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料知识:丁香又称鸡舌香,作为香料还有公母之分,这里全告诉你

 思明居士 2023-03-14 发布于河北

本文系《粤厨宝典》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

正文

早在6世纪,后魏高阳太守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就有“(鸡舌香)俗人以其子似丁,故为'丁子香’也”一说。

后在16世纪,明代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丁香》又补充“丁有钉之义,因其形似小钉,故名'丁子香’,简称'丁香’。

没有错,我们现在要了解的这种香料就是“丁香”,它原称“鸡舌香”,又名“丁子香”。

至于它为什么叫“鸡舌香”,《辞源·丁香》为我们解开了疑团,它说“因其种仁由两片形状似鸡舌的子叶抱合而成,故又称'鸡舌香’”。

“丁香”并非我国原产,如果以最早记述它的文献——《山海经》推算,它在公元前21世纪之前就已经在中国浮现。

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的古尸中见有手捧“丁香”中分析,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就对它喜爱有加。

由于“丁香”发出的气味十分馥郁,所以当它进入中国之后,很快就成为上流社会化妆品的馨香材料之一。

《齐民要术·合香泽法》有云:

好清酒以浸香。夏用冷酒,春秋温酒令暖,冬则小热。鸡舌香(俗人以其子似丁子,故为'丁子香’也)、藿香、苜蓿、泽兰香,凡四种,以新绵裹而浸之。夏一宿,春秋再宿,冬三宿。用胡麻油两分,猪脂一分,内铜铛中,即以浸香酒和之,煎数沸后,便缓火微煎,然后下所浸香煎。缓火至暮,水尽沸定,乃熟(以火头内泽中,作声者,水未尽,有烟出,无声者,水尽也)。泽欲熟时,下少许青蒿以发色。以绵幕铛觜、瓶口,泻著瓶中。

文章图片1

曾被喻为广州著名鸡馔的“豉油鸡”所用的卤水就用上了丁香

“丁香”虽然与“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一道成为中国著名的馨香料,但历程则与“小茴香”有点不同。

后者被陶弘景(452年―536年)吹嘘一番马上成为膳食香料的中流砥柱,很晚才被中药收罗。

然而,“丁香”先被中药收罗,但却很晚才被纳入膳食香料之列。

大抵在公元7世纪,药学家甄权在他的《药性论》(又称《药性本草》)中就率先将“丁香”罗列成中药,云其“臣,能主冷气腹痛”。

不过,非常可惜,这部书已经散秩,无法依此了解它的疗效。

依据11世纪刊行的《梦溪笔谈》上的记载才让我们真正了解到“丁香”的疗效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书中道:“《日华子》云:'鸡舌香治口气’,所以三省故事,郎官日含鸡舌香,欲其奏事对答,其气芬芳。此正谓丁香治口气,至今方书为然。

《梦溪笔谈》作者沈括所处的年代虽然是在北宋(960年―1126年)年间,但笔下所记的“三省故事”则发生在唐代(618年―905年)。

此故事说的是诗人宋之问虽有满腹经纶,但未能受到武则天的赏识,经四方打探后方才知道武则天嫌他有口臭的毛病,于是他上朝时必含鸡舌香使口气清新,从此一改颓风成为天子顾问。

本来有此励志故事作背景,“日含鸡舌香”的常识应该广为人知。

殊不知,后人认为宋之问的从政道德令人十分不齿,使“日含鸡舌香”的典故逐渐被人遗忘,亦使“日含鸡舌香”的好处被抛之脑后。

文章图片2

丁香树图谱

1000多年前做过但又被人遗忘的事,则宣告中国人丧失了一个绝好的知识产权,这个知识产权后来却在国外风行起来。

由范端昂撰写并刊行于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的《粤中见闻·丁香花》就有“番人常口含(丁香)嚼以代槟榔”的记录,说明“口含嚼以代槟榔”在范端昂眼中陡然变成了一件新鲜的事儿。

