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进展 | 卒中患者康复期步行康复的最佳强度及时程

 医贰叁Doc 2023-03-14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图片

导  读



虽然大多数卒中幸存者最终可以在不依靠他人帮助的情况下恢复行走能力,但大多数处于慢性恢复期的患者仍然缺乏足够的行走能力(即速度和耐力)以维持正常的日常活动。运动锻炼有助于恢复卒中患者行走能力。然而,步行康复方式的最佳强度及时程仍然未知。


图片

背景和目的



对于卒中后的步行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是关键的参数。本研究旨在评估卒中后步行康复的最佳训练强度(剧烈与中等)和最短训练持续时间(4、8或12周),以最大限度地立即改善此类患者的步行能力。


图片

方  法



参与者是通过与临床医生和支持团体的延伸拓展、广告、现有数据库和健康记录系统从社区招募的。筛查包括病史和记录回顾、体格检查、Fugl-Meyer 下肢运动功能评估、抑郁问卷、10米步行试验、跑步机筛选试验、静息心电图和心电图监测下的跑步机分级运动试验。纳入标准为:年龄40-80 岁;单次卒中发病6个月-5年;步行速度小于1.0 m/s;能够根据需要使用辅助设备在地面上行走10 m,并且无需他人持续帮助;能够在跑步机上以大于0.13 m/s(0.3 mph)的速度行走至少3分钟;稳定的心血管状况(美国心脏协会B24级)。

参与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或中等强度有氧训练(MAT),每次均涉及45分钟的步行练习,每周3次,持续12周。HIIT方案是以最大安全速度进行持续30秒的行走,反复交替进行,并穿插30-60秒的休息,目标是平均有氧运动强度超过心率储备(HRR)的60%。MAT方案使用连续步行,并调整速度以维持40%的HRR作为初始目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提升到60%的HRR。


图片

结  果



在55名参与者(平均[SD]年龄,63[10]岁;36名男性 [65.5%])中,27名被随机分配到HIIT,28名被随机分配到MAT。卒中后的平均(SD)时间为2.5(1.3)年,基线时平均(SD)6分钟步行测试距离为239(132)米。参与者参加了1980次计划的干预中的1675 次(84.6%)和220次计划的测试中的197次(89.5%)。没有发生与研究流程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4周后各组的 6 分钟步行测试距离变化相似(HIIT,27 m [95% CI,6-48 m];MAT,12 m [95% CI,-9 至 33 m];平均差,15 m [95% CI,-13至42 m];P = .28),HIIT 在 8 周后获得更大的收益(58 m [95% CI,39-76 m]对比29 m [95% CI,9-48 m];平均差异,29 m[95% CI,5-54 m];P = .02)和12周(71 m [95% CI,49-94 m]对比27 m [95% CI,3- 50 m];平均差异,44 m[95% CI,14-74 m];P = .005)训练;HIIT在步态速度和疲劳度的一些次要指标上也比MAT有更大的改善。

图片

2. HIIT及MAT组运动强度

图片

图3. 卒中慢性期患者12周HIIT或MAT期间,6分钟步行试验的主要结局发生变化

图片

表2. 卒中慢性期患者12周HIIT或MAT期间,主要和次要结局变化


图片

结  论



这些发现证明了高强度训练是步行康复的关键参数。在卒中康复期患者中,剧烈的步行锻炼仅需4周的就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但至少需要12周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及改善。


校稿人:刘婧伊、大成


点此查看研究原文档

图片

赵家慧 住院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脑血管病和神经重症

end


重症卒中

作为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分会的官方公众号,是以急重症脑血管病管理为核心,利用现代互联网交流模式,搭建的多学科学术交流平台,由刘丽萍教授团队发起并汇集海内外神经重症领域专家倾力打造。聚焦临床热点难点、荟萃国内外前沿资讯、分享最新指南共识、讨论解析精彩病例、开展实战专题培训、全方位呈现学术视听盛宴,旨在为共同推进急重症脑血管病规范管理、优化管理策略、促进神经重症专科人才培养、加强国内外多学科交流互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