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管内心怎样翻江倒海,习惯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一天都不能中断

 长沙7喜 2023-03-13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心理发展的终点不是痛苦的消除,在荣格看来,痛苦和冲突就是生活,我们不能将之视为疾病,因为那是每个人人生的天然属性,是幸福的正常对立面。

「压抑会引起忧愁、痛苦和冲突,但不会引发神经症,神经症始终是合法痛苦的替代物。」也就是说,我们是因为拒绝去经验合法的痛苦,才引发了心理疾病。「自性不仅是一个中心,而且也是一个范围,其中包括意识和潜意识,自性是心理整体的核心,就好像自我是意识核心一样。」

Jolande Jacobi用图示的方式来表现荣格此段话的意思,自性不仅是核心,还以辐射的方式展现力量,笼罩着整个心理系统。自性指向不能再继续发掘的心理本源,但它同时也是值得追求的道德目标。作者认为,如果不用心理学语言,也可以称之为「中心火焰」,内在的上帝成分,或埃克哈特的「火花」。它就是原始基督教的天国理想,是心理可以得到体验的最终存在。我想她的意思是说,自性便是内在的神性、佛种。

将对立双方转变成第三者,这种对立统一的原型形象就是所谓的「统一性象征」,他在更高级别的层面上将心理的分支系统统一成为自性。在此过程里,所有的象征和原型都是超越功能的载体,它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的是心理整体的原始意象,但其中各部分总是对称的,东方人对此非常熟悉,常以「曼陀罗」来表现

曼陀罗所有的图像元素都在一个圆圈或多边形中(主要是四边形),象征完整,这些元素都与一个中心发生联系。很多图像元素都是花、十字、或轮形,其数量明显偏于四个。「从历史经验看,曼陀罗追求的绝不是稀奇古怪,而是秩序。」

作者强调,原则上所有自性化过程都可能出现曼陀罗,但如果以为出现曼陀罗就断定当事人达到很高的发展程度则是错误的。因为它总是出现在意识领域「混乱无序」的时候,这时才需要它发挥补偿作用,因为它代表了秩序,所以可将混乱的状态转为有序的。


图片

荣格从中世纪的神秘哲学,也就是炼金术中找到了个体化过程的类比。他认为,超越功能可从炼金术的象征意象中得到表现,它的秘密是通过贵金属与贱金属、分化功能和劣势功能、意识和潜意识的混合与结合实现人格的转变,而这与个体化过程没有两样。

不只炼金术,各种形式的瑜伽也是如此,瑜伽的各阶段都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最终目的是象征性地产生一个心理精微体,保证意识自由地延续。作者补充,是佛,象征精神的永存,而肉体的存在是短暂的。是荣格提醒了我们,这些两千年的的东西至今仍有价值,但我们却把它跟迷信联想在一起。

荣格拒绝形而上的观点,他是以心理学家的立场来说话,「上帝是一个原型」,他指的是内心的模型,至于上帝是否存在,这超出了心理学的能力,就好像英雄原型也不能证明英雄的存在。但「无论如何,内心必须与上帝的本质有一定的关系,有一定的相似性,否则不能发生关联。用心理学的话来说,这种相似性就是上帝意象的原型。」

走中间道路是成熟者的使命,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状态与任务。在生命之初,我们必须千方百计摆脱处于集体无意识的幼年状态,让自我从当中诞生出来,我们必须在现实生活中站稳脚跟,完成生活赋予我们的任务:性、职业、婚姻、养育后代,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分化天生的优势功能,以求适应外界环境。只有在圆满完成前半生的任务后,才能开始体验和适应自己的内心。

荣格认为,人生的第一个目标是自然目标,也就是生儿育女和一切的世俗事务,包括了赚钱和赢得社会地位。这个目标达成后,就开始进入另一个阶段:文化目标。实现人格的完整性是人的终身任务。从最深刻的意义上来说,这是在为死亡做准备。

