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悲智双运 臻于化境——浅析支玉恒先生智慧理答的课堂艺术

 大奔h1wmjlcm1r 2023-03-13 发布于江西

全国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支玉恒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312915分在山东威海辞世,享年85岁。

支玉恒先生一生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他的逝世,是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重大损失。

“生塞北下华南终居威海一身傲骨行天下;飘瑞雪映朝阳纵横地球百课经典冠神州。”支玉恒先生的教育理念开辟了很多课堂创新的先河,影响了无数的小学语文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在小学语文界乃至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小学语文界痛失一位令人敬仰的好师长,他的数百节经典好课和12卷文集留了下来,他的传奇人生和精神财富,也必将留存于世,光照后人。

支玉恒先生千古!

图片


谨以此文沉痛悼念中国小语界的一代大师支玉恒先生!


悲智双运  臻于化境

——浅析支玉恒先生智慧理答的课堂艺术

杭州师范大学  王崧舟

支玉恒先生是中国当代小语界的大师,是我特别景仰的语文教学大家。他在《课堂上的“无招”和“有招”》一文中指出:
一个刚刚上任的老师是“无法”的,不知道怎样上课怎样引导。在教学实践中,他慢慢学会了一些方法,掌握了一定的教学规律。这时他的教学“ 有法”了。但这种“法”如果只能机械运用,停滞于此,到头来也就是个“教书匠”。
只有他把教学规律了然于胸,变成自己内在智力结构的组成部分;把各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达到不受自己具体的意识支配选择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自然天成的境界,才又进入了新的更高级的“无法”状态。
总览支玉恒先生的语文教学,纵横捭阖,挥洒自如,左右逢源,炉火纯青,可谓臻于“更高级的'无法’状态”,堪称当代小语界殿堂级名师。这其中,尤以他的课堂理答艺术最为学界所称道。
对于课堂理答,我们需要进行三个维度的考量。
第一个维度是时间,对课堂理答而言,时间往往是最吝啬、最严苛的一个条件;第二个维度是情境,情境的不确定性、多因素性是对课堂理答的巨大挑战;第三个维度是决策,因为课堂理答意味着对多种问题解决方案的即时抉择。这三个维度,其实是融为一体的。情境是时间中的情境,瞬息万变;决策是时间中的决策,当机立断;时间是情境中的时间,稍纵即逝;决策是情境中的决策,随机应变。
在任何一个真实的课堂情境中,一旦碰到问题,你不可能和学生商量,而是瞬间就知道该怎么做,一如支玉恒先生所言,“心中有招而手中无招”。这种无招胜有招的背后,是教学智慧,是课堂艺术,是人生积淀,是教师整体人格的表现与确证。
支玉恒先生的课堂理答,有指向学习状态的迂回包抄,有点燃学习热情的步步为营,有激活情感体验的无中生有,有擦亮思维火花的声东击西……如水随物赋形,如风无孔不入。看似万变无形,实则不变有宗。其充满智慧的课堂理答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倾听:实现理答的视域融合
一个成功的课堂理答,一定始于倾听。很多理答障碍的产生,是因为教师没有倾听,不懂倾听。教师心里装的可能是教案,教什么和怎么教像一堵墙挡住了他倾听学生、把控学情的通道;也可能是现场冒出来的问题本身,但对问题如何产生、如何剖析,他往往无暇顾及。有效理答,与接受性、理解性的倾听密不可分,教师应鼓励学生安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谈论他们所关心的任何事情,并让学生知道他们的观念与感情,得到老师充分的认可和尊重。
