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都行,就是别被定义

 云语禅心 2023-03-13 发布于河南

孔子教导我们要“见贤思齐”,意思是看到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比肩。你暗自攥拳,心里说,我也要成为他那样的人。紧接着,你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如何才能成为他那样的人?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这是个错误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你的这种认同感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更容易让自己放弃。这不是你的问题,这是我们人类的天性。别和天性扭着干,太难了。你可以另辟蹊径,正确的问题应该是:

我如何才能做到你成就的那些事?

文章图片1

01

人设很容易崩塌

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用现在流行的词,叫做人设。这个不符合我的人设,谁谁谁的人设崩了,理性看待“明星人设”等等,这些内容估计你在各种媒体上看过不少了。

人设,人物设定,用某种标签定义一个人。比如,这是个女强人,这是个学霸,这个人靠智慧取胜。当我们看待别人的时候,用这些标签去识别;当我们看待自己的时候,也喜欢给自己贴标签。

给自己贴标签,在认知科学领域,叫做认同感

文章图片2

比如,你可能经常听别人这么说:我是个内向的人,有点不善言辞。这时,他/她的意思是,自己认同自己是个内向的人,自己会有这类人的特性。

如果你事先给别人贴上某类人的标签,那这个人表现出这类人特性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比如,在考试之前,你和学生们说:我知道你们都是诚实的人……。结果是考试的作弊率会下降。还有一个研究说的是在美国的亚裔女生,如果考数学之前强调她是亚裔,那成绩会更好;如果强调是女生,那成绩会稍差一些。这都证明了认同感的影响力。

如果你给自己某种自我认同,结果反而更容易失败。这是为什么?

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大学对377位大学生做了一个研究,想要搞清楚是否可以改善某一方面的性格。实验结果发现,如果你宣称想要改变某方面的性格,而且在未来的15周内完成了改善中的具体的事情,那,改善会确实发生。如果你宣称了想要改变某方面的性格,但是在未来15周未按照计划完成行动,那么性格不会有改善,甚至还会往反方向发展。【1】

你说我要做个外向的人,那就是在贴标签;如果做成了,标签就是真的了,这会形成正反馈。如果没做成,你可能会对自己很失望,于是还没开始的时候有信心。这就形成了一个负反馈。

人设也好,贴标签也好,身份认同也罢,都是一种固定思维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Carol Dweck)的思维模式,应该像牛顿力学一样,写进中学生的教科书中。这个概念说的是,人有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成长思维模式,一种是固定思维模式。有成长思维模式的人认为,人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成长;有固定思维模式的人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就是什么样的人。

而研究结果发现:

具有成长思维的人,真的更容易成长;具有固定思维的人,真的更难成长

该结论有很多研究者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到了验证。

纽约大学的一个研究发现,如果老师要求孩子成为一位帮助者,那么这些孩子当被要求去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情时,会更愿意去做。可是,如果这次帮助不成功,也就是经历过一次挫败之后,这些孩子就没那么积极的去帮助别人了。同时,这些孩子对自己是不是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的自我评价也降低了。

这些被贴上标签的孩子,本来在标签的激励下,想要证明自己,结果在经历挫折之后,背上了思想包袱,担心再次失败,就会失去这个标签,于是就有意无意地回避这样的事情。这就是“认同感硬币”的另一面。

认同感构建起一个人设,但是这个人设并不稳固,一旦遇到一点挫折,就会崩塌。

如果老师换个说法,鼓励孩子去做帮助别人的事情,就算是经历过一些挫败,这些孩子也还是会自告奋勇地去帮助别人。

被鼓励做事情的孩子,总是乐于尝试【2】

固定思维模式固定的是一个标签,标签给定了自己是个什么人,基于标签自己建立起了一种认同感。既认同这个标签的特质,也认同同样具有这个标签的别人。对标签的认同,需要自信的加持,而自信源自一次次具体行动的成功。习惯于贴标签和构建人设的人,一旦遇到挫折打破人设或者不符合标签的时候,就很容易退缩,甚至走向另一面。

成长思维模式一直在意的是成长,所谓的成长就是可以不断地做好那些更有价值的事情。其中的核心是做事情。成长思维模式,考虑的是下一步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我是什么样的人。

