一个委屈的小孩,而她在这个房间里得到了拥抱。我终于被认可、被看到了。

那次咨询之后,很多以前被压下去的情绪突然翻涌了上来,比如:

我妈责怪我嘴不甜,不能让我爸回家;责怪我不是个儿子,性格不像她;要是儿子性格像她,肯定就能帮到她,诸如此类的。

我开始觉得愤怒、委屈,觉得这不是我的责任,他们的问题不该强加在我的身上。

每一次咨询,我都会对自己的认知多一点。

这个过程很艰难,尤其咨询结束后,我要独自去面对被挖掘出来的人生课题。

比如咨询师告诉我,小时候总是被羞辱和贬低的孩子,因为年幼而无力反抗,最终就会相信自己是有问题的、坏的。他们会认为自己应该受到父母的攻击。

就算长大后逃离了家,他们也很可能会陷入同样的关系模式——

就像我,曾被自恋的大学前男友所吸引,他如同我的父母,习惯否定贬低我,把我的自尊踩碎一地。

这是一种“强迫性重复”,原来我一直生活在原生家庭的阴影中。

这是我不愿承认的。当咨询中被点出来,我一边觉得难受,一边又觉得很对,我不能再沉溺于自我憎恨的痛苦,我必须以更健康的方式来看待和谈论自己。

同时,咨询师还给到我非常有用的思维纠正方法。

每当被情绪或想法困扰时,我可以尝试以一种正念的方式,去问问自己的内心:

我是真的赞成这种想法,还是迫于压力才相信它的?

我要如何应对这种感觉?是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还是压制它,或者只是继续体会它,直到它有所变化?

并且,当遇到问题又想逃避时,咨询师会建议:

“先不要急着做决定,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做不到,多尝试换换角度去看待。每天夸一夸自己,哪怕很小的一件事。你可以坚持运动,做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渐渐地,我在咨询师的陪伴下,培养出一种洞察力——

能够观察自己的认知、情绪、思维是如何产生的,并且接纳它们,允许它们来,放松地让它们去。

我也感受到,属于我的生命力,终于回来了。

03

万物皆有裂痕

那是光之来处

现在,我已经工作很多年了。

很感谢那段咨询经历,那些建议我一直在坚持,并因此学会了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地方。

现在的我更加独立,也与父母的情绪之间建立起了边界,不再全部包揽。

当我妈再向我抱怨“要是你能性格好点,你爸就会更愿意回家”时,我会告诉她:“这是你们婚姻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我也没有义务去解决。”

对于自己内向的性格,我正在逐渐认可它,而非矫正它。

神奇的是,当真正接纳后,我开始发现这种性格的优势。

比如工作中,我会比其他人更能关注到那些细致的部分,对情绪变化也更敏感,我可以照顾到被忽视的人的感受。

多年前的咨询经历,在我的生活里照亮了一束光,引导着我慢慢找到自己的路,也让我更为正确地去看待被“偏见”笼罩的心理咨询。

生活中,很多人会觉得心理咨询就是聊天,没什么用。

这是一个误解,它只是用聊天的形式,引导你去挖掘深藏在潜意识的幽灵,并将专业的心理知识,简单易懂地传递出来。

不同于和朋友聊天这种单纯的情绪发泄,咨询师会让你在发泄的同时,明白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以及用专业技术去引导、帮助我们恢复健康的生活。

我也尝试过看心理书籍去自行解决,但阅读的时候,很多理论需要反复理解。当情绪问题突然发生时,我也无法冷静地根据实际情况去执行。

对我而言,心理咨询有点像中医,从本质入手,从内在一点点地治愈,和解。

它不会直接快速地给你一个正确答案,而是引导着我们去找到自己的答案。因为,世界上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种标准答案。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受益者,每当发现身边有人被情绪、想法困扰时,我都会建议他们做心理咨询,也会坦诚地说自己去做过。

那些情绪上的生病,其实就跟身体上的感冒发烧一样,很常见,也没那么可怕。

可怕的是,我们一直忽略它,放任它,甚至都没有意识到有问题。

不是一切问题,都是可以自己解决的。

而你,也绝对值得他们的一次帮助。

- The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