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四平米的烧饼铺一年能赚多少钱|| 张道辉

 一犁_书馆 2023-03-16 发布于江苏



不知道列位看官看了这个标题会有怎样的猜想。
在我居住的小区北门,有一堵长长的围墙,在围墙的一个缺口处开了一个烧饼店,面积不大,大概只有三四个平米,甚至都称不上是房子,因为顶部只是覆盖着几片玻璃钢盖板,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就这么点面积的烧饼作坊,一头摞着多袋面粉,一头支着案板,就中间三分之一的面积用于操作,烤炉的摆放还大部分占用围墙外人行道的位置。作坊的主人是一个皮肤黝黑的乡下汉子,大概40多岁,戴着黑乎乎脏兮兮的围裙,见人总是笑兮兮的。他的烧饼店早上和上午不做,只做下午和晚上,刚出锅的烧饼香味在一条路上飘得很远很远,他的烧饼有甜咸两种口味,形状也只有圆的和椭圆形的两种,烧饼表面覆着厚厚的芝麻,烤得酥黄焦脆,所以嚼在嘴里满嘴生香,余味无穷。只可惜烧饼太小,圆的大概直径三公分,卖一块钱,椭圆的长度大概七八公分,卖两块钱,我嫌他的烧饼有点小贵,不实惠,所以,只是偶尔买两块作为点心而不作为主食。
有一天,我没忍住与他聊聊天,我说:“你的烧饼确实很好吃很香,可惜当饭吃不实惠,我建议你把饼胚做大,同时,减少芝麻的用量,维持成本不变,这样你的生意也许会更好,收入会更多。”这个小老板认真地听我讲完,憨厚地嘿嘿一笑,说:“老师傅,你的建议很好,可是我不想改变自己,我现在一年赚个十万八万的就已经很满足了。”一句话怼得我无言以对,倒不是在意我的建议没有被采纳而被剥了面子,而是他轻而易举地说一年赚个十万八万的实在是惊讶到我了。
现在实体店难做,有人怪罪电商。电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总不能回到一铺旺三代的时代吧!对于农民进城来说,当然靠体力也可以换来立足之本,如果能学点一技之长譬如打烧饼之类的,也能维持生存。君不见每到春节,那些开早点小吃店的农民纷纷回乡过年了,大城市的早餐立马格外冷清,这时候市民们才意识到习以为常的农民小吃店的存在是多么重要。就在这个烧饼铺的旁边有两个小小的裁缝店,我也偶尔去剪个裤脚、穿个松紧带之类的小事,师傅说没有5元以下的生意了,这样的小店她们每天赚个一两百元怕是保守的。面对三年疫情对市场的冲击,各方面重视民生,抢抓时机复工复产。各地政府出台路边摊政策,就是前几年因为创建卫生城市而取消的譬如修鞋、修拉链、修锁、修伞等便民服务,这些接地气、惠民生、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政策当然会受到老百性的普遍欢迎。这几年来,各级政府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保障妇女等群体在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都是实实在在的惠民措施。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预计今年应届毕业生将达到空前的1100多万,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背后关系到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大多数人眼睛都盯着考公,梦想进入体制内,端铁饭碗,毕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非常惨烈。另一边企业却苦于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应该眼睛向下,骑马找马,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还可以考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多少年前北大高材生卖猪肉引起非议。可是高智商的人卖猪肉与寻常人就是不一样,不是照样成为百万富翁。在我居住的小区门面房,有三个年轻人开了个烤饼店,新鲜出炉的发面烤饼夹炒鸡肉,热气腾腾,看着就有食欲,每个夹肉饼10元,买第二个半价,生意非常火爆,门前每天都排着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