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四) ——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群像侧写

 普却信的人生 2023-03-15 发布于广东

前文说的好像是做选择题用的排除法,我逼不得已选择了中国古代文学作为研究生的专业方向。其实并不是这样,我选择古代文学既是心灵感召,也有教授们在课堂上的引导和个人魅力的影响。

佘斯大老师年龄最长,往那儿一坐,穿衣风格的古朴端庄加上坐姿和手势,感觉古意顿生,很容易进入先秦文学的情境和状态。佘教授说他的先生石声淮可以倒背《离骚》,他自己也是可以顺背如流。光这一点,现在讲古代文学的都只能望其项背。我12年以来,《离骚》也是每年必讲,如果平行班比较多,到了第4.5遍的时候,感觉前半部分好像也能背个几段了,但到了第二年,就还得重新来过。就这,当我能在有些班级的课堂上背出原文几个段落的时候,学生也是被吓到了。可见老先生们确实可堪模范。

魏晋南北朝到唐代是戴建业老师讲,前几年有同学整理了《戴老师语录》,加上这几年老戴成了网红,他的话、他的风格,大家都很熟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经常很得意地宣称:我老婆可是正宗的汉口姑娘!我也被老戴抽背过,背的是《五柳先生传》,我明明普通话过了二甲,还是操着平翘舌不分的口音去诵读,被老戴说你的普通话也不标准嘛。佛山那次见面,戴老师赶时间去广州了,我们校友又聊了一会儿,大家都感慨老戴讲得好有意思,我接话说:戴老师是用生命在讲古诗。真的是这样,因为任何一首古诗,戴老师都会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观照作者,用自嘲的方式让我们一下子就能体会到古诗的精妙之处和古人的境界之高。我现在讲古代文学也是这样,生命中的很多人,我的父母、妹妹、老公、发小、同学当然包括我自己都有可能成为与古人对照的案例。讲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区别时我会拿自己是楚国(湖北)人、先生是中原(河南)人来比较,讲杜甫时其祖籍襄阳和我是老乡,出生于河南巩义是我先生的故乡……这样去讲,自然让听者有亲切感。今年上半年,有天中午下课我脚步匆匆,突然被一个学生叫住了,他说:老师,您的研究生导师是不是戴建业?我很惊讶:这你都知道?他说:我看了他讲课的视频,觉得您讲课的风格跟他很像,您又说过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我猜的。这真的是沾了戴网红的光。但我当时太激动了,好像遇到了知音,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不仅没感谢他夸他,反而一个劲儿地抱怨:是吧?但是我们好多同学却听不懂呀,有的还觉得我跑偏了,没讲教材内容……

戴老师除了本科帮我改过论文,还与我大有渊源。虽然是保送的,但研究生入学考试结束,录取名单公布后,我们也一样正常参与后面所有的入学环节——面试和硕导的双向选择。专业在保送资格审查的时候已经选了。我当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老戴。但是有一个小插曲,公布导师确定结果那天,好像就是老戴宣布的,念到我的名字时,导师——林岩。可以说到写公号前为止,我都是一个说话不过脑子的人。听到之后,我直觉反应,冲口而出:林岩是谁?完全没想到,林老师就坐在旁边,是研究生三年我真正的老板。唉!还好林老师并没有放在心上。一直有点懵,结束后,老戴专门给我解释了一下:你选的方向是唐宋,林老师刚好是研究宋代文学的,比我更合适;另外,人家是新来的,也不能把好的都挑走了,不合适。这后一条抬举了我,我也就接受了,当然我也反抗不了。呵呵。除了公布双选结果,这次碰面也算是本届研究生的入学教育。另外一个古代文学的老先生刘兴林教授也是特意提到了现当代文学专业新近发生的大事,特别强调,我们今年也有比较年轻的男导师,在和女研究生相处时要掌握好分寸。怎么感觉就是说林老师和我?会后,大家各自和自己的导师见面,安排具体的学习,林老师很是疑惑。他头一年带两个研究生,我是本校的,所以就问我刘老师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向他详细描述了事情始末,对戏剧化的场景、两败俱伤的结果更是添油加醋。真没想到和导师的第一次见面是在眉飞色舞地分享八卦,也是醉了。因为林老师是博士后刚出站,属于新手导师,也需要人带他怎么样带研究生,所以我硕士期间所有书面资料上面的导师一栏都是写着戴建业、林岩两个名字。日常的学习指导都是跟林老师的,很多戴老师组织的学生聚会场合,我们俩也会被通知参加,比如有一次戴老师因严重胃病住院,比如毕业前的聚餐等等。

