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与静(二)

 普却信的人生 2023-03-15 发布于广东

你好,我是徐娥。

清静无为天下正。

清静无为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那样,是学者、书生才需要具备的品性。在两军对阵的关键时刻,最要紧的是头脑冷静,只有冷静才能准确判断敌我的形势。

清静无为的人求学则与日俱进,从政则会大功告成,指挥千军万马则无往而不胜。

01

宁静致远

诸葛亮在人们心中是智慧的象征。他做对了什么?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回答了这个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诸葛亮认为,大丈夫立身处世,应以静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以朴素来培养自己的道德操守。

生活简朴而又恬淡寡欲,才能显示自己的志趣,心境安定而又精神专一,才能见识深远。

要想学习有成,心境就必须保持绝对的宁静;要想增长才干,就必须刻苦学习。轻浮懈怠不能思虑深远,心境躁动不能陶冶性情。

诸葛亮自身的传奇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正因为他的沉静天性使得他高瞻远瞩,静观天下之变,思考国家的未来,最终从已成之局预料将成之势。

他出山前就被他的同辈称为“卧龙”。他的深谋远虑、雄才大略,主要得益于他冷静的观察、沉潜的思考。

诸葛亮的一生是“戒躁守静”的成功实践,而“宁静致远”又正是”静以养智“的引申。

02

大器晚成

现代社会,恬淡谦退之士无疑会被人们视为缺乏“竞争力”的“落伍者”,而“大器晚成”更可能被人们当作笑谈。

干什么都追求立竿见影。吃喝流行快餐、预制,种植养殖讲究速成,连读书学习也到处是速记、英语三月通……

此时此刻还谈什么大器晚成,简直是逆时代潮流而动。

古人培养人才的方法与我们今天正好相反。他们认为要造就大才就得“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要成就大业就应该“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正是这些笨办法笨功夫,我们民族过去产生了许多文学、艺术、科学、政治等领域的伟人。而今天求快求速却偏偏欲速则不达。

过于急功近利使我们不可能培养出科学大师,过分的浮躁使我们没有办法沉潜于学问。

轻躁速就,大器晚成。

为什么呢?无论在哪个行业领域,成名成家都需要长时间的锻炼和知识积累。

除了极少数才智卓绝的天才之外,我们大多数常人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快速成才。这个世上毕竟天才少而凡人多。

著名的例子有爱因斯坦和“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是“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的生动体现。

在同一社会里,智者也有很多种不同的类型。有些人的思想既适应了自己时代的需要,又迎合了普遍的社会心理,因而受到广泛欢迎。他们也成为“思想精英”或“精神领袖”。

而有些人的思想则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尽管他们的话也很容易理解,也能够实行,但就是没有人愿意学习体会。

当全社会都奋勇争先、崇尚雄强,我们却倡导“甘居人后”、甘于雌柔;人们都追求圆滑机巧、艳羡富贵,我们却主张笨拙淳厚、清贫自守。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