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书传家的梅花墅许氏

 苏迷 2023-03-13 发布于上海

李建荣

梅花墅是明代万历年间甫里(今甪直)许自昌建的一座私家园林,占地百亩,因园内遍植梅花,故称“梅花墅”。许自昌(1578-1623)做过中书舍人,人称“许中翰”。他辞官回乡后,在家乡修筑梅花墅,并在此写作、排戏、藏书、刻书等,结交天下名士,玩得不亦乐乎。

梅花墅许氏,从许自昌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成就了书香门第,延续了百年辉煌。许氏族人勤于读书,热心公益,少数几位当官的皆有清廉之名,为人称道。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像赞》中收录了两位许氏成员,一位是曾任福建武平县令的许廷鑅,另一位是曾任贵州思南府知府和湖南永州府知府的许虬,殊为不易。

许自昌的父亲许朝相,善于经营,渐成吴中巨富,“吴役最巨者,增郡城,修郡学,豪有力者皆逊谢不敢当……”许朝相能经办修葺城池、府学这样的工程,并“捐资数千金”,可谓实力不俗。

许自昌饱读诗书,广交文友,特别是他修建梅花墅之后,藏书丰富,刻印《甫里先生文集》等,编写昆曲《水浒记》《橘浦记》等,推动了家族的发展和地方文化的繁荣。他的六个儿子个个出类拔萃,长子许元溥是崇祯三年(1630)举人,清初著名学者,应社、复社的重要成员,著有《吴乘窃笔》等;次子许元恭把刻书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崇祯九年(1636)捐资重建正阳桥;三子许元任“以编书、种菊为乐”,热心乡里公益事业,曾捐资重建马公桥,多次设“粥厂”赈济灾民;四子许元方、五子许元毅、六子许元超,均为府学庠生,在地方上有一定名望。许氏后人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读书会友,乐善好施,成为美谈。

许定升(1622-1700)在甫里诸许中声名较著。据康熙间陈惟中《吴郡甫里志》载:“许定升,字升年,号香谷,长庠,治《易》。顺治甲午科副榜贡,镶红旗官学教习、禹城知县,政声甚著,载在朱孝廉之铨《禹城治略》及徐大司寇健庵、韩宗伯慕庐《禹城行》中。居乡更好施乐善。如浙闽之变,倡赎难妇,生全甚多。于郡城则建育婴堂,以牧养遗婴;于里则创同善会,以积粟赈荒。他如识拔寒唆、助葬故旧、奖劝贞节,善难枚举。性端重方严,复和蔼近人。四方知名士,咸敬慕之。”

韩菼在《禹城行》中盛赞许定升的政绩:“香谷许先生令禹城三年,县大治。世言县难为,上官难事,例难破,令一摇手不得。香谷为之,绰绰有余裕,令而尽香谷若也,民其有瘳乎?”许定升去世后,尤侗写诗悼之:“半生辛苦育婴堂,天赐佳儿续瓣香。还望生来仍坐此,万家黄口拜高阳。”

许廷鑅(1675-1760),字子逊,号竹素,是许定升的儿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中举,后授官福建武平知县。许廷鑅能文能武,精弓马,能击剑夺槊。可能受到乃父的影响,他为官廉正,百姓称颂。闽地民风彪悍,常为边界问题发生争执打斗,许廷鑅初到武平县,就亲赴有争议的地区,详察民情,勘定边界,平定了纷争,为地区百姓的安居乐业奠定基础。后应好友高文良的聘请,到广东担任粤秀书院山长,培育后进。他先后执教于潮阳韩山书院、三山鳌峰书院、江阴澄江书院、太仓娄东书院等,热心为各地培养人才。他淡泊名利,去世时家徒四壁。

许虬,字竹隐,别字敏庵,号湛庵,顺治八年辛卯举人,顺治十五年戊戌科进士,授贵州思州府推官。康熙五年(1666)升思南府知府。《贵州通志》“宦迹志十六”有载:“许虬,江南苏州人,进士。康熙五年任思南府,敷政宽平,才名博雅,精举业家言,公退之暇,每进子衿讲究,教以读书作文法,思南文风为之一振。历任三年,丁艰去。”许虬为政宽仁平稳,时常在办公闲暇时,召进生员讲授读书作文的方法,把科举考试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思南地区文风为之振兴。

许虬在思南府任职知府三年后,因至亲去世,回家守孝三年。康熙十五年(1676)授浙江绍兴府同知(相当于市长),许虬惩治不法的老吏,使属吏不敢对诉讼案件上下其手,公府风气为之清澄。在绍兴任上,他以宽慈为政,温文儒雅,奖掖人才。康熙十九年(1680)升湖南永州府知府,三年后离任,之后未再任官。许虬是梅花墅许氏中担任官职最高的,从政多年,兢兢业业,但他自始至终保持了清廉之风,没有为家族谋取私利,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苏州才子金圣叹一向自视甚高,但他对甫里许氏却毕恭毕敬。顺治十七年(1660),金圣叹评选唐七律诗时,寄信给许王俨(许自昌的孙子),在信中说:“弟比日随手抄得七言律诗六百余篇,尽是温柔敦厚之言,甚欲先生为我一订正之。”言甚谦恭,可见他对许王俨的敬重。金圣叹给许定升去信:“来教云:一二定而三四定矣,甚善甚善!此始为知唐律诗三四者也。”金圣叹与许定贲(许氏族人)也通信讨论评选唐诗事:“弟见吴下,独有高阳诸许纯是一片心地,今又用弟此言,再看得唐人律诗一遍,知必有进焉者也。”金圣叹编选唐诗,与甫里许氏反复通信征求意见,可见许氏兄弟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他还写过一首《赠许定升》:“舍南舍北吴淞水,年尾年头天竺书。身值义熙无号后,人当欢喜发心初。莲花滴漏声声切,木德为珠粒粒疏。便有桃源最深处,那知秦汉事何如。”可见他对甫里许氏的了解和莫逆之交。

梅花墅许氏结交天下名士,高朋满座,当时有点名气的江南文人,都曾做过甫里许氏的座上宾,或在梅花墅参加过雅集活动。

崇祯九年(1636),许元恭捐资重建正阳桥,并镌刻桥联,东侧阴刻“甫里金波绕玉梁,双黄旧迹更新象”,西侧为“西迫淞水源流远,东接昆冈钟毓繁”。明清交替之际,战乱频繁。他不想梅花墅败在自己手里,“以梅墅作灵隐下院,名海藏庵”。他捐出梅花墅部分房子,辟为海藏禅院。清乾隆年间元和县丞彭方周评出的“甫里八景”之一“海藏钟声”,就源于许氏舍宅为寺的海藏禅院。

许元任宽厚仁慈,热心乡里公益,镇上马公桥失修坍塌后,他独自捐银重建。顺治八年(1651)吴地水患,农民缺粮断炊,他设“粥厂”于高真道院。康熙九年(1670)江南出现大饥荒,他又在保圣寺设“粥厂”救济贫民。他还出资救助穷困学子参加科举考试。

许心康,字安臣,一字朗山,是许虬的儿子。他天资聪颖,助人为乐。苏州遭受兵灾人祸,他招抚流亡,尽心做安抚工作。官方援例要授为县令,亲友劝他接受“任命”,而他“笑而谢之”。他生活节俭,德高望重,被当地人尊为长者。

家风是一代代人凝聚而成的精神力量,许自昌和他的后裔都倾心于发展地方文化事业和公益事业,当地的方志记载了他们的事迹,他们必将流芳千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