在课堂教学中,支玉恒先生绝对是一位倾听高手。他不仅能听出常人听不出的声音,所谓“于无声处听惊雷”;更能从一个普通的声音中听出不普通的声音,所谓“新声含尽古今情”。例如:
师:课题是“古井”,“井”就可以了,为什么还加一个“古”字呢?
生:因为这是一口古代的井,不加“古”不知道了。
师:古代的井?秦始皇喝过它的水?
生:不知道……不一定。(笑声)
师:我要说这口井是一百年前的井,行吗?
生:可以。
师:那一百年前还算古代吗?
生:一百年前应该……不应该算古代,不太够古。(笑声)
师:这样说来,把“古井”解释为“古代的井”就有点不太合适了吧?怎样解释呢?
生:我觉得应该说是一口古老的井。
师:你为什么在发言中要加上“我觉得”三个字?
生:因为我没把握。(众笑)
师:很会说话,给自己留了余地,也显得谦虚。不过,你讲得很对,“古老” 的井,怎么理解都可以。说它是一百年前的,也算很古老了;说他是秦始皇时代的,也没错。你说得很对,古老的井。
这个看似简单平常的理答,却很能看出支玉恒先生的倾听功力和修养。当学生回答“这是一口古代的井”,先生的理答是“古代的井?秦始皇喝过它的水?”显然,先生瞬间捕捉到了“古代”这个声音,并迅速听出了“古代”与“古井”之间在涵义上的细微差别。先生清楚,“古代”这个词有相当大的确定性,可以指“奴隶社会时代”(距今约2500年),也可以指“鸦片战争以前”(距今180年)但是,很显然,文中的这口井始于何年何代谁也说不清。正是对“古代”这一声音的敏锐捕捉,才有先生之后两次巧妙理答:“秦始皇喝过它的水?”通过归谬反证,让学生意识到认知的偏差;“我要说这口井是一百年前的井,行吗?”通过举例反证,让学生进一步发现自己理解上的谬误。
当学生回答“我觉得应该说是一口古老的井”,先生的理答更是令人叹服。他从“我觉得”中听出了学生的表达技巧——讲话留有余地,还听出了学生的态度涵养——显得谦虚。他从“古老”中听出了精确的模糊、模糊的精确——说它是一百年前的,行;说它是秦始皇时代的,也行。
支玉恒先生曾经说过:“不但要备课,而且要'背’课。不是死背课文,是'背’课程。只有能'背’课了,在课堂上才不会总是关注教案,而是关注学生,随时调控,舒卷有余。”
事实上,倾听不是某种单一的技巧,也不是一项专门的策略。我们从支玉恒先生的这个理答中,当能获得一些重要启示:理答中的倾听,重在理解学生的思维逻辑、思考过程,而非答案的正误优劣;贵在为学生的深度思维、深入思考提供支点、给予支撑,让他们能够安全地表达自己的任何想法,而不必担心自己出错的后果;难在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学识涵养、见识视野、胆识胸襟,一句话,没有整体人格的高品位,就不可能有理答倾听的高质量。
二、换位归因:把握理答的学情特征
我们知道,课堂理答的一个重要使命在于让真实的问题暴露出来,而不是掩盖、粉饰问题,或者简单地将问题看做“问题”进而做出消极处理。学习问题的发现,要依据真实学情,要把握学生的认知逻辑,不能先入为主,更不能简单套用成人的思维方式。换言之,教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问题。
支玉恒先生曾经执教《西门豹》一课。这堂课,有一个理答场景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知道,西门豹治邺,主要惩罚的是几个罪大恶极的主犯,其中一个是巫婆。西门豹做得很有策略,一下子震慑了那些为虎作伥的官绅,同时也教育了现场百姓。可是,当支玉恒先生组织学生就西门豹惩治巫婆这件事展开讨论时,有个女生却这样说:“西门豹做得太过分了,这个巫婆已经是个老奶奶了,你教育她几句也就算了,为什么要把她投到河里活活淹死呢?”
面对学生质疑,先生并没有当场加以否定。他对学生说,你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但老师给你一个建议,你暂时不参加我们的讨论,你留出时间来,再仔细读一读课文的前半部分,如果有必要,你可以在要紧的地方画一画,做些标记。等到你有话想说的时候,再举手。
从策略的角度看,支玉恒先生使用的是“延迟理答”。即在学生的反应与教师的对话之间暂时拉开一段距离、留出一个空间,既给学生一次重新思考的机会,也给老师一个改善理答的可能。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先生之所以选择延迟理答,一定是基于他对这一突发学情的评估和归因。那么,先生是如何归因的呢?
