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读 | 不同类型INOCA,抗心绞痛药物如何区别选用?

 meihb 2023-03-14 发布于江苏

Image

冠心病临床较常见,其最常见的症状为心绞痛。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和冠状动脉痉挛(CAS)可致心肌缺血,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INOCA)主要因CMD和/或CAS致心肌需氧与供氧间不匹配而致缺血表现,可分型为微血管性心绞痛(MVA)、血管痉挛性心绞痛(VSA)。那么,不同类型INOCA,一线用药如何区别选用呢?

对INOCA者,需根据不同的缺血机制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MVA者首选β受体阻滞剂和/或钙通道阻滞剂(CCB)抗心绞痛治疗;CCB是VSA者的一线抗心绞痛治疗药物,症状控制不佳时可考虑联用二氢吡啶类CCB和非二氢吡啶类CCB;MVA合并VSA者首选使用CCB。

不同类型INOCA的一线用药选择

分型

一线治疗用药

微血管性心绞痛(MVA)

β受体阻滞剂:如奈比洛尔(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α1/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CCB):如贝尼地平(二氢吡啶CCB)

、地尔硫䓬(非二氢吡啶类CCB)、氨氯地平(二氢吡啶CCB)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如喹那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ACEI不耐受者可选用ARB

血管痉挛性心绞痛(VSA)

CCB:如贝尼地平、地尔硫䓬、氨氯地平

MVA+VSA

CCB:如贝尼地平、地尔硫䓬、氨氯地平

ACEI/ARB:如喹那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

ACEI/ARB


可降压,有心肾保护作用,ACEI通过减少AngII的释放及内皮缓激肽的降解而扩血管和抗细胞凋亡,能改善MVA者血管重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还可提高MVA者的活动耐量、内皮功能等,并减少心绞痛症状,对糖脂代谢无明显影响,可作为MVA者的首选降压药物。

ARB也有改善CFR和保护内皮的作用,ACEI不耐受者可选用。

注意事项:

  • 可引起咳嗽、血钾水平升高、肾功能恶化、低血压、血管性水肿等。

  • 血钾浓度>5.5mmol/L需减少剂量或停用;血钾浓度>6.0 mmol/L时,可口服钾结合剂。

  • 肌酐水平升高>50%或>310μmol/L需停用。

  • 禁用于孤立肾伴肾动脉狭窄、双侧肾动脉狭窄、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有血管性水肿病史、高钾血症(>5.5mmol/L)及妊娠、计划妊娠和哺乳期者。

  • 避免同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

钙通道阻滞剂(CCB)


可降压,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和减少心肌耗氧量,对变异性心绞痛或以冠状动脉痉挛为主的心绞痛,CCB是一线用药,故CCB为VSA者的首选用药,其能选择性抑制血管平滑肌、使心肌L通道开放,抗动脉粥样硬化,缓解心绞痛,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不同CCB对VSA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无明显差异,但贝尼地平能更有效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

二氢吡啶类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上的L型钙通道,引起血管扩张,如氨氯地平,其对血管的选择性更佳,降压疗效强。氨氯地平半衰期长,为降压和抗心绞痛药物,心衰者伴有严重的心绞痛而需用CCB时,可选择安全性较好的氨氯地平。

非二氢吡啶类CCB对心脏选择性更优,对血管选择性差,有负性肌力作用,对心脏有负性变时、负性传导及负性变力作用,可降低心率,减慢房室传导,常用于合并房颤或房扑。对痉挛性心绞痛者,非二氢吡啶类 CCB如地尔硫䓬可作为一线治疗用药,其可降低心外膜血管痉挛的发生率,部分严重心绞痛者可能需大剂量治疗用药(如地尔硫䓬90mg/次,4次/d),或与二氢吡啶类 CCB(如氨氯地平)联用以控制症状。

注意事项:

  • 可引起头痛、头晕、踝部水肿、牙龈增生、心率加快、低血压、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恶心、便秘、腹部不适等。

  • 二氢吡啶类CCB禁用于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者;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者,可能增加心衰的风险。

  • 非二氢吡啶类CCB禁用于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严重心动过缓者、左室收缩功能不全者及妊娠期者。

  • 二氢吡啶类CCB与克拉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合用,降压作用加强而易致低血压。

β受体阻滞剂


可降压,抗心绞痛,拮抗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及降低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血管系统,兼有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能降低心肌梗死后稳定型心绞痛者死亡和再梗死的风险,可用于MVA,特别是静息状态时心率快或低劳动强度者。对MVA者,尤其是围绝经期者,因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数心率加快,β受体阻滞剂可有效降低心肌耗氧量,减慢心室率,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β受体阻滞剂主要包括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奈比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等,α1/β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拉贝洛尔等,其中奈比洛尔可控制心率外,还可扩张血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应激,能改善女性CMD者的心绞痛症状及运动耐力。

注意事项:

  • 可引起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糖脂代谢异常、低血压、四肢无力或乏力、肢端发冷、抑郁等。

  • 禁用于严重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心原性休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无心脏起搏器)、有坏疽危险的严重外周血管疾病、心率< 50次者等。

  • 对痉挛性心绞痛者避免使用β受体阻滞剂。

  • 无固定狭窄的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缺血如变异性心绞痛不宜使用β受体阻滞剂。

  • 与维拉帕米、地尔硫䓬合用,有心脏传导阻滞和严重心动过缓的风险;美托洛尔与西咪替丁、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合用,可使心动过缓风险增加。


参考文献:

[1] 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2,50(12):1148-1160.

[2]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8,10(6):1-130.

[3] 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9):680-688.

[4] 稳定性冠心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1,20(4):423-434.

[5]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7,9(7):28-70.

[6]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6.

[7] 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管理路径专家共识[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2,20(1):1-22.

[8] 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6):443-446.

[9] 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管理指南(2023年版)[J].中华肾脏病杂志,2023,39(1):48-68.

[10] 医养结合机构衰弱老年人多重用药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J].中国心血管杂志,2022,27(5):403-4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