广州因有“水上丝绸之路”的便利,很早就有种植“丁香”的习惯。

在宋代开宝六至七年(973年―974年)由刘翰、马志等人编写的《开宝本草》就有“丁香,二月、八月采。按广州送丁香图,树高丈余,叶似栎叶,花圆细,黄色,凌冬不凋。医家所用惟用根。子如钉子,长三四分,紫色,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俗呼为母丁香,可入心腹之药尔。

以及同代刊行由苏颂撰写的《图经本草》还有“丁香出交广、南番,今惟广州有之,木类桂,高丈余,叶似栎,凌冬不凋,花圆细,黄色,其子出枝蕊上如钉子,长三四分,紫色……二八月采子及根。”就可以印证。

不过,虽然广州可以植种“丁香”,但碍于气候及土壤等原因,品质始终不及舶来者。

清代咸丰七年(1857年)由陈徽言撰写的《南越游记·丁香》就有云:“丁香,木高丈余,花圆细而黄,子色紫,有雌有雄。雄颗小,称公丁香,雌颗大,(药)力亦大,称母丁香。然不如洋舶者良。

文章图片3

公丁香、母丁香

陈徽言的这段话又引出了“丁香”分公乸(母)的话题。

前秦古籍《山海经》的“(丁香)生东海及昆仑国。三月、二月花开,紫白色。至七月方始成实,大者如巴豆,为之母丁香,小者实为之丁香。主风疳匦,骨槽劳臭,治气,乌髭发,杀虫,疗五痔,辟恶去邪,治奶头花,止五色毒痢,正气,止心腹痛。树皮亦能治齿痛。

以及南北朝宋国(420-589年)药学家雷敩的《雷公炮炙论·上卷·丁香》就有“凡使(丁香),有雄雌。雄颗小,雌颗大,似枣核。方中多使雌,(药)力大。膏煎中用雄。若欲使雄,须去丁,盖乳子发人背痈也”之语。

估计就是将“丁香”分成雌雄的倡议者。

因是“花蕾像牡是为公,果实像牝是为母”,其花蕾呈短棒状而果实呈椭圆形犹如牡牝(雄性生殖器和雌性生殖器)形状而得名。

说到此,究竟“丁香”是何方神物呢?

原来,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的花蕾或果实。

这种植物原产印度尼西亚的马鲁古群岛(摩鹿加群岛)及坦桑尼亚等地。

至于它的学名曾有过争论,导致有两个学名。

争论的焦点在于它究竟是蒲桃属还是番樱桃属。

国内以往将它定为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桃金娘科[Myrtaceae]桃金娘亚科[Myrtoideae Nied.]蒲桃属[Syzygium]辖下成员的丁香树[syzygium aromatica(Linn.)Merr.]。

编写《粤厨宝典·候镬篇》时就是采用了这个学名。

而国外则将这种植物定为桃金娘亚科番樱桃属[Eugenia]辖下成员的丁香树[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或Eugenia aromaticea Kuntze]。

目前学术界比较倾向采用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

它还有“公子香”“支解香”“瘦香娇”“如宇香”“索瞿香”“百里馨”等别名,英文叫Clove或Caryophyllus(公丁香)或Flos caryophylli(母丁香)。

其植株高10米左右。叶对生,长椭圆形,革质。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冠白色稍带淡紫。雄蕊多数。子房下位,内含胚株数个,仅一枚能发育成果实。

果实长倒卵形至长椭圆形,红棕色,长1~1.6厘米,径0.6~0.8厘米。

每年二月形成第一趟花芽,到七月即可采收。到了八月又形成第二趟花芽,至翌年一月收获。每年七月和翌年一月,花蕾转成紫红色时用人手采摘或用竹竿敲下,阳光下晒干即为“公丁香”。

再待花蕾变成果实再晒干即为“母丁香”。

“公丁香”和“母丁香”都是一味很好的温胃药,对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呕吐、呃逆、腹痛、泄泻等症均有良好的疗效。