教学继续进行。这个女生开始独自默读课文的前半部分。现场听课的老师当然特别关注这个女生,看后面她会有什么反应,她会不会举手,举手以后她又会说些什么,说了之后老师还会怎么应对。总之,有太多的期待等着印证。
过了一会儿,这个女生果然举手了。先生马上打断班级同学的讨论,让这个女生先发言。她说:“老师,刚才我错了。我仔细读了课文的前半部分,才发现这个巫婆真是罪大恶极。”接着,她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逐一列举巫婆的各种罪行:
1. 巫婆说,漳河发大水是河伯闹的。只有每年给河伯送一个年轻漂亮的媳妇,河伯才不会发大水。
2. 巫婆跟着官绅一起收老百姓的血汗钱。
3. 巫婆亲自带人去老百姓家里挑选女孩子。
4. 有钱的人家,给巫婆送钱,巫婆就故意不选他们家的女孩子;没钱的人家,送不起钱,巫婆就拉走他们家的女孩子。
随着这个女生的逐一列举,支玉恒先生相机点拨、因势利导。他说:
第一,给河伯娶媳妇这件事是巫婆最先说出来的,这说明巫婆是这个犯罪团伙的首犯。
第二,巫婆亲自带人去挑媳妇,这说明巫婆是这个犯罪团伙的主犯。
第三,巫婆跟着官绅分赃、受贿,这说明巫婆是这个犯罪团伙的重犯。
第三,这样的恶行巫婆每年都要做,这说明巫婆是这个犯罪团伙的累犯。
这个女生最后说:“这个巫婆真是罪大恶极,我认为西门豹的处罚是对的,这个巫婆是罪有应得。”
通过延迟理答和相机诱导,支玉恒先生成功地化解了这一次课堂冲突,不仅促进了学生在思维上的深度发展,也给了他们在态度价值观上的正确引领。
至此,我们可以还原支玉恒先生对这一突发学情的归因了。在先生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认知冲突,其一,是女生的善良和敏感,抑或还牵涉到女生跟自己奶奶、外婆之间的某种私密亲情;其二,是女生对文本信息的提取和整合导致其对巫婆罪行停留在模糊、片面的认知上。归因一旦正确,理答就有了坚实的逻辑支点。这是先生的理答艺术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三、持续激励:彰显理答的积极效能
从某种意义上讲,理答就是一种召唤和期待。心理学上所谓的期待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所揭示的就是激励的作用和价值。课堂理答,既可以从知识与能力的维度给学生以掌握的机会,也可以从过程与方法的维度给学生以进步的台阶,还可以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给学生以提升的能量。
支玉恒先生在他的《做人和教学的榜样》一文中这样开篇:“一个人的人生之路,需要得到榜样的照耀;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得到别人的扶持。斯霞老师、袁瑢老师、杨再隋老师,就是我人生的榜样,是我成长中遇到的'贵人’。”先生讲的榜样也好、扶持也好,就是激励带给人的成长意义。其实,先生自己就是这样一位激励大师。
《第一场雪》是支玉恒先生的成名作,也是其代表作,更是课堂理答的经典之作。我们看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第二天清早,天就放晴了。我们一起看看雪景好不好? ( 生答“好”) 雪景很美,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生笑)他读的时候,大家闭着眼来听,看他能不能把你带到那么美的雪景中去。
生:(读)“今天早晨……五光十色的彩虹。”
师:你们听他读完这段文字,是不是感到走到雪野中去了?
(生议论纷纷)
师:刚走到雪野的边上,(生笑) 是不是?是啊,没进去。谁能带着大家进去呢? (一生站起朗读,但效果不太理想)
师:这次进去了吗?
生:(齐答) 没有进去。
(生笑,听课教师亦笑)
师:是啊,还是没有进去。刚才那位同学领着咱们走到了雪野的边上,又领着咱们出来了。(生笑)
