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卡尔维诺

 置身于宁静 2023-03-13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天马行空与特立独行

图片

.

如果说某些作家的姿态注定是被用来仰望的,那么无疑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卡尔维诺都属于这个行列。于博尔赫斯的小段文字里,我感受到精简的魔力;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我听到结构回环的铿锵;在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看不见的城市》、《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间,我见识到思维与文学道路的宽广。三人都曾带给我眩晕般的震撼,其中卡尔维诺最为我所接受和喜欢。

图片

卡尔维诺终生致力于探索小说叙述艺术的无限可能,对传统小说的内容与结构进行过颠覆性的尝试,所以有人说他在纯文学的路上走了很远,是“作家中的作家”。

在卡尔维诺的作品里,离奇与细致共体而生,故事与哲思齐驱并行,思维与想象肆意驰骋。他的文字极其炫目,但没有流于炫技;他的内容无限虚构,但不会指向虚无。

拿“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分成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来说,卡尔维诺欲探求现代人的完整,却构建了三个一点也不现代甚至不可能真实存在的主人公——一个在战争中被大炮打成两半、一个在树上生活了大半辈子、一个被金属盔甲包裹但里边空无一物可正是这样三个离奇的人物,却在作者笔下以最丰富的细节丰满了起来,让你丝毫不觉违和。你会看到分成两半的子爵如何活了下来、如何用一手一脚走路、如何残害和帮助他人、如何决斗,看到树上的男爵如何吃穿住行、如何学习、如何恋爱、如何与地上的人相处,看到不存在的骑士如何坚守意志、如何在军队穿行、如何用餐、如何与女子交往。

当然,你可以说,无论离奇与否,虚构一个故事并使它显得真实是一个合格作家应该具备的素养,关键在于它要表达怎样的主题,是否有意义,又是否充分实现了它想表达的东西。那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这三个完成于想象国度的故事不仅有着离奇的外衣,而且有着耀眼的精神内核。

图片
图片

.

《分成两半的子爵》

图片

《分成两半的子爵》以一次意外的炮轰将梅达尔多打成两半,进而演绎梅达尔多被彻底摧残后的人生如何继续。分裂之前的梅达尔多完整而混沌,认为身边的一切都完满实在。分裂之后,他的右半边留下了邪恶、理智,因不完整感到痛苦,又用夸张掩饰自己的痛苦,疯狂破坏事物,利用威权残害村民,残忍冷漠,胆怯自卑,让人既觉可恨又觉可怜。左半边无比善良,能及时观察体认到别人的痛苦,并付诸行动减轻他们的痛苦,但迂腐、不切实际,不近人情的道德让人感到可笑可悲。两半边都自知不完整,但认为不完整让他们看清了更多东西。最后,他们在外力作用下不可避免地合到了一起,复归于混沌。

“但是很明显,仅仅一个完整的子爵不足以使全世界变得完整。”我们的分裂、残缺、不完整、自我敌对虽不似分成两半的梅达尔多这般彻底,但毕竟存在着。

那么,是否存在一条道路能使人克服这些障碍,从而通向真正的完整呢?

图片

.

《树上的男爵》

图片

《树上的男爵》里,十二岁的柯希莫爬到树上,用他的浪漫独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被迫在家当修女的姐姐将自己恶劣情绪与可怕想象展现在烹饪上,再次把蜗牛腰斩端上了餐桌。父亲喝令柯希莫要么吃下去要么被继续关进小房间,柯希莫便毅然推开盘子,逃离到了树上。上树伊始,柯希莫更多是为了反抗姐姐的残忍、父亲的专断。他带着自己的倔强和好奇,离开了只对爵位、家谱念念不忘的父亲和满脑子大炮的母亲。他爬过一棵又一棵的树,渴望与新环境建立联系,遇到一个又一个的人,渐渐生长出自己的灵魂。他看了很多书,见识了很多事,愈加坚定了只有保持一定距离才能真正看清尘世的看法,“生活在树上”演变为他想要坚守一生的信念。他离开了大地,但仍旧热爱大地,用自己的知识、能力为人们谋福,帮助人们驱逐海盗、扑灭大火并搭建防火设施、采摘葡萄、消灭入侵狼群等。他在树上照样过着文明生活,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孤独浪漫。当然,在坚守信念的过程中他失去了一些东西——热闹不再与他相关,亲情一定程度上被疏远,爱情两番遭错过。(后一次与薇莪拉的错过应主要归结为性格问题,薇莪拉热情任性,像火一样充满毁灭的力量,让柯希莫痛苦、煎熬,柯希莫内心想要坚守的理智、自我与这段感情构成了冲突。)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订的那条规矩,不肯踏入土地半步。他说许多年来一直为一些自己都解释不清的理想活着,但他做了一件好事:生活在树上。生命即将结束之时,六十五岁的柯希莫从树尖奋力一跃挂到热气球上,消失在了茫茫天际。