晚唐和宋代文学是阮忠老师讲的,因为职称问题,阮老师讲课的字里行间都是不得志和怀才不遇,讲柳永、苏轼时共鸣很多。果然,给我们上完一学期的课,他就调往海南了。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他又回到武汉,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很是欣慰。

元明清文学的谭邦和老师,那两道剑眉,和他的个性一样鲜明。前几天在校友群看到近照,头发白了,眉毛也白了,真像白眉大侠。谭老师讲的《金瓶梅》和《三国》特别精彩,我写过一篇《<金瓶梅><三国演义>中的婚姻观念之比较》,工作后才发表。《三国》中对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分析,结合《儒林外史》中对后期科举制度的批判和反思,揭示了封建社会“道德压迫智慧”的真相以及与此相关的中国近代自然科学落后的根源问题,颇有见地,我至今也会讲给学生听。《金瓶梅》则重点关注人性问题,由此得出结论“文学的终极目的是社会不断进步,人类臻于至善”,我深以为是,也经常结合作品解读引用和发挥。我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是《论李杨爱情故事的文学流变》,觉得李杨爱情故事是唐代,选的第一个文本是《长恨歌》,肯定由老戴指导无疑了。谁知,阴差阳错,分到了谭老师指导。因为我主要选择了三个文本:《长恨歌》、《梧桐雨》和《长生殿》,这么一看,后面两个都是元明清的,占大头。当然,在谭老师的指导下,我毕业论文高分通过了。

读研究生期间的林老师,我在前文《写在硕导林岩教授授业十周年之际》一文中已经描述得很清晰了。但是也还有没说完的话,跟戴老师于师姐一样,我也很怕林老师,我们小圈子里有一句话:娥姐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林老师打电话。哈哈。林老师很有先见,一年级就开始让我们选题、开题、查资料、写综述了。到了二年级,我已经开始按照提纲分阶段提交章节内容了。林老师因此对我有一个结论:脑子好使,有点悟性。因为他提的要求,我都能按时间大差不差的完成,但要论到细节和深度,就未免不够。所以他觉得不够勤奋,没下苦功夫,经常需要敲打。林老师非常细心严谨,我的初稿上有他密密麻麻红字的修改意见。在这样的严格控制之下,我三年级第一学期十月份找工作之前就完成了五万字的毕业论文,当时的要求是三万字以上。林老师生性低调,毕业聚餐没有出席,至今连一张合影都没有,下次见说啥照一张。

论文答辩那天,林老师不知什么原因竟然不在现场,搞得我俩紧张了半天。轮到我的时候,提的问题我都不疾不徐地答上来了,所以也就没什么担心。因为论文定稿早就发给五位答辩组成员了,包括两位外校的教授,所以答辩完就宣布结果,我竟然是当年唯一一个全票通过的5A论文,好意外。宣布完,戴老师就调侃我:徐娥,你本科时我就指导过你论文,你还没请我吃饭呢?大家都笑了。14年本科十年聚会,我特意旧话重提,但直到今天,我还真没有请上老戴一顿饭。接着,谭老师又说:徐娥,你本科毕业论文是我指导的吧。我连忙点头称是。真是幸福的尴尬。现在自己当了老师,有了一层更深的感悟,学生遇到好老师当然是求之不得,老师遇到乖学生,那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哈哈,得意几秒钟。工作之后,由于职称问题申报省级以上课题需要教授推荐,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写上戴建业、谭邦和,再和他们打个招呼,因此一直以来还算有持续的联系。今年老戴来佛山,刚好是假期,我发微信说要去,他说你一直听我的课,这个讲座是针对大众的,你就不要来了。后来觉得我言辞恳切,就改口“欢迎你来参加聚餐,师生见上一面”。临走时,我一想到师母,心中无限难过,眼泪都掉下来了。让大家见笑了。不久后戴老师还主动微信语音关心我的工作生活情况。这学期开学,我发了教材文稿给谭老师,教师节发节日问候,他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徐娥你的文稿我还没时间看呢,我赶紧安慰他:没事,您慢慢看,我不着急,就算出了还能修订呢,您要多保重身体。

老师们对学生的拳拳之心,让我不胜愧疚,也不断自省,会成为我前进道路上持续的养料和不竭的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