其性味辛、温,归胃、脾、肾经,功效温中、暖胃、降逆。但热病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依据前辈记忆,粤菜将“丁香”列为膳食香料是以清末民初为始。

其时正值“食在广州”鼎盛之际,一个外号叫“捞松敖”(姓名不详)的厨师跟随他的江苏老板来到广州承办了一间叫“陆羽居”的食肆。

不久,这间带有“姑苏风味”的食肆成为了广州江苏菜馆的领头羊。

“陆羽居”的众多名菜后来成了粤菜的经典,当中最让人难以忘怀莫过于“捞松敖”主理的“筒子豉油鸡”。

“捞松敖”对粤菜“无鸡不成宴”深表佩服,但总觉得广州的“白切鸡”仅用清水浸熟了无香气。

于是,他决心另辟蹊径——利用酱香扑鼻的豉油代替清水。可惜的是,豉油只有头香而略显欠缺一些后味。

此时,“捞松敖”在想到了广州人常用的“花椒、八角”之余,迅速地想到了“丁香”。

因为“八角”(大茴香)的气味虽香但是粗冲,而“丁香”的香气则能自始至终地保持幽雅并让人赏心悦目,而且香气不仅可以在鼻腔中飘荡,更能在口腔中回旋,令人食欲大振。再加上其他馥香中药材的配合,促令“捞松敖”设计的豉油鸡享有“甜、香、鲜”的特色。

从此,粤菜多了一味令人难忘的名菜——“筒子豉油鸡”,多了个叫“精卤水”的配方,多了个叫“卤”的烹饪法,亦让“丁香”成为膳食香料。

“丁香”之所以由“中药”变身成为“香料”,完全是靠它含有馨香的挥发油的缘故。

其花蕾的挥发油含有丁香油酚(Eugenol)、甲基正戊基酮(Methyl-n-amyl ketone)、苯甲醛(Benzaidehyde)、水杨酸甲酯(Gaultherolin)、葎草烯(Humulenol)、α-石竹烯(α-Caryophyllene)、乙酰丁香油酚(aceteugenol)、苄醇(phenylcarbinol)、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胡椒酚(Chavicol)、乙酸苄酯(jasmal)、α-衣兰烯(α-Ylangene)等成分,哪有不芬芳的道理。

亦有些野外采摘品种不含丁香油酚(Eugenol)而含番樱桃素(Eugenin)和丁香酮(Eugenone)的,但芳香依然。

另外,花朵除了含有以上成分之外,还含有鼠李素(Rham-netin)、异番樱桃素亭(Isoeugenitin)、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黄酮(Flavone)、山柰酚(Kaempferol)、番樱桃素亭(Eugenitin)及异番樱桃酚(IsoeugenitoI)等成分,更加馝香四射。

有很多烹饪书籍在介绍“丁香”时,常常强调“公丁香”这个名称。

这是片面的,往往给人留下“母丁香”不能作香料使用的印象。

其实,从香味馥香程度,“母丁香”更优于“公丁香”。

但是,由于“公丁香”所含的芳香油高达15%~20%,而“母丁香”仅含2%~9%,因此,就香味浓淡而言,“公丁香”的确优于“母丁香”。

如果我们增加“母丁香”的分量,无论是馥香程度抑或浓淡程度,肯定会比“公丁香”更惹人喜爱。

“丁香”虽然与“八角”(大茴香)一样,都被视为芳香的香料。

但是,由于它们的香味的渗透力不同,投放时要区别理解。

“八角”(大茴香)的香味非常尖刻,而且它拥有的类似薄荷脑的清凉会渗透到制品的深处,让人产生外香内凉的感觉,略显逊色。因此要避开这个劣势,投放量不宜太多。

而“丁香”的香味则相当幽雅及醇和。

与此同时,它拥有的水果般的甘甜香味对制品而言可谓表里如一,让人产生醒神愉悦的感觉,投放量没有受到一定的限制。

除了日本,“丁香”同样受到其他国家的青睐,无论是烤肉、西式汤、调味汁、面包(麪包)及泡菜都有它的身影。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