更关注如何做事情,如何做成事,这就是所谓的精英

孔子教导我们要“见贤思齐”,就是要向精英学习如何做事情。

02

做点什么

什么是精英?所谓精英是这样一些人,他们努力工作,勤奋克己;他们会直面真实的世界,探索新知,勇于改变;他们不自我设限,善于接纳和反思;他们有见识,并将见识打造成了自己的智识。

说来说去,精英都有一种共同的气质,就是“不接受”。

  • 他们不接受平庸的自己,于是总是在探索,在努力,在实现自我;
  • 他们不接受表面上看到的事情,于是总是用底层的逻辑进行改变;
  • 他们不接受现在的自己,于是总是在尝试怎么才能做到更好;
  • 他们不接受已有的认知,于是他们努力把人类整体的认知往前推进一点。

在这些所有的不接受背后,他们的法宝就是“做点什么”。

2022年有一部电影,叫《有史以来最棒的啤酒运送》,说的是在越战期间,男主的很多朋友都上前线为国效力去了,男主留在了后方,他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于是一个小伙子跑到战争的前线,给自己参加越战的朋友,送去家乡的啤酒。每个听说他这么做的人都认为他疯了,但是他做成了。

马克·曼森(Mark Manson)在《重塑幸福|如何活成你想要的模样》一书中总结了“做点什么”原则。他说,他的高中老师说的一番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老师说,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只是傻坐在那里想,你需要着手去做点什么。哪怕是你不知道该做什么,只要是开始行动了,最终就能找到合适的办法。

很多大事都是从这种“做点什么”开始的。

一旦开始了,我们还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如何像精英那样把事情做得很牛?

贴身学习是最好的方式。还有很多人说,我自己身边找不到这样的人怎么办?你可以去读书,读那些做事的人写的书。

03

做事的书长得什么样

可以帮助我们成长的书,经常被归类为成长励志类。具体说,有三种,但只有一种是有价值的,需要小心区分。

常见的励志类图书有三种。

第一种是鸡血类。在精神上说事,总体的意思是就是那首歌:世间自有公道,付出就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

第二类是鸡汤类。告诉你你想要的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其实你都有,就是你没注意到,你现在应该好好看看四周。你都有了这么多了,还要啥成功啊。

第三类自热小火锅类。按照说明指南,你可以吃到说明书上写的东西。它很实在,什么能实现,什么实现不了,一清二楚。这种书,本质上就是在说如何做事。这种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点像工具书。

想要成为精英,你需要读第三类书,工具书,成为精英的工具书。好的工具书,是精英研究精英之后写给精英的。一本书是不是好,有个标准是,是不是实在。实在有两个考察标准。

第一个,是不是注重科学性

因为科学是那些可复制的方法。这对你才有用,对你有用的才够真诚,够实在。考察科学性的一个方法是看看参考书目。书中的数据哪里来的,实验是不是已经发表在了领域内陆位比较高的期刊上,引用的论文多还是网站多等等。很多成功后的人讲述的是故事,听着很好听,其最大的价值也是好听。真正的好书中,提到的想法或者洞见,是由科学依据的。要么是来自统计的数据,要么有社会学科方面的研究。这才具有可复制性,这才是对你对读者重要的事情。很多名人传记成长经历,本质上是小说,而我们错把它当成了工具书。

第二个,有没有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方法。

有人说鸡汤文的问题在于给了你一锅热汤但是没有给你勺。除了为什么和是什么之外,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是怎么做。好的工具书的作者看待这些成功人士,会有一种调研的感觉。做成了什么,做败了什么,有优点有缺点,同时还要承认对方成就中的运气成分。这种类型的书,好像是在说人,其实背后在说事,是在说如何把事情干成。

文章图片3

王阳明说,人要在事上磨,也是让我们先去做事。

当坏事发生的时候,你或者接受它,或者做点事情解决它。就是这么简单。你只需要开始。你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然后你解决了一个问题,接着解决下一个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当你解决了足够多的问题,你就能回家了。

Now, you can either accept that or you can get to work. That's all it is. You just begin. You do the math. You solve one problem then you solve the next one. And then the next. And if you solve enough problems, you get to come home.

*《火星救援》

参考文献:

【1】You have to follow through: Attaining behavioral change goals predicts volitional personality change,https://www./vita/pdf/Hudson%20et%20al.,%202019a.pdf

【2】Asking children to 'be helpers' can backfire after setbacks,https://www./publication/327060370_Asking_Children_to_Be_Helpers_Can_Backfire_After_Setback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