图片

.

《不存在的骑士》

图片

《不存在的骑士》则探索了全然泯灭的个性。一个没有生理个性的骑士、一个没有意识个性的马夫、一个追求生存证明的青年、一个高傲冷漠的女人和一个因身世之惑而怀疑一切的贵族构成了小说的主旋律,使得小说得以在一场恶作剧般的游戏中行进。主人公阿季卢尔福骑士靠着意识撑起了一副盔甲,遵循一切规矩,力求事事精准,以此凝聚自己的意识不至涣散,突显自己比真实存在的人优越。马夫古尔杜鲁则不能意识到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区别,时而会把自己与青蛙、鸭子、树木混淆,甚至不知道是他在吃粥还是粥在吃他。青年朗巴尔多满怀热情地走进军队,想通过战争、功绩证明自己,却发现自己的理念在现实中处处被颠覆。女骑士布拉达曼娜鄙夷庸俗的一切,所以她爱上了不存在的阿季卢尔福。贵族托里斯蒙多认为除了圣杯骑士,一切都不可信。最后托里斯蒙多破灭了对圣杯骑士的幻想,阿季卢尔福因无法证明自己真正存在而消散,朗巴尔多追到了爱情,身为写书人的“我”奔向了书中人物,一齐从我们视野里消散。

“在《不存在的骑士》中争取生存,在《分成两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会摧残的完整人生,《树上的男爵》中有一条通向完整的道路,这是通过个人的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

至此,卡尔维诺认为自己最先的立意已然穷尽,便彻底告别了这类题材与写法。

图片
图片

阅读《看不见的城市》对我来说是一次别样的经历。阅读之前我曾一度怀疑他生平介绍里提到的“主刀医生表示自己从未见过任何大脑构造想像卡尔维诺这般复杂精致”,揣摩着可能这个主刀医生比较蹩脚因而所见大脑不多。阅读过程中,我发觉这句话是如此平实,以致远远难以表达我当时的震撼。我难以忘记自己是怎样看着看着嘴巴便张成了O型,并且越张越大。如果没有下颌骨的支撑,说不定我下巴真会掉到地上。很难想象一个人能想象如此充沛、思维如此宽广,在精准的文字描述下,通过随意截取物象、交织思考可以搭建出五十五个如此璀璨夺目的隐形城市。时间与空间,回忆与憧憬,欲望与形态,符号与象征,连续与单一……在作者大脑里无限延绵,汇成了这首“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做城市来生活的时刻,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五十五个城市分属十一个主题,以数学排列般的齐整散布在九个篇章。除去篇章首尾忽必烈与马克波罗的对话,每个小节之间不存在情节、结构、人物的联系,甚至篇章首尾的对话也十分随意,各个分开的对话间不存在先后、逻辑关系,完全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如果你问我阅读之后收获了什么,那我只能老实告诉你,除了惊讶本身,任何东西都没被我俘获。或许,我还可以告诉你,我脑袋里残留哪些城市碎片——梦中之城、千井之城、镜像之城、水管之城、千城之城、生长之城、蛛网之城、死亡之城……

“到我明白了所有象征的那一天,”可汗问马可,“我是否就终于真正拥有了我的帝国呢?”

“陛下,”威尼斯商人答道,“别这样想。到那时,你自己就将是众多象征中的一个。”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