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的1个习惯

 新用户3997fVpW 2023-03-15 发布于浙江

毛主席:要在政治上不犯错误,那么就要向前看,而不要向后看。

我们来看毛主席的几个决策。

俘虏政策

向前看,所以有宽大俘虏、释放俘虏、释放的时候发钱让其有路费。其结果是,

瓦解敌军之原则须表现之于宣传敌军,优待敌军俘虏,与医治敌军伤员等工作上面,否则事实上巩固了敌军的团结,与瓦解之目的适得其反。

通过向前看,其结果是瓦解敌军,俘虏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向后看,那么就有这个人刚刚杀害了我们的战友,要以血还血,其结果是以后的敌军拼死抵抗、绝不投降,给我方造成更大的杀伤。向后看,其结果是巩固了敌人。

国共第二次合作

向前看,就是在共同敌人面前,团结合作、一致抗日,国军在正面战场迟滞敌人的进攻、我军在敌后战场化身炸弹,让敌人不得安宁、持续失血。

敌人南进,我们得北进,以摧毁敌人的后方。我敢说敌人吞了华北,决不是一服补剂,相反的是一枚炸弹。

同时我军自身也获得了不同口径下50倍到100倍的增长,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

向后看,就是十年内战,几次被挖祖坟,老婆孩子弟弟众多亲人家属牺牲;贺龙的父亲、姐姐 、妹妹、弟弟等更有89名家属和亲人壮烈牺牲,以私而论、双方血海深仇,那就是要杀蒋,其结果就有亡国的危险。

解放战争不取金门

向前看,就是要始终保有和台湾势力的联系,从而为下一步的统一中国奠定基础(不管是武力方式,还是和平方式)。这种不取,是绝大的智慧。

向后看,就是要乘胜追击,坚决攻下,这个是中等的智慧,然而增大了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

反之,在解放战争中,是坚决的渡江南进,这是种乘胜追击,这是种向前看。正是通过向前看,在同一种趋势下,却得到了相反的选择和决策。

所以,向前看,得到了智慧。这种向前看的能力,说起来很简单,但蕴含着大智慧。

向后看,容易背上包袱

过去是一种负担和包袱。荣耀的过去,是一种负担,正如《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因背上的大燕国荣誉、想要复国,结果以发疯告终。

毛主席:再有一些人则因为自己背上有了包袱,就不肯使用脑筋,他们的聪明被包袱压缩了。……如果我们既放下了包袱,又开动了机器,既是轻装,又会思索,那我们就会胜利。

放下包袱,才能获得看问题的自由,让自己的行动更符合现实。所以,向后看,就是让自己背上包袱,有些时候固然是动力、但更多的是阻碍了自己的前进、束缚了自己的行动范围、束缚了自己的目标。

反之向前看,就获得了

1)定义目标的自由——以美国为目标。

2)行动范围的更大自由——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比如,

日本垄断资本家提出反美,要美国撤走基地,要反控制,你们应该把这些接过来。日本目前的形势是民族矛盾超过了阶级矛盾。就是要跟垄断资本家在反美问题上搞统一战线。

这就是一个向前看的决策。

同时,这也是这个策略的需要

毛主席: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

然后就可以,各个击破,缩小了打击面,才能集中力量向最主要的对手。

3)就可以,朋友满天下。

周总理:我们的朋友遍及全世界,其中包含在某一个问题上一时的朋友。这样,我们人民的力量就壮大起来了。

向前看,就可以基于共同点、扩大共同点,最终发展壮大自己,减少敌人的数量。

要向前看,就能放下包袱、获得极大的自由度;向后看,有可能是发展的起点、也有可能是倒退的起点;而向前看,则是发展的起点。

向后看,容易犯错误,比如,

经过生产与锄奸运动,证明有许多原来准备洗刷的党员是好的。

向前看,全局是面向未来的

任何一个全局,都是面向未来的,全局要以由过去延伸过来,但主要的是面向未来的,故要向前看。

通过向前进,使敌人崩溃。

我军愈向敌人后方前进,愈能使敌方孤悬在我侧后之据点被迫减弱或撤退,这个真理已被整个南线作战所证明,亦为你们的作战所证明。

在这个例子中,敌人不好攻的据点,在我军向前进的过程中,也即这些据点虽在我军后方,被迫减弱或者自动撤退。

比如土匪问题

土匪问题,有个时候闹得很厉害。我军大举向前进军,这些土匪就像头上的小虱子一样,梳子梳过后残留下来了。不肃清这些士匪,谁都不高兴。现在已打得差不多了。

这些土匪剿起来很费时间,也很费精力,如果不向前看,那么前方的敌人得到了休整,而与这些土匪里外夹攻,那么就会发生危险。

正如陈毅元帅说的,

胜利中的困难,前进中的缺点,是容易克服的。

比如,

不管决战胜败如何,太原与整个华北都是危如累卵。个别同志对于这种客观的必然的趋势,似乎还没有深刻认识,被暂时情况所诱惑。如果这种观点不变,势必红军也同阎锡山相似,陷入于被动的、应付的、挨打的、被敌各个击破的境遇中。

正是向前看作部署,才免去了红军被敌各个击破的境遇,也就是要养成比当前事件结果再多看一步的习惯——也即这个决战胜败,之后会怎么样。这样,就能得到足够的准备和合适的行动策略。

向前看,就得到了完整的全局。可以说,向后看的死亡,向前看的继续存在。

毛主席: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

而这个策略本身,就决定了向后看敌人之间的矛盾,就决定了自己要向前看、即是要取消自己和大多数敌人的矛盾,而锋芒只指向最少数、最顽固的敌人。所以,“要向前看,而不要向后看”这个策略是“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这个策略的子策略、配套策略。

正如,周恩来说的,

周总理:坚持真理是会遇到困难的。毛主席不仅指出了原则,而且还制定具体的政策、策略来实现这个原则。

正是形成了这样的子策略,所以坚持住了原则。所以一个原则,必要几个子策略来配套,然后才能真正的执行这个原则。

搞清楚这些策略之间的关系,那么也就可以知行合一了。反之,如果只有一个策略或原则,而没有对应的子策略、具体的政策和策略来实现这个原则,那么知行合一,谈何容易呢?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假设,

一个原则或支配性策略,至少需要三个独立的子策略和原则来支撑,才能真正实现这个原则或者支配性策略。

这或许是毛主席总是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办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