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δ94少阴民病:水火寒热持于气交而为病始也,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寒热凌犯而争于中,民病咳喘,血溢血泄鼽嚏,目赤眦疡,寒厥入胃

 黄帝内经参详 2023-03-16 发布于山东

少阴之政司天在泉的概况已参详完毕,接下来将继续参详少阴之政的民病情况。

先附录原文如下:

水火寒热持于气交而为病始也,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寒热凌犯而争于中,民病咳喘,血溢血泄鼽嚏,目赤眦疡,寒厥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嗌干肿上。

一、水火寒热持于气交而为病始也

此乃以少阴之政初之气“气交”之位而为言。

“水火寒热”具体何所指?水和寒由何处而来?“气交”交于何位?“病始”又始于何时?张介宾注曰:“少阴司天,阳明在泉,上火下金,故水火寒热,持于气交之中而为病如此。”少阴属火之热者,阳明属金之凉者,何来水?又何来寒?方药中先生讲解说:“'水火寒热’,'水’和'寒’同性,'火’和'热’同性。此处是指少阴君火司天和阳明燥金在泉之气而言。阳明之气属水,属寒。'气交’,即天气与地气相交。”阳明本为燥金凉气,方先生又何来“阳明之气属水,属寒”之说?而且方先生和张介宾一样,只是笼统地地提及“气交”,倘若不加辨别,很容易误认为此处的气交是指的客主加临四之气时的气交,由此就会引发不可解决的疑难,倘若四之气时方为“病始”,则初之气时民病“关节禁固,腰脽痛,炎暑将起,中外疮疡”又当如何解释。

故“气交”与“病始”不当于四之气求之,当与初之气求之,如此,“水火寒热”才能得以合理的解释。

“水火寒热持于气交”实际上对上文“寒交暑”的进一步说明。气交之位有二,一为初之气,一为四之气。初之气之气交,乃新旧之政轮替之天地气交,四之气之气交乃一政之内前半岁和后半岁之气交。

少阴之政客气初气为太阳寒水,此乃由上一政厥阴之政的厥阴司天右间气下降而来,并成为下一政少阴之政阳明在泉之左间气,同时上一政厥阴之政的少阳在泉之气上升为下一政少阴之政的阳明在泉的右间气。如下图所示:

上一政厥阴之政的终之气为少阳相火在泉之气,就同一地域而言,厥阴之政终之气少阳相火在泉主令之后,紧接着就是少阴之政初之气太阳寒水主令,太阳寒水为水、为寒为水,少阳相火为火、为热为暑(热之微为温,热之甚为暑),此既是“寒交暑”交于少阴之政初之气气交之义,又是“水火寒热持于气交”之义。

少阴之政初之气,位处气交,如下文所言厥阴之政“终之气,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见,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少阴之政“初之气……寒乃始,蛰复藏,水乃冰,霜乃降”,新旧之政气交伊始就遭逢水火寒热之往来,乍热乍寒,最易令民病生,是为“病始”之义。

二、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寒热凌犯而争于中

此乃以少阴之政司天、在泉、气交而为言。

少阴君火司天加临主气三之气少阳相火,二火同气而暑热,是以“热病生于上”。

阳明燥金在泉加临主气终主气太阳寒水,清之微为凉,清之甚为寒,

燥寒合气而化清,是以“清病生于下”。

少阴之政初之气位处气交,太阳寒水接续少阳相火,“寒交暑”,“水火寒热持于气交”,“气交”亦即天气和地气交互之“中”,又名天枢,先冬热而春寒,冬热、春寒皆凌犯而交争于天时,是以“寒热凌犯而争于中”。

三、民病咳喘,血溢血泄鼽嚏,目赤眦疡,寒厥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嗌干肿上。

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寒热凌犯于中,则病证当各有其具体表现,张志聪注曰:“咳喘血溢鼽嚏,目赤眦疡,嗌干肿上,热病生于上也。血泄寒厥,清病生于下也。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寒热交争于中而为病也。”黄元御注曰:“心火刑伤肺金,故病咳喘鼽嚏,血溢血泄,目赤眦疡。寒厥入胃者,火胜而水复也。水刑火伤,故心痛。水郁土湿,木陷而贼脾,故腰痛腹大。君火不降,故嗌干上肿。”可参看之。

明日开始参详少阴之政六气的具体情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