师:那咱们一起读一下,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领进去。(教师范读、带读)往前走了几步没有?
生:走了。
师:谁接着领大家往前走?
(一生站起朗读“大街上的积雪……震落下来”一节文字, 十分出色)
师:(由衷地)他领着我们看到了一群快乐嬉戏的孩子。
先不说《第一场雪》之后,“美美地读”美遍中国小语界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也不说“支氏品读法”自此进入中国小语界的主流教法,并且长盛不衰、香远益清。单说其中大雪无痕、大美无华的激励艺术,就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探究范例。
“看他能不能把你带到那么美的雪景中去”,这是无痕的目标激励;
“刚走到雪野的边上”,这是天成的评价激励;
“领着咱们走到了雪野的边上,又领着咱们出来了”,这是智慧的幽默激励;
“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领进去”,这是高超的示范激励;
“他领着我们看到了一群快乐嬉戏的孩子”,这是诗意的共情激励。
难怪杨再隋先生将支玉恒先生的《第一场雪》比作一首清新明快的歌、一幅淡雅平实的画,他说:“支老师以他挥洒自如、灵魂机智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有情有趣地学习,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再看支玉恒先生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个片段:
生1:最后一件事是“照顾阿三”。
师:对。( 板书“照顾阿三”)
生2:老师,我觉得“照顾阿三”,不如写“照顾女佣”。( 师问为什么)因为写“照顾女佣”写出了她的身份,说明鲁迅先生连家中的佣人都照顾,更别说别人了。可要写“阿三”,人家不知道阿三是谁。若是鲁迅的老姐姐,那照顾自己的姐姐,劲头就不一样了。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非常好。我在备课时都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这位同学帮助了我,谢谢你。不过你最后一句话没有说清楚。“劲头就不一样了”说得不明确。不如说,写“照顾女佣”更能表现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生2 答:是)(师改写板书为“照顾女佣”)
这是对教学相长的生动注释。从支玉恒先生的这个理答中,我们进一步体悟到:所谓相长,就是相互欣赏、相互激励、相互成全。当学生的见解超越教师时,我们由衷欣赏、不吝夸赞;当学生的表达尚存瑕疵时,我们真诚提醒、善意直言。这样的课堂理答,看似信手拈来,最是存乎一心。
支玉恒先生曾经这样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力争在教学上'不为而为之’。不去刻意地做什么,实际上却已经做了,不加斧凿,不露痕迹。要努力追寻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他的课堂理答,正是这一追求的生动呈现。
四、共情唤醒:坚守理答的伦理底线
共情,与其说是教师设身处地地活在学生的世界,不如说学生已经活在我们的世界。支玉恒先生的理答艺术,既是其生命智慧的表达,更是其悲悯情怀的抒写。具体而言,其对理答所坚守的教育伦理,体现在两个不同层次:一是在道的层面上,先生总是从“善”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相信学生的天性是善的,如孟子所说“人之初,性本善”;又如王阳明所说“人皆有良知”。
有一次,支玉恒先生执教《晏子使楚》一课。课始,他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晏子使楚”这个课题。结果,这位学生将字写得大小不匀,字体相差竟有一倍之多,顿时引来全体学生和听课老师的哄堂大笑。写字的学生,当下就被羞得满面通红,极为难堪。面对突发事件,先生郑重地当着全体师生说道:“大家不要笑,人家写成这样,是有一定想法的。”他问写字的学生,这篇课文中你最佩服谁,学生说最佩服晏子。先生说:“看,他最佩服晏子,就把'晏子’两个字写得大大的!”先生又问学生最讨厌谁,学生说最讨厌楚王。先生又当着大家的面说:“看看,讨厌楚王,所以'楚’字就写得小小的!”这样一来,全场的哄笑变成了会心的微笑,这个学生的尴尬也就完全消除了。