死亡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我们年纪越大,外界就变得越灰暗,内心世界对我们的呼唤和吸引就越来越强烈,老年人会不断接近与集体心理相互交融的状态,而这正是我们在孩提时代辛辛苦苦摆脱的状态。

人生的循环就此回到了原点,首尾相合,再现了奥若波若斯(Ouroboros)这个古老象征的含意。

只要完成这个任务后,死亡就失去了恐怖性,就可以被纳入生活之中,然而很多人的前半生任务并没有完成,所以只有少数人有机会通过自性形成让自己达到这个境界。集体的改变需要从个人的改变开始,他不能靠宣传煽动,也不能靠暴力来强迫。

只有越来越多的个人达成这个目标,集体问题才能解决。以此观点言,人人都对集体负有义务。责任因此在个人身上,经过转变的个体能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那么他就能成为一个「既才识过人又意志过人的人」,而不是一个目空一切的超人。

图片

【爱智者综合评论】

初读这本书让我惊艳,原因当然是作者精炼而深入的语言,以及她对荣格心灵地图的图示。如果荣格本人亲为之序,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荣格想必同意作者制图的观点。Jolande Jacobi在书里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洞见,那就是她在描述个体化过程时,我们潜入内在心灵所依次遭遇的阶段:阴影、心象(阿尼玛与阿尼姆斯)与人格面具、智慧老人与大母神、自性。尚不能确定她如此断定的原因,但既然荣格并未反对这个说法,这说明她的观点没有问题。

当代的荣格导论书在内容上基本来说没有超过本书的范畴,显见即使过了将近一世纪,我们仍在消化荣格的思想。矛盾对反是荣格心理能量的基础,没有矛盾对反所造成的落差,心理能量就不会流动。正是因为如此,才有所谓的潜意识要求补偿的说法。

比起精神分析的被动,分析心理学更强调分析师的主动性,人格要求碰撞,才能促发和推动当事人整合内在的进程。碰撞不仅是意识的,我想所有的谘商从业人员都很清楚,当深度心理治疗进行到一定程度时,碰撞往往更是潜意识的,甚至在谘商的初期阶段,碰撞就已经开始了。这是为什么我们要特别注意当事人的梦,因为他不仅如荣格所说的,会预示出治疗的进展,同时也如阿德勒说的那样,显现出当事人的生活风格。

而碰撞将会促使他原有不当的生活风格受到挑战,从而产生混乱,退行往往在这个时候出现。在童话〈玛雅公主与鳕鱼丈夫〉中,玛雅公主为救夫婿,潜入深深的地洞里爬行了五年,她在那里吃掉三块铁面包、磨穿三双铁鞋、戴坏了三双铁帽,才终于得见天日,其意义正是如此(若对此童话分析有兴趣,请参看拙文【《拯救王子的公主-唤醒世界的女性童话故事》】)。

这是为何荣格说治疗师的人格要素非常重要,否则他无法陪伴个案前进。他必须能不惧无意识的幻象,同时允许案主退行而不焦虑才行。如果治疗目标放在症状的解除,当事人就无法从此退行中受益,进而失去了使人格完整的机会。完整的人格并不会为我们带来什么世俗的好处,它是一种深化、独特、而又与世界紧密相连的存在状态,能让我们在成为自己的同时又参与这个世界。它既是生命的目标,也是生活的过程。除此之外,我不知道人间还有什么最终的幸福可言。

然而还想深切提醒的,是那些同样以追求个体化为目标的青年人及年轻学子们,书中已经多次说明,年轻人的任务是先在世俗中寻得安身立命之所,完成养儿育女、赚钱工作这样的要求。欲速则不达,直接投入人的中年任务,在意识和心理功能尚未分化完成前就追求融合、完整、超越,那将成为永恒少年,陷于无穷的可能性里。

我们不可忘记了齐克果的警语:现实永远是有效的。

作者:Jolande Jacobi(1890-197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