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液粘稠——“万病之源”血栓形成的第一步!辨证艾灸:降血粘,防血栓!

 静幻堂 2023-03-15 发布于天津
艾学堂 2023-03-15 09:59 发表于广东
生活中,我们对血液粘稠最大的误区就是:认为它是“老年病”。所以,很多人认为自己还很年轻,不必担心。殊不知,这种错误认知极易给自己带来健康隐患。
一、他38岁,就脑出血了

图片

过年期间,38岁的严老板在打牌时突然倒在地上,被家人送医后,诊断为突发脑出血。
医生当即给他手术,等打开颅腔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严老板颅腔中的血液粘稠得像刚化开的冰淇淋,颜色呈粉白色,极不正常。
所幸,在接受治疗后,严老板已经脱离危险,转到普通病房。
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严老板,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血液会那么粘稠,后怕不已。
事实上,临床发现,类似严老板的患者大有人在,很多人甚至比严老板还要年轻,一不小心,甚至因此而送命。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及时清理血管。
二、什么是血液粘稠?

图片

血液粘稠就是我们俗称的“血稠”,医学上叫高粘血症。需要注意的是,血液粘稠≠高血脂。

血液粘稠是指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增多,导致血流阻力增加、血液流速变慢,比如:红细胞、血小板、蛋白成分等,而高血脂只是导致血液粘稠的其中一个因素。

血液粘度升高后,流经一些小血管时容易形成血栓,小血栓如果发展成大血栓,就可能发生严重的血管阻塞。

也就是说,血液粘稠是血栓的“前奏”, 而血栓一旦形成,就极易引起一系列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梗塞等,直接威胁生命,必须当心!
小贴士:出现4个征兆,说明血液已“粘稠如粥”
1、嘴唇发紫,干燥,呼吸困难,稍微运动后会出现呼吸急促。
2、头晕,浊音,早上没有精神,吃过午饭后慢慢清醒,但晚上精力充沛。
3、视力下降,视物时不清晰,医学上称为“阵发性视力模糊”。
4、蹲下干活,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身体不适。
三、血液粘稠是什么导致的?
中医认为,血液粘稠主要与气有关。
“气为血之帅” ,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虚无力运血,或气滞血运受阻,或阴虚营血减少(清气不行,血液不行),或阳虚不能蒸化(气血瘀滞,痰湿滞留),均可导致血液粘度升高。
故而,中医治疗血液粘稠,强调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4个症型:
 1、气虚血瘀型 
表现症状:血液粘稠度升高,伴心悸怔忡、气短乏力,活动后加剧,胸闷心痛,舌苔薄白,舌质暗或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涩结代。
 这种症型多见于中老年人,所以中老年人特别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是气无力推动,致使血滞于脉中所致。中老年人,大多有气虚症状,血瘀就成了必然,瘀血中的有形成分很多,血粘度自然就高,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血栓,继而诱发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
治疗方法:益气活血,通络散瘀。
艾灸穴位:气海、血海、膈俞

2、气滞血瘀型
表现症状:血液粘稠度升高,伴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腰痛如刺,固定不移,舌淡苔薄边有瘀点或瘀斑。脉细涩。
 这种症型多见于女性,因为女性爱生闷气,使小性子,容易肝郁气滞。
 治疗方法:活血化瘀,行气导滞。
艾灸穴位:四关(合谷+太冲)、膻中(好比“气闸”,让全身之气通行无阻)、三阴交

3、肝肾阴虚型
表现症状:血液粘稠度升高,伴疲乏无力,头晕目眩,耳鸣健忘,急燥易怒,或精神紧张,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腰膝酸软,甚或遗精,舌红苔少,脉细数。
 这种症型多见于中年男性,也就是“更年期的男性”。
 治疗方法:滋补肝肾,育阴潜阳。
艾灸穴位:肾俞、曲泉、太溪、然谷

4、脾肾阳虚型(痰湿滞留型)
表现症状:血液粘稠度升高,伴形寒肢冷面色恍白,腰膝酸软,少腹冷痛,腹胀便溏,面浮肢肿,小便不利,舌质淡,苔薄自滑,脉沉细弱。当以健脾温肾为治。
这种症型极为常见,多见于女性,以及身体虚弱的中老年人。
 脾肾阳虚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体内水液得不到及时气化,水液滞留体内就会形成痰湿。而痰具有流动不测的特征,由它引起的疾病,上至巅顶,下至脚底,随气升降,内存于脏腑,外留于肌肤,不同的地方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比如——
痰在血液:血液粘稠,血脂高,血糖高,长斑块,冠心病;
痰在心脑:眩晕、心悸、胸闷、心慌;
痰在咽喉:嗓子里有异物感,咳不出来,吞不下去,出现梅核气;
痰在脾胃:表现消化曲张;
……
治疗方法:健脾益肾,补阳祛痰
艾灸穴位:命门、支正(强化小肠的消化功能,帮助化解、排出痰湿)、丰隆、足三里

最后,有一个穴位适用于上述4种症型,就是:曲鬓穴。它在头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曲鬓穴是降低血粘的要穴,灸之,可以改善细胞聚集状态,改善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度。
 四、出现3个症状,必须当心血栓!
1、小腿粗细不同,感到疼痛
当出现小腿粗细不一,一条腿很粗,一条腿很细,并伴有持续疼痛,或皮肤发红,皮肤温度高等,要警惕静脉血栓形成。一旦发现,请立即就医!
此外,尽量减少行走,不要按压揉腿,以避免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
2、头痛、头晕、恶心
突然出现头痛剧烈,甚至会在一瞬间会感觉天旋地转,或者头痛突然加重,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需高度警惕脑梗。
当血栓堵塞脑部血管,易导致脑部短暂性缺血,就会出现这类情况。应及时就医,切莫忽视拖延!
3、胸闷、窒息、出汗
做体力劳动时,出现胸闷和胸痛,休息后可迅速缓解;或,在半夜突然感到胸闷,气短,不能呼吸被憋醒;或,突然间,周身冷汗淋漓。
这时,一定要警惕血栓,以及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