我们当然可以从技能、技术、技巧的角度解读支玉恒先生的这个理答片段,或许,我们也能从中有所启发、有所领会、有所借鉴。但是,笔者以为,这个理答所以成功,所以感动我们,首先不在于先生“化腐朽为神奇”的点化之术,而是其背后如冬阳、如春风一般的悲悯情怀。这情怀,早已是先生自然天成的生命境界,不假思索,无需刻意。
其实,这次理答的成功,不仅是教师智慧的成功,更是教师道德良知的成功。只有悟到学生的善是天生的,并把它当成一种教育信念,所谓的智慧才肯造访。“看,他最佩服晏子,就把'晏子’两个字写得大大的!”那一刻,支玉恒先生并不能确切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客观地讲,课题的四个字写得忽大忽小,大概原因:一是学生写字基本功不够扎实;二是学生上台比较紧张;三是学生不习惯在黑板上书写),但先生却可以借由自己的光照亮学生心性中被遮蔽的那道光,让他内在的良知显现出来,并不断呵护这点微弱的光。
止于至善者,道也。志于道,方能据于德;据于德,方能依于仁;依于仁,方能游于艺。所谓游于艺,就是在术的层面上,能够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恰中要害地施行课堂理答,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这是课堂教育伦理的第二个层次。
不妨再来品析支玉恒先生的另一个课堂理答:
生:我不懂“歉意”是什么意思。
师:请你把那句话读出来。
生:(读文)“日子长着哩,俺们不能总让大家白出力气啊。”老两口儿带着歉意说。
师:你用“歉”字组个词。
生:道歉。
师:对呀! 你读的这句话是讲老两口儿在做什么?
生:他们在向乡亲们道歉。
师:为什么道歉?
生:乡亲们老给他们挑水, 又不要报酬。他们觉得白让大家干活,心里觉得对不住乡亲们,所以就道歉。
师:那么你说的“心里觉得对不住乡亲们”就是他们的什么?
生:歉意。
师:明白了吗? (生答明白了)既然明白了,请你用带着歉意的语气读一下老两口儿那句话。(学生读文)他读得像在道歉吗?(生答不像)你今天迟到了,半路推门进来, 影响了大家的学习。为这件事,你向同学道个歉,要表现出“对不住大家”的心意。
生:我今天迟到了,打断了同学们的学习,对不起大家。
师:这次他的语气像不像道歉? (生答像)那你就用这种语气再读一次老两口儿那句话。
生:(再读此句,语气不错)
师:这次你全懂了,是经过你自己的努力弄懂的。
面对学生的真实困惑,先生并没有马上告诉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联系语境,联系生活,让学生自己明白“歉意”的内涵。这个理答,最触动我们的无疑是先生讲的最后一句话:
“这次你全懂了,是经过你自己的努力弄懂的。”

慈悲是什么?不是可怜,不是施舍,不是强者对弱者带着优越感的同情。真正的慈悲,一是坚信学生的善与生俱来,本自具足;二是坚信学生自身有力量表达善、活出善、成为善。智慧的理答,就是用教师的光照亮学生的光,最后让学生自己发光。这是慈悲,也是智慧,佛法说“悲智双运”,可谓醍醐灌顶。支玉恒先生的课堂理答让我们看到,作为老师,要坚守理答的伦理底线,要坚信唯有从良知流泻而出的智慧,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图片

课程推荐

正面管教:高效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

孩子的这个习惯,比成绩重要100倍

提升气质与打造好印象的小技巧

让孩子爱上阅读,从这绘本课开始



点个“在看”,把我们“设为星标
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的推送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